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 105.02雪季小O聖(個人)

作者: Schmid (On My Way)   2016-03-09 19:00:01
雪季小O聖(個人)
一、前言:
過年雪訓後,想著228連假要去哪裡,聖稜是我一直很喜歡的渡假路線,趁著雪季期間剛好
可以複習相關技能,也是個難得的機會。現在的雪季聖稜禁止入園,C+路線禁止獨攀,不
合理的限制,對我而言就是沒有限制了。出發前氣象表示不會下雨,做好計劃,告知父母
,上路。
二、時間:
2016.02.27~2016.03.01
三、人員:
Schmid
四、實際交通資訊:
去程:
台北轉運站→宜蘭轉運站(葛瑪蘭客運 0545~0720 單程129元)
宜蘭轉運站→武陵農場(國光客運 0730~1020 285元)
武陵農場→武陵山莊(分段接駁車 1020~1120)
回程:
武陵農場→台北(攔便車)
五、預定行程:
[02/27]D1 (六):台北→宜蘭→武陵農場→武陵山莊→池有山登山口→三叉營地→
新達山屋C1W1
[02/28]D2 (日):C1→品田山→布秀蘭山→素密達山→素密達山屋C2W2
[02/29]D3 (一):C2→穆特勒布山→C2→雪山北峰→雪北山屋→凱蘭特崑山→北稜角→
翠池山屋C3W3
[03/01]D4 (二):C3→雪山主峰→三六九山莊→雪山東峰→七卡山莊→雪山大水池登山口
六、實際行程:
[02/27]D1 (六):台北→宜蘭→武陵農場→武陵山莊→池有山登山口→三叉營地→
新達山屋C1W1
[02/28]D2 (日):C1→巴紗拉雲山屋→布秀蘭山→素密達山→素密達山屋C2W2
[02/29]D3 (一):C2→穆特勒布山→C2→雪山北峰→雪北山屋→凱蘭特崑山→北稜角→
翠池山屋C3W3
[03/01]D4 (二):C3→雪山主峰→三六九山莊→七卡山莊→雪山大水池登山口
七、糧食:
早餐:餅乾+黑巧克力
午餐:餅乾
晚餐:麵條+海帶芽+濃湯 or 香積飯+濃湯
八、紀錄:
[02/27]D1 陰、濃霧
0545~0720 台北→宜蘭,台北下著小雨,宜蘭陰天。
0750~1020 宜蘭→武陵農場,門票$160。
1120~40 武陵農場→武陵山莊,櫻花祭有免費接駁車分段接駁。
1250~1310 池有山登山口,碰到兩名保育志工準備上山,告知我要走聖稜,約好晚上見,
午餐。
1600 離開雲霧帶,藍天、白雲、霧、桃山、聖稜雪景、新達山屋,不時出現於眼前。
1650~1700 3.3K木柱,肚子很餓,大休吃東西。
1715 三叉路口
1815 新達山屋,志工兩人已到大約五分鐘,有一人是華梵的,已畢業十幾年,不久後路上
遇到的三人隊也到了,原來是有對三十歲的男女準備結婚,要去大霸拍婚紗。來的途中看
到雪況很好,上品田的路有殘雪,因為怕繩子結冰危險,決定把品斷繞掉。水塔水源充足
,一樓左右各一排LED燈,住起來很享受。
2005 睡覺,6度C,屋外滿天星斗,獵戶、大熊高掛空中。
前晚公司春酒,回家與老弟聊天,大約只睡四小時,加上前幾天受風寒,身體有些感冒前
兆,狀況不是很好,1K前走一走就想睡,之後左右腳筋緊繃,雖然還沒有到會痛的程度,
慢慢走到山屋,打轉休息之後再看情況。有燈又不缺水的山屋,要感謝相關人員的建設和
維護。
[02/28]D2 晴;1000之後多雲時晴
0340 起床,4度C,屋外北斗七星高掛空中,月光伴隨著一圈光暈,很明亮。
0520 雨衣雨褲吊帶手套全上,出發。
0620 過溪,水量大。
0700 塔克金溪源頭
0915~35 巴紗拉雲山屋,大休,陽光曬起來很爽。
1050~1110 9K木柱,四周已起霧,只剩西方有展望,但仍有陽光,一路上箭竹夾道,處處
殘雪殘冰,午餐。
1250~1310 布秀蘭山,風不大,四周都是濃霧,一陣一陣的飄,但西方、北方仍有展望,
黑色的品田山伴隨殘雪,在霧中有種特別的感覺。收訊不穩,傳簡訊報平安。山頂無積雪
,暫時不穿冰爪。
1415~30 素密達山前的連綿大雪坡,穿上冰爪。
1515 素密達山,稜線外都是雪。
1520~45 下素斷,穿冰爪卡卡的,慢慢探慢慢下,安全第一。
1635 素密達山屋,水塔結冰,門被雪封住了。素斷之後厚厚的積雪直到山屋,慢慢走。
1720 總算砍出人包可進出的開門大小,水塔一個被雪埋起來,一個結冰,用斧尖把冰敲破
,中層水未結冰,好險。廁所有門了,不過要用鐵線勾才能關上門,大便,舒爽。
