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美朝外交:希望與失望的歷史循環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18-03-08 15:22:39
標題: 美朝外交:希望與失望的歷史循環
新聞來源: https://goo.gl/292Hgb
華盛頓——美國和朝鮮之間的外交經歷了似曾相識的循環,先是長期的停滯,隨後是突然
出現的短暫希望,而通常在朝鮮食言後,便是照例必有的失望。川普總統的三個前任都曾
各自經歷過這一循環。
1994年10月,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簽訂了或許是華盛頓和平壤達成的最有力核協
議,它有個恰如其分的名稱,叫《框架協議》(Agreed Framework)。
根據協議,朝鮮同意停止建造美國認為將會用來生產核彈燃料的兩座核反應堆。作為交換
,白宮承諾為朝鮮提供兩座不能被用於武器計畫的核反應堆——以及在新反應堆準備就緒
之前用以過渡的燃料。
這項協議遏制了朝鮮退出《核不擴散條約》(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的威脅
,緩和了朝鮮半島上自朝鮮戰爭以休戰方式結束以後最緊張的時期之一。
在朝鮮1998年開始了彈道導彈試射後,柯林頓政府曾試圖擴大《框架協議》的範圍。該努
力以2000年美國國務卿瑪德琳‧K‧奧爾布賴特(Madeleine K. Albright)訪問平壤告終,
另一位美國官員溫迪‧謝爾曼(Wendy Sherman)後來寫道,這些談判離更廣泛的協議「只
有一步之遙」。
但在喬治‧W‧布希總統(George W. Bush)上任之前沒有完成任何協議,而布希開始了自
己的政策反思。朝鮮正在發展鈾濃縮能力這一事實的披露,導致布希政府斷定該《框架協
議》不值得維繫,也暫停了新反應堆的建設。
2002年年底,朝鮮驅逐了國際原子能機構(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的檢查
員,重新啟動了本國的核設施,並宣佈退出不擴散條約。《框架協議》成為泡影。
此後,談判都在一個六方框架下進行:朝鮮、美國、韓國、中國、俄羅斯和日本。這些由
美方克里斯托弗‧R‧希爾(Christopher R. Hill)領導的談話在2002到2005年間斷斷續續
地進行,當時朝鮮承諾「放棄核武器和現有核計畫」。
在就如何核驗朝鮮的承諾爭論多年後,六方會談於2009年破裂,把這個已經在核計畫方面
取得了進展,但依然對外界保持懷疑、難以捉摸的朝鮮留給了貝拉克‧歐巴馬總統
(Barack Obama)解決。
歐巴馬政府對恢復六方會談並沒有表現出多大興趣,反而開始了一項穩步收緊對朝經濟壓
力的政策。但美國外交官開始悄悄與朝鮮官員會面。
2012年2月29日,雙方宣佈達成了所謂的《閏日協議》(Leap Day Agreement),根據協議
,朝鮮將暫停寧邊核反應堆的運作,並允許檢查員確認核試驗和導彈試驗已經停止。作為
回應,美國承諾向朝鮮提供食物援助。
不到一個月,朝鮮便威脅要發射衛星,實際上等於撕毀了協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