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風雨無阻登山趣 攻頂五堵獅頭山

作者: oasis168 (pc)   2016-11-29 19:46:26
風雨無阻登山趣 攻頂五堵獅頭山
PCLin 1127
今早隨著「雕刻工會登山社」搭火車到五堵站,步行到獅頭山登山口-玉泉宮(關聖帝君
廟)。另外,載大鍋小鍋食物的隊友則直接開車到玉泉宮停車場。從這裡登獅頭山,繞上
廟後方的稜線,山路緩緩爬升,約30分鐘,登上獅頭山才1.07公里。途中通過一壯觀巨岩
壁-頗有特色的巨岩峭壁。
獅頭山,海拔174公尺,雖是小山,但展望極佳,擁有幾近360度的環繞視野。因下雨,故
攻頂後原路折回,一共才走約兩公里,這是有史以來示最短的一次。
獅頭山名稱由來
獅頭山因山形極似獅頭而得名,山頂有一圖根點基石,視野展望極佳。
五堵名稱之由來
在台灣的地名中,凡是用「堵」為名的,都和漢人墾拓時為防止、抵禦凱達格蘭族的侵犯
有關。堵作動詞,有阻塞之義,而由名詞定義來看,「堵」就是牆垣、牆壁,也是計算牆
壁的單位。古時候防禦用的土牆,以一丈為板,五板為堵。
從地型地勢來看,獅球嶺山系為基隆水系分水嶺,北為基隆港,南為基隆河。早期漢人由
基隆往南開墾,時常因土地紛爭和平埔族人產生糾紛,於是先期移民便利用基隆河彎彎曲
曲的地勢,設堵來阻止凱達格蘭族的攻擊與入侵,久久成為一個個封閉的聚落。換句話說
,「堵」是一個據點、聚落的意思。
頂堵也就是頭城、二堵、三堵在宜蘭的冬山鄉,四堵在台北坪林鄉,五、六、七、八堵在
基隆,因此我們可知道早期先民在台灣北部開墾艱辛,為紀念先民事蹟,因此一直延用過
去的地名!
地圖、影片、及照片請參閱:(照片均有解說,有靈感時或有詩詞)詳見:
http://lindavidtw.blogspot.tw/2016/11/blog-post_27.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