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9-08 09:58:59標題: 真主黨不倒,黎巴嫩不會好?宗派主義撕碎的「失敗國家」
文章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4841504
2020/09/07 徐子軒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9/07/1/8499074.jpg
黎巴嫩尚未從貝魯特大爆炸回神過來,8月中旬又迎來15年前暗殺時任總理哈里里(Rafic
Hariri)的「貝魯特汽車爆炸案」判決。圖/路透社
耗時15年、斥資10億美元,號稱是第一個針對恐怖主義起訴的法庭——黎巴嫩特設法庭(
STL),終於在8月中做出判決。STL負責審理的,是2005年暗殺時任黎巴嫩總理哈里里(
Rafic Hariri)的「貝魯特汽車爆炸案」,包含哈里里在內,當天一共22人被炸死、200
多人受傷;真主黨和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則被指為是幕後黑手。
根據STL宣判,被指控謀殺罪名的4名疑犯均與真主黨有關聯,但證據只夠對其中1人定罪
,量刑尚未決定,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由於這4人目前下落不明,均是所謂的缺席審判
,各方仍可依法提出上訴,但另外3人宣告無罪,相關國際逮捕令已當庭撤銷。
事實上,STL判決早在貝魯特港口大爆炸前就完成,只是因應黎巴嫩災後情勢,決定延後
宣判。但這項舉動不但沒有撫平黎國之殤,反倒讓許多黎巴嫩人扼腕,更加速撕裂社會。
原因在於,其判決是一種「遲來的正義」,且很難稱為正義。
之所以說遲來,是指此判決耗時十多年,國際與黎國情勢已產生巨大變化。當初熱衷干預
黎巴嫩的敘利亞,經歷多年內戰和伊斯蘭國的肆虐,如今殘破不堪、淪為失敗國家,阿薩
德靠俄國等外部勢力勉強穩住政權,短期內難再對黎巴嫩產生影響。
然而前門拒虎後門迎狼,敘利亞的什葉派夥伴——如真主黨、希望運動(Amal Movement
)等——在黎國逐漸深耕茁壯。20世紀黎國內戰過後,真主黨在南方扮演著類似國家行為
者的角色,協助當地復甦,並利用黎國以宗派分享權力的宗派主義制度(confessional
system),牢牢緊控議長寶座。
此外,什葉派的帶頭大哥伊朗也不斷挹注真主黨等代理人,與以色列兵戎相見,讓真主黨
獲得不少人黎國人民的掌聲和跨黨派支持。像是黎巴嫩現任總統奧恩(Michel Aoun)雖
是基督教馬龍派,卻與真主黨大和解,並帶領所屬黨派「自由愛國運動」(FPM)加入親
敘利亞的「3月8日聯盟」(March 8 Alliance),共享內閣和國會權位。
許多哈里里支持者,以及反「3月8日聯盟」與反敘利亞的「3月14日聯盟」(March 14
Alliance)支持者則認為,黎巴嫩內部早已被境外勢力控制,真主黨等只是魁儡。哈里里
之死的幕後黑手,必定超過真主黨或阿薩德的等級,沒有伊朗最高領袖的核准,不可能做
出如此大膽的決定。
換言之,即使STL判決汽車爆炸案嫌疑人有罪,但只是揭露哈里里被暗殺的技術層面,對
部分盼望多年的黎巴嫩人來說,真相仍深不見底。如果國際社會花了這麼多心力,都未能
指出幕後藏鏡人,且定罪的嫌犯可能永遠無法到案,達不到嚇阻恐怖主義的效果,又怎麼
稱為貫徹正義?
