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稀缺視角:經濟持續受創 世界能否度過糧食危機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4-19 08:59:23
文章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upmedia.mg/forum_info.php?SerialNo=85565
梯恩新(Thanawat Tiensin)、卡莉巴塔(Agnes Kalibata)、科爾(Martin Cole)
2020年04月19日 07:00:00
新冠肺炎正步步潛入社群之中,當人們企圖保護家人的健康安全時,對許多人而言,食物
從未顯得如此重要過──它不僅是營養的來源,更是安慰的泉源。
問題在於:當經濟持續受創,人們是否能免去疫情帶來的糧食危機。
人們吃什麼、怎麼吃影響人們的幸福與健康,這取決於農夫持續在田裡耕作、超市收銀員
持續堅守於工作崗位上、司機持續載送食物到商場及家門口,但形勢緊張,在部分地區,
糧食已變得稀缺。
在種種問題間,人們開始囤積食物,僅餘少數在架上供消費者取用。
人人都該行動起來,齊心協力拯救生命。緊急回應立即性需求,並規劃支持復甦和培養韌
性的長期方案。尤其是針對全球弱勢族群,政府與責任領導人應促進、保障可靠、安全、
可負擔的食物供給。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糧食不安全(food insecurity)就已是嚴重的問題。
逾8億2000萬人(意即每9人中就有1人)缺乏足夠的吃食;其中的1億1300萬人更身陷於足
以威脅其生命、生計的飢餓中,瘟疫對經濟的衝擊將使這些數字向上攀升。
這些人包含都市窮人、偏遠地區居民、移民、非正式勞工、衝突地帶住民以及其他弱勢族
群。誠如改善營養全球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Improved Nutrition)最近指出:免
疫力缺乏的營養不良者將是易受傳染的高風險人口。
想對疫情引起的糧食危機做出有效回應,必須思索如何以確保經濟活力、政治及財政穩定
與維護社會不受健康及環境惡化所害為目的,重構全國乃至全球的糧食系統。食品應如醫
藥照護般被允許自由穿越國境;食物生產者應確保健康營養的食物可被送到需求者手中而
非白白浪費掉。
從2008年至2009年的環球金融危機中,人們了解到:美國等政府在財政機構的協助下,將
能緩解世界食品短缺與價格飆漲的危險。振興經濟方案可藉由種苗分配與肥料計畫以及牽
引機與其他設備補助來穩定農業;而消費者則能獲得食物援助與學校供餐。
政府必須與產業、學術界、科技公司及公民社會展開公開、透明的對話以解決正在浮現的
危局,同時創設如世界糧食安全委員會(Committee on World Food Securit)此類的全
球機制來預防糧食危機,並提供政策討論與指導工具交流的平台。
最重要的是:以提倡透明、穩定、課責、依法行政與非歧視原則為制定食品規範的標準。
另外,政府也應建立並健全針對弱勢族群的社會保護機制,殘障、老人、學生、嬰兒、孕
婦、哺乳中的母親以及依賴供食的獄友,均是最易受糧食不安全影響的人。
提升糧食系統的韌性(resilience of our food systems)至關緊要。
增強市場管理並設立備援以免供應鏈中斷將有助於系統在危機中順利運行。生產相關活動
如倉儲、分配、加工、包裝、零售與行銷皆不應停擺,產業必須不斷更新;人們需要更多
措施來保護食品業工作者,同時防止疫情擴散。
現在不是驚慌失措的時候。在社區中,人們必須團結一致,讓原住民、農家與郊區小型生
產者能在安全無虞的環境裡播種、收割、運輸、銷售。人們做得到。
讓人們同舟共濟度過難關。在新冠肺炎爆發前,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
res)便預定於2021年召開糧食系統高峰會(Food Systems Summit),以強化糧食安全及
環境永續,但人類無法再等,現在就是開始行動的時候。
(翻譯:許博雅,責任編輯:簡嘉宏)
───────────────────────────────────────
WSJ:第二波失業潮將來襲 白領階級恐也難倖免
https://www.worldjournal.com/6897792/
編譯林奇賢/綜合外電 2020年04月18日 12:03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導致各地發布封鎖或居家令,嚴重衝擊經濟活動,不僅擾亂產業供應
鏈,也讓無數人丟掉飯碗。在餐廳、商場、飯店等場所服務的基層勞工,成為第一批受害
者,但接下來恐怕連通常不需近距離接觸他人的白領工作,也將捲入這波裁員洪流。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第二波失業潮正要襲擊那些先前以為自己可以高枕無憂的人:
原本安排員工在家工作的企業,因銷售持續下滑也開始裁員;企業的法律顧問發現工作機
會開始變少;捧著「鐵飯碗」的公務員,因各州或市政府預算吃緊,只好放無薪假;就連
醫療照護人員中,若未投入抗疫相關工作,日子也不好過。
WSJ本月訪調的57名經濟學者預測,未來幾個月美國將流失1440萬個工作機會,推升6月失
業率至空前的13%,遠高於2月的3.5%。過去三周已有1700萬名美國人首次請領失業津貼,
打破二戰以來的紀錄。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預測,定5月上旬公布的美國4月的就業報告,可能
會顯示340萬名從事業務服務工作者遭裁員,包括律師、建築師、顧問和廣告人員,以及
150萬名非必須健康照護工作者、10萬名在媒體和電信等企業上班的IT資訊人員。
穆迪分析公司(Moody's)經濟學者卡明斯表示,如果今年春季稍晚解除公眾活動的限制
,到夏季結束前約半數因疫情而流失的工作崗位將有望恢復。但在那之後,經濟會更像是
在衰退期間的運作模式。
卡明斯說:「金融、房地產和製造業等受景氣循環影響的行業,可能會裁員」,「封城會
結束,但經濟可能會繼續停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