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花蓮市觀光指南郊外篇:吉安鄉

作者: k4851118 (高望)   2023-05-27 19:41:11
花蓮市歷史人文觀光指南郊外篇:吉安鄉(吉野神社遺址.慶修院)
巴哈姆特小屋圖文版
https://home.gamer.com.tw/artwork.php?sn=5724914
本篇以上下兩部分,介紹吉安鄉的歷史與景點。吉安鄉的地名來自日治時期有名的日本移
民村「吉野村」,因此戰後國民政府統治曾取名為「吉野鄉」,但感於該鄉名日本氣息太
重,因此改為吉安鄉。
吉安鄉在戰後初期還是典型的農業鄉,人口較少,後來隨者花蓮市區人口漸多,商業與住
宅地帶向市外擴張的結果,人口大幅成長,從1970年的3萬人成長到1980年代破5萬人,成
為花蓮人口第2多的鄉鎮。2020年吉安鄉人口為8萬3千餘人,是臺灣目前人口最多的鄉,
甚至遠遠掏開以「鎮」為名的鳳林與玉里。吉安鄉的北部與花蓮市融為一體,已有不輸給
西部鄉鎮的都市機能,雖然仍以「村」為基層行政單位,但早以不能用鄉下看待,不過南
部仍保有廣大的農村風光,南北發展的巨大落差是該鄉的特色。
由於「吉安」的地名來自於日本移民村「吉野村」,本篇所介紹的景點又都跟吉野村相關
,因此本篇上半部首先簡單介紹日治時期日本官方移民村的歷史(由於歷史篇並未詳細介
紹移民村的歷史,因此本部分也作為歷史篇的補充,另外下篇介紹的壽豐鄉也有日本移民
村,因此於本篇一併介紹)。下半部則介紹吉安鄉的景點,包含吉野神社遺跡與吉安慶修
院。
另外,本篇的日本移民村歷史主要參考自張素玢教授所著《未竟的殖民:日本在臺移民村
》一書。雖然許多人對於日本移民村的印象來自於後來發生作者出身爭議的《灣生回家》
,但張教授的著作才是正統的日本移民村研究,相當值得推薦閱讀。
日本在臺移民的形成
日本是地小人稠的國家,直到戰後初期農民均占人口的大多數,當日本走向近代時,農民
並未因此受惠,大多反而因資本主義成為從屬性的佃農,生活十分困苦。由於農村問題在
近代日本始終存在,許多知識分子提出許多解決辦法,其中之一便是鼓勵農民前往地廣人
稀的地方或海外。在臺灣尚未被日本統治前,許多日本農民曾前往北海道、美國夏威夷與
西岸等地,但前者在錯誤的土地政策下,移民仍被淪落為資本家的佃農,後者在美國存有
戒心下,逐漸限制甚至禁止移民。
日本統治臺灣後,立即成為日本知識份子眼中移民的新天堂,除了緩和前述日本農民的人
口壓力外,也期望日本移民能逐漸取代臺灣本地人,進而與日本達成同化,因此移民政策
不只是經濟上的,也有政治上的考量。臺灣被認為氣候適宜,物產豐饒,是適合移民之地
,但日治初期詳細研究移民可行性後,發現臺灣西部適合耕種土地早已被漢人獨佔,只剩
零星與貧瘠的土地,相形之下東部仍有許多土地廣大,人煙稀少的平地,適合日本移民建
設成廣大的移民村,因此成為日本官方移民政策的初期實驗地。
花蓮平原的官方日本移民村
前述可知臺灣東部被認為土地廣大、人煙稀少、氣候適宜與土地肥沃,是適合建設日本移
民村的地方。日治初期曾有私人企業嘗試招募農民前來臺灣開墾,代表性的就是賀田金三
郎在現在壽豐鄉曾開拓的「賀田村」(下篇壽豐鄉會介紹),但普遍並不順利,有些甚至形
同滅村,反映臺灣並不是想像中的日本移民天堂。日本政府有鑑於私人移民的經驗,因此
在東部打造官方移民村時嚴審移民資格,並給予許多優惠,期待日本移民能在臺灣東部落
地生根。
日治初期在建立東部移民村制度時,同時間也強化對當地原住民的控制,甚至利用討伐手
段。現在的吉安鄉與壽豐鄉一帶,日治時期前是阿美族的生活區域,其中又以七腳川社最
為代表性。日治初期日本當局對阿美族人採取安撫手段,要求協助當地的治安防衛工作,
但1908年七腳川社因對防衛工作不滿而叛變,總督府派遣兵力軍事鎮壓,除了許多族民遭
到殺害以外,其餘也被強制遷移,這些被沒收的土地就是後來的移民村。
1910-1914年間,總督府在花蓮共建設吉野村、豐田村與林田村三個官方民營村,其中以
吉野村面積最大,戶數也最多,聚落之間與到花蓮市區有公路與鐵路連接。各移民村招募
移民後,依土壤肥沃程度盡量以公平原則分配農地,並設置指導所協助農民耕種及生活。
各移民村內還設置小學校、神社、佛寺等,作為村落的教育與信仰中心。
由於官方移民村建設倉促,從日本遠道而來的移民到這裡才發現須自行開墾,甚至部分水
利設施在成立之後才逐漸完成。日本移民不適應臺灣的氣候,移民到此數年內病死甚眾,
加上數次颱風幾乎造成村莊與農作物全毀,而無颱風反而會造成旱災,這樣的惡劣天氣使
得開墾困難,移民生活困苦。
1910年代末期,總督府將移民村業務移交花蓮港廳,並停止招募移民,形同暫停官方移民
事業,直到1930年代才又在西部重啟。由上敘述,移民村建設倉促、移民水土不服、天災
頻傳都是官方移民村失敗的原因。移民事業雖然暫時停頓,但日本移民依然持續在當地生
