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桑默斯:民粹狂潮 掐住經濟咽喉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2-10 07:29:53
文章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4333003
2020-02-09 23:22 經濟日報 / 編譯任中原
2020年各國國內政局、地緣衝突與經濟情勢相互糾結之深,為數十年來僅見。多國經濟疲
軟,且治理問題嚴重,可能引發一場惡性循環:經濟惡化,導致國內民粹主義高張,加上
國外的國家主義激盪,引發保護主義升高,投資下降,消費滑落,使經濟雪上加霜。經濟
一團糟,政治更混亂,導致經濟與政治都每下愈況。
2020年伊始,無論是好消息或是壞消息層面,都將凸顯全球政經情勢詭譎難測。全球經濟
可能陷入衰退,發生重大政治、甚至軍事對抗的風險,都達到冷戰結束以來的最高點。從
較樂觀的角度來看,由於各界期望很低,反而可望出現驚喜,從而帶來經濟好轉與政治消
毒的良性循環。
先看經濟面。國際貨幣基金(IMF)在最新經濟預測中,已經提出「成長同步減緩」一詞
:全球90%的經濟體都將成長減緩,且整體成長率將降到金融海嘯以來的最低點,委婉道
出了「長期停滯」將益發成為全球經濟的特色。貧富差距擴大,以及如何吸納儲蓄,已成
為重大的問題。
先進國家當前都無法在健全的財務與政策基礎上,維持健康的成長。市場預期,各大央行
在未來十年都將達不到2%的通膨目標。全世界為了達成中產階級眼中的低度成長,必須發
行超過10兆美元的負殖利率公債,讓預算赤字達到和平時期的空前高峰,並容許各種不當
的財務操作橫行無阻。
儘管新興市場占全球經濟的比重達到空前水準,而且在度過金融海嘯時表現地意外強韌,
但新興市場的成就仍依賴已開發國家。新興市場最成功的成長軌道,就是出口製造品到持
續成長的已開發國家。然而,面對已開發國家成長減緩、製造業回流、及保護主義高漲的
多重壓力齊至,未來幾年新興市場的成長之路將愈來愈難走。近年來各界對新興市場的成
長預估一直都過於樂觀,我擔心未來仍將如此。尤其是中國,未來幾年更面臨嚴峻的結構
性挑戰。
當前種種挑戰,可能因為幾乎所有國家都缺乏合理的因應工具,而使情況更加惡化。川普
政府抱持著必須「永續鬥爭」的理念,使全球整合大步倒退。無論對自由貿易協定、協力
阻止氣候變遷、或支持人權等議題,美國一概缺席。
川普從不放過犯錯的機會。不過,在川普決定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之前,
反對TPP的民主黨人士比共和黨更多,而且2020年總統大選的民主黨候選人也可能抨擊川
普的中國大陸政策太軟。二次大戰後全球對美國領導地位的共識,如今已經劃上了句點。
更根本的問題,在於美國轉向國家主義,只是全球趨勢的冰山一角,像英國「脫歐」,義
大利、匈牙利、波蘭、墨西哥、巴西及菲律賓等都出現民粹政府,土耳其、印度與中國大
陸則是民族國家主義當道,更別提普亭統治長達20年的俄羅斯。以理性、健全經濟及國際
合作為基礎的決策,正在被一波波民眾憤怒與國家主義激情的浪潮壓倒。
抗拒全球市場整合的力道增強,將使外人投資銳減,國際合作下降,結果只會使經濟成長
更慢,勞工的就業不安與挫折更深。結果他們更可能被一些簡單的說法與及浮華的承諾串
連在一起,不願支持中道的合作政策,而這只會使經濟痛苦更加深重。
全世界2020年最重要的一項選擇,將是美國總統大選。當前撥亂反正的重要性,比美國歷
史上任何時間都強。美國與全世界需要一位新的美國總統,他在追求國內、外更具包容性
的繁榮之際,應該重視社會共容而非對抗。這意味著應聚焦於必要的基礎建設、教育與創
新等公共投資;對於企業應聚焦於滿足社會需要,而非形成勞資大戰,或中產階級與富裕
者對幹。
美國應結束對大部分國家的貿易戰,不再以反覆無常的戰術來累積籌碼。正確的作法是美
國應聚焦於恢復同盟關係,抵制保護主義,並與其他國家聯手因應氣候變遷、逃稅避稅及
制定新科技規範等挑戰。
美國改變作風,改變追求的政策,及影響世界其他國的方法,可能是避免發生政/經惡性
循環的必要條件。歷史證明,美國的選舉對全球體系具有重大影響。登泰山,方能小天下
;2020年的成敗利鈍,也需要高瞻遠矚。
(作者Lawrence H. Summers是美國前財政部長,現為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
作者: MerinoSheep (美麗奴羊)   2020-02-10 10:48:00
這廝不就是當年柯林頓政府內積極協助中國的親中派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燒紙)   2020-02-10 11:18:00
涓滴經濟學的反饋川普是真的很爛啦 但選舉只能挑比較不爛的
作者: kwei (光影)   2020-02-11 08:23:00
普選制也許能在一次選舉中挑出較不爛的政客,但卻無法防止政客普遍水平一屆比一屆爛的下降螺旋。這是普選制的缺點,有識之士應務求在制度方面做改善,不應習慣成自然。
作者: cangming (蒼冥)   2020-02-11 08:46:00
美國也不是普選制好嗎以為全世界的普選都長一樣嗎?各國選制麻煩研究一下 不然根本沒有討論的意義如果是真的普選 上次就是希拉蕊贏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