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從顏色革命到混合戰爭—敘利亞危機再評估

作者: kwei (光影)   2020-07-04 06:10:47
從"顏色革命"到"混合戰爭"- -敘利亞危機再評估
原載《國際研究參考》 2020年第3期
https://read01.com/Ey6nB44.html#.Xv-qvChKhaQ
田文林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研究所研究員
敘利亞位於地中海東岸,自古就是東西方交通的十字路口,首都大馬士革有"人間花園" "
地上天堂"的美譽。敘利亞至今保持政治經濟獨立,正因為不肯臣服西方國家,敘利亞長
期遭受西方國家孤立和制裁。2011年"阿拉伯之春"發生後,西方國家乘機在敘利亞策動"
代理人戰爭",使敘利亞陷入慘烈而血腥的漫長內戰。
一、更迭敘利亞政權符合美國的既定戰略
在相當長時期內,美國一直將敘利亞視為異類,想方設法對其進行遏制、打壓。這主要是
基於兩大方面的原因。
(一)美國矢志削弱敘利亞的政治自主能力
無論是早年的英法殖民者,還是二戰後的美國,其經略中東的基本思路都是扶植落後保守
、執政基礎不牢固的政權和政治制度,竭力避免代表多數人利益的先進階級上台掌權。這
些統治者因統治基礎孱弱,只有依靠西方國家支持才能勉強維繫統治,因而悉心維護西方
國家在其國家中的種種利益。由此不難理解,中東為何會成為世界上傳統君主制保留最多
的地區,而且這些國家在中東歷次重大事件中幾乎總是自動與西方國家結盟。
這一政策的另一面,就是遏制和打壓那些具有較強政治自主能力,又不肯臣服於西方國家
的地區強國。冷戰時期,美國政策重點是遏制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在中東擴張,因而一定程
度可以容忍包括納賽爾在內的阿拉伯民族主義政權,對薩達特的國家民族主義更是大加讚
賞。但當蘇聯解體、共產主義威脅消失後,這些民族主義政權便成為美國控制該地區的主
要障礙,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伊朗等美國過去可以容忍的政權,便逐一成為美打壓
、顛覆的目標。
美國對敘利亞的打壓就屬於這種情況。在中東諸國中,敘利亞的政體非常穩固。它主要基
於阿拉伯復興社會黨一黨專政和軍隊的絕對忠誠,因此具有很強的決斷力、執行力,以及
社會動員和資源汲取能力。有學者指出,敘利亞和伊拉克等國政權,不同於沙特甚至埃及
的政權,它"並不是在社會懦弱無能的一種低級獨裁。……它對於居統治地位的掌權者都
具有令人生畏的紀律約束:它設法把它能夠在政治上動員其國內民眾支持改革性目標的能
力作為權力基礎,這和新月形沃地一帶的其他政權不同。因此,它並不是依靠西方強國來
維護其國內的安全的"。
2011年敘利亞內戰以來,面對國內外各種敵對勢力的聯合打壓,巴沙爾政權始終屹立不倒
,充分說明這種政權的頑強生命力。
敘利亞現政府的內外政策同樣令美國深感不滿。從執政理念看,敘利亞奉行的是"統一、
社會主義、自由"的強國之策。領導人巴沙爾威望較高,得到約70%民眾的支持;各教派相
安無事,國家認同高於教派認同;婦女權益得到充分保障。敘利亞幾乎就是中東世俗國家
的典範。從經濟政策看,敘利亞國有經濟比重甚大,政府在經濟運行中發揮主導作用。這
種"國家控制工業和企業"的理念顯然是美國難以容忍的,對美國來說,這種"政治典型"正
是美國半個多世紀來在中東集中打擊的那類對象:具有西方文化背景,帶有社會主義色彩
,主張阿拉伯民族自決和資源國有化,主張世俗政治,遏制教派間鬥爭的力量。
(二)肢解敘利亞可以實現雙重地緣政治目標
美國在中東的戰略目標中,確保以色列安全與防止地區大國崛起,是互為因果的兩大目標
:中東其他國家越弱,以色列就越安全;反之,以色列就越不安全。美國矢志顛覆敘利亞
政權的政策,便是上述戰略的延續和具體體現。敘利亞是阿拉伯世界反以鬥爭的前線國家
,也是伊朗在中東地區的主要盟友,還是"阿拉伯民族主義搖籃"。所有這些特性,使敘利
