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長久的普京之國 (附評論)

作者: kwei (光影)   2019-04-29 02:49:10
長久的普京之國
【俄】 弗拉季斯拉夫·蘇爾科夫
http://opinion.huanqiu.com/hqpl/2019-04/14649427.html?agt=15422
譯文刊載:環球網
編者按:俄羅斯《獨立報》近日刊登俄羅斯前副總理、現總統助理弗拉季斯拉夫·蘇爾科
夫的署名文章,題為《普京的長久國家》,副題為《這裡究竟在上演什麼》。本報刊發時
有刪節。
  “我們有選擇,這只是感覺而已。”15年前的這番話,最終也成為新的俄羅斯國家的
首條公理法則,現實政治的一切理論與實踐皆植根於此。對選擇的幻想是包括西方民主在
內的整個西方生活方式的拿手噱頭。放棄這一幻想以追求必然性,令俄羅斯社會開始思索
自身的、特殊的、主權民主的發展模式。
  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跌落至俄羅斯聯邦的境地,俄羅斯終於停止了分崩離析
,開始恢復元氣,回到了自身合乎常理的、唯一可能的狀態,即日益強大的、領土不斷擴
張的多民族一體性。在全球歷史當中,我國所被賦予的角色並不人微言輕,它不允許我們
從舞台退場,或是於跑龍套中沉默,也不會讓我們長久平順,它注定了我國不同尋常的特
質。
  這體現為俄羅斯國家根脈綿延,如今它已是先前未曾經歷過的新型國家。它所經過的
且仍在接受的壓力測試表明,恰恰是這種本質上業已形成的政治體制模式,才是俄羅斯民
族在未來數年、數十年甚至可能是整個世紀得以生存並崛起的有效手段。
  俄羅斯在歷史上一共經歷過4種主要的國家模式,不妨以它們的締造者來命名:伊凡
三世的國家(即莫斯科和全俄大公國,15-17世紀)、彼得大帝的國家(即俄羅斯帝國,
18-19世紀)、列寧的國家(即蘇聯,20世紀)、普京的國家(即俄羅斯聯邦,21世紀)。套用
詩人古米廖夫的話來說,這些龐大的政治機器都是由“意志綿長”者所創建,依次更迭,
並在過程中不斷自我修復、適應現實,一個世紀接著下一個世紀,確保了俄羅斯世界不斷
的持久提升。
  普京的政治機器剛剛加速運轉,正在逐步適應未來長期的、艱難的、有意義的工作。
距離達到開足馬力的階段,尚需漫長的時日。因此,在很多年之後,俄羅斯仍將是普京的
國家,就像如今的法國仍自稱為戴高樂的第五共和國,而現今的美國,也還會從半封神的
“開國元勛們”的形象及價值觀中尋求力量。
  必須意識到、參透並將普京的執政體制乃至普京主義的整個思想和維度體系描述為未
來的意識形態。這確實是屬於未來的,因為現在的普京未必是普京主義者,就像馬克思不
是馬克思主義者一樣,倘若他知道是怎麼回事,也未必會欣然認同這一身份。為了所有不
是普京但卻希望成為他那樣的人,需要完成此事。
  對普京主義的描述不能採用涇渭分明的宣傳風格,即我們的或者非我們的,所使用的
語言,要讓俄羅斯以及反俄的官方意識形態都認為它具有溫和的異端色彩。這樣的語言才
能被相當廣泛的受眾所接受。這是有必要的,因為俄羅斯業已形成的政治體系不只適用於
本國的未來,而且顯然也具備極大的輸出潛力,對它或是對它的部分組成要素存在需求,
這一經驗被研究、被部分借鑑,在很多國家,無論是統治階層還是反對派,都在加以模仿

  國外的政治家將在全世界干預選舉和公投算在俄羅斯頭上。事實上,一切要嚴重得多
,俄羅斯正在入侵他們的大腦,他們不知道拿自己被改變的思維如何是好。在經歷了90年
代的一敗塗地之後,我們在意識形態領域便不再“舉債”,而是開始自創自產意識主張,
在新聞信息領域轉而向西方發動反攻,導致歐洲和美國專家在預測方面的失誤越來越多,
選民奇特的支持偏好令他們感到驚訝、抓狂。驚慌失措的他們說,這是民粹民主的入侵。
倘若詞窮,這樣說也是可以的。
  當所有人都被全球化沖昏頭腦,鼓吹世界扁平化、抹去國界之時,莫斯科曾經很明確
地提醒過世人,主權與國家利益具有重要價值。21世紀應驗了我們的看法。英國脫歐、美
國叫囂著要“再次偉大”,歐洲為反對移民而高築藩籬,以上只是去全球化、再主權化以
及民族主義遍地開花的例證中的極少數。
  當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在稱讚互聯網是一個自由不受限制、不可侵犯的空間,所有人
可以為所欲為、似乎人人都平等之時,正是俄羅斯向被愚弄的人類社會發出了清醒的拷問
:“置身這張世界之網中的我們是誰?是蜘蛛還是蒼蠅?”如今,所有人都猛然開始試圖
掙脫互聯網的羈絆,揭露臉書網站縱容外國干預。
  當“霸權者”的霸權已無人提出爭議,統治全球的偉大美國夢幾近實現,當很多人似
乎看到了歷史的終結,且劇終畫面似乎已打出了“人民陷入沉默”的提示語,這一寂靜突
然被慕尼黑演講的尖銳言辭所打破。如今,它所道出的一切簡直是不言而喻的:所有人都
對美國不滿,包括美國人本身。
  不久前,來自土耳其政治詞典的、少有人知的“深暗國家”一詞被美國媒體瘋狂使用
,這股風潮也傳到了我國媒體。它的意思是隱藏在外部民主機製表象之下的強力機構所擁
