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19-05-16 20:30:37https://chinese.joins.com/big5/article.aspx?art_id=189650
審判中公開的外交機密暴露了韓國的談判戰略
朴泰仁 記者 | 2019.05.16 14:21
「韓日外交面臨史無前例的嚴峻情況,日本政府也在密切關注(此次審判)。」
5月14日,韓國前外交部部長尹炳世作為韓國前法院行政處次長林鐘憲的「涉嫌濫用司法行
政權」審判證人出席後,請求審判長尹鍾燮進行非公開審判。原因在於,解決強制徵用問
題是韓日間的最大遺留問題,其擔心相關外交機密會被公開,以及政府針對強制徵用的內
部對策會在自己的回答過程中被暴露。尹炳世表示,「我將誠實作答,但請非公開審問證
人」。
然而法院支援檢方的公開審判主張。隨後,在當天的審判中,包含2級機密在內的外交部關
於強制徵用的機密文件被公開。韓國現行法律規定,外交機密要等到30年後才能公開,而
文件中的大部分內容均為5~6年前擬定的機密。
但是在該過程中,若日本就強制徵用賠償問題向國際審判法院(ICJ)等提起訴訟,韓國外交
部預計到了會面臨負面結果的事實也被悉數曝光。韓國前任外交部高層相關人士嘆氣道,
「韓日關係處於最糟糕的情況,而檢方和法院卻在將政府的外交戰略告知日本」。
公開審判屬於原則。韓國法院組織法規定,非公開審判只限於擔心國家的安全保障和穩定
秩序被破壞時才能進行。
檢方相關人士表示,「文件不包含與其他國家的談判內容,僅涉及我們內部的討論過程」
,「我們不認為其具備如尹炳世所說的外交機密價值」。
但是外交界對檢方和法院的此類主張反駁稱,「純屬清除積弊以外不考慮其他價值的短見
」。曾負責過對美談判的韓國前任外交官指出,「國家內部討論也是為了與其他國家談判
的過程。如果對外告知了我們對特定案件作何判斷,在對外談判中我們將處於不利位置」
。
曾在青瓦台工作過很長時間的其他外交官也擔憂道,「如果像現在這樣,每當政權更迭,
歷屆政府的外交機密就被公開,還有哪個國家會向我們提供機密情報」。
也有觀點指出,法院和檢方公開涉嫌濫用司法行政權審判或是因為考慮到輿論。法院擔心
被批評稱「包庇自家人」,而檢方則認為媒體報導審判交易嫌疑將便於查明案件真相。
韓國中央日報中文網 http://cn.joins.com/big5
韓文原文:https://news.joins.com/article/23468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