1950 睡覺,2度C,屋外星星出來了。
決定繞掉品斷,從這方向由新達山屋到巴紗拉雲山屋還是第一次走,路況蠻好的。巴紗拉
雲山屋到布秀蘭山的稜線很熟悉,但也很久沒走了,殘冰殘雪走起來有種特別的樂趣。素
斷意外的沒有任何冰雪,預先準備的橫渡自我確保就用不到了,平安最重要。事先沒預料
到山屋門會打不開,雪堆起來蠻硬的,拿冰斧砍了一陣子後,發現整堆清掉太辛苦,就專
注在開門所需要的空間上,左邊清完以後發現拉門底部還是卡住拉不動,只好再清右邊開
門,費了一番功夫,可以進山屋休息,水塔也有未結冰水可用,非常感謝。學到一件事,
行走時有滑落可能就要拿冰斧,不能拿雙杖,如此才能夠滑落制動,確保安全。
[02/29]D3 晴
0400 起床,0度C,水袋掛著居然沒結冰,月光在朦朧中,早起可以多窩一下,悠閒打包。
0650 大便,拍照,出發。
0720~40 穆特勒布山,展望絕佳。
0805~15 回到山屋,水袋結冰了,開水塔裝500cc的水用來喝。
0915~30 5.9K木柱,大休,脫pile,擦防曬。
1245~1305 三叉路口,午餐。
1310~15 雪山北峰
1320~25 三叉路口
1345~1415 雪北山屋,門一樣被雪封住,調整鞋子和冰爪,把襪子擰乾,整裝,烈日當空
,爽曬。預計今天會摸黑,但是實在不想再砍一次雪開門了。
1655 凱蘭特崑山,風很大,過往黑森林叉路後開始出現鞋印。
1730~40 肚子餓,大休,戴毛帽保暖。
1820 北稜角,風極強,天黑後風伴隨著碎冰,打在身上臉上,很冷,腳印幾乎被風抹去,
只剩下硬冰。天黑忘記脫墨鏡,找不到下切路,跑到崖邊陡下再回頭,超級陡。
1850 下至鞍部,一路跟隨著步跡。
1940 翠池山屋,四周都是積雪,到土地公廟之後還找了一下才找到。燈不亮,不過屋內很
乾淨,太棒了。本日天氣很好,傍晚後四周雲霧全開,滿天星。吃一堆供品,感恩啦!翠
池的水沒結冰,溢流而出,很好取。
2150 睡覺,0度C,屋外滿天星,開門就可以看到獵戶,今天有操到,好好休息吧。
早上為了等太陽出來去穆特勒布賞景,沒有摸早黑出發,到山頂前沿路都是厚厚的積雪,
完美的360度展望,給我滿滿的感動,不愧是我最愛的山,曾經在我心情最低落時給我安慰
啊。頂著烈陽走在聖稜線上,非常享受,不過有些軟雪是一踩就整隻腳沒入的,雪把部分
路徑掩蓋住,只好抓稜線走,踩在小樹叢上,多花了些時間。天黑後在北稜角懸崖邊,只
要再往下一步就會墜落了,幸好及時醒悟回頭,平安來到翠池山屋,感恩。
[03/01]D4 大晴天
0400 起床,-2度C,愉快唱歌,口吐白煙。
0700 告別翠池,出發。
0815 鞍部
0830~50 雪山主峰,完美展望!風比昨天小多了,打電話報平安。
0930~50 圈谷底部告示牌,大休,拖吊帶,擦防曬。
1040 黑森林出口,在水源附近有遇到單攻雪主的三人,脫冰爪,一手拿冰爪一手拿冰斧,
直接往下走。
1050 三六九山莊,超熱,爽曬太陽,午餐。
1200 兩位志工從水源地回到山莊
1215 出發
1325~1335 哭坡觀景台,至此萬里無雲,完美的天氣,大休賞景。
1425~35 七卡山莊,有柯正民帶的消防雪訓團在此休息。
1505~25 雪山大水池登山口,警察已在此等候,準備開單。
1545 往下踢到觀景亭,好好思考過後,開始攔車回家去。
非常難得的大晴天,一整天都沒有雲霧,非常難得。完美展望的雪山主峰之前就見識過了
,但雪季時候還是第一次,可以直接看到玉山,更不用說周圍比較近的稜脈了。下山的傳
統路被踩出非常明顯的腳印,用雪地步伐一路跟著,順利下到圈谷底部。黑森林的雪和過
年時比起融了不少,有些雪季限定的捷徑消失了,剛到三六九時空無一人,充分休息後,
再用最舒服的速度下山去。出登山口被開單,心情有沮喪一陣子,之後受到上山時接駁車
司機的幫助,載我出武陵農場,不久後攔到車,一家三口出來玩的,直接載我回台北,感
激不盡。
九、後記:
聖稜走過很多次,對我而言有深刻感情,這次能順利完成雪季聖稜,感謝老天爺賜予的好
天氣,也感謝諸多幫助我的人。關於被開單這件事,我想在整個環境進步之前,要持續追
求個人成長,違法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不要留下遺憾,這麼完美的聖稜,我得到的遠
比我失去的多,這樣就好了。接下來休息到月底,做好充足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4.5.6月
縱走計畫吧!
