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 北坑溪古道高嶺馬達拉段順登結城山

作者: stationchang (station)   2018-10-20 10:44:24
圖文版(圖多)
https://ymmc.blogspot.com/2018/10/blog-post_20.html
北坑溪古道之高嶺馬達拉段(高嶺古道)順登結城山
人員:哲源、小郭 (男2,老手*2)
計畫行程:
Day1 10/17 台北→觀霧→9.8K大鹿林道東支線→水泥工寮→取水溪溝→高嶺駐在所C1
Day2 10/18 C1→來回結城山→本田駐在所→馬達拉駐在所C2
Day3 10/19 C2→取東南寬稜下切大鹿林道東線→4.4K來回神崎駐在所→觀霧→台北
實際行程:
Day1 10/17 台北→觀霧→4.4K來回神崎駐在所→9.8K大鹿林道東支線→水泥工寮C1
Day2 10/18 C1→高嶺駐在所→來回結城山→本田駐在所→馬達拉駐在所→下切林道
→觀霧→台北
參考紀錄:
1. 2012 自組隊結城境界 (東支線至水泥工寮)
https://www.keepon.com.tw/thread-d19a4e47-18d8-e411-93ec-000e04b74954.html
2. 2018 北坑溪古道:檜山-高嶺-本田段 (高嶺至本田)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526384494.A.C05.html
3. 2014 MIT台灣誌 #502-506 高嶺古道 (高嶺至馬達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NM46Fsz1Kc
4. 2018 大鹿林道東線訪馬達拉駐在所 (大鹿林道東線至馬達拉)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525768156.A.2C5.html
前言:
一開始是從李瑞宗老師的書認識北坑溪古道,後來又看了MIT節目,於是規畫這條路線尋
訪古道和駐在所殘跡,除了參考上述記錄外也有參考1924年陸地測量部地圖,當時駐在所
和古道高度的測量在今日電子設備的驗證下都還十分準確。
交通:
自行開車至觀霧
行程記錄:
D1 10/17台北→觀霧→4.4K來回神崎駐在所→9.8K大鹿林道東支線→水泥工寮C1
天氣:陰晴霧雨交替
0614 從北投出發,降雨率70%
0935 路上一路雨勢不斷,好擔心阿。抵達觀霧後仍有一陣一陣霧雨,先去遊客中心裝水
再去派出所辦入山證,辦好後把車停在大鹿林道東線外面的停車場
1015 0.3K管制站,交入山證後出發
1118 4.4K後林道越稜點,有一解說牌和反光鏡,決定先去看看神崎駐在所,在林道下方
落差10米處(路邊景點?)
1121 神崎駐在所,從小徑下去後撥開芒草就到了,有夯土牆數間、散落啤酒瓶和礙子,
駐在所後方有石牆駁坎和槍孔,在此到處尋寶照相
1130回到林道,討論到上結城山的路徑,有一般從東支線岔路和從東線12K後稜線陡上二
種走法,決定等下先看看東支線入口再說
1302 9.8K大鹿林道東支線岔路,討論後決定休息後從這裡出發上高嶺
1320 出發,入口的芒草看起來還好但是越走越密,前進100多米後因為芒草太密路跡不明
顯決定先切離林道循小稜往上爬,沿路動刀砍草砍咬人貓往上20米左右接到林道,雖然中
間芒草較稀疏但只是一時的假象XD,往後仍是高密芒草和崩塌堆積的土石,東支線的路況
真的很差
1401 水源
1450 石門,林道鑿開二側山壁從中穿過,此後進入整齊造林地,芒草沒這麼密了,在林
道髮夾彎前250公尺左右上切上面一段林道
1529 看到附近滿是伐木時代垃圾的水泥工寮,就稱為高嶺工寮好了,內部房間床板已無
,前廳相當乾淨,前人使用時都相當有水準沒人在屋內生火(讚),小郭提議睡這裡,猜拳
猜輸後就決定住這了
1540 出發往結城山方向溪溝取水,在溪溝往上游走一小段有看到活水流動
1600 取水回來,在前廳搭內帳
D2 10/18 C1→來回結城山→本田駐在所→馬達拉駐在所→下切林道→觀霧→台北
天氣:晴時多雲
0500 起床,感謝舒適的高嶺工寮讓我們一夜好眠
0645 從高嶺工寮往西北出發,森林裡透著陽光
0650 取水溪溝,往西偏南方向有路條開始上切
0700 在造林地上升50米高度後接上西北小稜線,在稀疏芒草中依然有密集路條
0713 接上寬平的古道三叉路口,西往本田駐在所,東北方向1分鐘即可往高嶺駐在所
0717-0745 高嶺駐在所位於高度2300米的稜線寬平地,周圍土牆頗有規模,古道沿平台東
繞後往北通往檜山,腹地內有相當多日治和戰後啤酒清酒空瓶、造林工人留下的垃圾,還
有前人撿好分好的柴薪
0745 出發往結城山,從東北方向松樹松針稜線往上爬
0815 抵達結城山。到2450米小山頭後還要在平坦的稜線走一陣子才會到山頂,山頂全無
