[新聞] 美大法官任命戰 牽動大選游離票 分析:兩黨動員添助力 女選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9-21 07:24:50
標題: 美大法官任命戰 牽動大選游離票 分析:兩黨動員添助力 女選民更積極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bit.ly/2EjHCAv
https://i.imgur.com/2C2YOSn.jpg
(法新社)
【明報專訊】
隨着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圖)上周五(18日)因病逝
世,共和黨和民主黨就填補大法官空缺人選展開角力,大法官任命戰一觸即發。美國總統
特朗普上周六(19日)表明,將在未來一周提名一名女性,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接替金
斯伯格,《華盛頓郵報》昨報道,愈來愈多共和黨議員表明將支持白宮和參議院多數黨領
袖麥康奈爾的主張,速戰速決投票通過特朗普的人選任命,而不會等新總統上場才決定。
民主黨警告將出招反制。分析認為,大法官任命戰可能成為兩黨動員選民的助力,尤其是
女選民將更積極,同時亦將促使更多游離選民投入這場選戰之中,令美國大選添變數。
支持速戰速決投票任命 共和黨議員增
特朗普上周六在北卡羅萊納州出席競選活動時表示,將在未來一周提名一名女性,擔任最
高法院大法官,並指在人選方面,自己喜歡女性多過男性。特朗普同日在Twitter發文,
稱共和黨人有責任任命新任大法官,這項工作刻不容緩。有分析認為,連月來民主黨總統
候選人拜登在女性選民的支持度領先特朗普,特朗普提倡「法律與秩序」的主張,明顯是
想拉攏郊區白人婦女選民,而這次他明顯刻意表明有意挑選女性出任大法官,並藉機對記
者大讚兩名保守派女法官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和拉戈阿(Barbara Lagoa),令
外界揣測他亦有意趁機拉攏女性票。
特朗普:未來一周將提名一女性
現在距離美國大選僅44天,《金融時報》分析指金斯伯格的離世不僅引發兩黨對大法官任
命戰之爭,同時對選舉帶來更多不確定性。金斯伯格去世前,最高法院大法官保守派與自
由派比例是5比4,若特朗普的提名獲參議院通過,安插另一名保守派法官來填補金斯伯格
的位置,將擴大保守派在最高法院的優勢,以6比3佔多數,變相更有利共和黨。
專家料可助拜登爭15%獨立選民票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上月一項民調顯示,民主黨選民相較共和黨選民,更多人把最高法院的
任命視為重要議題。美國獨立民調機構「庫克政治報告」編輯庫克(Charlie Cook)預測
,空缺的大法官席位可能有助拜登爭取約5%至15%獨立選民支持,或打動一些尚未決定要
投誰的選民。但另一方面,一些本來沒意投票的共和黨支持者,亦可能被激發出來投票支
持特朗普,以防拜登當選後任命自由派大法官。
女性選民一直被視為選舉關鍵,如今大法官懸缺,讓特朗普和拜登又多了新武器去搶攻那
一小群猶豫不決的女性。在北卡羅萊納州、明尼蘇達州等關鍵州,她們有可能左右選情。
有共和黨保守派選民認為,這次大法官懸缺代表此生有機會看到墮胎權被廢。保守派倡議
人士、關懷美國婦女協會(Concerned Women for America)主席南斯(Penny Nance)認
為,大法官懸缺,有可能讓原本倒向拜登的一些女性選民改變心意。她說:「現在議題不
在總統的個性或帖文,而是政策、國家未來和未來世代。」
CNN:民主黨擬拉布延任命表決
兩黨圍繞大法官任命戰的爭論已經展開,拜登認為,應待總統大選後才提名繼任人選。為
阻止特朗普提名人選,民主黨人警告或出招反擊,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報道,民主
黨參議員正密謀計劃,例如發動拉布,盡可能拖延表決。不過,若民主黨最終未能阻止任
命通過,他們可能採取更強硬手法回應,不排除推動立法,增加最高法院大法官人數。
(金融時報、BBC、CNN)
美國最高法院人法官可能人選
艾德Allison Eid(55 歲)
自2017年起在美國第十巡迴上訴法院任職,當時特朗普任命她填補大法官戈薩奇(Neil
Gorsuch)升遷到最高法院後留下的空缺
拉戈阿 Barbara Lagoa(52 歲)