當然,這樣的觀點對STL並不公允,國際法庭不似國內,侷限性相當明顯,如審理證據只
能靠黎巴嫩提供,有心包庇者早就準備好串證或滅證。且法官曾表示敘利亞和真主黨可能
有除掉哈里里的動機,但沒有直接參與的證據,而STL是為審理參與恐怖主義行動的個人
設立,亦無法控告特定團體或國家。
無論如何,除非奇蹟出現,將新的證據呈上法庭,否則STL可謂已達成階段性任務。黎巴
嫩人必須明白,STL不是用來收拾真主黨的工具,真正的根源仍在於重新面對結構性問題
與改革政治。
港口大爆炸將滿一個月,貝魯特仍陷於混亂。黎巴嫩總理迪亞布(Hassan Diab)請辭後
,在法國總統馬克宏等外界壓力下,新內閣倉促就任,新總理阿迪布(Mustapha Adib)
雖是出自遜尼派,符合一貫的宗派主義制度,但也是真主黨與奧恩屬意的人選,很難按照
真正的意志施政。
這其實點出了黎巴嫩政治動盪的根本因素——從法國統治遺留迄今的宗派主義制度。由於
黎巴嫩有著高度的異質性,為了締造現代國家,鞏固各種族和宗派的認同感非常重要,因
此透過議會席次分配,為不同的宗教團體保留特定額度,讓黎巴嫩一度成為中東多元民主
的代表。
經歷上世紀的內戰與多次談判,宗派主義制度始終是黎國政治的最大公約數,因為各宗派
種族的菁英都可從中獲利,形成堅固的恩庇(patronage)網絡,縱容特權與貪腐。儘管
部份人民不滿此制度,但在宗派傳統觀念制約下,往往只能按照信仰與族群投票,無法建
立真正的公民社會,甚至被政客以選區劃分操作選舉,徒具民主形式。
在這種脈絡下,抗擊以色列、反對美國干預的真主黨站上道德制高點,成為黎巴嫩最有實
力的政黨,儼然是新救世主。但當真主黨變得越來越強大,它並沒有超越既有體系,而是
成為特權階級的一部份,像是去年底爆發反政府遊行,訴求改革宗派主義制度,但真主黨
拒絕改變,更縱容支持者與抗議者發生衝突。
值得注意的是,長達數月的抗議活動跨越了不同的宗教,基督教馬龍派、伊斯蘭遜尼派和
什葉派等成千上萬的示威者,要求清理包括真主黨在內腐敗低效的政治。隨著黎巴嫩經濟
情勢日衰,連宗教領袖都出面批評總統奧恩與真主黨聯盟,更認為真主黨太過偏向伊朗,
有損黎巴嫩的中立。
另一方面,黎巴嫩在真主黨主導下,與西方關係越來越差。不只美、英、加等國,歐盟、
阿拉伯聯盟等都將其指定為「恐怖主義組織」,受到不同程度的制裁;真主黨似乎甘之如
飴,把黎巴嫩面臨的困境描繪為美國大撒旦的陰謀,像是前陣子美元短缺導致的流動性危
機,也是因美國操縱所致。
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更提倡:黎巴嫩應向東看,而不是向西看—
—也就是學習伊朗老大哥尋求中國的支持。
對真主黨(和德黑蘭)與北京來說,減少美國在黎巴嫩的影響力是共同目標,因此近年來
中國與黎巴嫩快速發展關係,還派遣軍事人員與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UNIFIL)共同
執行人道任務。
此外,北京對於黎凡特地區古老衰敗的基礎建設相當有興趣,像是貝魯特到大馬士革的公
路,可以和新絲綢之路相連結,作為控制歐亞大陸交通網絡的一部分。但大爆炸過後,中
國只提供緊急救援,尚無傳出協助重建的計畫,可能是黎國內部仍對中國的債務外交有所
忌憚。
因此,黎巴嫩目前仍是把紓困希望放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身上、重建希望放
