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語] 35. 宜蘭鐵道拼圖

作者: sleeplist ( 超☆17jump)   2017-10-14 12:25:10
大家好,我們是大蘭教
這一周都是忽大忽小的暴雨,家中有漏水問題的肯定是有些苦惱
如果窗外這些精采的交響曲妨礙了您出門的計畫
既留之則安之吧,可以看看 大蘭陽文教謎題推理考究社 的文史調劑一下
像在雙十連結的尾聲中,我們刊出了關於蘭陽女中過去舊制服的樣貌
https://goo.gl/F6D9oW 都是一些有意思的樂子
除此此外所有解過的文史
都會在 https://goo.gl/bZ2pVp 這個謎題列表中建立成目次,方便查閱
本周的題目是 謎題 35. 宜蘭鐵道拼圖 由 蘭鴻版主撰文
以後關於鐵道的文史拼圖可能都會併到第35個迷題目次之下
希望這些文史能讓大家對日常熟悉的街景,有更深的親切感
以下為本文    (前言為 大30cm 版主撰稿,大、蘭、教每個字均代表了一位版主)
本文開始: 
(本文連結:https://goo.gl/E16g1J 懇請往下看PTT版的也幫點一次,好掌握統計)
謎題35. 宜蘭鐵道拼圖 (蘭鴻 撰文)
談「宜蘭線」鐵道、食光1998 (鐵路局食堂):
 
  我試著去想像,人類文明第一次遇到「火」的時候,比之熟食的美味、黑暗的亮光更
吸引人的,也許是來自於溫度,那個對於身體跟心靈都感覺到暖和的溫度,所以人們會不
自覺地在火堆邊團聚起來,用最舒適的姿勢,或坐、或躺;然後進食、喝酒、聊天或休息
,追求溫暖這個本質-也正是「食堂」最吸引人的本質。我夾起了吸滿蕃茄及蔬菜醬汁的
豆包,這是我當晚最喜歡的一道菜,每一次的咀嚼都可以感受到酸酸甜甜充滿豆皮香氣的
滋味,這個味道引領著我到那個林正芳老師記憶中1970年代左右,人聲鼎沸眾口難調的宜
蘭舊鐵路食堂的時光-現在的「Le Temps 食光1998 」。
 
  日本統治台灣之後,為了軍事及經濟的需求,開始規劃全島的鐵路舖設,1899年由南
北兩端開始興建鐵路縱貫線,1908年放下台中山線這塊最後的拼圖,完成北起基隆南至打
狗(高雄)的鐵道連結,從此台灣的地域時間,走進入了一個新的計時。
 
  滷蛋跟豆干是食堂最樸實的便當菜,賦予著舌尖鹹中帶點回甘的微甜,這是食光1998
主廚央請媽媽跨鍋所滷的。
 
  宜蘭線鐵路原本的規劃,是從台北的西南方繞過現今的翡翠水庫,穿過雪山山脈進到
蘭陽平原,與今日的雪山隧道(或北宜直鐵)的路徑相近,但因途經荒山野嶺,沒有附帶
經濟價值,且通過的地方為當時未實質統治的泰雅族活動區域,現場環境難以掌控,因此
作罷。1917年鐵道部重新調查規劃新的路線,改由宜蘭頭城往東北角穿過三貂嶺,進到貢
寮、雙溪延伸到八堵,再與之北部的鐵路交通網連接;同年底分頭進行北段八堵-猴硐、
南段蘇澳-宜蘭的工程,1919年完成南段,1920年可通車至大里簡,對於當時要前往台北
的宜蘭人來說,必須要在此地換陸路翻過三貂嶺,再搭火車或其它交通工具北上;草嶺隧
道於1922年開鑿,1924年貫通,完成八堵至蘇澳間全長97.6公里的鐵路,稱之為「宜蘭線
」鐵道。
 
  當石壁被貫通時,所射進來的第一道光芒,是耀眼地讓我們必須瞇著眼睛,才能微微
注視地未知的未來,同時也把外邊世界的風光,照進宜蘭這塊土地。飯後冬瓜喇阿湯的鮮
甜,把墜入時光隧道中的我拉回食堂的餐桌上,相隔一條街的宜蘭火車站,傳來火車待速
發動的聲音,我喝下最後一口湯,心裡期盼著,把最在地的「宜蘭味」順著軌道,帶往全
世界吧!!
 
作者: jelly777 (果凍)   2017-10-14 18:36: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