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玉山神學院絕美櫻花,千年信仰的神秘故事

作者: liaowanchun (婉美焦慮)   2018-02-28 19:27:18
遊玩時間:2018年/2月
遊玩地點:玉山神學院
地  址:花蓮縣壽豐鄉池南村池南路一段28號
電  話:+886-3-864-1101~2
官  網:http://www.yushanth.org.tw/index.html
圖文版完整網誌:
http://www.beautyanxiety.com/2018/02/yushanth-cherry-blossoms.html
2月寒冷冬日,台灣各地的櫻花紛紛遇寒綻放,燦爛美麗。
以擁有五千棵櫻花著名的玉山神學院,此刻滿山頭早已是緋紅顏色。
這裡,就位在花蓮鯉魚潭對面,不僅有滿山盛開的豔紅櫻花,更可遠眺碧綠的潭面以及壯闊的山巒。
這令人驚豔的美景,引起新聞爭相報導,成為爆紅櫻花景點,即使連平日都人滿為患!
今日來到玉山神學院,除了享受櫻花美景,更讓我發現了,在遙遠的後山,原來埋藏著許多關於信仰,神秘又迷人的故事。
♦♦♦
玉山神學院,為基督長老教會設立,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學生為主的學校。
基督教不僅在花東設立學校,更建立了一座又一座的教堂。
隨處可見的美麗教堂是花東特有的風景,無論在多麽偏遠的山區,多麽小的部落裡,都可以看見教堂顯眼的紅色十字架,甚至,有些村莊還有著兩座以上的教堂。
除了教堂特別多,我還發現另一件更有趣的事,那就是這裡的墳墓與一般墳墓不同,花東的墳墓是中西混合,中式墓碑上樹立了一個個西式的十字架。
各種當地特有的風景讓我發現一件驚人的事:花東至少有70%以上原住民都信仰基督教。
然而,原住民傳統的宗教信仰卻是祖靈崇拜與泛靈信仰。
百年前,人們到底為什麼改信宗教?
這後面的衝突與秘密又是什麼呢?
https://i.imgur.com/HG0UBb5.jpg
故事發生在八千年前,那時,台灣美麗的後山是原住民平靜生活的土地。
每個原住民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都離不開宗教信仰與生命禮俗。
出生時,布農族會舉辦嬰兒節儀式,人們為新生兒舉行佩掛項鍊的儀式,期望孩子們能像項鍊般耀眼美麗,宴請親友,接受族人的慶賀與祝福。
成年時,排灣族會舉辦成年禮,長老帶著16歲的男孩們出發打獵,攀爬高達三千公尺的大武山,經過半個月的嚴酷訓練,當男孩們成功將獵物帶回,表示已有成為男人的實力。
死亡時,是喪禮的進行。人們相信,肉體雖已死去,但靈魂卻仍存在,經由巫師舉辦各種儀式,善靈成為護佑族人的祖靈。
祖靈的力量極大,因此,每年七月,太魯閣族便會舉辦盛大的祖靈祭。祭典前,女人們會織布,釀製小米酒,為重要日子做足準備,祭典當天,天還未亮,男人們便紛紛起身,準備豐盛祭品獻祭祖靈。
人們將願望向祖靈傾訴,得到心靈上莫大的寄託與安慰。
https://i.imgur.com/GTx2dUU.jpg
然而,這平靜生活的願望卻被日本人用鋒利的軍靴,一腳又一腳地狠狠踩碎。
時間來到日治時期,日本人來到後山,以強大的軍事力量發動戰爭,奪取土地。
原住民一個個被迫離開熟悉的山地家鄉,到達不認識的遠方,在平地為日本人勞役工作。
除了失去自由,失去土地,更令人絕望的是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宗教信仰。
人們無法藉由豐年祭,聯絡族人情感,因為所有祭典禮俗被禁止;人們無法藉由打獵,教導孩子祖先的智慧,因為槍枝被沒收;人們無法藉由傳統喪禮,讓死去的善靈守護家人,因為室內葬被禁止。
最後,人們被迫改信神道,到神社祭拜。
https://i.imgur.com/C8QZwYz.jpg
終於,戰爭結束,溫暖的救援似乎就在眼前。
日本人離開之後,基督教不畏艱難,遠道來此傳教,西方國家的年輕牧師們紛紛來到台灣,期待把福音傳到這裡。
牧師們不僅帶來新的宗教,更帶來當時原住民需要的物資、醫療與教育。
深受病痛所苦的老人們,可以接受牧師的醫療幫助;離家遙遠、遭受戰亂的孩子們可以在教會的學校裡上課。
失去一切的原住民遇到基督教,就如同溺水的人遇到浮板,緊抓住新的信仰,不肯鬆手,但在茫茫大海中,到底哪兒是可以靠岸的所在。
https://i.imgur.com/m7ocxnV.jpg
基督教雖然給了人們幫助,但卻要求原住民再一次的放棄自我,放棄原本的生命經驗。
太多的差異慢慢出現在基督教的上帝與原住民的祖靈之間:
基督教信仰唯一真神,絕不可崇拜上帝以外的神明,原住民卻相信神明無所不在,是祖靈、山神、海神、與小米神;
基督教認為祭典是崇拜偶像的不當行為,原住民卻認為祖靈祭與豐年祭是部落生命的意義。
如此多的差異,最終,不免變成更嚴重的衝突!
原住民的信仰被視為邪教,過往崇敬的祖先被視為邪靈,祭典被禁止,祭物則被燒毀殆盡。
熊熊大火不僅燒毀了原住民過往的記憶,更讓人們深深受傷。
然而,出乎意料的,這個悲傷的故事最後卻有一個溫暖的結局。
https://i.imgur.com/amhqo9H.jpg
原住民慢慢地把西方傳來的宗教變得很「本土」。
為了融入當地,牧師們開始用原住民的方式解釋聖經,泰雅族的祖靈Utux,編織了宇宙萬物及人類各族群,其實是一位「編織的上帝」。
牧師更用原住民的圖騰建造教堂,溫柔的祖靈之眼化為繽紛的菱形圖騰,鑲嵌在教堂的彩繪玻璃上。
教會成為舉辦嬰兒節的地方,節日當天,媽媽們會將新生兒抱到教會,讓全村的人來猜猜孩子的名字,熱鬧的餐會,充滿歡樂的遊戲,讓教會充滿新生的喜悅。
教會學校成為維護傳統文化的重要力量,玉山神學院開設原住民語言課程,強調母語學習;創立那魯灣合唱團,推廣自傲的音樂與舞蹈;參加社會改革,鼓勵原住民為自己爭取權利。
♦♦♦
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們,用自己的方式與外來者互動,寫下一個又一個超「本土」的美麗故事。
關於「玉山神學院」:
地址:花蓮縣壽豐鄉池南村池南路一段28號
電話:+886-3-864-1101~2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