古巴裔,2019年獲特朗普提名為第十一巡迴上訴法院法官。拉戈阿獲提名為上訴法院法官
時同時得到共和黨及民主黨支持,當時參議院以80票對15票通過任命
拉森 Joan Larsen(51 歲)
2017年獲特朗普任命為第六巡迴上訴法院法官。她曾任法律教授,並曾為保守派大法官斯
卡利亞(Antonin Scalia)擔任文書工作
巴雷特 Amy Coney Barrett(48 歲)
2017年獲特朗普提名為第七巡迴上訴法院法官。她是虔誠天主教徒,外界擔心其判決可能
受宗教觀點影響
格蘭特 Britt Grant(42 歲)
現為第十一巡迴上訴庭法官。曾在喬治亞州最高法院任職,與最高法院大法官卡瓦諾關係
密切
資料來源:金融時報
現時最高法院大法官立場
保守派
共和黨總統任命
湯瑪士 Clarence Thomas (72 歲)
阿利托 Samuel Alito (70 歲)
羅伯茨 John Glover Roberts (65 歲)
卡瓦諾 Brett Kavanaugh (55 歲)
戈薩奇 Neil Gorsuch (53 歲)
自由派
民主黨總統任命
布雷耶 Stephen Gerald Breyer(82 歲)
索托馬約爾 Sonia Maria Sotomayor(66 歲)
卡根 Elena Kagan (60 歲)
資料來源:明報資料室
───────────────────────────────────────
最高院具終極釋法權 仲裁大選爭拗
https://bit.ly/3iQx0rB
【明報專訊】
美國最高法院對美國憲法等聯邦法律均具終極解釋權,判決影響深遠,除了對墮胎、跨性
別人士待遇、移民法例等具爭議的議題作定奪外,亦會負責處理涉選舉爭議的訴訟,例如
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中最高法院便決定禁止在佛州再行點票,助喬治布殊奠定勝局。今屆
總統選舉爭持激烈之下,最高法院責任尤重,大法官提名戰或令選情再添變數。
2000年禁佛州再點票
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今屆大選涉及更改規則的訴訟尤多,截至8月底,便有43個州
份提出最少226項疫下選舉安排的訴訟,主要涉及民主黨人要求增加票站或延長接受郵寄
投票時限等便利選民投票的安排,而共和黨則以公平原則為由反對,不少訟案料最終需交
由最高法院裁決。
目前最高法院僅餘的8名大法官之中5人屬保守派,3人傾向自由派,裁決較多傾向有利特
朗普陣營。今年4月一宗由共和黨全國委員會與民主黨全國委員會涉及威斯康星州初選的
訟案尤受注目。案情指該州最少有1.2萬人選前仍未收到選票,下級法院認為應該因應情
况容許延遲投票時限,但最高法院卻以5票對4票推翻裁決,認為在選舉臨近時修改規則會
觸發「因司法而產生的混亂」。當時仍在生的自由派法官金斯伯格批評,法院將疫下選舉
當一般選舉處理的做法恐剝奪大量選民的投票權。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推動投票權項目總監戴爾‧何(Dale Ho)指出,最高法院的
裁決可能令很多選民難以充分行使其選舉權,尤其是威斯康星、密歇根等關鍵州份。另一
方面,大量選舉訟案因被視作緊急申請處理,法官往往毋須經實時聆訊等程序便作出裁決
,且往往不會詳述理據,戴爾認為在裁決影響選舉結果下,如此欠缺透明度的做法令人憂
慮。紐約大學法律系教授皮爾德斯(Rick Pildes)亦擔心,最高法院大法官在選舉訟案
如未能達共識,或難令選舉結果獲廣泛接納為合法。
(經濟學人)
───────────────────────────────────────
大法官去世 恐引發美兩黨「補位大戰」
http://www.xinhuanet.com/2020-09/20/c_1126517366.htm
【新華社華盛頓9月19日電】新華社記者孫丁興越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露絲・巴德・金斯伯格18日去世。美國總統特朗普19日表示,將
提名一名女性保守派人士來填補這一空缺。
圍繞接替人選,共和、民主兩黨針鋒相對。隨著美國大選日益臨近,兩黨間這場「補位大
戰」將格外激烈。
事關最高法院力量對比
特朗普19日在社交媒體上強調挑選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重要性,對共和黨人展開動員。
