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希望視角:重視難民教育 老生常談卻是真

作者: samlokiller (samlo0206)   2018-06-19 09:25:12
《大家論壇》希望視角:重視難民教育 老生常談卻是真理
https://goo.gl/TAFXiT
在赤道附近的一個小型社區裡,來自不同背景的孩子們在該地區一所頂級小學上課。學校
有一支銅管樂隊,一座農場,一個藝術家合作社,小額信貸和文學俱樂部,以及為國內暴
力受害者提供支援的團體。甚至還有一個輔導項目旨在幫助求學期間依然受衝突影響的女
孩們。
這個教育樂園並非位於一個擁有無限資源的富裕國家,相反的,它位於烏干達(Uganda)
西部的一座難民營裡。資金來源不是外援,而是來自於那些精打細算的難民。
這座樂園是讓全球難民「賦權(empowering)」的一張指導藍圖。
COBURWAS
這項難民教育實驗始於2005年,那時我和其他孩子住在烏干達霍伊馬(Hoima)地區的康
瓦里(Kyangwali)難民定居點。由於食物匱乏且獲得醫療保健的機會有限,我們只能掙
扎生存。
就讀正規學校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但由於我們明白教育是過好生活的基礎,所以奮力互
相教導,資深輔導新生,每個人努力賺錢購買教科書和制服。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草根學習的種子最終成長為科布瓦斯非洲變革國際青年組織(簡稱
CIYOTA),這個志願組織以青年為主導,經營一系列培訓專案以及科布瓦斯(COBURWAS)
學校。
校名來自於定居點內難民孩子的原籍國英語縮寫:剛果民主共和國(CO)+布隆迪(BUR)
+盧旺達(RWA)+南蘇丹(S)。
強大教育體系支撐
如今,青年組織及校友開辦的多個小學已招收了1500多名學生,700多名畢業生參加了中
學課程,還有40多名畢業生在世界各地大學攻讀高級學位,我們的畢業生因學術才能,社
會意識和領導素質而被授予「萬事達卡基金會學者獎(Mastercard Foundation Scholars
)」。校友們甚至還就讀於非洲領先的培訓學院:非洲領導學院(African Leadership
Academy)。
這種組織關係尤為重要,因為它強化了組織的專業網路。
許多非洲年輕人早已從組織的各個專案中受益,但我們的工作並未停留在教室之內。因為
我們知道當孩子們身後有一個強大體系提供支持時,孩子們就能學得更好,我們還與家長
、社區成員合作,將教育列為優先事項。透過這種方式我們希望能夠接觸到更多需要高品
質教育的兒童。
烏干達敞開大門
我們的組織可能毫不起眼,但卻志向遠大。
希望透過擴大貧困學生獲取知識的管道來改變非洲,坐在學校裡只是第一步;我們希望激
勵兒童成為領導者和企業家,並將學校學到的技能應用於改善他們的社區和國家。
作為難民,我們始終透過自力更生(self-sufficiency)來達成目標。
但即便最精巧的佈局計畫也需要大量資源來實現,如果不是得到各界慷慨解囊,科布瓦斯
非洲變革國際青年組織可能仍在紙上談兵。例如在幾年前,我就在非洲領導學院偶遇一位
人脈甚廣的籌款人,他幫助我們募集了2萬美元的種子資金,總理辦公室也捐贈了一批土
地讓組織可以種植香蕉、玉米和其他農產品,為學生提供食物和部分收入。
隨著越來越多的難民湧入烏干達,這些舉措也變得愈顯意義非凡。
目前約有150萬流離失所的難民生活在此,而人數還會隨著區域衝突加劇而增加,在其他
國家將難民拒於門外之時,烏干達敞開了大門。
找回希望
希望世界各地的青年難民受到我們的經驗啟發,新產生的流離失所難民需要糧食和緊急援
助,但離家越遠,他們就越需要那些可以讓他們獲得自決權的組織。透過得到工作、土地
和教育,難民可以找回在倉皇逃離家園時所失去的東西:希望。
如果世界要實現普及基礎教育這一個國際社會70年前所承諾的目標,那就需要更多像我們
這樣的學校,由康瓦里難民所經營的教育計畫就是一個例子,一個當年輕人獲得左右自己
命運工具時,能取得何種成果的例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