亞無形中成為阻擋美國實現中東霸權目標的主要絆腳石。
一方面,顛覆敘利亞可以極大遏制伊朗的地區擴張。眾所周知,敘利亞是伊朗在阿拉伯世
界最重要的戰略盟友。正是借助敘利亞這一跳板,伊朗才得以與黎巴嫩真主黨保持緊密聯
繫,構築起令海灣國家和西方國家難以接受的"什葉派新月地帶"。削弱乃至推翻敘利亞政
權,可以極大削弱伊朗在中東的地緣影響力和勢力範圍。2011年12月,美國國家安全顧問
湯姆‧多尼龍明確表達了在敘利亞推動政權更替,藉以遏制伊朗的戰略考量。他宣稱,"
沒有什麼比失去敘利亞更能削弱伊朗的了","終結巴沙爾政權,將是伊朗在中東地區的最
大挫折"。2009年,布魯金斯學會在其長篇研究報告"哪條路通向波斯"中,集中探討了如
何遏制伊朗,其中一章專門講到如何在敘利亞策動民眾騷亂。《紐約時報》也直言不諱地
指出:"打擊敘利亞是對付伊朗的最好辦法。"
2011年"阿拉伯之春"為西方國家顛覆敘利亞政權提供了難得契機。美國等西方國家干預敘
利亞等國內政,目標不是在中東實現民主,而是藉機整肅中東政治秩序,保證相關國家繼
續服從它們對全球化戰略部署的要求。其中重要一環,就是摧毀那些抵制這一戰略的國家
和政治力量,在那些與它們格格不入的國家(如利比亞和敘利亞)策動政權更替。2011年
10月西方國家武力推翻格達費統治後,集中力量在敘利亞策動政權更替。可以想見,如果
巴沙爾政權倒台,伊朗必將是下一個政權更替對象。
另一方面,顛覆敘利亞政權可以熄滅阿拉伯民族主義的最後火種。敘利亞是阿拉伯民族主
義思潮的主要發源地。薩提‧胡斯里、米歇爾‧阿弗拉克等阿拉伯民族主義思潮代表人物
都是敘利亞人。敘利亞執政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綱領就是"統一、社會主義、自由",其
中"最主要和最根本的是阿拉伯民族團結"。敘利亞還是阿拉伯統一和團結的忠實踐行者。
1958年,敘利亞曾與埃及實現短期合併。1970年上台的阿薩德同樣高舉阿拉伯統一大旗。
他曾指出:"阿拉伯統一不僅僅是一種感情,它是永恆的歷史真理,是阿拉伯力量的源泉
,它還是全體阿拉伯人民爭取與世界上其他人民平等相處的鬥爭。"
巴沙爾儘管不像其父那樣高調,但其政策主張中仍保留了"阿拉伯屬性"和"反以"兩大特徵
。這使巴沙爾政權得到敘利亞多數民眾的支持,即使連續兩年多的內戰也未能動搖民眾對
現政府的支持。據卡塔爾基金會2013年9月民調,有46%的敘利亞民眾認為巴沙爾是"好總
統",55%的民眾不願巴沙爾下台,68%的民眾不贊同阿盟對敘制裁。可以說,敘利亞差不
多是阿拉伯世界聯合自強的"最後火種"。如果其阿拉伯聯合的願望得償所願,中東出售石
油所得的收益將被用於地區國家自主發展,而不會像以往那樣回流歐美。因此,在美國決
策者眼中,巴沙爾政權作為阿拉伯民族主義"病毒"攜帶者,必須連根拔起。
敘利亞的這些特性,使其成為美國的眼中釘,削弱乃至肢解敘利亞,便成為美國的既定戰
略目標。2005年,小布希政府啟動"建設性不穩定"政策,將敘利亞列為"政權更替"重點目
標。分析認為,美國在敘利亞策動政權更替,目的是讓敘以簽署打了折扣的和平協議,摧
毀敘利亞的民族國家基礎,將其分裂成彼此衝突的幾塊。
敘利亞教派林立的弱點正好被西方國家充分利用。敘利亞堪稱中東民族教派萬花筒。從民
族結構看,阿拉伯人佔90,3%;其餘還有庫德人、亞美尼亞人、土庫曼人和吉爾吉斯人。
從宗教構成看,85%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佔總人口的60%,阿拉維派佔12%,庫德
人佔10%,德魯茲派佔5%),13%信奉基督教。一位敘利亞教授說:"我們國家有47個不同
的種族和教派,就像一杯水一樣,你無法將它們分割開來,如果你不小心摔了這水杯,那
它就沒了。"而阿薩德家族來自占人口少數的阿拉維派,儘管其刻意淡化教派分界,竭力
將阿拉維派整合進"穆斯林"範疇,但"少數派統治多數派"畢竟是敘利亞現政權的一大短板

2011年敘利亞危機升溫後,美國等外部勢力刻意製造和煽動教派衝突,借此加快敘利亞政