有的實際權力的強硬的、非民主的網狀脈絡架構。這是通過暴力、賄賂、操縱手段運作的
、深藏於公民社會表象之下的機制。而這個公民社會卻在言語上偽善或是缺心眼地對操縱
、賄賂和暴力加以譴責。
  我們的體制乃至我們的一切,看上去並非更加優雅,但卻更為誠實。雖然誠實一詞遠
非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更佳”的同義詞,但它沒有失去吸引力。我們的國家沒有分為深
暗和外部的,它是一體化的,所有組成部分、所有形式都袒露在外。它野性主義的承重架
構緊貼外立面而存在,沒有採用任何建築上的奇技淫巧加以粉飾。
  俄羅斯不是深暗國家,它的一切都在明面上,但卻擁有深層的人民。
  在光鮮的表面上,是精英在閃耀,數世紀以來,他們一直在將人民吸引到自己的某些
舉措當中來,如黨代會、戰爭、選舉、經濟試驗,對此應當加以肯定。人民參與其中,但
又保持了距離,表面上看不出來,仍然生活在自己的內心深處,過著全然另一種生活。兩
種國家生活,表面上的和深層的,有時背道而馳,有時方向一致,但從來不會融為一體。
  深層人民一直活得很明白,這是社會調查、宣傳、威脅以及其他直接研究和影響手段
所無法抵達之處。對他們是誰、究竟何所思何所欲的理解經常是突然間獲得的,且來得有
些遲,且是執政者頓悟不到的。
  在不同的時代,深層人民可能是農民、無產階級、無黨派人士、嬉皮士、預算供養人
員。深層人民曾經不止一次在本國或是外國的侵略者的進攻下被迫退卻,但總能重新回來
。深層人民憑藉自己龐大的整體,形成了無法戰勝的文化萬有引力,將國家凝聚起來,將
不時會因世界主義情結而飄飄然的國家精英拉回到現實的土壤上。
  人民性不管意味著什麼,都先於國家出現,並決定了國家的形式,限制了理論家的幻
想,迫使實踐者採取一定的舉措。它發出強大的引力,所有政治軌跡都會不由自主地向它
聚攏。在俄羅斯,可以從一切起步,從保守主義、社會主義、自由主義,但總會以一種類
似的結局收尾。這即是說,殊途同歸。
  善於傾聽和理解人民、參透他的一切、整個內心深處,合理行事,這是普京的國家所
擁有的獨一無二的也是主要的優點。它適應人民、迎向人民,這即是說,它不會被迎面而
來的歷史潮流的毀滅性的、過於沉重的負擔所破壞。相應地,這樣的國家是有效的、能夠
長久存在的。
  在新的體系中,所有的機制都服務於主要的目標,即最高統治者與公民之間進行可信
賴的交流和互動。政權的不同分支機構都會會聚在領袖身邊,認為並非自身具有價值,價
值體現在保障與領袖聯繫的順暢程度上。除他們之外,繞過官方機構和精英團體,一些非
官方的交流手段也在發揮作用。
  從西方所借鑑的多層級的政治機制有時在我國被視為形式感的體現,更多地是為表明
我們跟其他國家別無兩樣,為了讓我國的政治文化的特殊性不要太過顯眼,被鄰國注意到
、受刺激、被嚇到。這些政治機制就像外出用服裝一樣,我們只是穿著它見別人,而在自
家,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穿的是什麼。
  究其實質,社會只信任頭號人物。這是否是從未被任何人征服過的人民的自豪感使然
,還是他們希望將尋求真理之路拉直縮短,或者出於其他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這是事
實,而且並非新的事實。新鮮之處在於,國家對此事實未予輕視,並加以考量,在採取各
種重大舉措時皆以此為出發點。
  俄羅斯國家的現有模式始於信任,亦靠信任加以維繫。這也是它與傳播不信任和批評
的西方模式的根本區別所在。
  在新世紀裡,我們的新國家將擁有綿長、光榮的歷史。它不會垮掉。它將按自己的意
願行事,在地緣政治博弈的最高聯賽中贏得並保住得獎名次。所有要求俄羅斯“改變行為
”者遲早都會接受這樣的現實。因為他們只是感覺有選擇的機會而已。(童師群譯)
***
評論一 (中俄資訊網) http://www.chinaru.info/qjeluosi/eluosizs/56882.shtml
“長久的普京之國”——普京主義治國方略將長期引領俄羅斯
盛世良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不久前俄羅斯《獨立報》發表了總統助理弗拉季斯拉夫·蘇爾科夫的文章《長久的普京之
國》。文章之所以引起俄羅斯國內外廣泛關注,當然是由於蘇爾科夫非同尋常的身份——
曾任總統辦公廳第一副主任和聯邦政府副總理,親手操辦兩大議會黨統一俄羅斯黨和公正
俄羅斯黨的建立,而且於2005年提出俄羅斯“主權民主”概念,2018年4月發表《混血兒
的孤獨》一文,點破了俄羅斯身份認同之難,被譽為“俄羅斯意識形態總導師”。但更為
重要的是,作者把21世紀的“普京之國”,與16-17世紀的“伊萬三世之國”、18-19世紀
的“彼得大帝之國”和20世紀的“列寧之國”,並列為俄國史上四大“長久之國”,解答
了“2024年之問”——普京第四任期結束後誰將掌舵俄羅斯,預言普京和普京主義將長期
引領俄羅斯走非西方發展道路。
  為什麼是“普京之國”,而且還是“長久的”?
