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 光臨藝術節之後,能為市民留下什麼?

作者: don323 (咚薯叔)   2021-11-21 14:04:48
臉書來源:
林彥甫 新竹市議員 臉書
臉書連結:
https://fb.watch/9pCDbq0I1f/
臉書內容:
謝謝光臨之後,能為市民留下什麼?光臨藝術節市庫已花費近 5 億元!「光之島」一晚
燒掉 6 千多萬!
不可否認像是兒藝節、新竹300、設計展、光臨藝術節確實帶來短暫性的觀光效益,也讓
更多朋友認識新竹,但我相信許多市民朋友跟我一樣很好奇:究竟這些活動結束後,為新
竹、為市民留下什麼?
新竹 300 城市博覽會 11 天花費近 8 千萬,當時新竹文創館內外充滿裝置藝術,還有許
多互動裝置,但活動結束後,一樣人去樓空,文創館依然閒置,待價而沽。
現在還在舉辦的新竹光臨藝術節,總經費已經超過 5.5 億元,中央的補助款只有約
5,700萬,等於近 5 億元是由市府出錢。其中「光之島」一晚燒掉 6 千多萬,結果活動
結束什麼都不剩。
我建議林市長光臨藝術節的裝置藝術和燈會作品應該要部分保存於適當地點展示,並且市
府應該要在下次定期會前提出完整效益報告。
不過市長說創作者都希望自己的創作保持在最好的狀態,不願意延期,所以謝謝光臨之後
,很可能什麼都留不住。市長也沒有正面回應是否能夠提供效益報告。
【回歸日常舊城蕭條依舊】
現在光是武昌街、大成街、中山路、復興路幾條街加起來就有超過 40家的店面正在招租
,舊城是非常非常蕭條,沒有辦法單靠辦大型活動就能夠來復興。
但具體來說,市府最近比較跟舊城復興相關的大型政策只有大車站計畫。市府希望藉由大
車站來縫合前後站,讓區域能夠均衡發展,但我們就很好奇,前站的商圈這麼蕭條了,市
府是希望透過這個計畫,把人帶進荒城嗎?
【大型展覽應成為城市發展的養分】
其實新竹市早在 20 多年前就已經有成功透過藝文活動促進城市發展的案例,像是民國
85 年開始舉辦的全國文藝季。
當時的新竹市文化中心(文化局前身),在每次辦活動前都會花上一年的時間進行田野調
查,然後將調查結果當作是文藝季活動的主軸,展演內容也因在地且有深度。
前後舉辦過的文藝季包括新竹玻璃藝術節、新竹電影史和戲院誌、新竹眷村味文藝季、新
竹米粉節、新竹風文藝季等等,且不是辦完活動就結束了,而是將收集到的史料、文獻及
田調結果,透過活化新竹市的閒置館舍成立一個個的博物館,像是新竹玻璃工藝館、影像
博物館、眷村博物館都是當時相繼成立的。
藝文推廣、城市觀光不應該是「人進得來,新竹發大財」放煙火式的思維,而是應該透過
每次活動累積的成果,凝聚在地文化的認同感和參與感。
「風光過後,能為新竹、為市民留下什麼?」這是身為一位市長必須要時時思考的問題。
下一篇我將談談我給林市長建議的舊城歷史街區復興計畫。
#第十屆第六次定期會總質詢
#謝謝光臨珍重再見
作者: jennyfish102 (想要多一個人)   2021-11-21 14:46:00
時力有時候就是論述太多,丟出一些問號,也沒有實質可行的建議,就淪為潮水而已,出發點好,但沒有結果
作者: dreammerhuan (dreamer)   2021-11-21 18:39:00
請問曾幾何時新竹有這麼多人 ???你有去現場嗎你們有問過店家 旅店的心情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