權更替,乃至肢解敘利亞地緣版圖。《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中東通"托馬斯‧弗裡德曼
公然宣稱,對敘利亞最有可能的做法,就是實現某種事實上的"分區而治":主要由阿拉維
構成的親阿薩德敘利亞人控制一個區域;遜尼派和庫德敘利亞人控制剩下的區域。很顯然
,唯有敘利亞陷入分裂,才能使美國控制敘利亞,並使以色列安全得到根本保障。
美國學界也為肢解敘利亞出謀劃策。2012年,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發佈題為"拯救敘利亞:
評估政權更替選項"的報告,強調"通過外交努力終結暴力的辦法之一,就是在軍事力量支
持下創造'安全天堂'和人道主義走廊",這些"安全區"和"緩衝區"將由美國或其代理人提
供保護,借此在敘利亞進行領土擴張,直至巴沙爾政府被推翻或敘利亞被大卸八塊。2016
年,布魯金斯學會發表題為"拆分敘利亞:朝向聯邦制國家的地區戰略"的報告,報告明確
宣稱,設立"安全區"目的不是反恐,而是分裂和拆解敘利亞。後來的事實表明,局勢正是
按照美國智庫建議的方向發展的。2017年"伊斯蘭國"被剿滅後,美國大力扶植庫德武裝人
民保護部隊與敘利亞政府分庭抗禮。2018年底川普宣佈將從敘利亞撤軍,但美國並未放棄
削弱敘利亞的打算。美國積極為庫德佔領區重建出資,卻禁止盟國參與敘利亞政府控制區
的重建。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2019年2月19日表示,美國的目的是分裂敘利亞,並在幼發
拉底河東岸建立一個准國家。
二、從"顏色革命"到"混合戰爭"
近十年來,西方大國在中東謀求的政權更替大體經歷了三個版本:2003年武力推翻薩達姆
政權是"1.0版";2011年在突尼西亞、埃及等國實現"民主轉型"是"2.0版";對利比亞和敘
利亞的干預則屬"3.0版",即從最初的"非暴力革命"升級為"混合戰爭"。可以說,2011年
敘利亞危機的爆發和升溫,正是"3.0版顏色革命"的直接運用。
(一)"和平演變":為顛覆敘利亞政權長期培植力量。
冷戰期間,歐美就多次圖謀顛覆敘利亞政權。1947-1948年,美國中情局支持敘右翼勢力
,試圖影響當年的敘利亞選舉;1949年3月,中情局資助並直接捲入敘利亞政變;1956年
,中情局與英國軍情六處在敘利亞策動"反共產主義"政變;1957年,英美情報機構策劃暗
殺三名敘利亞高級領導人,推翻現政府。美國當時在敘利亞策動政變,一個原因是美國計
畫幫阿美石油公司修建一條從沙特直通地中海的輸油管線,但敘利亞一直反對該計畫;另
一個原因是美國將敘利亞視為"蘇聯衛星國"。
美國中情局1983年一份題為"用真正力量反對敘利亞"的解密檔案稱:"敘利亞通過關閉伊
拉克石油管道,成為美國確保在黎巴嫩和海灣利益的絆腳石。美國應考慮在伊拉克、以色
列、土耳其邊境進行秘密軍事行動,以加大反擊阿薩德政權力度。"該報告還稱:"如果以
色列和伊拉克同時與敘利亞關係緊張,阿薩德面臨的壓力將快速增加。"
中情局曾建議伊拉克、以色列和土耳其在敘利亞邊境採取秘密軍事行動,美國這樣做,最
終目標就是徹底實現敘利亞的政權更替。據美國中情局解密的一份備忘錄,1986年7月,
美國中情局曾擬定一個推翻時任敘利亞總統哈菲茲‧阿薩德的計畫,但1987年美敘兩國復
交後,這一計畫並沒有實施。
冷戰結束後,美國將重塑中東作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要試驗田,重點就是收拾與原蘇
聯關係密切的中東世俗共和制國家。敘利亞是重點打壓目標之一。1996年,美國和以色列
新保派稱,要"削弱、遏制乃至推翻敘利亞政府"。2001年,美國軍方高官克拉克宣稱,美
國打算在5年內顛覆7個國家,開始是伊拉克,緊接著是敘利亞,然後是黎巴嫩、利比亞、
索馬里、蘇丹,最後是伊朗。這意味著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後,顛覆敘利亞就提上議事日
程。
為實現顛覆敘利亞政權的目標,美國策劃了一系列事件。2003年美國出台"中東夥伴倡議"
