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硅谷觀察:未來投資與科技的十大風口

作者: citi (citi)   2016-10-18 11:12:43
標題:硅谷觀察:未來投資與科技的十大風口
新聞來源:金融時報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69745
英國《金融時報》2016年度中國高峰論壇10月14日在杭州市舉辦。論壇以“時局與前瞻:
亞洲經濟新時代”為主題,邀請專家學者、意見領袖和企業家到會發言,就2016年度經濟
社會熱點問題展開交流和探討。《硅谷百年史》作者、全球人工智能及認知科學專家皮埃
羅·斯加魯菲(Piero Scaruffi)發表了以“硅谷觀察:未來投資與科技的十大風口”為題
的主題演講。本文為演講整理稿,作者授權FT中文網發表。
我會為大家就十大科技風口做一個簡介,每一個科技的趨勢或者風口,我會花三句話的時
間。這十大科技就是社交媒體、物聯網、大數據、生物科技、金融科技與區塊鏈、可穿戴
設備、納米科技、虛擬現實、人工智能。
一、社交媒體
首先,關於人。我們以前有一個說法,叫“社交媒體實時化”,現在已經不這麽叫了。中
國用戶非常幸運,只有一個處於壟斷地位的微信。但是在西方國家,社交媒體這一領域的
工具實在太多了,留給新的社交媒體工具的空間可能有,但應該是非常有限的。人發明瞭
越來越多的方式社交和互動,而且變得非常有意思。大家可以看到創客運動、創客空間等
等,年輕人以一些非常有創意的方式互動。比如說,一些創客創立了門戶網站,為世界免
費開發有意思的軟件,目前這個網站已經吸引了120萬會員。所謂社交指的就是一個人跟
另外一個人互動,科技在中間扮演連接角色。
談到未來,毫無疑問,數據的傳輸非常重要。現在4G技術已經非常普遍,很多公司正在開
發5G下一代的數據傳輸技術。現在視頻會議也好,多方會議也好,數據傳輸需求越來越多
。無論是小公司還是大公司,他們都希望能夠以一種新的標準去溝通。
二、物聯網
物聯網,也就是萬物互聯。互聯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在上世紀80年代,我們把電腦之
間進行了互聯,到了90年代,我們連接了知識頁面,2000年,我們讓人與人之間實現了連
接,到了2010年,我們可以把世界上數以十億計的設備和機器連接。這對於我們的社會和
經濟而言,都是一場革命。我們看到了Facebook這樣的應用程序的出現。但是目前在物聯
網領域,我們仍舊沒有看到像這樣的占據主導地位的公司的出現。我們會很幸運地看到不
同的公司在這個領域競爭,它的潛力是非常大的。
2015年在紅木市成立的智能家庭公司Brain of Things,實現一個家庭里裝有一百多個由
人工智能操控的傳感器和智能物體。大家也聽到過智能城市的說法——城市裡密佈電腦、
城市由軟件操控運行、城市是“可編程”的。事實上很多歐洲的城市,正在出現智能化的
趨勢。智能城市的技術,可以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現在有人覺得到車庫拿車還是
非常復雜,比如,停好車之後,要去到9樓,還要自己手動地按一下樓層,但是未來智能
家居科技可能可以做到電梯自動識別,指引我們到相應的樓層。
三、大數據
數據的使用量越來越大,在不久的將來,人類每年產出的數據量將超越過去20萬年的數據
總和。很多人把數據跟石油對比。石油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扮演的都是經濟驅動力的
角色,從石油當中,我們可以提取汽車使用的汽油,可以提取製造塑料。數據是一樣的,
有了數據的提取之後,可以實現汽車的自動駕駛,可以實現3D打印,可以實現社交媒體,
數據無處不在。
那麽哪些公司面臨的大數據問題是最嚴重的呢?在國外像谷歌、亞馬遜,在中國像阿裡巴
巴、騰訊、百度這樣的大公司,他們已經開發出來幾乎所有用戶都在使用的開源的免費軟
件。這樣的軟件從數據角度來說,究竟有什麽樣的問題呢?數據都是由設備、機器處理和
消耗的,也就是說數據是由機器產生的,然後又是由機器去處理,我們人在這個過程當中
似乎扮演了絆腳石的角色。
談到大數據,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小數據。蘋果的銷售額達到了2000億美元,大家也可以從
自己的手機上,查到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公司的年度銷售額,這對於我們來說,究竟有什麽
樣的啟示、什麽樣的意義呢?毫無疑問明天的天氣對於各位來說也是重要的。這就是我所
說的小數據,小數據是服務於普通老百姓的,是大家可以在自己的手機上看到、查到的數
據。小數據才是正確的數據,大數據適用於集中參數模型,小數據適用於分佈式模型。
四、生物科技
有記者曾經問過我,這十大技術風口當中,哪一個未來是最有影響力的?我談到了合成生
