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美中關係會全面脫鉤? 貿易協定半年審是風向標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8-27 18:44:47
標題: 美中關係會全面脫鉤? 貿易協定半年審是風向標
文章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94497
鄧聿文 2020年08月27日 00:02:00
有關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定執行情況的審查會議最近變得有些撲朔迷離。該會談原定8月
15日以視訊會議方式進行,美方由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財政部長姆努欽出席,中方出席者
則是副總理劉鶴。但後來傳出被無限期推遲。
外界一度把原因歸咎于中方,說是因為和北戴河會議撞期而改期,又或在新冠疫情和美國
頻頻無底線的打壓下,北京需要更多時間來研究如何與美交涉,但沒過幾天川普突然曝出
是他決定取消會談,理由是不滿北京處理疫情,不想在此刻與中方會談。隨後白宮幕僚長
也證實美方沒有安排會談。不過隨即在8月20日中國商務部的發言人在發佈會上表示,雙
方已商定將於近日舉行通話。
目前不很清楚商務部的雙方近日通話表態,是兩國正式就協定執行半年審舉行視頻會談,
還只是商定一個具體的會談時間。但不管哪種,表明雙方尤其美國也不想廢除第一階段貿
易協定,還想繼續維持該協議的執行。事實上,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8月13日
曾表示,川普政府對中國兌現第一階段貿易協定規定購買美國商品的進度感到滿意,庫氏
的話被輿論解讀為暗示該協議在原本15日的評審中能夠過關。
當外界將會談延遲猜測是北戴河會議的原因時,我曾撰文表示這個猜測不准,因為中共高
層每年在北戴河的休假基本固定,如果只是為避撞期,首次半年審會談在雙方簽署協議時
就會想到這一點,不會把時間安排在北戴河會議期間,以致現在再來改日期。另外,傳統
上的北戴河休假一般是從7月底的兩周左右,8月15日基本已結束,也不存在撞期問題。所
以,如果是北京方面的原因,肯定不會是北戴河會議的撞期問題,而更可能是北京在考量
是否應把美國對香港以及中港兩地官員的制裁,特別是最近對中國科技企業如抖音和微信
的打壓一併納入協定,才導致北京決定會談延期。
中方仍想盡力履行協議
現在川普出來親自認領會談取消是他決定的,那麼,從華盛頓角度看,也許亦需時間內部
重新評價該協議的有效性,比如購買目標是否需調整、技術保護等機制和體制性問題、匯
率問題如何繼續深入落實。之前,川普本人對雙方第一階段協議的執行,以及接下來是否
需要簽署第二階段協定的表述模棱兩可。
按第一階段貿易協定內容,中國承諾在2017年進口額基礎上,在今明兩年增購2000億美元
的美國產品和服務,涉及汽車、機械、石油和農產品等。但受新冠疫情影響,上半年中國
進口美國產品和協定規定的上述進口額差距甚大,不過二季度以來中國自美進口明顯提速
,尤其是在川普在意的農產品方面,美國農業部最新表示,中國買家簽訂了19.7萬噸美國
大豆的購買合同,這是美國連續第七個工作日報告向全球最大大豆買家中國出售大豆。截
至8月6日的一周大豆出口銷售總計213萬噸,為2016年11月以來最多。由此可見,中方沒
有因和美方關係的搞僵而故意以不買或少買美產品來報復,還是盡最大努力來履行協議,
維持兩國經貿關係。這可能是庫德洛說那番話的原因,顯示在這方面雙方沒有分歧,即使
川普也找不到好的藉口指責北京沒有好好履行協議。
從中美均欲維持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來看,北京的意圖好理解,因為中方從來沒有說要和美
國在經貿上脫鉤,相反,北京把它作為當前中美之間為數不多的一條溝通管道,而且是最
重要的管道。在當前中美關係自由落體式的下墜後,中美之間的政治、外交、人文、軍事
等官方溝通管道基本中斷,即使是民間的管道,也因疫情和兩國政治的毒化而停滯,在此
情形下,兩國圍繞貿易協定的磋商溝通基本成了重要且唯一的雙方高層能夠面對面交流的
管道。之前兩國關係大體順暢時,經貿也是雙方交流和交集最多的領域。現在面對華盛頓
的打壓特別是兩國經濟全面脫鉤的威脅,想必北京不願這條溝通管道被阻斷,而會小心翼
翼加倍防範,不輕易按華盛頓的節拍走。這大概是北京半年來的想法。
能否全面脫鉤是個大問題
華盛頓的意圖則不太好琢磨,因為川普政府之前頻頻向中方放話,要切斷兩國經貿聯繫,
在經濟上和中國全面脫鉤。這究竟是一種恐嚇策略,讓北京大量購買美產品和打開中國服
務市場,還是華盛頓的真實想法?在疫情以前,估計許多人對此半信半疑,但經歷了疫情
期間華盛頓對中國的操作手法,人們會選擇相信華盛頓真要和中國在經濟上全面脫鉤,而
不只是口頭嚇唬。當然,事實上能否做到全面脫鉤是另一回事。也許半年來的變化,讓華
盛頓鷹派認識到要推動和中國經濟的全面脫鉤,談何容易,因此不得不在這個事情上從長
計議,先局部脫鉤,比如從科技開始,到半脫鉤,最後全脫鉤?