,其中敘利亞是重點圍剿目標。2004年,美國設立"敘利亞自由廣播",由總部設在美國的
敘利亞改革黨(RPS)和敘利亞民主聯盟負責運行,這兩個非政府組織均得到美國國務院
資助,並稱:"'敘利亞自由廣播'將幫助我們聯合和團結敘利亞國內的改革者,從而使敘
利亞政府同時面臨內外兩重壓力。"據"維基解密"稱,2006年美國就制定了在敘利亞進行
政權更替的政策。美國將軍威爾斯‧克拉克2007年公開承認,已將包括敘利亞在內的6個
國家列為政權更替目標。
為實現政權更替目標,美國國務院從2006年開始秘密資助敘利亞反對派。2006-2010年間
,美國通過"中東夥伴倡議"向敘利亞流亡者(包括隸屬於穆兄會的正義發展運動)提供了
600萬美元資助,用於培訓敘利亞的記者和社會活動分子等計畫。美國駐大馬士革使館一
封電報披露,在2005-2010年期間,一筆數額為1200萬美元的資金,以美國國務院"中東夥
伴關係倡議"項目的名義注入敘利亞。美國許多智庫專門設有敘利亞小組或敘利亞工作組
,用以同敘利亞反對派聯繫,並出版了大量有關政權更替的報告。敘利亞主要反政府組織
敘利亞全國委員會(CNS),其多名領導人與美國民主輸出機構有瓜葛。此外,英國的新
保派組織亨利‧傑克遜團體(由美國和歐盟支持)也積極策劃敘利亞政權更替。該組織與
敘利亞反對派頭面人物Ausama Monajed等保持合作。2011年底,美國負責近東事務的助理
國務卿傑弗裡‧費利特曼在國會作證時表示,美國將"毫不留情地從外交和資金上支持敘
利亞反對派,直到實現更替巴沙爾政權的目標"。美國和平時期在敘利亞播下的叛亂種子
,最終在2011年敘利亞動盪時期開花結果。這些曾受到美國資助的敘利亞反對派,在敘利
亞危機爆發後表現活躍,成為撕裂敘利亞寧靜生活的第一波衝鋒者。有阿拉伯學者認為,
十年前半途而廢的"大馬士革之春",實際是當前"阿拉伯之春"的綵排。當前"阿拉伯之春"
中的所有口號,都是十年前在大馬士革用過的。敘利亞危機爆發後,敘內部官員有大批人
員"反水",包括總理、駐外大使在內的高官陸續叛逃。據統計,敘利亞軍、警、憲、特部
門叛逃者超過2萬人,有20多名將軍、300多名校級軍官加入反政府勢力。這種情況不排除
是西方國家長期對敘利亞"和平演變"的"成果"。
(二)"混合革命":從非暴力抗議到"代理人戰爭"。
表面上看,敘利亞危機是敘政府軍與各種反對派間的搏殺,實則自始至終受到外部勢力的
操縱。
2011年1月底,就在埃及抗議活動持續升溫、敘利亞國內抗議蠢蠢欲動之際,美國馬上將
駐敘大使羅伯特‧福特派往大馬士革,以加強對敘利亞民眾抗議的"指導"。2011年3月,
隨著敘利亞危機升溫,美國等外部勢力的干涉力度也隨之加大。3月17-18日的德拉暴亂,
明顯受到以色列和西方國家情報機構支持。當時,隱蔽在高處的狙擊手同時向警察和抗議
者開槍,目的就是激化警察與抗議民眾的對抗情緒,藉以擴大事端。
2012年6月30日,聯合國特使科菲‧安南曾力促敘利亞各方在日內瓦達成停火協議,並啟
動政治過渡進程。但美國及其盟友這時卻大量向敘利亞武裝分子輸送重武器,給予更多資
金支持。同時,美國及其盟友還在安理會決議中附加新條件,啟動對敘利亞經濟制裁和軍
事行動,並使安南主導的日內瓦和談機制最終徒勞無功。安南事後抱怨,正是美國政府作
梗,才使其斡旋和談使命失敗。美國等外部勢力謀求推翻巴沙爾政權,並未像對付利比亞
那樣直接動武,而是通過資助反對派武裝、策動"代理人戰爭"來進行。2011年8月18日,
美國總統歐巴馬公開宣稱"巴沙爾必須下台"。歐巴馬還授權中情局,制定了扶植敘利亞反
政府武裝的"訓練與裝備"計畫,即通過"訓練""培訓"和"裝備"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的方式,
達到逼迫巴沙爾政府下台的目的。根據該計畫,美國支持卡塔爾從8個巴爾幹國家購買武
器,然後通過土耳其和約旦運給"敘利亞自由軍"等超過50個敘反對派組織。2011-2012年
,至少有2750噸武器(包括榴彈炮、便攜式火箭筒、狙擊步槍等)從利比亞運至土耳其。
2013年12月,沙特從美國購買了1.5萬枚、價值11億美元的"陶氏"反坦克導彈並將其運往
