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印度外長:中國崛起影響近鄰 遵循不結盟政策
新聞來源: https://is.gd/lFskim
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7月20日在參加活動時發言表示,中
國的崛起非常深刻地影響了全球以及附近的領國。他指出,儘管不結盟的主張在今天來看
是一箇舊的思想,但印度將永遠不會參加一個聯盟體系。
蘇傑生談到,在過去三十年中,中印兩國各自的發展走向對雙方之間的關係構成影響。他
在談到諸如美國面對全球事務注意力的轉變,及中國影響力外擴等全球局勢變化問題時表
示,這給像印度、日本和歐盟等中間力量創造了活動的空間。他指出,“不結盟理念是在
一個特殊的時代和地緣政治環境下的術語。其中一方面就是獨立,而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
繼續的因素”。
蘇傑生在參加這一題為“地緣政治的機會:當世界重新平衡,印度應如何獲利”的視頻論
壇時做出了上述表述。他說,“美國重新定位的結果是,現在的大傘比以前小了,使許多
其他國家可以發揮更多的自治作用。 它對我們的影響不大,因為我們從未加入過這一聯
盟系統,也永遠不會加入。 但是,那些更加依賴美國的國家發現,他們不得不在許多問
題上進行自我依賴”。
蘇傑生認為,印度現在必須承擔更多的“風險”,因為世界希望印方對當今的重大問題採
取更加積極的立場,包括連通性、海上安全、恐怖主義、氣候變化和恐怖主義等問題。儘
管在發言中他沒有對中印兩國之間在實際控制線上的緊張局勢發表評論,但蘇傑生說,在
經濟方面,印度的經濟增長速度比中國緩慢,而中國的經濟體目前是印度的五倍。 儘管
中印在1988年的經濟體曾大致相同。
蘇傑生提出,“與中國和東南亞相比,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我們沒有進行密集的工業化
和推動製造業的發展。我們的開放政策進行的很晚,距中國整整差了15年,亦沒有承諾像
中國那樣的全面性改革”。論壇期間,他還為印度拒絕加入像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
RCEP)這樣的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決定辯護,因為他指出印度過去沒有從中受益,反
而增加了貿易赤字。
另當被問及印度與鄰國關係的問題時,他回答稱,較小的國家對他們的“獨立和身份”感
到不安全是很自然的。“如果你是一個大國,而周圍的鄰居卻很小,那麼就會有這種自然
的互動。 我們需要建立結構性聯繫,以幫助我們的鄰居照顧他們的政治周期。”他說。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