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外交官的2019推特「元年」,行文風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19-12-27 17:07:26
標題: 中國外交官的2019推特「元年」,行文風格酷似特朗普
新聞來源: https://is.gd/O1uiwj
「大就是威脅嗎?大熊貓比白頭鷹更具威脅性嗎?功夫熊貓,人見人愛。」
這不是稚童的呢喃,而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在社交媒體推特(Twitter)上的推文

中國外交部在今年10月註冊推特,在12月初開始發佈英文推文。該賬號的個人簡介是:「
關注我們來認識中國外交」。
在上述推文中,外交部主張以大熊貓為代表的中國不是對國際秩序的威脅,還搬出了著名
卡通形象功夫熊貓,借白頭鷹喻美國,但反響卻不佳。評論中出現了不少揶揄與批評聲音
,形容外交部顯得語無倫次、歇斯底里。
還有許多人指出,中國外交部的推文風格,竟然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不謀而合。跟特朗普
類似,外交部推特賬號常使用大寫字母與感嘆號以示強調,讀起來自帶咆哮效果。
香港浸會大學傳播學院助理教授閭丘露薇對BBC表示,中國外交官活躍於海外社交媒體,
顯示公共外交的策略轉為主動出擊,與外國公眾實現點對點的接觸。
在眾多海外社交媒體平台中,為什麼中國外交官偏偏選中了推特?
研究中國外宣的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教授布萊迪(Anne-Marie Brady)對BBC表示,推特
是重要的輿論陣地,因為世界各國的許多政論家和政府官員都在這個平台上發言,它也是
記者的主要資訊來源。「推特是一個直接渠道,來塑造外國政治精英對中國的看法,」
布萊迪說。
雖然推特、臉書等海外主流社媒平台在中國被封禁,中國將它們視為打響「輿論戰」的重
要陣地。
數月前,臉書和推特分別封禁散播虛假信息的賬號,並指這些賬號背後由中國官方主導。
BBC此前翻查中國政府採購文書發現,中國政府透過官媒在這些平台上開展「重大主題宣
傳」和收集境內外輿情,每個項目的預算數以百萬人民幣計。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則表示,中國媒體利用海外社交媒體對外介紹中國政策,講述中國故事
,與當地民眾進行溝通,是情理當中的事。
中國特色的外交辭令
中國外交辭令經常重覆某些義正言辭的詞組,例如「提出嚴正交涉」、「干涉中國內政」
、「暴露不可告人的險惡用心」。甚至有網友製作了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模擬器,只要輸入
發言對象、對方行為和中方態度,就能模擬他對該事件的回應。
外交部的中文發言還常出現連串成語,例如,曾以10個成語駁斥英國外交大臣亨特關於香
港的言論。
相較之下,外交部的英文推文十分口語化,甚至會使用LOL(laugh out loud,意為大笑
)、表情符號等非正式的表達。
但中文外交辭令裡火力全開的情緒,在英文推文中有過之而無不及。
最近,外交部在推特上譴責美國對新疆問題加以評論,本身在有關穆斯林問題上卻是「超
級騙子」,以示強調的大寫字母佔了推文不少的篇幅。
推特上的中國外交官
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趙立堅是最早活躍在推特的中國外交官,人稱「推特上戰鬥力最強」
的外交官。他目前有超過22萬粉絲,追蹤超過18萬個賬號,幾乎每日都大量發推。
他早在2010年就開通了推特賬號,但他的成名推文出自今年7月與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賴
斯(Susan Rice)的一場隔空交鋒。
賴斯批評趙一則關於華盛頓非裔人口的推文,指責他是「可恥的種族歧視主義者」,趙也
毫不客氣地反擊,形容賴斯「可恥」與「驚人地無知」。
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較常接受外媒採訪或發表觀點文章,兩人在推
特上也頗為活躍。
近期,新疆穆斯林「再教育營」和香港示威將中國推至國際輿論的風口浪尖,新疆與香港
自然成為中國外交官最常在推特上提及的話題。
崔天凱曾連發五則推文,表示兩地情狀被「嚴重曲解」。
劉曉明則把參加BBC時政談話節目的片段發表在推特,其中他指,外界獲得的「再教育營
」洩密文件是捏造的,並表達對林鄭月娥政府和香港警察的支持。
讓人意外的推特中國網紅
跟中國外交官相映成趣的推特名人,是人稱「河北胖子」的劉世超。
他自稱是一名農民,不說英文,通過翻譯軟件與海外網友互動,但卻以樸實的真性情和讓
人瞠目結舌的豪飲視頻走紅海外。劉世超在推特上有超過13萬粉絲,忠實粉絲們稱他為「
國王」。
關注中國流行文化的自由撰稿人Lauren Teixeira曾寫道, 「河北胖子」一人身上的軟實
力,要比中國政府花費數十億打造的官媒強大得多。
社媒外交,寧左勿右
中國外交官登陸海外社交媒體,還在推文中使用了適合社媒傳播的短句、經過設計的圖片
、短視頻,但與西方民眾的交流效果似乎並不理想,收到的評論大多負面。
閭丘露薇說,即使是海外社交媒體,中國外交官也難以用西方民眾習慣的方式溝通。
「中共的體制決定了發言的內容必須是符合黨的政策的,在這樣的大前提下,要用西方聽
的懂的語言和邏輯,並不是一個選項。」
中國外交官在推特上收到的評論多為負面,卻似乎無礙他們繼續展示「戰狼」態度。
閭丘露薇認為,中國外交口徑越發強硬,除了反映外交政策變化的趨勢,也從側面體現,
外交部在處理外交事務上,越來越沒有話語權與決策權。因此要以在外交領域「亮劍」、
「佔領輿論高地」的方式,緊跟黨的宣傳政策,確保不在公眾或其他政府部門面前顯得軟
弱。
從這個角度分析,中國外交官們發表推文時,瞄凖的受眾不只海外用戶,還有體制內的同
僚和領導。
「中共外交是由最高領導人決定,因此具有不可預測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外交部作為前
線,寧左勿右的表態是最政治正確和安全的方式,」閭丘露薇說。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