敘利亞戰場。此外,他們還從克羅地亞向敘利亞空運了8000噸武器。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推
波助瀾下,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直至與政府軍分庭抗禮。敘利亞危機
由此愈演愈烈,最終變成一場十分慘烈的全面內戰。
2017年1月川普上台後,謀求推翻巴沙爾政權的政策並未根本改變。《華盛頓郵報》2017
年7月報導,川普已經宣佈取消中情局資助敘利亞溫和反對派的計畫。事實上,川普並未
曾給中情局下達此類命令。相反,隨著"伊斯蘭國"被消滅,美國加大了對"經過審查的敘
利亞反對派"(Vetted Syrian Opposition)以及反敘武裝的支持力度。美國曾資助這些
武裝打擊"伊斯蘭國",現在則借其推翻敘利亞政府。為推翻巴沙爾政權,西方大國不惜縱
容、利用極端宗教勢力,試圖假手伊斯蘭武裝組織消耗、推翻巴沙爾政府。敘利亞由此成
為全球聖戰分子的目的地。2013年4月,敘新聞部長祖阿比曾表示,在敘利亞作戰的武裝
分子中,外國人超過80%,來自29個國家。美國時任國務卿克里坦承,敘境內可能有
800-1200個反對派武裝,其中15%-25%武裝團體是"壞傢伙"。《簡氏防務》諮詢機構稱,
敘境內約10萬名反對派,其中近半數是極端分子。2012年10月,《紐約時報》披露,美國
官員首次承認,美國運抵敘利亞的武器絕大部分給了征服陣線等極端伊斯蘭組織。2014年
10月,美國副總統拜登公開抱怨,美國提供武器的聖戰分子主要是征服陣線和來自世界各
地的"基地"組織成員和極端聖戰分子。拜登這番話從側面說明,美國在敘利亞支持的所謂
"反對派武裝",主要就是極端恐怖勢力。
總之,為推翻敘利亞政權,西方國家幾乎用遍了"顏色革命"的所有招數。它們最初採用的
是"A計畫",即使用"非暴力抗議"方式,如煽動民眾上街,要求政治"變革"等等。該計畫
未能奏效後,美國轉而實行"B計畫",即從"非暴力抗議"轉向"暴力抗議",為反對派提供
武器、訓練和資金以及在海外另立中央政府等,但這些舉措仍未動搖敘利亞政權根基。在
此背景下,美國又轉向"C計畫",即引入境外聖戰分子、僱傭軍及各種恐怖分子,使敘利
亞危機變成西方話語熟悉的"反恐戰爭",以方便西方大國隨時武力介入。在敘利亞危機中
,美歐及其地區盟友除武力入侵外,無所不用,並形成組合拳,這就是被稱為"顏色革命"
升級版的"混合戰爭"。
(三)西方媒體充當顛覆敘利亞政權的幫凶。
數年來,敘利亞政府不僅經歷了西方國家代理人戰爭,還遭受著西方媒體的持續妖魔化。
多數國際媒體(包括西方主流媒體和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等)積極配合西方大國的"政權更
替"議程,不斷對敘利亞危機進行煽動性報導和歪曲報導。
早在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前,臉書網站和有關敘利亞的博客上,就出現了呼籲示威的帖
子,這些帖子都是在美國撰寫、由美國人發佈的。敘利亞危機爆發後,西方媒體總是有意
誇大反政府遊行的人數規模,對支持巴沙爾總統的遊行則幾乎從不報導。美歐和海灣媒體
還暗示,抗議者推翻"阿拉伯獨裁者",等同於1848年歐洲的民主革命,以及1989年"解放"
蘇東陣營。美國福克斯新聞在評論敘利亞危機時,只稱呼"反對派"和"抵抗運動",意在將
抗議活動合法化,並經常使用"有人認為"等含糊其辭的消息來源,借此製造假消息。例如
,一名所謂"證人"實際是生活在荷蘭的黎巴嫩記者。法國電視台很多記者被稱為"大屠殺
的目擊證人",他們實際上生活在迪拜、約旦和科威特。
敘利亞內戰升溫後,西方媒體的輿論戰隨之升溫。它們竭力妖魔化巴沙爾政府,誇大敘利
亞人權危機,為推翻巴沙爾政府提供輿論準備。它們將巴沙爾政權界定為"獨裁政權",而
且只發佈攻擊敘利亞現政權的新聞(相當部分並不屬實),對反對派的惡行則視而不見。
《紐約時報》稱,美國介入敘利亞是為消滅"伊斯蘭國",實際上美國對打擊敘境內的"伊