  從形式上看,蘇聯解體後的現代俄羅斯,開國領袖是葉利欽。葉利欽畢生做了三件大
事:1991年在“8·19”事件中拋棄了社會主義,同年12月與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領導人一
起瓦解了聯盟,1993年10月“炮打白宮”,廢除了蘇維埃。“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灰飛煙滅,繼承國為俄羅斯聯邦。
  葉利欽任總統後期,健康狀況惡化,治國有心無力,偶爾在克里姆林宮“處理文件”
,長期在中央臨床醫院治病,在郊外別墅療養。1999年底他留給繼任的俄羅斯是一個“爛
攤子”:這個1.46億人口的大國,國內生產總值折成美元不如0.044億人口的挪威多,欠
西方國家債務近2000億美元,車臣和其他共和國紛紛鬧獨立,議會下院被反對派控制。中
俄資訊網“俄羅斯研究”欄目。
  普京1999年8月擔任總理、主政俄羅斯後,勵精圖治,當年即取得車臣平叛勝利、俄
羅斯解體威脅消除、親政府政黨控制國家杜馬、連降十年的經濟止跌回升等四大政績。
  普京靠驕人的政績於2000年3月順利當選總統。在第一個總統任期(2000-2004年)他
讓俄羅斯站了起來,在第二個任期(2005-2008年)讓俄羅斯富了起來(2008年俄羅斯人
均國內生產總值達1.14萬美元)。經過梅德韋傑夫總統4年過渡,普京於2012年和2018年
又連任兩屆總統,目標是讓俄羅斯強大起來。迄今為止,普京執掌俄羅斯權柄近20年,時
長雖不及伊萬三世(27年)和彼得大帝(43年),卻遠遠超過列寧(不到7年)。如果到
2024年第四任期結束,普京擔任俄羅斯總統將滿20年。
  蘇爾科夫文章《長久的普京之國》的主旨是,普京定下的俄羅斯政治體制完美無缺,
將長久契合俄羅斯的國家利益。蘇爾科夫鮮明地指出,“俄羅斯社會只信任第一號人物”
。民調結果證實了他的論斷,在俄羅斯所有權力機制中,民眾只信任總統,其他政治家、
議會、政府和政黨的信任率都不甚高。中俄資訊網“俄羅斯研究”欄目。
  蘇爾科夫的後任,俄羅斯總統辦公廳第一副主任沃洛金2014年10月23日在會見瓦爾代
俱樂部成員時說了句名言:“沒有普京就沒有俄羅斯,有普京才有俄羅斯。”由此看來,
21世紀的俄羅斯將是“長久的普京之國”。
  “普京主義”治國方略
  蘇爾科夫稱普京這套適合俄羅斯國情的治國方針為“普京主義”,預言普京主義起碼
將維持一百年。不僅如此,蘇爾科夫還認為,俄羅斯的政治體制“具備極大的輸出潛力”
,“被很多國家倣傚”。
  2007年9月,筆者作為普京創導的俄羅斯智庫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的外國成員,首
次見到普京。普京總統強調指出了繼承正確的政治方針的重要性。當時他兩屆總統任期將
滿,俄羅斯內外紛紛猜測誰將成為接班人。他在回答筆者問題時說:“重要的與其說是接
班人人選,倒不如說是傳承正確的治國方針。在我任職期間,俄羅斯經濟年增長率達到
6%-7%,居民實際收入年增長率達到10%-12%,俄羅斯同中國結成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下任
總統繼承這樣的方針,就必然得到人民的支持。”
  用蘇爾科夫的話說,“普京之國擁有的獨一無二的主要優點是,善於傾聽和理解人民
,洞悉其內心深處,順應人民、面向人民”;“俄羅斯在不同時期,不論是從保守主義,
還是社會主義,或是自由主義起步,最後都歸結為人民性”。
  不論是沙俄的帝制、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還是現代俄羅斯的“三權分立”,俄國政
制千變萬化,都離不開中央集權。一旦偏離中央集權,搞西方式自由民主,如戈爾巴喬夫
後期和葉利欽初期,就會造成政局混亂、經濟衰退、民不聊生的惡果。
  俄羅斯從形式上接過歐美體制——三權分立,總統直選,輿論自由,實際上自成一體
。蘇爾科夫道出了個中奧秘:“俄羅斯把從西方借鑑的政治機制看作一種儀式,看作外出
穿的衣裝,在家裡則依然故我。”“在家裡”,俄羅斯實行的依然是高度中央集權的威權
主義政治體制。
  俄羅斯儘管實行多黨制,但是在各級議會、政府和經濟結構中起主導作用的,一直是
先後由普京和梅德韋傑夫掛帥的統一俄羅斯黨。該黨並無獨特的意識形態和綱領,認準一
條——緊跟普京,維護現有體制。
  普京希望俄羅斯有一個能最大限度凝聚民心的意識形態。2013年9月19日在瓦爾代年
會的演講中,他提出國家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問題。他認為有三種意識形態不適於現代俄羅
斯,即“被社會徹底拋棄的蘇聯時代意識形態、把革命前俄國理想化的保皇主義和原教旨
保守主義、西方的極端自由主義”。中俄資訊網“俄羅斯研究”欄目。
  為了求得本國社會的最大共識,普京在意識形態和價值觀方面設了一條不得踰越的紅