在法國為首的國際社群身上,但無論前後者都要求黎國政府必須制定有意義的改革計畫。
由於法國只將真主黨的軍事部門視為恐怖組織,不似美英等國全面抵制,再加上與黎巴嫩
的歷史淵源,給了馬克宏施力空間,代表國際社群迫使貝魯特進行改革。
同時,德黑蘭正密切注視著黎巴嫩的事態發展,表示伊朗已準備好以任何必要方式提供援
助。當馬克宏在貝魯特展開外交穿梭,伊朗內部傳出批評;當法國軍隊抵達黎國救災,伊
朗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要求法國停止干預黎巴嫩,這亦反映德黑蘭對真主黨失
去對控制黎巴嫩的擔憂。
由於油價持續疲弱與美國制裁,伊朗也已陷入經濟危機,無法給予災後的黎巴嫩太多援助
。但要知道,德黑蘭在意的並非黎巴嫩復甦,而是在於真主黨是否能繼續主導黎國,並牽
制以色列(與美國),因此挹注真主黨才是主要目標。就這點觀之,伊朗仍具備左右黎巴
嫩的關鍵籌碼。
最新消息指出,總統奧恩宣布黎巴嫩將成為「世俗國家」,旨在回應民間對宗派主義制度
的不耐與國際社群呼籲改革的壓力;新任總理也宣示改革,作為與IMF談判的切入點。但
政客承諾究竟能落實多少?外界都在密切觀察,馬克宏已表示黎國只剩下3個月時間做出
成效,否則將面臨懲罰性制裁。
最後,縱使宗派主義制度崩解、特權與貪腐都得到懲罰,真主黨的問題不解決,黎巴嫩就
無法成為正常國家。說到底,擁兵自重絕對不是一個合法政黨應該有的現象,國中之國的
真主黨,會使黎巴嫩繼續暴露在戰爭的風險中——不管是對付以色列或內戰,也會讓黎巴
嫩更被孤立。
剛過完100歲生日的黎巴嫩(黎巴嫩前身的「大黎巴嫩」於1920年9月1日誕生),是否還
有未來,端看黎巴嫩人如何決定宗派主義體系與真主黨的命運。
───────────────────────────────────────
世行取消對黎巴嫩大壩項目的剩餘貸款
https://is.gd/SYTYwy
世界銀行4日宣布取消對黎巴嫩比斯里大壩項目的剩餘貸款2.44億美元,即刻生效。
世行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一機構已經將取消貸款的決定告知黎巴嫩政府;就大壩項目,世
行先前多次強調需要「公開、透明和包容的協商過程」。
黎巴嫩水資源豐富,但蓄水及供水系統落後。黎政府2015年批准修建比斯里大壩,項目成
本大約6.17億美元。世行先前批准黎政府為這一項目貸款4.74億美元,其中2.44億美元尚
未撥付。
大壩擬建在首都貝魯特以南大約35公里處的比斯里谷,最大蓄水量為1.25億立方米,建成
後將向貝魯特省和黎巴嫩山省大約160萬民眾提供飲用水和灌溉用水。
只是,比斯里大壩項目長期遭環保人士反對,這類反對言論在貝魯特港口區大爆炸後迅速
升溫。貝魯特港口區8月4日發生劇烈爆炸,至少190人死亡,6500多人受傷。爆炸具體原
因目前仍不清楚。爆炸前港口倉庫存放的數千噸化學物質硝酸銨成為懷疑重點。
今年1月以來,世行多次就比斯里大壩項目表達擔憂,6月26日部分暫停項目撥款。世行同
時以7月22日為期限,要求黎巴嫩政府滿足各項貸款條件,隨後因新冠疫情衝擊將期限延
後至9月4日。
世行4日在聲明中說,黎巴嫩政府截至9月4日依然沒有解決一系列問題,包括生態補償計
劃。
另外,世行在聲明中說,已準備好繼續與黎巴嫩政府合作,研究如何在貝魯特港口區大爆
