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新德里戰爭迴響:中印流血衝突後的政治現實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7-01 23:51:52
標題: 新德里戰爭迴響:中印流血衝突後的政治現實
文章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bit.ly/2VvLX95
撰文:唐曉東 最後更新日期:2020-06-29 19:23
今年6月下旬,加勒萬河谷(Galwan River valley)的戰鬥逐漸被印度主流媒體淡忘。這
並不是說這場造成20名印軍死亡的戰鬥不重要:時至今日,印度各地仍時不時冒出些「悼
念烈士」的紀念活動。但總的來說,在不斷肆虐的新冠疫情下,以及席捲北印度五個邦甚
至已經殺入首都新德里的蝗災面前,加勒萬河谷的風波也難以再掀起什麼風浪了。
對於北京和新德里的媒體人士來說,「中印衝突」永遠是最喜歡的標籤,稍稍編纂些前沿
動向的稿件,就能激發起國內民眾的鷹派或復仇情緒。在社交網站上,任何一段短視頻只
要加了「中印戰場實況」,不論真偽都能為上傳者贏得爆發性的點擊量。這意味着雖然戰
鬥結束良久、主流媒體焦點已改,但加勒萬河谷的戰爭迴響卻還在繼續。
面對印度國內對戰爭的迴響,解放軍固然在對峙中以狼牙棒、無人機監控和重炮陣地證明
瞭自己的控制力,但中國終究不希望見到戰事升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放任局勢升級會
證明北京在南亞的投射力低下,即便解放軍或可借向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山區的西姆拉(
Shimla)推進等方式取得戰術勝利,但這種戰術勝利仍意味着戰略失敗。
幸而,一兩次戰鬥的結果對於中印間的大勢終究影響有限。北京與新德里之間的政治、經
濟的緊密聯繫仍將讓局勢轉向可控與平穩。
反華潮流未止
對印度國內來說,「抵制中國」在短時間內幾乎成了一種時髦且高尚的風頭。在6月21日
,印度北方邦的阿格里爾(Aligarh)就有10名學童以「為烈士報仇」、「給中國一個教
訓」的名義翹課,一路向北,並在高速公路上被警員勸回。
無獨有偶,上週日(6月28日),加爾各答的Zomato公司也遭遇了「愛國」風波。由於這
家號稱「印度版大眾點評」的企業得到了中國螞蟻金服公司的融資,在加勒萬河谷一戰後
,該公司就有十幾名外賣送餐員宣布辭職,並在公司門口高喊「中國人正在用我們的錢殺
死我們的士兵」等口號,號召加爾各答人不要用該公司的服務。目前,約有數十人響應。
必須承認,在6月15日的衝突之後,中印之間的經濟環境確實遭遇些許影響。環顧印度全
境,外界可以發現,一些印度民眾或把中國產電視機丟棄下樓,或在自家商店前焚燒成堆
的中國商品。一些印度高層官員也帶頭呼籲關閉在印度的所有中餐館、出售中國食品的商
店和酒店。但這與印度民間慫恿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當局要展開的經濟打擊可能
有點差距,和全印度貿易商聯合會(CAIT)呼籲的「抵制500多種中國製成品」也大不一
樣。
事實上,到6月下旬,中、印之間最大的經貿風波,可能仍在貨品清關層面上。而這場「
枱面之下」的衝突,已經給印度相關產業人士帶來了不安。
愛國主義背後的實際考量
根據中、印之間的外貿人士披露,從6月18日開始,從孟買、欽奈等地開始,印度最大的
幾個港口和空港先後出現中國貨品清關遇阻的局面。譬如在欽奈,當地海關中斷了對中國
貨物的清關,在場的已清關貨物也要百分之百開箱檢查。到26日,這一措施擴散到孟買:
孟買港所有中國貨物的入境申報單都被鎖。時至6月底,印度官方仍未給出明確說法。海
關當局只對進口商表示,中國貨物的清關將出現延誤,但未給出理由。印度中央税務部門
也表示,並未發出限制中國貨物的指令。
當然,中印之間的行家們大都清楚,這場貨物清關遇阻的風波與6月15日的邊境衝突多少
有些關聯。只不過,面對突如其來、緣由不明的清關中斷,最先遭到當頭一擊的,卻是印
度本土製造業。譬如印度首富安巴尼(Mukesh Ambani)旗下JIO電信公司從中國訂購的多
個集裝箱的貨品都在欽奈被扣。
由於欽奈是印度進口電信零部件、醫療設備和汽車零部件的重要樞紐,這使得JIO的遭遇
成為印度科技企業無米下鍋的一個縮影。到6月下旬,印度出口組織聯合會(FIEO)、印