線,即國家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不許從外部把觀點強加於俄羅斯”。他認為不應該
排斥當前本國四大政治派別新斯拉夫派、新西方派、國家主義派和自由派中的任何一派。
  有人把普京的意識形態歸結為“進取性的保守主義”,但沒有獲得廣泛認同,而獲得
社會一致認同的愛國主義,又稱不上意識形態。
  普京的“主權民主”
  2010年,普京在瓦爾代俱樂部年會上委婉地否定了某些俄羅斯政治家“走西方式政治
民主化和經濟自由化道路”的主張。他說:“我十分尊敬中國領導人。他們找到了一條很
好的道路,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福利大幅改善。中國依然堅持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原先的
國家政治結構並不影響中國發展。中國把市場經濟與集中政治相結合,社會經濟發展達到
了神奇的速度!俄諺說得好,身在福中要知福!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人民參與管理,還
有什麼比這更好?!”
  俄羅斯不承認西方的“普適民主”,俄羅斯實行的是蘇爾科夫所說的主權民主,即根
據本國歷史和地緣政治等特點,自主決定以什麼樣的方式實現自由和民主原則。
  普京大力加強法治。一是實行官員財產公示制,禁止官員和國企高管擁有海外資產,
涉腐高官撤職查辦。二是防範“顏色革命”。西方策動“顏色革命”,一靠鼓動和平抗議
,圍攻政權機關,二靠鼓動落選的反對派“重新選舉”,讓親西方反對派上台。俄羅斯不
讓和平抗議發展到圍攻政權的地步;宣佈調查“選舉舞弊”,發佈調查結果,證明選舉合
法有效,對“重新選舉”的要求不予置理。三是防範“群體性事件”。俄羅斯《集會法》
嚴格規定公共集會程序,要求申請者明確參加人數、活動場所、行進路線、起訖時間和安
全措施。四是制訂《互聯網黑名單法》,把傳播對兒童有害內容的網站網址和域名列入黑
名單,關閉傳播兒童色情、誘導吸毒和自殘等違法信息的網站;刑法典恢復“譭謗罪”條
款,懲治傳播虛假信息、造謠譭謗。五是修訂《非營利組織法》(又名《外國代理人法》
),通過審查申報材料和財務監督,嚴控受境外資助並從事政治活動的非政府組織。六是
動用強制手段平息動亂。憲法禁止以暴力推翻現政權。俄羅斯成立直屬於聯邦總統的國民
近衛軍,執行強力維持治安、重要國家機關安保、反恐反極端主義、實施戒嚴、戍邊守土
、處理非法移民等任務。中俄資訊網“俄羅斯研究”欄目。
  “普京經濟學”
  蘇爾科夫認為,“俄羅斯從未被重視商貿甚於重視軍事的人統治過”,他的文章沒有
論及經濟,也沒有提到“普京經濟學”。但早在普京總統第二任期,俄羅斯就有經濟學家
提出“普京經濟學”的概念。普京經濟學與俄羅斯百年來尋求本國發展模式的思想一脈相
承,強調俄羅斯與西歐國家經濟基礎、政治傳統和社會文化不一樣,始終有世界大國的抱
負,重視國家在經濟領域的權威作用,注重軍事硬實力,重社會穩定甚於重經濟改革,主
張走本民族的經濟發展道路。
  普京經濟學是在全球化條件下以俄羅斯國家利益為出發點的現實主義經濟學。理想主
義經濟學主張政府儘量退出經濟領域,讓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來配置資源。現實主義
經濟學主張政府調控經濟發展方向,使之最大限度地符合國家利益。
  普京執政後在經濟領域採取多項重大舉措。一是打擊寡頭。葉利欽後期,“七財閥”
不僅控制本國金融、能源、冶金和傳媒等經濟命脈,還干預政治決策和高層人選,“七財
閥”之一波塔寧曾出任第一副總理,別列佐夫斯基當上國安會副秘書。普京終結了寡頭參
政亂象,對犯有重罪又揚言競選總統的霍多爾科夫斯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以儆傚尤。
二是再國有化。國家重新掌控金融、能源和傳媒業,使國有成分和國家控股部分在國內生
產總值中的份額接近50%。三是提出鼓舞民心的宏觀經濟目標,先後提出10年經濟翻番和5
年進入世界經濟五強等目標。四是讓民眾對本國經濟增長有獲得感,居民實際收入增長率
曾長期高於經濟增長率,在經濟衰退時期,爭取居民實際收入不減或少減。五是發揮本國
資源優勢,重視能源經濟,用“能源武器”懲罰敵對國家,用能源優惠拉近與盟國和戰略
夥伴國的關係。他還提出“能源俱樂部”和“能源超級大國”等概念。六是重視技術創新
,普京多次在國情咨文中提出“技術創新實現突破”的任務。七是注重金融安全。俄羅斯
增加黃金在黃金外匯儲備中的比重,縮小美元在外匯儲備中的比重,拋售美債,推廣本幣
結算,儘可能使金融業務擺脫美歐控制的機制,減少使用美元與歐元的交易,用現金結算
、模擬式易貨貿易、黃金珠寶等可流通資產支付等工具預防金融制裁。八是“以牙還牙”
,以反制裁和進口替代應對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中俄資訊網“俄羅斯研
究”欄目。
  俄羅斯的經濟實績證明了“普京經濟學”的成效:2006年經濟總量趕上蘇聯時期最高