斯蘭國"毫無作為。半島電視台也在敘利亞危機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半島電視台1996
年創辦於卡塔爾,創辦者卡塔爾埃米爾哈馬德曾長期在英國接受教育,崇尚西方的"自由
、民主、平等",該台許多工作人員來自BBC,至今仍定期派記者去BBC培訓,半島台某種
意義上成了西方價值觀的傳聲筒。
在2011年中東劇變中,半島電視台從一開始就站在抗議者一邊,並為抗議者提供技術和信
息支持。半島電視台在新聞報導中不斷攻擊敘利亞現政權,鼓吹示威遊行和暴力活動合法
化。在進行報導時,半島台稱"敘利亞"或"一個被家族勢力佔據的國家";在提及反對派武
裝時,只說"敘利亞自由軍"或"抵抗力量",不提薩拉菲主義組織。2011年9月11日,半島
電視台和阿拉伯電視台稱拉塔基亞發生炮擊,實際上炮擊是在兩小時後(即凌晨4點)才
發生;大馬士革民眾在倭馬亞廣場上排起長隊等出租車,卻被半島電視台描述成反政府活
動;2011年12月初,敘利亞的霍姆斯發生示威遊行,抗議者譴責政府沒能打擊起義者、有
效保護民眾,但這次親政府遊行卻被外國媒體描述成反政府示威。因半島電視台報導以偏
概全,敘利亞民眾極為憤怒。當地民眾在半島電視台駐敘辦事處外牆刷上"謊言,謊言,
還是謊言"的標語,以嘲諷它自我標榜的"真相,真相,只有真相"。2012年3月,該台多名
記者因不滿這種歪曲報導憤而辭職。對阿拉伯世界這種"同室操戈"之舉,東正教教長格雷
高里奧三世不無感嘆地指出:"如果阿盟為巴勒斯坦所作的,能達到它為敘利亞的民主化
所作的十分之一,巴勒斯坦可能早就立國了。"
此外,敘利亞反政府組織也開足宣傳機器,不遺餘力地歪曲報導。總部設在倫敦的敘利亞
人權觀察只有幾名工作人員,但該組織經常在沒有做任何核實和調查的背景下,信口開河
,誇大其詞,宣稱敘利亞政府軍進行"有組織屠殺"、"大規模強姦遜尼派婦女"、"嚴刑拷
打"等等。受害者數量有多少,施暴者是誰,完全由它說了算。據報導,在涉及敘利亞危
機報導中,70%的消息來自敘利亞人權觀察、當地協調委員會(LCC)和積極分子,38%來
自半島電視台,3%來自大赦國際,只有1.5%來自敘利亞官方(原文如此)。敘利亞信息部
長阿德南‧馬哈茂德在會見記者時表示,沒有任何一個代表團對敘利亞的局勢給出公正的
觀點。
需要指出的是,製造假新聞已經成為西方媒體發動輿論戰的新手段,敘利亞則是假新聞滿
天飛的輿論戰場。為達到妖魔化敘利亞現政府的目標,西方媒體不顧起碼的新聞操守,頻
頻製造假新聞混淆視聽。
這其中,最典型的是"白頭盔"宣傳造假。"白頭盔"(White Helmets)2013年創立,正式
名稱為敘利亞民間自衛力量,因該組織成員在救援活動中戴著白色頭盔,所以又被稱為"
白頭盔"。該組織看似是個民間救援組織,實則背景複雜。其創始人與負責人詹姆斯‧勒
‧梅西耶爾曾是英國軍官,並兼任英國外交部顧問,專長是"通過安全機構和民主化項目
進行維穩行動"。"白頭盔"的主要資金來源是美歐國家,其中美國提供了2300萬美元、英
國提供了2900萬美元、荷蘭提供了450萬美元;此外,歐盟還為其提供一些物資和培訓。
該組織表面上看是在敘利亞從事救援工作,實則許多救死扶傷的宣傳照片都是在攝影棚裡
完成的,目的就是為西方國家干涉敘利亞創造"人道主義"理由。2018年4月7日,"白頭盔"
報告稱,敘反對派武裝控制的東古塔地區杜馬鎮遭到疑似毒氣襲擊。美英法等國只是以"
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為由,對敘利亞進行精準打擊,造成當地數名平民傷亡。但4月
11日敘政府軍佔據東古塔杜馬鎮郊區村莊Saqba後,發現了"白頭盔"組織的"影視基地",
現場有相機和電影製作設備。政府軍稱,這個基地就是用來拍攝類似於空襲和化學武器襲
擊的,目的就是栽贓敘利亞政府。敘利亞常駐聯合國代表巴沙爾‧賈法裡曾在聯合國會議
上直斥"白頭盔"提供的信息是編造、導演出的,"他們拍下照片,錄製和好萊塢一樣'高標
準'的視頻,一切都是擺拍"。他進一步提出質疑,為什麼根據"白頭盔"發佈的信息,化學
武器從不攻擊有武器的人,永遠只攻擊婦女和兒童?
