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王俊生:中韓關係修復就差“臨門一腳”

作者: YusaAoi (YusaAoi)   2019-12-07 07:44:26
王俊生:中韓關係修復就差“臨門一腳”
日前,韓國外交部長官康京和同到訪的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舉行會談,雙方就需要全面修復經歷“薩德”風波的韓中關係達成了共識。這不僅是王毅外長在文在寅政府任內第一次訪韓,也是文在寅政府上台後兩年半時間內中國最高層次官員訪問韓國,發出了中國政府希望推動中韓關係發展的明確信號。
毋庸諱言,中韓關係因“薩德入韓”事件影響並沒有得到全面修復,這正是王毅外長和康京和外長提出要全面修復中韓關係的基本背景,這從一組數據上也能窺見一斑。2016年中國赴韓國旅遊的遊客數量超過800萬人,但是2017年因“薩德入韓”影響驟降到400萬人,2018年小幅回升到480萬人,今年預計600萬人。在中國周邊國家裡,中韓歷史、文化、人文關係本來最為密切,兩國人文交流也一度成為國家間關係交流的典範。但2017年以來的事實表明,人文交流需要精心呵護,需要兩國良好的政治關係作為前提。
當前推動中韓政治關係更上一個台階有巨大動力。除了雙邊關係外,半島局勢和東北亞區域合作的發展也急需中韓朝著全面修復關係往前更進一步。
一方面,中韓可以合作推動半島局勢持續緩和,避免局勢再度緊張。
2019年下半年以來朝鮮半島局勢陷入僵局,前景並不樂觀。朝鮮設定解決問題年底期限臨近,朝鮮威脅美國不按其要求解決問題將走“新道路”。而朝美立場差距進一步拉大,朝鮮近期要求先建立和平機制再討論無核化,美國在當前半島局勢上處於有利地位,不願輕易滿足朝鮮要求。
朝鮮半島局勢一旦再度緊張,不符合該地區任何國家利益。無論是利益關切、政策相近度,還是實際影響力,在穩定半島局勢上中韓合作至關重要。比如,韓國在推動與美國聯合軍演暫停上有一定影響力,在推動與朝鮮經貿合作上也有潛在工具,在接下來半島問題解決上中韓合作也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中韓可以合作推進東北亞區域合作。
眾所周知,東北亞地區中日韓是與北美和歐洲並列的世界前三大經濟活躍板塊,但相比於北美內部貿易依存度達近50%和歐洲近60%,中日韓僅為14%。這不僅導致亞洲經濟容易受到歐美製約,也成為亞洲經濟增長不穩定性的重要原因。目前全球經濟發展低迷,2019 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經把全球經濟增速下調至3%,為過去十年來的最低水平,同時還面臨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因此,東北亞國家更應加強合作。同時,將朝鮮納入東北亞區域合作進程對於維護朝鮮發展經濟動力、推動朝鮮更活躍外交局面,以及構建該地區持續和平穩定都至關重要。
過去東北亞區域合作舉步維艱,重要原因在於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當前可謂是冷戰結束以來推動東北亞區域合作的最好契機。
在東北亞區域合作上最活躍國家是韓國,其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就積極推動。而且東北亞幾個國家中目前只有中韓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兩國自貿協定於2015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協定實施以來,雙方已成功實施4次關稅削減,目前零關稅產品已覆蓋貿易的50%以上。
此外,日本受制於歷史問題和領導權之爭、俄羅斯重心在歐洲且經濟優勢不突出、蒙古國體量太小、朝鮮因核問題短期內難發揮較大作用,因此在推動東北亞區域合作上,中韓合作不僅至關重要,而且不可替代。
不可否認,隨著中國崛起,韓國作為規模遠小於中國的國家,其在對華經貿合作上優勢越來越小,在解決半島問題上對中國“介入”也可能會有所謂“不放心”心理,但堅持以這種心態看中國是不可持續的。中韓技術差距正在縮小,在開放國內市場上中國自然希望“對等原則”。在半島問題上,中國“介入”不是為“面子”,而是從利益和影響力上看,是保證問題順利解決的關鍵。
筆者認為,面對競爭因素,文在寅總統在2017年訪問中國時講的一段話非常有道理:“唐朝與韓國的統一新羅時代、宋朝與韓國的高麗時代、明朝與韓國的朝鮮初期時期,都是兩國共同繁榮的代表時期”。因此,希望兩國摒棄不必要的“心結”,借王毅外長訪問韓國之機不僅能推動中韓關係全面恢復,而且推動中韓關係更上一個台階。(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周邊戰略研究室主任)
https://opinion.huanqiu.com/article/9CaKrnKoaZA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