度工商聯合會(FICCI)、代表IT硬件製造商的資訊技術製造商協會(MAIT)、手機行業
游說機構印度蜂窩與電子協會(ICEA)等已聯名給印度商務部和財務部寫信,要求立即停
止對中國貨物的完全審查。
顯然,儘管印度的零售業人士會要求「抵制中國」,但同期的《今日印度》、《印度時報
》等媒體也正確指出,新德里如若「抵制中國」,其代價是不堪設想的。
當下,印度在原材料和成品供應方面對中國的依賴度仍然太高:印度約45%的電子產品、
90%的手機零部件、65%至70%的成藥中間體、三分之一的機械和近五分之二的有機化學品
自中國進口。雖然印度可以在公路建設和鐵路建設等領域將中國排除在外,但這將帶來一
定的代價,並可能危及印度的經濟增長。此外,印度各邦也可能不會團結一致地突然抵制
中國的產品和投資。這使得新德里方面的抵抗可能從一開始就結束了。
「不存在對抗」的大局
由於解放軍一側的軍事態勢可能較印軍佔優,莫迪和印度軍方都認為,即便使用軍事力量
,也只能恢復現狀,更不用說印度的政治高層和印軍都已經貫徹了「不願改變對峙現狀」
的精神。這使得中印在此次風波中的勝敗其實早已確定。如若印軍試圖在若干地域採取蠶
食策略,那麼印方更可能要面對己方行為帶來的局勢升級。
說到底,中國在中印邊境的總體態度仍是「西線無戰事」,中方自2013年斗拉特別裏奧地
(DBO)「帳篷對峙」以來,一直主張印方不應在西部邊境一線修建設施,一俟印方拆除
相關工事,中方就迅速結束行動。
然而,印方修建達布克-什約克-斗拉特別裏奧地公路(Darbuk-Shayok-DBO Road),以及
在2019年8月將包括印控喀什米爾的拉達克地區「國有化」的行為,連續從戰術和戰略上
引起了北京的不滿,也讓新德里的知識份子不得不開始擔憂當地軍情與新形勢疊加後的危
險。印度《電線報》(the Wire)等媒體就認為,印方若加劇在拉達克一線的行動,那麼
它就會招致中巴聯合行動,遭遇兩線作戰的風險就愈來愈大。
在印方看來,解放軍發動進攻的路線已不止一條,其中最具操作性的莫過於沿阿里地區前
出,直插喜馬偕爾邦的西姆拉、達蘭薩拉(Dharamsala)一線,並沿北印度平原前往印度
腹地。除此之外,中方更可以對印軍展開「降維」打擊:譬如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的電子
戰能力可以遮罩並破壞印度陸軍和印度空軍的通信、命令與控制、情報、監視偵察、天基
定位、導航和計時系統。這也是印方擔心的危險。
經2017年洞朗(Doklam)對峙之後,隨着中印高層的頻密接觸,莫迪政府一直在調整對華
策略,以求雙邊關係新突破。與北京的「西線無戰事」類似,印度觀察家也一直在複讀印
度駐華大使唐永勝(Vikram Misri)所作出的「印中在南亞地區不存在對抗」的論斷。對
新德里當局來說,中印之間的主要問題與次要問題在當前全球新冠疫情、貿易戰、經濟增
速放緩的大環境下已十分明顯。新德里在發展經濟等問題上的客觀要求仍是真實的。因此
,新德里一側在邊境糾紛上的立場是不會輕易轉向激烈行動的。
印度身為世界大國,長期以來秉承印度共和國第一任總理、「國父」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的信條:「印度以它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就
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迹」。這也是印度一有機會就嘗試在各種場合下展
開對中國等大國追趕的原動力。但對新德里來說,解決這一問題的答案可能也不止一個,
而這個答案顯然不可能是同1962年一般的戰爭。
───────────────────────────────────────
專訪林民旺:「戰爭都是理性選擇的結果」
https://p.dw.com/p/3eaCn
作者:洪沙(採訪記者)
造成中印軍事人員傷亡的加勒萬河谷衝突雖然已經結束了兩周,中印雙方也已經展開了軍
事和談,但是邊境地區的緊張氣氛並沒有緩和的趨勢,印度國內呼籲對中國進行經貿抵制
的聲浪一波高過一波。在這種情況下,中印邊境衝突升級的可能性有多大?1962年中印戰
爭是否出現2020版?美俄兩國樂見衝突升級還是衝突平息?對此,德國之聲採訪了復旦大
學中印關係問題專家林民旺。
德國之聲:6月15日中印雙方在加勒萬河谷發生了造成人員傷亡的衝突,這有沒有超出您
的預期?