2019年2月13日,BBC負責敘利亞新聞報導的製片人利亞姆在推特上公開承認,2018年4月
在敘利亞杜馬鎮拍攝的"被化學武器襲擊後的醫院"視頻是"白頭盔"造假擺拍的。據報導,
美國CNN使用的有關敘利亞戰亂報導照片中,有三幅照片拍攝的時間、地點都不一樣,但
受到救助的居然是同一個女孩!這些假照片同樣是"白頭盔"組織的"傑作"。儘管"白頭盔"
組織屢屢造假,但該組織還一度成為諾貝爾和平獎的熱門候選者。一部反映"白頭盔"在敘
利亞活動的影片,還在2017年2月27日獲得"第89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這表明,在詆
毀敘利亞政府方面,西方媒體配合得絲絲入扣。在敘利亞,類似"白頭盔"組織的造假事件
層出不窮。2016年8月,一個坐在救護車裡、滿身塵土和血漬的小男孩形象在國際媒體上
廣為流傳。這個名叫奧姆蘭‧達克尼什的男孩,當時只有4歲半。在西方媒體語境裡,奧
姆蘭成為敘利亞人民苦難的縮影,也是敘利亞政府軍和俄羅斯戰機殃及無辜的鐵證。然而
,事實真相併非如此。據奧姆蘭的父親稱,當時家裡突然停電,房屋開始掉落灰塵和碎石

他抱著奧姆蘭往外跑時,自己的血流到孩子臉上,才造成奧姆蘭左臉大面積血跡。但受西
方國家資助的阿勒頗媒體中心拍下照片後,卻指責俄羅斯空襲導致了這場災難。該照片流
傳開後,反對派武裝又找上門來,以金錢收買為誘餌,讓奧姆蘭父親在媒體上指證是敘政
府軍發動了襲擊。直到2017年6月,敘政府軍收復阿勒頗半年後,奧姆蘭一家才敢公開發
聲,澄清真相。2016年12月20日,埃及警方破獲一起招攬兒童擺拍虛假新聞照片的事件:
有人讓一名未成年小女孩兒身穿血跡斑斑的白裙,手拿有紅色斑點的毛熊玩具,站在一片
建築廢墟上擺拍照片。經執法人員確認,這些"血跡"乃是普通顏料。這些虛假照片原本打
算發佈到社交網絡,冒充敘利亞阿勒頗廢墟和受傷人員。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2018年3月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假新聞在社交媒體的傳播速度是真實新
聞的6倍,而且假新聞更容易得到轉發。西方媒體圍繞敘利亞危機製造的種種謠言,就是
在這種情況下成了"新聞真相"。西方媒體渲染敘利亞戰爭慘狀,看似出於人道主義情懷,
實則更像"鱷魚的眼淚",目的是敗壞敘利亞政府形象,為西方大國干預提供輿論鋪墊。事
實上,敘利亞人道主義災難深重,最大根源是西方大國的武力干涉。美國的空襲行動殺死
數千平民,摧毀了底格里斯河上的所有橋樑,並摧毀了醫院、大學、糧庫、牛奶廠、工廠
、銀行、百貨公司、電話交換站、自來水廠、發電廠等等。正因如此,敘利亞民眾才失去
住所、醫療、食品供應和飲用水。但西方媒體對此諱莫如深,隻字不提,充分暴露出西方
媒體的偽善本色。
三、打開的"潘多拉魔盒"
迄今為止,巴沙爾政府在西方大國打壓下始終屹立不倒。這一方面是由於巴沙爾政府深得
民心(在2014年總統選舉中,巴沙爾獲89%的選票),另一方面是得到伊朗、俄羅斯等外
部力量的支持。西方大國顛覆巴沙爾政府的"顏色革命"基本以失敗告終。但西方大國在敘
利亞策動"代理人戰爭",不啻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不僅使敘利亞元氣大傷,同時對中東
地區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一)敘利亞從"穩定綠洲"淪為"恐怖天堂"