物學。從20年前開始,生物科技產生了一個泡沫,2010到2015年期間,標普500指數顯示
生物科技指數飛漲400%多,2015年第二季度,15億美元風投資本進入初期發展公司(僅硅
谷占了其中10億美元)。後來泡沫破裂了,但是生物科技整體的趨勢還是不斷前進、不斷
向上的。根據摩爾定律,處理器的處理速度會越來越快,這一點也可以應用在人類基因組
讀取的技術上。隨著半導體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解讀人類基因圖的速度也變得越來越快
。從1990年到2003年,十三年間花費30億美元才完成第一次人類基因組測試。從2003年開
始,成本變為200美元,下降了99.9%。現在已經實現便攜式基因測試,可以快速地讀取個人
的基因組,再也不用像之前一樣在大型醫院配備大型設備去讀取,這非常適合非洲等欠發
達地區。
除此以外,背後的工具也非常重要,能夠真正支撐科技不斷向前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方
面,就是工具的使用。我們看到了很多先進的生物實驗室的發展。
另外還有基因編輯。基因編輯是要糾正基因造成的疾病。2012年,生物學家發明瞭CRISPR
基因編輯法,世界頂尖的一些期刊雜志上也發表了很多關於CRISPR的論文,很多初創公司
也希望落地基因編輯技術。有了這樣的技術,我們對基因不僅僅可以讀、寫,而且可以編
輯。現在有一些機器可以做得更加便宜,並還有理論方面的改進,這意味著很多普通人也
可以做合成生物的工作。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變化。計算機最大的變革,就是普通人可以
像喬布斯一樣,在車庫裡面做實驗。
當然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實現長壽。2013年,谷歌成立了一個長壽實驗室,著名生物科學家
克雷格·文特爾(Craig Venter)成立了人類長壽公司。2016年,傑西·卡馬辛(Jesse
Karmazin)成立Ambrosia進行年輕血漿更換測驗。超過100家機構在進行對抗衰老治療。
五、金融科技與區塊鏈
比特幣在世界各地用得很多。比特幣最大的技術是區塊鏈,區塊鏈可以阻止人們從事非法
復制,這是為什麽你可以使用到比特幣,以及其他一些網絡貨幣。區塊鏈可以通用,通過
使用區塊鏈,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合同,確保沒有人欺詐。我們已經進入到智能合同的階段
,可以在人之間、企業之間、政府之間來簽訂基於區塊鏈的合同,同時這種合同是不會被
損壞的。比特幣2.0將應用廣泛,從金融領域乃至社會治理。任何對等協議都可能成為安全
、牢不可破的區塊鏈應用。計算機算法可以在沒有政府乾預的情況下保證秩序和可信度。
六、可穿戴設備
現在我們有健康手環、Apple Watch,還有谷歌眼鏡(當然不是特別成功),未來可能還
會有一些新的。可穿戴設備有兩種類型的應用。第一種是智能面料:如果你想把東西放在
我身上,那麽應該是放在我的衣服上的。增長最快的可穿戴產品是智能服裝。人們在傳感
器、電池、面料方面從事研發工作,實現服裝與監控、電子設備的無縫接合。這是一個全
新的數據驅動的商機世界。2016年,先進功能織物聯盟(AFFOA)在美國成立。
另外一個可穿戴的應用方向更昂貴,是外骨骼。這是軍隊發明的。阿富汗的美國軍人需要
背非常重的背包,穿戴上外骨骼後,人可以更加強壯,可以輕松背更多東西。這是為軍人
發明的,但同時也可以幫助一些虛弱的人,比如老年人和病人。癱瘓的人可以通過它來幫
助行走。
七、納米科技
納米科技帶來全新的治療方式,實現靶向藥物輸送、可消融傳感器、對細胞發布指令、早
期監測癌症等。目前針對疾病的治療,都會影響到身體其他地方,比如針對癌症的放療,
可能會影響全身。我們希望納米醫療精準地進入身體,找到患癌部位治療,不會影響到血
管和其他器官,現在很多實驗室已經有這些應用了。
納米科技主要是用於材料,石墨烯是最受歡迎的材料。但是每年都有新的實驗室宣佈發明
瞭最輕、或最強勁的材料,他們很多來自中國。進展雖然很多,但是這些材料還非常昂貴

八、虛擬現實
現在虛擬現實(VR)確實有泡沫。虛擬現實很久之前就發明瞭,但是要花很多時間才能成為
成熟的技術。現在需要戴眼鏡、頭盔的虛擬現實技術僅僅是第一代。為什麽呢?因為它們
還需要線,還需要連接到計算機等,下一代應該就不需要了,這就是為什麽在硅谷有非常
多的預期,大家對英特爾和微軟合作的Alloy項目感到非常興奮。英特爾將把Alloy的硬件
開源,微軟Holographic會對所有Win10系統計算機提供VR和AR技術支持。
當然我們也要等待一些新科技,可能會出現一些突破性的發展。近眼光場技術在2016年1
月估值達到了45億美元。此外還有HTC的Vive和Lighthouse的空間跟蹤技術,以及谷歌
Tango項目。
虛擬現實應該應用在哪裡呢?大家都說虛擬現實似乎唯一的應用就是游戲,僅僅如此嗎?