林民旺:沒有太超出我的預期。這次出現傷亡,讓人感到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隨著對峙
的頻率越來越高,方式也越來越創新。今年印軍都是在凌晨或者夜間偷偷地越過實際控制
線,到中方這邊來拆設施。這就和過去白天發生對峙差別很大。這次出現傷亡也是因為衝
突是在晚上發生,而且又是在山頂上,不是平坦的地方,雙方打架,有人員掉到加勒萬河
裡。按照中國的說法,這件事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
德國之聲:為什麼今年上半年中印之間發生的對峙衝突顯得格外多呢?
林民旺:這要從兩方面來看。所有的對峙衝突都發生在西段,也就是印度主張、而中國實
控的區域。東段是中國主張、印度實控。中國不在東段挑釁印度,所以就沒有在東段看到
對峙發生。印度想把西段變成爭議區,在西段採取了蠶食前進的政策,所以就導致了多個
點的對峙。去年印度在距離中國實控線7、8公里的位置修成了多條公路,這就讓印軍前沿
巡邏可以很容易地越過實控線。這一次印軍也是借著修好的公里的便利,越過了什約克河
,並且繼續往前推,越過了實控線,所以才引起了中方的警覺。也就是說,印度要過,中
國要攔。中國不願意現狀被破壞,所以今年多個路段都發生了(對峙)。
德國之聲:為什麼6月15日加勒萬河谷衝突以來,中國始終沒有公佈中方軍人的死傷人數

林民旺:你要理解解放軍的一個傳統。它從建軍建黨以來,就沒有在打仗之後公佈傷亡數
據的習慣。第二,已經有大量報導說,中方俘虜了印軍很多人,其中就包括10個軍官。中
方後來釋放了這些軍官,而且還說不是俘虜了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呢?這是東亞人文化中
的特性:給對方留面子,讓事情有迴旋餘地,希望印度管控(國內)輿情。這種做法在東
亞國家之間,例如中日、中韓之間都是沒問題的,一般來說會奏效。但是放在印度身上就
完全不奏效了。所以現在印度的俘虜和軍官回去之後,印度國內就開始反彈了。我個人認
為是中國不瞭解印度的文化,以為低調處理,印度會相向而行。現在也是證明中國的做法
失敗了。
德國之聲:未來中國在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處理應對的策略和方式會發生改變嗎?
林民旺:我不敢準確預測中國會不會有所變化。但是我想,外交本身就是在互動當中作用
和反作用。我相信過去近兩周來,中國這種低調的方式也許會做一些調整。我覺得最重要
的調整就是中方會把事實真相越來越多地公開出來。但是,中國越來越多地釋放事件的細
節,可是印度並不回應,媒體也根本不接這個茬,而是一味地指責責任在中國。
德國之聲:印度媒體、美國媒體採訪了一些參與了加勒萬河谷衝突的印方當事人,這些當
事人講述過當晚發生了什麼。現在中方和印方各有各的描述,外界如何推斷哪些是事實原
貌和真相呢?
林民旺:我覺得判斷原貌和真相要看誰提供的細節更豐富。如果沒有細節只有簡單的定性
,那這就是有問題的。 現在印度只有定性,沒有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得更細節一點。但
是中國已經提供了比較詳細的細節。我個人預測,如果接下來印度有更多的消極措施,中
國會把更多的細節內容向國際社會公佈。
德國之聲:有觀點認為,中印在邊境問題上這些年來一直採用的是通過小衝突避免大衝突
的策略和方法。加勒萬河谷事件發生之後,是不是說明「以小避大」的策略失效了?
