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最後的轉世靈童】達賴專訪之五:你可以

作者: BeastRush (BeastRush)   2018-07-10 11:30:10
【最後的轉世靈童】達賴專訪之五:你可以說我是無信仰者
https://goo.gl/Kp9KSb
達賴不僅是宗教領袖,對於將藏傳佛教義理適用於當前國際爭端的化解,也建立其哲學思
想體系。在被問到西藏與中國的歷史關係時,達賴從最早兩個鄰邦的密切交流談起,說明
了彼此在宗教發展上的差異。達賴在專訪中提到,戰爭的成因之一來自封建體制讓少數人
有權下令殺戮,而他相信,當今世界已大致遵循民主原則,少數人統治的封建體制已經過
時。
問:您是否可以談談西藏與中國的關係?
答:首先,西藏和中國已有上千年的關係。在七世紀,西藏王國和中國朝廷就建立了關係
;長達兩個世紀,雙方有很緊密的關係。在我看來,西藏就像世界屋脊,位在亞洲中央,
東邊是中國兄弟,南方則是印度,西方則是塔吉克、伊朗、阿富汗都是我們的鄰居。
所以在自然環境上,我們和鄰國都有很密切的關係。而對中國,我們也向他們學習了很多
事物,比方說像蔬菜;中國的食物非常好,所以西藏王國非常喜歡中國食物,西藏很多蔬
菜的名稱都來自中國(笑)。西藏的海拔很高,氣候寒冷,尤其在北部區域,沒有蔬菜和
水果,只有糌粑,北部藏區只能高度依賴動物產品,像肉類、乳類、奶油、乳酪那些。所
以藏區和中國朝廷及學者有很密切的交流。
與此同時,七世紀時西藏王國發展了西藏文字,模仿了印度文字和字母。而在八世紀,佛
教在西藏王國和中國都有所發展,而西藏選擇了從佛教發源地,也就是印度,傳入的教派
。因此在八世紀,偉大的智者、同時也是最偉大的理則學家高僧寂護(梵名:迸tarak
ta 或 Shantarakshita)受邀來到西藏傳法;根據印度歷史記載,當時他已經70多歲
,他引入的佛教被稱為「那爛陀(Nālandā)」學派,這個學派非常重視邏輯思辯。而
現在已經很明確,稍晚在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盛行的「南傳菩薩道」並不太研究邏輯,
中國雖然也奉行「那爛陀」教義,但也不注重佛教邏輯;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許多關於這
方面的佛教經典,尤其是關於佛教邏輯思辯的經典,並沒有完全被翻譯為中文。
然而在西藏情況則完全不同,這些佛教邏輯學的經典都已經被翻譯為藏文;不只是經典的
完整翻譯,還有許多西藏學者投注大量心力研究這些經典,例如12世紀的薩迦班智達便有
許多佛學邏輯相關著作。而在13、14世紀之交(應為12世紀),知名的學者恰巴曲桑僧格
便發明了「辯經」的理論。在那之後,佛教不僅在西藏獲得長足發展,藉由這些西藏學者
高僧的努力,也發展出邏輯與辯經等研究體制。現今在所有亞洲國家中,我認為西藏仍然
保有最完整的那爛陀傳統教義。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在過去3、40年時間,我與現代科學家有很嚴肅的討論,包括宇宙
學、原子物理學、量子力學、心理學等,與這些領域的科學家們有許多討論,雙方都獲得
許多有用的資訊。這些西方科學家都顯示出對學習藏傳佛教哲學的高度興趣與熱忱,而我
身為佛教徒,也從這些西方科學家身上學到很多。
比方說,很多基本知識我們都已經具備,然而在細節方面,現代天文學能夠精確地計算出
太陽、月亮的距離,而部分佛教文本卻仍主張日月星辰都同一個大小、位在同一個距離。
這些舊有知識體系早已經崩解,我們也不需要再提及那些說法,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所以,我認為對佛教徒來說,心理學是「心靈的知識(knowledge of mind)」,非常有
用。我認為,在現今的世界、在人類歷史上,人們在情感上太執著於區分「我們和他們」
的觀念,那正是衝突和戰爭的根源。更甚於此,封建制度給予極少數人所有的權力,讓他
們有權組成軍隊並下令殺人。我認為,戰爭的部分原因,就來自這種制度。
現在的世界,我認為是民主的世界,雖然部分地區的制度不同,但我認為,世界大致遵循
著民主原則運作。既然戰爭來自極少數人有權下令殺人,導致成千上萬的人命犧牲,這樣
的封建制度已經過時了。
現在的世界正經歷「情緒的危機(crisis of emotion)」,古代印度心理學很詳細地解
釋了情緒起源及處理情緒的方法。我總是告訴我的印度朋友,這些研究不只屬於古代哲學
,也與現代世界相關,這些藏傳佛教的傳統知識,我認為不應只被視為佛學的一部分,更
應該成為學術研究的課題。
所以,你可以說我不是佛教徒,或是無信仰者(non believer),與此同時,你也可以學
習佛教中的心理學,以及如何處理情緒問題,將這些都視為學術研究課題。
同時,最近我持續談到,我們在教育中納入身體健康議題之外,也應該重視心理健康;空
有健康的身體,卻沒有健康的心靈,這是不好的。我們需要情緒健康,世界也非常需要關
於管理情緒健康的教育。而我們藏人身為難民,有義務保存這些知識;現在在印度,有很
多寺廟和學院在傳授這些知識,都做得很好
你也知道,我們佛教徒總是為眾生祈禱,所以在實際行動上我們必須盡力做出貢獻,否則
為眾生祈禱之外,卻只做對自己社群有利的事,那就很虛偽了。中國的佛教徒兄弟姊妹們
也總是在為眾生祈禱,因此這件事沒有界限,我們祈禱、關心,為所有眾生。在實際行動
層面,我們應該努力做改善人類生活做出貢獻,這無關是否為教徒,也無關哪一個宗教,
我們應該盡力為所有人類服務,而身為佛教學習者,我們能做的就是幫助、教育眾生,管
理自己的情緒健康,獲得心理的平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