水平;國內生產總值2008年達到1.661萬億美元(人均過萬美元),2013年為2.097萬億美
元,人均1.48萬美元,俄羅斯進入高收入國家之列。
  普京的軍事理念
  蘇爾科夫在文章中寫道,俄羅斯“已經恢復日益強大的、領土不斷擴張的多民族一體
性”。“俄羅斯要守衛廣袤而複雜的疆域,而且時刻處於地緣政治鬥爭的核心,國家的軍
事和警察職能便具備決定性的極其重要的意義。”
  普京深諳“軍事和警察職能”對國家安全和穩定的重要意義。在他執政期間,俄羅斯
強力部門人員增長一倍,撥款增長4.5倍。無論是支持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還是力
挺敘利亞和巴西合法政權,軍事力量始終是俄羅斯外交的堅強後盾。俄羅斯是世界上為數
不多的軍費佔GDP比重超過2%的國家。儘管近幾年軍費陸續縮減,但2018年軍費(476億美
元)依然佔GDP的2.8%。
  普京提出了明晰而務實的軍事理念:用核武器防範大國可能的侵略,用精幹的常規力
量應對俄格戰爭之類的地區衝突。首先,俄羅斯用8%的軍費維護與更新戰略武器庫,保持
與美國平起平坐的核大國地位。其次,用少量高精尖武器,維持軍事技術的領先地位。其
三,用“口徑-M”巡航導彈之類廉價高效的武器應對西方軍事威脅。其四,利用參與敘利
亞和烏克蘭等地區軍事衝突的機會鍛鍊部隊,把部分軍訓資金用於實戰。
  俄羅斯用相當於美國十五分之一的軍費,維持同美國對等的戰略核力量和一支能打勝
仗的百萬大軍,保持世界軍事大國的地位,證實普京務實軍事理念的行之有效。中俄資訊
網“俄羅斯研究”欄目。
  俄羅斯善於運用外交和軍事等組合手段,維護國家安全。北約經過三輪東擴,在波羅
的海地區已與俄羅斯接壤,俄羅斯安全環境顯著惡化。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支持格魯吉
亞的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兩地獨立,格魯吉亞如果想加入北約,就不得不放棄佔國土五分
之一的這兩個地區;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在納卡地區有領土糾紛,摩爾多瓦有“德涅斯特
河沿岸共和國”和加告茲地區獨立問題,烏克蘭有克里米亞和頓巴斯問題,客觀上都難以
加入北約。
  俄羅斯還善於以本國控制的爭議領土改善同鄰國的關係,先後解決了與美國在白令海
峽、與挪威在巴倫支海的領海爭端等,並考慮與日本談判簽訂和平條約,擴大對日合作。
  俄羅斯還努力跟鄰國發展經貿合作,保證國土安全。
  普京的務實外交
  普京早在任代總統之前,就提出了俄羅斯外交三原則——外交為本國安全和經濟利益
服務、外界可預測性和國際法至上,關鍵是第一條。俄羅斯外交取向,不論是最初的“融
入歐洲”,後來的東西兼顧,還是2014年後的“向東轉”,首先考慮本國安全,其次服務
於經濟利益。
  普京以俄羅斯的獨立外交而感到自豪。2007年9月他在索契會見瓦爾代俱樂部外國學
者時說過:“世界上能奉行獨立外交的國家屈指可數,也就俄羅斯、中國和美國三個,頂
多再加上印度。其餘國家的外交不是受制於他國,就是受制於所在的國家集團。英國和日
本聽美國的,法德不僅受制於歐盟,還要考慮美國的立場。”
  對俄羅斯的外交優先,普京總統2015年10月在瓦爾代年會上回答筆者的提問時,表述
得一清二楚:“俄羅斯首先是發展同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的關係,發展同俄羅斯偉大鄰邦
、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關係,同偉大的印度、同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和金磚國家發展關係,
同擁有共同的基督教文化的歐洲、同伊斯蘭世界發展關係。當然,也要同美國發展關係。

  在同戰略夥伴的關係中,俄羅斯的原則是“戰略夥伴誠可貴,本國利益價更高”。普
京在瓦爾代年會上多次高度評價俄中關係,多次熱情讚揚中國領導人,但每次都不忘補上
一句——“當然,我們都各自維護本國利益”。
  普京明確了俄羅斯的國家定位:非西方,自成世界力量中心。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外
交界和學術界曾就俄羅斯是應該“退回歐洲”還是“前進亞洲”而爭論不休。普京在2011
年提供了明確答案:俄羅斯要依託歐亞聯盟,成為與中美歐平起平坐的、獨立的世界一極

  普京的選擇體現了民意。俄羅斯列瓦達中心近期的民調表明,俄羅斯有81%的人不喜
歡美國,有71%的人不喜歡歐洲。民調還表明,俄羅斯人多年來一直把中國和白俄羅斯、
哈薩克斯坦列為最友好國家。
  1999年普京執政之初曾許下諾言:“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奇蹟般的俄羅斯!”