林民旺:這種(通過小衝突避免大衝突的)方法是從1962年的經驗教訓裡總結出來的。從
1959年中印邊境問題顯現出來之後,一直拖到1962年。中國一直退讓、脫離接觸、後撤等
等,反倒是印度後來採取了前進政策。最後中國是忍不住說是要教訓印度,才打了1962年
的中印戰爭。我覺得這種通過小衝突避免大衝突的觀點是對印度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事實
上,發生小衝突未必是壞事,因為它實際上可能避免大的衝突的發生。這是我個人的理解。
德國之聲:印度尼赫魯大學東亞研究中心謝鋼教授(Srikanth Kondapalli)在接受日經亞
洲評論採訪時表示,疫情在印度國內造成的公眾不滿情緒正在加重,「這可能導致同中國
之間發生更大規模的軍事衝突」。您認同這種看法嗎?
林民旺:我不太認同這種看法。因為中國不是巴基斯坦,不是印度的民族主義情緒起來了
,採取一個外科手術式的打擊就可以打擊得了的。中國也不是緬甸,不是印度可以隨便越
境打擊的。所以,印度(對中國)採取任何軍事行動必須要考慮到後果。另外以解放軍去
過取得的成績,印度軍方對外可以唱一些高調,但是放到行動的話就需要三思而後行了。
德國之聲:您的意思是中印雙方在邊境地區軍事實力存在著比較大差距嗎?
林民旺:印度的人員和部署都放在一線,人多,裝備多,具備實力優勢。這是必須要承認
的。但是如果印度要對中國發動戰爭,我想,那就不是它想結束就結束的事情了。我想,
從整體的實力和各方面來說,中國在心理、裝備、後勤動員更方面都更有優勢。所以我個
人不太擔心印度會主動向中國發動戰爭。
德國之聲:根據印度國內媒體的報導,現在印度國內民族主義情緒高漲,那麼莫迪是不是
正在承受如同1962年尼赫魯正在承受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政治人物的理性處理是否會
被無名氏的非理性行動破壞?
林民旺:戰爭,尤其是大國間的戰爭都是理性選擇的結果。不存在小人物能影響戰爭的決
策。戰爭決策一定是最高層做出的。我相信這一點莫迪一定比任何人都清楚。不是一個旅
長、團長隨便跑到中國一側開槍就可以引發戰爭的。
德國之聲:俄羅斯對待目前中印邊境衝突持什麼樣的態度?
林民旺:俄羅斯整體而言持相對中立的態度。中國和印度是俄羅斯外交的基本戰略盤,肯
定不希望中印兩家鬧翻了。事實上可以看出,俄羅斯在中間扮演了很重要的調和角色。它
和美國不一樣。美國是拉偏架的,是支持印度的。中俄印三國外長網路會議的召開就是俄
羅斯牽頭的。接下來上合會議也是俄羅斯主辦。所以說,俄羅斯起的是重要的調和作用。
德國之聲:那麼美國是否樂於看到中印兩國衝突升級呢?
林民旺:美國不會樂於看到中印之間發生衝突,道理很淺顯,無論是中印在歷史上爆發的
戰爭,還是現在假設兩國之間發生戰爭,結果會是比較清晰的。就是印度肯定不會把中國
打敗。一定是印度被中國打敗。美國要搞印太戰略,要把印度當盟友,建立防禦中國遏制
中國的體系,如果印度和中國發生衝突,美國想承擔多大的責任和義務參與其中呢?這就
會成為一個很明顯的包袱。因此從理性上分析,美國需要印度從各方面幫它站立場,但一
旦印度跟中國進入到戰爭狀態,這不是美國願意看到的。印度這麼大一個國家,如果要背
上的話,這就類似於包養這麼大一個國家,(美國)包養不起。
德國之聲:今天印度宣佈禁用59個中國手機應用程式,之前也有長城汽車在印度投資暫時
被叫停的消息。您認為,印度對中國的經貿抵制能夠持續多久?
林民旺:這個不好準確預估。印度現在整個國家陷入很不理性的狀態。而且按照過去的經
驗,一時半會也不會冷靜下來。我覺得印度現在的做法傷害的是它自己。全世界能夠幫印
度發展經濟的只有兩個國家,一個是中國,一個是日本。現在如果印度想把中國從它國內
市場趕出去,或者同中國經濟脫鉤,那等同於用刀子割自己的肉。以中國目前的經濟體量
來看,印度這個市場並沒有那麼重要。印度只佔中國對外貿易的2%。如果把2%砍掉,對中
國經濟有那麼大傷害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