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武漢肺炎疫情助攻選情 韓國國會大選執政黨席次逾半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4-16 11:59:22
標題: 武漢肺炎疫情助攻選情 韓國國會大選執政黨席次逾半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4160045.aspx
(中央社首爾16日綜合外電報導)
武漢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卻為韓國執政黨共同民主黨帶來意外收穫。民主黨在今年國會
選舉中時隔16年「單獨過半」,與共同市民黨合計拿下3/5席次大獲全勝。
韓國第21屆國會選舉在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下如期舉行,經過一整晚開票
,執政黨共同民主黨與因應這次席次計算新制而成立的共同市民黨共拿下180席,韓國中
央選舉管理委員會預計稍晚將公布正式當選人名單與席次。
這次選舉原本因疫情影響,預期投票率可能相較低迷,但4月10、11日舉行的提前投票共
計1174萬2677人參與,提前投票率達26.69%,創史上新高,讓做為主要政黨的進步派及保
守派陣營都對這次選情深具信心。
最大在野黨未來統合黨原本認為,根據過去經驗,首都圈提前投票率高的狀況下,通常會
出現對在野黨有利結果,對這次創下新高紀錄的提前投票率抱持正面看法。韓國明知大學
政治外交學系教授申律(譯音)也認為,投票率高代表沒有政黨偏好的中間選民開始行動
,從過去選舉來看,中間選民多會選擇投給在野黨。
不過,民主黨相關人士告訴韓聯社,實際投票率高,應視為進步派選民在疫情之中以行動
對政府表示支持,同時也代表年輕選民參與度高。
各大電視台出口民調在開票前預測都顯示進步派可能拿下國會過半席次,實際結果卻是保
守派陣營兵敗如山倒,由統合黨黨魁黃教安出馬的首爾鐘路區更是早早就確定由民主黨候
選人、前總理李洛淵勝出,黃教安稍晚也表示要為選舉失利負責,辭去黨魁職務。
民主黨最終在整體300席中拿下163席,時隔16年在國會「單獨過半」,加上共同市民黨的
席次後,執政者共有180席,較原先128席大增52席,甚至超出各大電視台原本預測的143
至178席;統合黨加上專為因應比例制設立的未來韓國黨則共有103席。這次文在寅政府防
疫作為可謂選情最大推手。
近28年來最高投票率
韓國這次國會選舉實際投票率達到66.2%,是1992年第14屆國會選舉(71.9%)以來、近28
年的最高紀錄,也是時隔16年再次突破6成投票率。
媒體分析,除政府防疫有成、帶動民眾投票意願外,政府實施嚴格社交距離管制,也讓民
眾選擇外出遊玩而不去投票的可能性降低。此外,疫情帶來的危機意識,也可能刺激民眾
行使投票權。
根據韓國中選會發布的民調,73.6%選民認為「可以透過選舉改變國家整體的未來」,也
有75.5%選民認為「我的一票可能在選舉中造成重要影響」,顯示公民意識抬頭。韓國中
選會4月初對選民進行的民調也顯示,高達94.1%受訪者表示會參與投票,比上屆國會選舉
民調結果88.8%提升5.3個百分點。
施政支持率轉捩點
疫情也為腹背受敵的執政黨帶來喘息空間與契機。
文在寅政府上任後大力推動改革,與北韓和解的政策也有別於過去保守派執政時的做法,
但文在寅推動司法改革的要角、前法務部長曹國爆出家人涉嫌挪用公款、偽造文書為子女
升學走後門等醜聞,加上北韓試射飛彈、美韓防衛經費喬不攏,經濟表現也不如預期,使
施政支持度直直落,在去年11月跌至上任以來最低。
這次疫情在韓國爆發後,雖然文在寅政府支持率一度下滑,但防疫當局以普篩、接觸史追
蹤等方式因應,快速抑制疫情擴散,反而獲得「防疫模範國」美名,民眾對入境管制、緊
急災難支援金發放等相關政策容易有切身感受,在關注疫情發展同時,連帶提高對政府施
政的肯定度。
根據民意調查機構Realmeter發布最新調查,文在寅支持度在4月第2週週間來到54.4%,創
下17個月以來新高,連帶也提升執政黨整體觀感。
疫情讓選民看重政黨 分散個別候選人焦點
韓國中選會民調顯示,選民在這次選舉中主要考量候選人的所屬政黨(31.1%),較上屆
選舉時的18.9%大幅提升,之後才是政見(28.7%)、能力品格(25.2%)、從政經歷(
5.5%)。
專家分析,這次有許多新候選人投入選戰,但受到疫情影響,相關資訊相對不足,選民參
考候選人所屬政黨投票可能性提高;此外,前總統朴槿惠因弊案遭彈劾罷免後,選民也更
加關注政黨整體表現。
統合黨慘敗消息出爐後,有輿論批評該黨選戰策略錯誤,加上候選人接連發生失言風波,
整體表現不佳,自然不敵在防疫上積極加分表現的民主黨。
國難當前 穩定為上策
民主黨在這次選戰中配合疫情打出「國難」牌,力求穩定推進既有政策;相較之下,統合
黨「牽制執政黨」、「審判執政黨績效」等訴求,就顯得過於激進。
韓國媒體報導多指出,這次選舉結果可看出選民在疫情仍未結束的「國難」氛圍下,更傾
向選擇「穩定」;民主黨策略奏效,文在寅選前喊話,希望選民在這次選舉中為克服這次
疫情集中力量,為民主黨帶來「壓倒性勝利」。
民主黨與共同市民黨合計拿下國會3/5席次,媒體預期,文在寅政府將在剩下2年任期內全
力推動改革,不過當前的疫情、經濟衰退危機,仍是難解挑戰。
(譯者:廖禹揚/核稿:陳亦偉)
───────────────────────────────────────
首見!南韓國會大選出爐 高階「脫北者」擠身當選名單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200416/4038681/
國際中心蔡姍伶/綜合報導
南韓在本週三(15 日)舉行第 21 屆國會議員選舉,由目前的執政黨、同時也是國會第
一大黨的「共同民主黨」獲得壓倒性勝利,豪取 3/5 的席次,其中前北韓高官太救民(
原名太勇浩)亦在當選之列,成為南韓史上首名「脫北者」分區議員。
綜合《韓聯社》、《中央日報》等韓媒報導,本次選舉「共同民主黨」和其周邊政黨「共
同市民黨」共獲得 180 個席位,佔韓國國會總席數(300 席)的3/5,「未來統合黨」和
「未來南韓黨」則拿下 103 席,為 1987 年韓國民主化運動以來首次出現單一政黨獨掌
國會 3/5 的局面,可迅速處理並通過各項法案,甚至能不顧在野黨的反對,進行除修憲
以外的各種立法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隸屬「未來統合黨」的太救民(原名太永浩)也在江南區勝出,他曾是北
韓駐英國公使,在 2016 年 8 月變節投誠南韓,是繼張承吉後另 1 名投奔南韓的高級別
外交官,也是韓國史上首位以「脫北者」身份當選的分區議員。
被問到當選感言時,太永浩聲稱,兩韓分裂 70 多年來,首次有北韓出身者當選南韓國會
分區議員,認為是兩韓人民和解、統一的第一步,今後將繼續延續這趨勢,邁上和平统一
之路,還強調:「南韓就是我的祖國,江南區就是我的故鄉」。
至於往後在南韓的政治人生要怎麼走,太永浩則表示,會銘記自己當初來南韓的初衷,盡
所能維護自由和市場經濟秩序,也會在南北韓關係中發揮作用,持續發展正向的對朝政策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