另外,在這個事情上,也有川普的個人因素,即選舉考量,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定的達成
,本來就是川普基於選舉而妥協的結果,現在鑒於疫情對川普選情不利,他更需要中國大
量購買美國產品特別是農產品來振興經濟,提振選情,因此,在貿易問題上,他可能和華
盛頓的其他鷹派出發點不同,而且和中國的貿易也是他個人因素能夠起主導作用的地方。
這樣,就不排除川普借對協議半年進展狀況之評估,以中方沒有履約到位為由(他才不管
是不是由於疫情的影響),最大程度施壓北京購買美產品,倘若北京認為無法實現而不答
應,那麼川普有理由廢除協定重新恢復對中國產品開徵關稅。從這個角度看,川普個人的
因素增加了後續中方履約的難度和協議的不確定性。
假定出現前述情況,北京有可能將上面提到的科技脫鉤和其他問題同貿易協定一併打包以
反制華盛頓。雖然北京出於中美全面脫鉤而會置中國不利地位的考量還在小心翼翼地維護
雙邊經貿關係,但應該也做好了華盛頓單方全面脫鉤的準備。另華盛頓近期對中國科技企
業的打壓和對中港兩地官員的制裁,亦使北京覺得不能助長美方這種做法,因為華盛頓一
旦嘗到這些手段的甜頭,對中國的科技企業、銀行體系會形成極大威脅,並動搖中共官員
的效忠之心,從而誘使華盛頓更加頻繁採用它們,直到兩國科技脫鉤,中國銀行體系崩潰
。但北京的尷尬是能夠反制的手段不多,貿易協定或許是其一,動用貿易協定的工具阻止
華盛頓拿更多的中國科技企業和官員開刀。
貿易協定是維繫雙方關係的唯一「血脈」
中美第一階段協議雖然是中國的城下之盟,然而反過來看,中方如不履行,或者提高履行
的要價,對華盛頓至少對川普會形成壓力。但這樣做也有很大副作用,因為假如川普不在
乎這點,這個反制手段就失靈,不但失靈,很可能觸怒他廢除協定,再對中國產品徵稅。
所以這張牌對中方來說必須拿捏有度。它最佳的運用時機是川普和拜登的選情差距不是很
明顯,如果差距太大,讓川普認為即使要中國大量購買美國產品也取勝無望,那麼他轉而
有可能放棄逼中國買產品,從而北京無法利用這個杠杆。但從眼下看,雖然民調對川普不
利,可還有翻盤可能,因此他有逼中國履行協議的動機,這樣雙方就有交易的空間。
作為中美僅存的可以溝通的領域,貿易協定是維繫雙方關係的唯一「血脈」。如果這條「
血脈」阻斷,中美關係就真的完全坍塌。所以對中國來說,如何使它處於流通狀態,借對
第一階段貿易協定的首次評估而開啟雙方良行對話,以此來重建中美之間的信任,並啟動
其他被阻塞的管道,就非常重要。但在目前毒化的政治氛圍下,會談延期對雙邊關係的進
一步走壞蒙上了一層陰影,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為華盛頓是否有其他考慮,北京是否
能夠抑制以減少購買美國產品而反制華盛頓在其他領域對中國打壓的衝動,都不明確,對
後續協議的履行帶來變數。故可說,美中關係未來是轉好或更壞,貿易協定半年審狀況是
個風向標。
※作者是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