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安樂死築起社會無形牆?比利時推15年仍有

作者: chooxs (洛倫)   2018-06-08 07:13:05
標題: 安樂死築起社會無形牆?比利時推15年仍有反對聲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806070377-1.aspx
發稿時間:2018/06/07 21:58
(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布魯塞爾7日專電)開放安樂死是爭議性話題,比利時安樂死已合法
化15年,但社會仍有歧見,反對者批評審查系統不透明,破壞社會價值觀,憂慮將嚐「滑
坡效應」苦果。
西歐是全球最早安樂死合法化的地區,第一個通過的國家是荷蘭,2001年國會表決通過,
2002年4月生效。比利時跟隨荷蘭腳步於同年9月合法化,施行至今已超過15年。
但比國安樂死雖合法,仍有不同意見,反對者憂心社會將嚐到難以控制的滑坡效應(
Slippery Slope Effect)苦果。
位於布魯塞爾的歐洲生物倫理研究所(Institut Européen de Bioéthique)專員布蘿
歇爾(Carine Brochier)早前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比利時開放安樂死合法15年來
,一開始大家覺得只要立法完善一切都在控制中,但審查系統不透明、欠缺科學化及客觀
標準,讓整個系統充滿陷阱。
她強調,更重要的是社會原本的互助及關懷價值,將像滑坡一樣,進一步被破壞,呼籲別
打開這道門。
布蘿歇爾舉例,安樂死程序需2位醫師同意,但通常第1個醫生開綠燈後,第2個也會同意。
以目前比利時申請安樂死人數很多的情況下,她提出連串疑問:醫生有多少時間做出決定
?會不會沒有善盡諮詢及充分判斷?後續審查委員會會不會只是表面審查?
依據規定,因意外或絕症的安樂死病人需「自主且一再表達死亡意願」、及「承受無法忍
受的痛苦」,布蘿歇爾質疑無法忍受的標準,3天、1個月還是多久?病人喊無法忍受痛苦
就可以嗎?比利時申請安樂死的患者約7成是癌症病患,其中不少是在醫生宣布罹癌就立
刻表明意願,顯見問題愈來愈大。
此外,她觀察,安樂死合法化對比利時的最大影響是破壞社會價值觀。一開始許多人說對
自己生命有自主權,但案例增多,她擔憂大家會愈來愈認同「你很痛苦,所以你可以不用
活了」的看法,結果是社會將築起一道無形牆,隔開彼此。
她舉例曾在社區,一週內聽到有3個人要安樂死,大家談論的口氣稀鬆平常,為何要求醫
生殺死你似乎變成正常的事?完善的社會應該是有人受苦,要共同想辦法協助,不是冷眼
看他人選擇絕路。
她進一步說,許多人沒想到在安樂死制度的國家,對醫療人員也造成很大衝擊。有一個醫
生告訴她,今年已進行第3起安樂死,醫生說:「執行時必須要關掉人性的開關,我絕對
不想再執行第4起。」
提到安樂死機構,布蘿歇爾表示,全世界都有遊說團體,他們像獵人一樣非常活躍,在各
國都由名人或知名案例引起矚目,引導媒體聚焦在病人痛苦的畫面,讓人覺得安樂死是解
決之道,但有些個案被過度渲染。
她建議,有意研究安樂死議題的國家,應多思考醫學倫理的本質,及破壞社會互助關懷價
值觀的影響,開放這道門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
根據歐洲生物倫理研究所統計,比利時2002年開放安樂死當年有24人執行,之後快速增加
,2011年突破1000人,2015年達到2022人,比利時還在2014年進一步通過兒童安樂死法案

(編輯:廖漢原)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