敘利亞原本是中東地區最穩定的國家,但內外勢力聯合干涉,使敘利亞從"穩定綠洲"變成
人間地獄。敘利亞內戰造成25萬人死傷(敘利亞智庫統計為47萬),1200萬人流離失所(
其中400萬流亡國外),半數城市被毀,大量良田拋荒。據敘利亞政治研究中心報告,
2011年以來,敘利亞已有400萬棟建築被毀,3000所學校、70%的醫院和衛生機構、60%的
基礎設施、數以千計的工廠和上萬家小企業被毀,許多城市幾乎完全癱瘓。截至2015年底
,敘利亞經濟損失超過2547億美元,為2010年敘利亞GDP總量的4倍,失業率從2011年的14
,9%增加到2015年底的 52.9%。敘利亞經濟處在崩潰邊緣。據統計,敘利亞經濟恢復到
2010年水平至少需要30年時間。敘利亞元氣大傷,意味著阿拉伯民族主義火種正在中東熄
滅。
(二)加劇地區教派衝突。敘利亞地處阿拉伯
世界民族教派"斷裂帶"和"火山口"。敘利亞自身教派和解本就脆弱。巴沙爾政權所屬的阿
拉維派只佔總人口的12%左右。1982年老阿薩德曾針對哈馬城的遜尼派造反進行過屠城。
因此,在該國遜尼派伊斯蘭主義看來,"阿拉伯之春"為重塑後殖民時代的中東地圖提供了
難得機會,其矢志推翻阿拉維派的巴沙爾政權,最終目標是摧毀多教派共存的模式。遜尼
派激進分子宣稱:"這種神聖抵抗將一直持續下去,直到敘利亞國土從卑鄙的阿拉維派手
中解放出來,使遜尼派從被壓迫狀態解脫出來。"
敘利亞危機升溫直接引發國內教派衝突,進而在中東地區形成"遜尼派VS什葉派"的教派政
治格局。遜尼派反叛勢力得到沙特、卡塔爾、土耳其等國大力支持,旨在重繪中東政治地
圖,擴大和建立"遜尼派地緣政治弧",削弱伊朗的地區影響力。哈馬斯過去一直是敘利亞
和伊朗的地區盟友,但敘利亞衝突升級後,哈馬斯與巴沙爾政權日漸疏遠,轉而投向埃及
、卡塔爾甚至土耳其懷抱。
什葉派國家和勢力則力挺巴沙爾政權。伊朗為巴沙爾政權提供了大量武器、資金和軍事顧
問。伊拉克什葉派背景的馬利基政府,因擔心遜尼派在敘掌權對伊拉克什葉派政府不利,
因此表面宣稱不干涉敘利亞內政,實則站在巴沙爾政權一邊,允許伊朗利用其領空援助敘
利亞,同時對什葉派武裝人員赴敘參戰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黎巴嫩真主黨同樣力挺巴沙爾
,真主黨總書記納斯魯拉坦言:"敘利亞是抵抗運動的主要支持者,因此抵抗不能停止,
直至打碎極端遜尼派分子的脊樑。"
有報導稱,真主黨派遣了8000多名士兵參加敘利亞內戰。中東劇變原本是阿拉伯民眾對原
有政治經濟路線的否定,其最終目的本應是尋求替代性的治國理政新思路。但敘利亞危機
的持續發酵,將這種正常的"主義之爭",演變為不分青紅皂白的教派衝突。有分析認為,
"在伊斯蘭教1400多年歷史中,曾經週期性爆發的教派對立再次隆隆而來。"敘利亞危機已
演變為一場"文明內的衝突"。中東教派矛盾升溫,意味著中東劇變日趨變味,從符合潮流
的進步運動,日趨走向自己的反面。
作者: cangming (蒼冥)   2020-07-04 09:09:00
要偏離事實也不是這樣的吧www 自己想想阿薩德政權跟沙阿阿聯有啥不一樣還統一 和平 社會主義勒 硬要講社會主義 台灣還比你中國更社會主義然後說西方空襲 怎麼不說俄羅斯跟阿薩德空襲死更多人然後現在還變成中國無人機的武器試驗場垃圾國家總是跟垃圾政權相依為命 壓榨人民 然後還在海外帶風向真是見識到了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9800202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