  如果從1999年8月出任總理起算,普京執政接近二十年;如果按擔任總統的年代計算
,2024年將滿二十年。俄羅斯人期盼普京踐諾,中國夥伴也樂見其成!
***
評論二 (文化縱橫) https://tinyurl.com/y25ytwpj
普京主義”:源起、內涵與前景
龐大鵬丨中國社科院俄羅斯研究中心
王儒西 (整理)
【導讀】2019年2月11日,普京的重要智囊蘇爾科夫發表《長久的普京之國》,將普京的
治國理念與舉措概括為"普京主義"。“普京主義”集中反映了俄羅斯精英階層對國家發
展之路的探索,意在回答俄羅斯需要什麼樣的發展模式和運行體制,以更好地實現國家崛
起。“普京主義”不僅是時代的產物,具有清晰的內在邏輯,而且與俄羅斯的國家特徵和
俄羅斯歷史上的國家治理傳統一脈相承。理解“普京主義”,認識俄羅斯的發展道路,是
研究俄羅斯的前提。2019年4月20日,由《文化縱橫》雜誌、南都觀察主辦的“一期一會
”沙龍,邀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研究中心主任龐大鵬研究員作專題演講。現場座無
虛席,氣氛熱烈。本文系根據講座內容整理而成。
▍分析框架:“三個普京”
“普京主義”裡面,實際上有三個普京:具體的普京、抽象的普京和系統的普京(在政治
系統中的普京)。“具體的普京”是指普京本身是一個執政者,是國際政治學中人的因素
。“抽象的普京”是說普京本人代表的是俄羅斯國家,反映的是俄羅斯的國家利益與國家
特性。“系統的普京”,即在政治系統中的普京,指的是一個政治系統有輸入和輸出複雜
的過程,普京只是這個系統中的一個要素;一旦普京本人的執政理念和舉措在俄羅斯形成
一種執政模式之後,普京本人和系統發展本身之間也許就不是完全一致的。比如常常有人
說俄羅斯現在能源型經濟這麼嚴重,俄羅斯甚至都是世界經濟的附庸,為什麼不改革?事
實上,對俄羅斯發展弊端認識和理解最深刻的人就是普京。普京早就指出,俄羅斯不實行
創新發展戰略,就是死路一條。但是普京是在他一手打造的政治系統當中的,這個系統所
形成的治理模式本身如果缺乏動力的話,即便普京本人意識到俄羅斯的問題,這個系統會
排斥被認為是破壞穩定的因素。所以普京是處在這樣的政治系統中的普京,他受到系統本
身的制約。
從這三層普京出發,蘇爾科夫提出的“普京主義”就相應有三個層面的含義。第一個層面
是“具體的普京”,即普京本人的舉措。普京本人執政將近20年,他採取的執政舉措,他
所展現出來的執政理念是很成系統的。第二個層面是從“抽象的普京”這個含義來講,普
京本人所展現出來的舉措和理念,都表現出了俄羅斯國家性和總統人格特質的結合。通過
研究普京,通過研究“普京主義”,我們可以解讀俄羅斯問題研究的三個關鍵詞:國家性
、人民性和聚合性。第三個層面,從政治系統中的普京的角度來看,我們實際上是看普京
模式和俄羅斯發展道路的前景,這個系統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系統?根據我自己 的研究
體會,俄羅斯具備一個政治控制非常強的治理體系,但是治理績效在遞減,有可能最後很
多挑戰甚至危機源自模式本身。這也符合俄羅斯國家歷史上鐘擺式的發展規律:俄羅斯的
歷史總會有一個爬坡、強盛、崩潰、衰敗,再起來再爬坡的過程。這是俄羅斯歷史的間斷
性特點,它與俄羅斯的治理模式是緊密相關的。
▍“普京主義”要解決的基本問題
“普京主義”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其實都是歷史上懸而未決問題在當代情景中的延續。
以下四個問題,都是“普京主義”研究的基本問題,也是普京在這個時代要回答的核心問
題。
第一個問題是國家建設、社會制度這個層面的。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究竟要實行什麼樣
的社會政治制度?西方那種資本主義制度嗎?還是要回到過去,再實行集權制度?還是說
創造一條符合俄羅斯當前階段特點和歷史傳統的道路、制度呢?俄羅斯歷史上始終處理不
好國家和市場的關係,那麼蘇聯解體後國家應如何定位?在國家經濟生活中如何發揮作用
?繼續像歷史上一樣偏重軍事,還是說要把國家治理的優先方向集中提高俄羅斯國內生活
的民眾水平?