國會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共和黨人米奇・麥康奈爾此前已明確表態,參議院將就總統提名
人選進行表決。麥康奈爾還私下致信共和黨同仁,提醒他們對外表態要慎重,不要影響大
局。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由總統提名,但須獲得參議院半數以上支持才能通過。特朗普上
台以來已兩度提名保守派人士出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儘管民主黨人強力阻攔,但由於
共和黨人掌握參議院多數席位,兩次提名均「有驚無險」地獲得通過。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有9名大法官,由5名保守派大法官和包括金斯伯格在內的4名自由派大
法官組成。本月早些時候,特朗普發布了一份由保守派人士組成的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候
選人名單。不出意外的話,他將從中挑選接替人選。自由派人士擔心,如果總統提名再次
獲得參議院通過,美最高法院立場將進一步向保守立場傾斜,關於墮胎、同性戀權益、移
民等問題的判例被推翻的風險加劇。
民主黨人認為,美國大選將近,特朗普不應該在此時提名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批評者指
出,共和黨人2016年曾有過先例: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當時提名一名自由派人士出任聯邦
最高法院大法官,但麥康奈爾以美國已進入大選年為由拒絕將審議提名提上參議院議程。
民主黨人對此一直耿耿於懷,因而現在抨擊共和黨人搞「雙標」。
特朗普欲在選前表決提名
從目前來看,無論民主黨人如何批評,都無法阻止特朗普再次提名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懸念只在於何時宣布和提名誰。
特朗普19日說,他預計將在下周宣布提名人選。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首場辯論將於9月29
日舉行,有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在此之前宣布提名,一方面可以增加輿論關注度,另一
方面可以為辯論設置議題。
總統宣布提名後,國會參議院將進行審議和表決。美國國會研究服務部2018年一份報告顯
示,1975年以來,從總統正式提名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到參議院舉行首次聽證,平均耗時
40天,聽證可能持續四五天,有的超過10天。截至19日,距離美國總統選舉投票日還有40
余天,距離下屆總統就職還有120多天。
特朗普說,他希望參議院能在大選投票日之前就大法官提名人選舉行表決。美國媒體援引
共和黨人士的話說,這在操作上有困難,但並非不可能,如果特朗普選擇提名參議院近期
審查和表決過的聯邦法官,進程會更快。
將給總統選戰帶來新看點
儘管共和黨人在參議院中有席位優勢,但該黨內部並非「鐵板一塊」。目前,已有兩名共
和黨參議員表示,不支持在大選投票日前就大法官人選舉行表決。
民主黨人已開始為阻擊提名進行動員和準備。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民主黨人查克・舒默19
日說,民主黨的首要目標是把大法官「補位戰」的利害關係明確告知美國公眾。美國政治
分析師戴維・格根說,擺在雙方面前的將是一場大仗。
過去數月,特朗普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攻防戰主要圍繞新冠疫情、經濟困境、種族
歧視、社會治安等話題展開。由於這場大法官「補位戰」時間上與選戰重合,因此不僅成
為重要選舉話題,也為選戰帶來新看點。
民主黨競選策略師喬爾・佩恩認為,共和黨人想把「補位戰」作為今年大選的「十月驚喜
」,以調動保守派選民的投票熱情。也有分析人士認為,「補位戰」的反作用力也很強,
自由派人士對聯邦最高法院進一步右傾的擔憂恐加重,因此他們當中可能也會有更多人去
投票。
(參與記者:徐劍梅、鄧仙來)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