展望,有二等基石和頭前溪水源基石各一顆
0820 循原路下山
0845 下切到古道後還繼續往前一段才驚覺過頭,回到高嶺駐在所休息
0900 出發往本田駐在所
0913 往本田古道約在2300-2200緩降,仍有不少路段有寬5-6尺的路幅,很是驚艷。當然
遇到谷線有小崩塌,遇到向陽坡面有芒草叢生但是都不大影響行進
0919 在一處沿山壁開鑿的古道欣賞砌築80-90年的路基
0922 走到地圖上一處明顯的谷線,古道上方有兩道小乾溝匯集,呈西北東南向
0929-0945 古道路寬因為芒草或土石崩落寬度略有變窄,有些地方土石鬆軟需要小心踩踏
1001 古道路況又轉好
1013 經過一個滿是芒草叢的乾溝,芒草堆中有咬人貓…
1028 來到南北向有水溪溝,在此休息喝水,離本田駐在所約100米左右
1039 本田駐在所高度約2200米,在大鹿林道東線9.5K上方約270米,從側門夯土牆內看到
破掉的礙子再從側門駁坎上到主平台,有一帆布外帳和瓦斯數罐(也許有登山者或獵人不
定期使用?),這裡酒瓶比高嶺少,小郭在這裡撿了一個底部有櫻花圖案的寬口瓶
1100 出發,續往馬達拉駐在所
1116 到比較緩平的寬稜,周遭也是造林
1141 接近等高線密集的谷線,從遠方就可以看到裸露的岩壁,往前一段後才發現有路跡
下切到崩塌處。到崩壁下看到有一倒木上面有2顆礙子,顯然是從古道崩塌下來的,小郭
研究一下從草叢揮刀上切橫渡,我從崩壁下碎石坡橫渡再上切回古道高度,但是上切的芒
草會刮人、碎石坡又滑實在不是好選擇,最後讓小郭在前面久等了
1200 過完崩壁小郭會合,休息
1230 之後有一些倒木枯枝和蕨類佔據古道路寬,必須鑽或跨或揮砍通過。從本田往西的
路況明顯比較差
1235 到地圖上另一明顯谷線,還好是個崩塌不嚴重的乾溝,從一株倒木旁邊下一些落差
就可以了
1243 古道通過小溪溝,在兩側築起駁坎
1307 距離馬達拉駐在所剩一稜線一谷線,在古道上發現還算完整的礙子,從森林間隙可
以看到下一個寬平的稜線應該就是了
1317 在路旁發現完整的古道駁坎,停下來拍照
1321 小溪溝水源,有涓滴細流
1322 比較大一點的活水,前面的水源應該是分支
1331 古道在此築橋跨越山溝,在東側有一約1.7米高的橋台,幾片疑是當年的橋板散落於
山溝
1341 另一個堆疊紮實的橋台,足見當年道路施工品質良好
1344 一個小山坳,古道從中穿過抵達馬達拉駐在所
1345 馬達拉駐在所,高度約2100米,在大鹿林道東線6.3K上方約130米的寬稜,當年於正
門豎立兩隻檜木門柱至今仍有一支未倒塌,腹地內有啤酒清酒瓶、杯、盤破片、煙管鐵片
,周遭有夯土牆和石砌駁坎,相當有規模
1400 離開馬達拉駐在所,抓東南方向下切
1428 在一叢又一叢芒草中下切,下70米後覺得稜線芒草太密,所以轉正南偏西,最後從
馬達拉駐在所南稜偏東山溝回到林道,里程約6.3K
1457 4.4K,神崎駐在所上方林道
1520 3.1K,休息把剩下的水喝完
1617 0K,剛好請兩位遊客為我們合照
1625 到停車場取車,稍微整裝後上去遊客中心,下山進新竹找小郭的朋友吃飯,後開車
回台北
後記:原先對路況的不確定,排了2.5天(含預備日)的行程得以在2日內完走應該歸功於在
我們先前就來披荊斬棘踏查古道的旅人,雖然古道位於大鹿林道東線上方有一些伐木造林
的痕跡,但是幸運地保存大部分的紋理,許多築路工法仍可清楚辨識。寫記錄的目的無非
是分享,希望大家除了利用東線拜訪大小霸之外也別忘了東支線(如果可以除個草就更好
啦XD)和橫越其上的古道,遙想過去警備道路系統串聯竹苗山區的歷史。
作者: s970028 (平凡路人甲)   2018-10-22 11:25:00
作者: mux3520 (甜兔)   2018-10-22 00:09:00
作者: pegylutw (tramper)   2018-10-21 17:41:00
推,感謝分享
作者: turtle2740 (cargogo)   2018-10-20 11:24:00
這條古道沒有封閉嗎?
作者: s813141 (阿超)   2018-10-20 12:13:00
推,可以申請結城山,入山證會發。@@
作者: iioufe (玲)   2018-10-20 16:05:00
原po好厲害啊
作者: jessica35354 (  )   2018-10-20 21:29:00
作者: mux3520 (甜兔)   2018-10-22 20:57:00
還有兩篇: 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799096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802177我不是大大,一起探古道的夥伴都背棄我去跟大師爬山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