炸後將現有貸款更有效地用於滿足黎巴嫩國內民眾的緊急需求。
(鄭昊寧)(新華社專特稿)
───────────────────────────────────────
內戰中止的場面:動亂、大火、殺戮
https://is.gd/Y4DRbb
作者:Pierre Balanian
暴力和反真主黨團體在坎農尼廣場遊行示威,佔領並破壞了外交部。重要敏感的文件均被
燒毀。環境和經濟部的有關文件亦遭到毀壞。安全部門的一名士兵被殺。總理哈桑・迪亞
布提議提前舉行議會選舉。馬龍尼禮宗主教要求提前據悉選舉並展開國際調查。
貝魯特(亞洲新聞)—
貝魯特毫無喘息的機會。昨天,儘管民眾和大部分青年都希望保持穩定,進行營救,用
whatsapp發送消息,但一些幕後黑手仍然成功地煽動一些具有破壞性的暴力人士前往坎農
尼廣場遊行示威,而不是一些歡樂的和平團體。
這次的「抗議者」並不能代表所有宗派、人民、窮人,而是一半的意識形態,其中包括反
什葉派、反真主黨、反伊朗、反華和反俄羅斯意識形態。
人們在坎農廣場上拉起了繩子,並首次打破禁忌,在上面懸掛了兩個模特,分別是真主黨
秘書哈桑・納斯拉拉(Hassan Nasrallah)和三十年來一直擔任黎巴嫩眾議院主席的納比
・貝里(Nabih Berry),該國真正不可動搖的主人。
隨著長達數個月的抗議活動,近期重新設立的新政度雖然還未來得及採取行動,並在抗疫
戰爭中表現出色,但這些口號卻高唱:「政府辭職」;「我們要一個無武器的貝魯特」;
「反對真主黨的武器」。實際上,所有這些訴求都是明確的,黨派性的政治訴求,不再是
反腐、飢餓和社會正義的口號。
在與警察發生的衝突中,暴徒殺害了安全部隊的一名士兵,將他圍堵在貝魯特市中心一家
旅館的電梯裡。
暴力人群主要由年輕人組成,民防部門徵用了三輛私人卡車,用以清掃廢墟,這些青年還
放火燒了這些卡車。
隨後,以退休將軍薩米・拉瑪(Sami Rammah)為首的動亂分子佔領並燒毀了外交部辦公
室,他們認為,那裡有一些關於爆炸慘劇肇事者的證據。外交部的大火造成大量敏感文件
被燒毀。經濟部和環境部也被佔領,但並未被放火焚燒,所有文件都被扔到空中和街頭。
這些文件或包含可疑合同,並涉及從1992年至今的腐敗事件,總理哈桑・迪亞布(
Hassan Diab)政府有意予以懲罰。
許多人認為,在這些騷亂的背後是腐敗分子,其目的是使文件和有罪證供在混亂中消失,
並確保自己不獲罪。在這些新的動蕩之中,出現越來越多的關於種族宗教各州分裂的討論
,這是自內戰(1975-1990年)以來從未過時的一個話題。除了死去的士兵外,根據昨天
數據顯示,增加了數百名傷者。軍隊成功地驅走了各部門的佔領者,但造成的損失現在已
無法挽回。
當暴力團體聚集在貝魯特市中心時,總理哈桑・迪亞佈在電視上現場直播了一場演講:「
現在不是進行政治辯論的時候…我們是抗議活動的民心所向,再給我兩個月的時間...」
。「該國正在經歷超出其承受能力的悲劇」;「我向黎巴嫩人保證,將追究責任者,無論
他們是誰,都不能逃脫法律的製裁」。
迪亞布表示,明天,他將在部長會議上提議提前舉行議會選舉。
馬龍尼禮宗主教拉伊(Beshara Rai)還呼籲政府辭職,提前舉行選舉,並就8月4日的爆
炸事件展開國際調查。什葉派卻認為,這個訴求是一種新殖民主義行為,這是將該國置於
國際保護之下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