第二個問題,從地緣政治上說,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西部邊界實際上退回到300年前
彼得大帝剛要開始擴張時的邊界。這時就面臨一個問題:是再次要像歷史上一樣,把後蘇
聯空間的成員國重新一體化進行發展呢?還是守著現有的國土疆域內,按照正常國家的形
式發展?這就是地緣政治上的基本問題。
第三個問題,在文化和意識形態上,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國內最大的一個缺失,是那種
大國榮耀、民族自豪感的缺失,普京2011年再次回歸克里姆林宮的時候,一提到歐亞聯盟
就得到選民的支持,可見在俄羅斯民眾中,這種大國榮耀的意識是多麼強烈。普京前八年
之所以能成功,也是因為他通過治理,恢復了老百姓對於俄羅斯的大國榮譽感。那麼,一
個復興的俄羅斯是不是需要一個統一的思想?是不是需要一個讓全社會都要接受,並且可
以指導俄羅斯發展的思想?
第四個問題,從國際關係上來講,俄羅斯百年以來面臨的核心問題就是俄羅斯和西方的關
係問題。在俄羅斯的意識中,東方總是落後的,西方是先進的,儘管俄羅斯危機之後現在
向東看,但是只要歐洲和美國伸出橄欖枝,俄羅斯就會轉向西方,轉到歐洲的懷抱。那麼
,是要積極融入西方世界,還是要兼顧東西,實施大歐亞戰略,成為歐亞大陸的強國?
▍“普京主義”的特點
蘇爾科夫這篇文章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回答了以上這些問題。下面,我們通過蘇爾科夫的文
章《長久的普京之國》來看看究竟俄羅斯人自己是如何理解“普京主義”的。
這篇文章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第一次以官方的身份對普京過去將近20年乃至當前國際形
勢下,俄羅斯處在什麼樣的國際地位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並提出了“普京主義”這個概念
。文章毫不諱言地闡述了普京主義的許多核心內容,指出“普京主義”的本質就是外生性
、軍事性、人民性。什麼是外生性?蘇爾科夫明確無誤的指出:現在的俄羅斯終於擺脫了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一直分崩離析的境地終於走上了一條回到了自身合乎常理的、唯一可
能的狀態,即日益強大的、領土不斷擴張的多民族一體性。
第二點是軍事性。文章指出,俄羅斯國家的軍事警察職能是最為重要、最具有決定性意義
的職能。俄羅斯從來都認為軍事的重要性高於經濟,高於從事貿易的商人。
第三點是人民性。文章指出,俄國歷史上一共存在過四種國家形式,一種是在15-17世紀
,伊凡三世所建立的莫斯科和全俄大公國,第二個國家形式就是18-19世紀,彼得大帝建
立的俄羅斯帝國的形式,第三個在20世紀,列寧建立的蘇聯,第四個就是普京在21世紀建
立的當代俄羅斯聯邦的國家形式。蘇爾科夫認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俄羅斯國家模式雖
然表現不一,但內在的本質是一樣的,俄羅斯國家的歷史結構要素是一致的。這四種國家
形式都是凸顯了意志堅強領導人的重要性,並且最高領袖和人民之間是一種天然的信任關
係。
▍“普京主義”的基礎
重點說說“人民性”這個概念。由“普京主義”的人民性,就引出《長久的普京之國》的
核心觀點:“普京主義”基礎或者俄羅斯在歷史上國家結構的基礎,本質就是因為俄羅斯
不是一個深暗國家,因為俄羅斯有深層人民。俄羅斯的深層人民是俄羅斯的最高領袖天然
的民意信任基礎。
深暗國家(Deep State)本意是說西方社會是深暗國家,民主都是外在形式都是工具而已
,本身是不透明的,決策不透明,真正的民主溝通參與也不透明。蘇爾科夫反其意而用之
,認為俄羅斯不是深暗國家,因為俄羅斯一切事情都是放在明面上,因為俄羅斯有深層人
民。深層人民指的是,在俄羅斯無論是哪種國家結構形式,在俄羅斯任何一個歷史時期,
總有一批這樣的人,做調查也調查不出來,通過社會學問卷也調查不出來,但是當俄羅斯
國家歷史出現衰敗轉折的時候,這批人可以把國家拉回正確的軌道。俄羅斯實行保守主義