活者,直到1945年日本統治結束,被迫回國後才結束,部分移民懷念臺灣的風情,這也是
《灣生回家》等作品的形成背景。
吉野官方移民村
吉野村是1910年所成立的官方日本移民村,原本為阿美族七腳川社的土地,在1908年七腳
川事件後被總督府沒收後建立。由於最初招募的移民多來自德島縣吉野川沿岸,為了與家
鄉聯繫而命名為吉野村。吉野村分為宮前、清水、草分三個聚落,面積約1千餘甲,大約
有300餘戶,據1918年統計居民約1千7百餘人。
吉野村以來自德島縣的移民最多,並稱他們為「模範移民」,其次來自廣島縣,都是來自
於人口密度高,耕地較小的地方。村中除設有移民指導所外,並設有小學校、神社、布教
所、醫療所等設施,另外由於建設較早,村民組織了居住民會、水車組合、殖產組合、青
年會、報德會等自治公共團體。由於天災頻傳、附近原住民的威脅,及野獸啃食作物等農
業經營不利因素,村民的互相合作有其必要。
由於日治初期在臺發展以糖業為主的殖民地經濟,移民村也接受政府指導以甘蔗為主要農
作物,其次為水稻與蔬菜等,前者作為糧食,後者與甘蔗作為經濟作物販售。許多水利設
施在建村之後才開始動工,而1912年的強烈颱風又將該村建物與公共設施摧毀殆盡,曾讓
該村陷入悲慘的氣氛,也連帶影響來臺移民意願。
1910年代後期隨者水利設施完備,田地開墾完成,居民生活才逐漸改善,但官方卻選擇此
時結束移民事業。依1943年的日本在臺移民統計,吉野村共有242戶1,210人,比起移民初
期減少。接下來所介紹的吉野神社與吉安慶修院,都是吉野移民村的歷史遺跡。
吉野神社遺址
吉野神社遺址位於慶豐村的「吉安好客藝術村」內,日治時期該地是吉野村中最大的「宮
前」聚落,名稱就是從該地為神社所在地而來。該神社建立於1912年,主祭神包含大國魂
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能久親王等。身為該地的信仰中心,每年舉辦各種祭典奉祀,
代表性的就是鎮座日6月8日的「祈年祭」,除此之外還有使政紀念祭、天長節、神嘗祭等

吉野神社建築現在已經不存,只剩好客藝術村的走道與殘存的石燈籠基座,看出彷彿當時
參道的模樣,不過在基座可看出「吉野村 木X清」(X為缺字)字跡,或許就是神社所留下
。另外有「鎮座紀念」的基石,後方刻有「明治四十五年六月八日」,也就是該神社的創
建日。
神社遺址周邊還有「花蓮吉野開村紀念碑」,依該紀念碑的文字可知設於1933年,已被認
定為縣定古蹟。該碑文描述吉野村的發展經過,文字依然清晰可見,敘述吉野村設於1910
年,首先從德島縣招收61戶移民,目前(指1933年)已有300多戶,並強調移民村即使面臨
疾病等開墾困難,但在逐漸適應風土及多年努力下,已經相當繁榮興盛。
目前神社所在地為好客藝術村,是為了客家文化而建立的設施。值得注意的是,吉野村附
近在日治時期末期解除臺灣人前來移民的限制後,有許多客家人前來開墾,戰後日本移民
離開後,客家人便成為這裡的主要族群之一。另外政府遷臺後部分外省族群也有前來吉安
鄉,並形成少數眷村,當時前來吉野神社遺跡取才時,藝術村內正好在展示外省族群在吉
安鄉開墾的經過,也有榮民在此生活的訪談。
吉安慶修院
吉安慶修院位於吉安村內,前身是1917年所建立的「真言宗吉野布教所」。除了神社外,
當時日本移民也移入日本式佛教作為信仰中心,因此佛寺建築也帶有濃厚的日式色彩。日
本統治結束後該布教所改名為「慶修院」,並順從臺灣宗教習慣移入臺灣佛像,但日式建
築仍有留存,直到近年該院認定為縣定古蹟後,經過整修後部分已經復原到日治時期的模
樣。
進入慶修院大門後,左邊便可看到佛堂,是典型江戶時代風格的日式建築,是具備講堂與
祭祀功能的莊嚴場所。該寺的主神包含弘法大師空海、不動明王與毘沙門天王等,旁邊就
有弘法大師的雕像。出生於西元8世紀的弘法大師空海是日本佛教宗派真言宗的創始者,
曾前往中國唐朝留學,回國之後被日本皇室賜予現在京都車站附近的「東寺」,與已經消
失的「西寺」是當時日本皇室的官方寺院,現在該寺仍是真言宗的總本山。
慶修院的特色之一,就是完整保存「四國八十八箇所」寺院的佛像。四國八十八箇所是日
本四國境內88所與弘法大師有關寺院的總稱,據傳是在日本室町時代訂定,江戶時代巡遊
該88所寺院被認為是日本僧侶的修行之一,被稱為「四國遍路」,不過畢竟步行巡遊相當
辛苦,因此也有佛寺收集這些寺院的佛像方便信徒參拜。
院內還有「光明真言百萬遍」的石碑,光明真言是佛教咒語之一,據稱膜拜、念經並繞行
石碑可以讓病人痊癒。院內的池子是仿照四國的形狀,加上上述來自四國寺院佛像,可以
看出該院與四國的關係甚深,這當然也是因吉野村以四國移民為主有關。寺院雖然很小,
但留下的歷史遺跡設施眾多,也有紀念品商店,還有一些休憩空間,是相當完善且兼具歷
史與觀光的景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