我看到有人在做虛擬現實用於新聞報道的實驗。我覺得新聞界應該關註虛擬現實,新聞媒
體從紙、電視到互聯網,可能下一步就是虛擬現實。屆時觀眾可以感受到敘利亞到底是什
麽樣的情況。虛擬現實也可以用到教育。虛擬現實的發明就是用於飛行員教育的。
九、3D打印
3D打印是另外一個可能會極大改變世界的科技。每個人到時可以自己來做一些東西,而這
會影響到整個社會。比如,我們可以從雲端的眾籌獲得錢,使用3D打印機來設計和生產,
然後用亞馬遜的全機器人倉庫,將產品存儲和銷售,再使用互聯網進行產品推廣、促銷。
傳統上,這需要大的公司和工廠,尤其是在中國、德國這樣製造業仍然非常重要的國家。
學術界也在研究4D打印,就是智能的材料可以編程。材料被生產出來之後知道要做什麽,
可以自己組裝,比如你打印了一個桌腿,然後再打印其他的東西,它們就可以自己去組裝
了。當然也會有問題,它們是非常昂貴的,也許你購買的東西打印出來,只能製作非常小
的一點東西,因為價格非常貴。我總是開玩笑,你可以3D掃描、3D打印,我們住在一個自
拍的時代,也許有天我可以復制一個自己,把我自己的復製品發射出去。
十、人工智能
我的背景就是人工智能,我最新的一本書已經翻譯成中文了,叫《智能非人工也》
(Intelligence is not Artificial)。人工智能大概有60年的歷史,其間最大的進展就是
深度學習。舉一個深度學習應用在醫學的例子。現在有數以百萬甚至千萬計的數字影像,
每次人們去醫院拍的X光片、核磁共震、CT等等都存在醫院裡面,由一個醫生來讀。之前
片子看過之後可能就被丟掉了,但現在IBM、戴爾、和飛利浦都在做深度學習的實驗,希
望可以掃描所有的醫學影像資料,讓機器像專家一樣來看這些影像,也許可以幫助找到人
身體里的問題。醫學知識每年都會發生變化,機器實時掃描所有影像,就像谷歌的機器人
可以實時搜索網頁一樣。
對於機器人,我不是特別興奮。在硅谷你們已經可以看到機器人了,它們只是為了讓你拍
照的,並沒有特別大的用處。但是我們還是需要機器人。比如隨著社會老齡化,我們需要
有人來照顧老年人。我們現在遇到最大的問題是常識,也就是說,這些智能機器人或者智
能設備,事實上是沒有常識的。
我們現在看到很多革命性的科技,我們做了大量的研究,我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新技術被
出現,似乎永無盡頭。但是更讓人激動的一點,比所有單個技術的出現更讓人激動的是,
把科技進行融合,融合之後我們又可以看到很多新的技術。我們整合它們的時候,或許可
以創造出下一個硅谷,有可能是在另外一個國家和地方的硅谷。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需
要有新型人才,叫做T型人才,指的是必須要有能力去理解不同的技術,能夠把這些技術
整合和融合,能夠瞭解他們的前景如何。投資“融合”的領域未來將會占領先機。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