也好,自由主義也好,社會主義也好,最終實行都是符合俄羅斯傳統價值觀的發展道路。
這樣的一批人,他們可以是財政預算人員,是公務員,也可能是工人,也可能是農民,散
佈在俄羅斯國內,每當俄羅斯有危難的時候,就會有這樣一群深層的人。這就是俄羅斯的
人民性。
這樣的一批人民還擁有一個特點:無條件、天然信任最高領袖。蘇爾科夫認為俄羅斯有一
個傳統,在俄羅斯存在最高領袖和人民之間這種天然的信任和溝通關係。俄羅斯的社會結
構、政治模式都是為了把最高領袖和深層人民之間的溝通打通。現在我們在講民主要有社
會民意基礎,普京獲得高支持率要靠民意基礎,但是如果我們深刻理解這篇文章之後,就
會進一步理解在這個基礎上還有更高一層,就是所謂深層人民和最高領袖之間的天然信任
關係。
▍“普京主義”的政治意義
第一點,“普京主義”是在俄羅斯國內政治生態出現隱憂的時候被官方正式提出的。這和
去年俄羅斯政治形式密不可分。去年俄羅斯總統大選,普京以投票率和得票率兩個70%當
選,這是一個莫大的政治合法性來源,在現在世界各國投票率偏低、紛紛進入二輪選舉的
情況下,普京以兩個70%當選,開局非常好。但是僅僅經過一個退休金制度改革,普京到9
月份地方選舉之後,信任指數就史無前例地降低到35%左右。所以蘇爾科夫這篇文章有應
對俄羅斯國內局勢嚴峻的考慮,想進一步振奮民情,幫助普京延攬民意。
第二點,今天的俄羅斯有一個“2024問題”,2024年這一任總統任期結束後,普京怎麼辦
,俄羅斯向何處去?“普京主義”的提出實際上暗示俄羅斯將進入“沒有普京的普京”時
代。普京的治理模式和俄羅斯歷史上的國家模式內核形式完全一致,普京本人不在,“普
京主義”也會延續。這就是俄羅斯的百年生存發展模式。
第三點,《長久的普京之國》這篇文章講的是俄羅斯的內政,蘇爾科夫還在2018年發表過
一篇特別重要的文章,叫《混血者的孤獨》,講的是俄羅斯的外交。認為烏克蘭危機後,
俄羅斯進入了2014+時代,俄羅斯以後既不做東方的西部,也不做西方的東部,俄羅斯就
是一種獨特的文明。蘇爾科夫這兩篇文章,暗示了俄羅斯也要作為一種文明型國家,要立
於歐亞大陸中心地位,不要做中心的邊緣這樣的思想。
《長久的普京之國》回答了“普京主義”是什麼和為什麼會有“普京主義”(因為普京的
這種執政理念和模式,是和俄羅斯一以貫之的俄羅斯國家特性是吻合的),但是有意無意
地沒分析“普京主義”現在政治績效怎麼樣,只是泛泛地談到“普京主義”模式,這也是
和普京現在面臨的困境有關,俄羅斯現在經濟下滑,外交面臨國際制裁。
▍“普京主義”的前景
普京執政近二十年,俄羅斯從“全盤西化”向俄羅斯傳統回歸。在繼承葉利欽改革成果的
同時,普京強調在俄羅斯歷史、文化和精神的基礎上保持俄羅斯特色並實現國家現代化。
“普京主義”不僅是時代的產物,具有清晰的內在邏輯,而且與俄羅斯的國家特徵和俄羅
斯歷史上的國家治理傳統一脈相承,其內涵可以概括為俄羅斯政治的控制性、俄羅斯經濟
的政治性和俄羅斯外交的外延性。
上面談過了俄羅斯語境下的“普京主義”。而西方國家對“普京主義”的理解主要包括三
點:一是反西方主義;二是帝國思維;三是集權體制。西方與俄羅斯對“普京主義”的評
價不盡相同,這與雙方在俄羅斯發展道路、戰略平衡問題、地緣政治等問題上的利益與看
法不同密切相關。
總起來看,普京執政以來,俄羅斯繼續堅持憲政民主的政治制度和市場經濟的經濟制度,
雖然是不完善的,但同時也是不可移轉的。與此同時,俄羅斯面臨嚴重的困難和潛在的危
機,從經濟結構、管理效率、技術裝備、腐敗治理等指標來看,沒有好轉,反而在惡化。
俄羅斯目前的體制模式總起來看維持穩定有餘,促進發展不足。穩定是基礎,但真正意義
上的長期穩定建立在發展的基礎上。未來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普京依然面臨國內問題的
三大挑戰。一是如何把政治穩定與政治現代化結合起來,既能增強政治活力又能確保政治
控制,二是如何調整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模式避免經濟衰退,三是如何應對俄羅斯與外部
世界的變化以實現大國崛起的歐亞戰略。在當前的國內外形勢發展的背景下,俄羅斯向何
處去仍然是值得關注和研究的重大戰略問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