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大家論壇》階級視角:貧富差距要政治解

作者: BeastRush (BeastRush)   2018-06-27 10:03:10
標題:《大家論壇》階級視角:貧富差距要政治解決 全球貿易不是原罪
新聞來源:https://goo.gl/qH3V5r
不平等狀況已經成為已開發國家主要政治焦點,理由還相當充分。根據《2018年世界不平
等狀況報告》,美國最頂端那1%人口佔國民收入比率自1980年11%上升到了2014年的20
%,而位於社會收入底層的50%的人口僅佔國民收入比率13%。該狀況在法國,德國和英國
等其他主要國家雖然不太明顯,但性質也極為類似。
為了解釋開始於1980年代不斷加速的不平等狀況,許多人認為,這是因為自1980年以來類
似貿易相對GDP比率這類全球化指標有所上升。但這種相關性是否就意味著貿易與不平等
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政治狂熱風潮起 貿易佔GDP比就下滑
我們顯然有諸多理由懷疑去懷疑這一點。全球貿易佔GDP比率經歷35年的攀升後於2008年
達到61%的最高值,隨後在2016年降至56%——這也正是對全球化恐慌演變成政治狂熱時

但如果我們把整個世界視為一個整體,而不是個別國家呢?
正如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薩維亞·薩拉-伊-馬丁(Xavier Sala-i-Martin)在2002年
和2006年分別指出的,雖然幾乎每個國家的不平等狀況都在加劇,但由於中國和印度等開
發中國家自1980年代以來成功地提高了其人均收入,國家之間的不平等狀況則縮減。
包括城市化、高儲蓄率、受教育管道擴大等多重因素無疑是這些國家令人刮目相看的基礎
。但如果我們用地理學來隔離外部貿易決定因素,貿易很顯然就成為創造亞洲經濟成就的
最強大驅動力之一,也因此成為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差距的彌合因素。
貿易理論證實雙方都會獲益
對於美國總統川普這類人來說,這表明亞洲的成功是以美國為代價的。3個世紀前占統治
地位的重商主義理論的一個特徵就是將貿易視為一場零和博弈,但隨後亞當·史密斯(
Adam Smith)、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都表明貿易其實對雙方都有所裨益,因
為每一方都可以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
但斯密-李嘉圖理論存在一個關鍵的局限性:它不會對一個國家的公民進行分類,因此也
無法解答一個國家內部收入分配問題。有鑑於此,赫克歇爾-奧林-斯托波爾-薩繆爾森模
型(Heckscher-Ohlin-Stolper-Samuelson model,簡稱HO-SS)可能為更有效,因為該模
型把勞動者、物質,金融或人力(技能)資本區分。
在1950~70年代佔據國際經濟思想主流的HO-SS理論預測,國際貿易將有利於豐裕的生產要
素(在富裕國家就是資本的所有者),並損害稀少的生產要素(在富裕國家就是低技能勞
動者)。這些工人本可以拿到更高的工資,但在較貧窮國家龐大勞動力大軍的競爭之下卻
無法如願。
貿易不會改變國家不平等狀況
隨之而來就是1980年後的幾大貿易理論革命。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和伊爾哈
南·赫普曼(Elhanan Helpman)引入了以往被忽視的不完全競爭和規模隨回報提升等因
素。後來在2003年,馬克·梅裡茲(Marc Melitz)展示貿易如何將資源從低生產率轉移
到高生產率企業。
全球化的批評者抓住這些新經濟理論不放,聲稱他們要求重新思考傳統的自由貿易狀況。
也正是在那個時候,HO-SS貿易理論預言,自由貿易會傷害富裕國家低技能工人則逐漸成
真。
然而,並非所有的HO-SS理論的預測都已經實現。正如佩內洛佩·葛爾貝格(Pinelopi
Goldberg)和尼娜·帕維尼克(Nina Pavcnik)在2007年所發表的報告指出,一般人們會
認為一體化的全球市場上對低技能勞動者的需求更大,因此貿易能夠減少這類工人占多數
國家的不平等狀況,但情況並非如此。她們寫道:「有大量的證據表明開發中國家低技能
勞動者的狀況總體並未改善,或至少並未獲得與高技能高教育水準勞動者同樣的改善。」
同一年,布蘭科·米蘭諾維奇(Branko Milanovi^和林恩·斯誇爾(Lyn Squire)也
發現關稅削減與貧窮國家更高的不平等程度相關。
開發中國家不貧富差距加劇
10年後,包括所謂的金磚五國等新興國家的不平等繼續惡化。在巴西,前1%的人得到了
國民收入的25%。在俄羅斯該比率從1980年的4%上升到2015年的20%。
印度的比率從1982年的6%上升到了2013年的22%。中國則從1978年的6%上升到2015年的
14%。在南非,從1987年的9%上升到了2012年的19%。最頂層那10%人的收入狀況也呈
現出類似的趨勢。
這並不代表HO-SS理論所描述的力量是無關緊要的,但其與當前不平等趨勢的關係顯然比
貿易多更多。技術進步——在有技能的畢業生供應不足情況下,對熟練工人的需求相對非
熟練工人更多——在各國都是主要因素。 專業人士贏者全拿(winner-take-all)因素也
是主要關鍵。而像美國這樣缺乏稅收再分配的國家(與歐洲主要國家相比)則無力控制事
態的發展。
不平等狀況顯然是值得在政治上關注的嚴重問題,但僅著眼於貿易可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