Schmid 20160309
作者: iio ( )   2016-03-09 20:19:00
個人亦是惡法非法的支持者 給推~
作者: octopuso1c (堅持下去)   2016-03-09 21:07:00
純推記錄,但不推做法其實我認為只要登山者行前自己準備一份願意自行負責的聲明,就比較能接受。個人的進步是必須的,所以我也很好奇,國外在雪季會封山區嗎?我知道有些有,有些無不過可以理解Schmid大的做法
作者: jplo (jp)   2016-03-09 21:17:00
推 惡法非法 ,官逼民反 !
作者: deerdriver (騎鹿人)   2016-03-09 21:59:00
請問開單有怎麼樣嗎?
作者: oodin (Roc-A-Fella)   2016-03-09 22:10:00
1500罰單吧
作者: slapycoco (Viperidae 蝮)   2016-03-09 22:38:00
大推惡法非法!樓主讚!
作者: simonown (白羊與蛾)   2016-03-09 22:50:00
推:不合理的限制,對我而言就是沒有限制了
作者: pc2990 (Ryu)   2016-03-09 23:09:00
是因為您有跟志工說要走聖稜嗎? 不然員警為何會開罰你就說是走雪主東線剛下山..
作者: oodin (Roc-A-Fella)   2016-03-09 23:17:00
一樣抓包 因為雪季期間 需三人以上 且聖稜線不開放
作者: pc2990 (Ryu)   2016-03-09 23:32:00
對喔.. 可以體會強的人受限於這法規確實蠻無奈 不然就是要去國外爬...
作者: octopuso1c (堅持下去)   2016-03-09 23:36:00
我的想法同樓上,所以可以體會想爬的人的無奈但是我還是想問,封山本身就是惡法嗎?我不這麼認為耶封山如果是為了生態考量,我是贊成的,但如果是為了避免麻煩,我就不認同,但目前說是惡法的上面幾位前輩想請問你們能夠提出更ok的作法嗎?想聽聽意見而已@@雖然這是台灣登山環境的緣故(我好像變成認真魔人了><
作者: simonown (白羊與蛾)   2016-03-09 23:46:00
雪西芒草過長所以封閉一定也是生態考量吧 一定是的
作者: pasica (PP)   2016-03-10 00:56:00
以現行制度不能說是惡法,去年不是才剛一個雪季獨攀墜崖尼泊爾去年大地震後,珠峰也封山。雖然原po很強,但這種非法入山,若出任何意外,會涉及大量的費用。以及徒增救難人員的危險。並非每個救難人員都想要在雪季救人。請體諒國家救難人員。至於國家的限制是否合理,以及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又是另外的議題。
作者: astonic (蟑螂)   2016-03-10 01:28:00
樓上就標準阿李阿砸 通通喇進來講 不知道在講什麼的標準馬來西亞人墜崖的不是獨攀 也遵守了狗屁沒用的雪季入山扯到珠峰更好笑 請問雪山是剛有大地震完很危險嗎?再扯到救援成本 那大家開車車禍都不要救 禁止開車上路吧限制是否合理 一直都是同一個議題 少在那邊假切割pasica看得懂自己打了一堆有沒有邏輯嗎?
作者: billlushana1 (藍腹鷴火箭炮)   2016-03-10 07:55:00
強者推!話說某p大正是代表一般官僚想法,難怪要封
作者: mofox (foxx)   2016-03-10 10:30:00
作者: tiber (泰伯)   2016-03-10 10:43:00
作者: deerdriver (騎鹿人)   2016-03-10 11:21:00
現行救難人員沒辦法選擇不救或不找 扯車禍也是亂扯 車禍救援的風險會有山難救援風險高嗎......
作者: pasica (PP)   2016-03-10 11:22:00
A大 馬來人掛的地方是雪圈 我說的是聖稜雪季獨攀獨攀墜崖的事件(請Google)另 聖稜線雪季 非常危險,a大爬過嗎?社會資源是大問題。原因是現行台灣爬山族雪攀經驗普遍不佳 聖稜裸岩多雪季風險高。目前人力有限國家公園安全又無法到位。又沒有強制執行登山險 或登山規費下。雖說封山是鴕鳥心態。但現象狀況下。是個方法。若有更好的方式。請跟政府建議。而不是罵他惡法。然後觸法。又只會嘴炮
作者: pantani (我也想當綠手指)   2016-03-10 11:47:00
希望可以推行違規者不以國家資源進行搜救的法令
作者: Schmid (On My Way)   2016-03-10 11:57:00
我個人支持搜救收取合理費用,用以強化維繫搜救體系。
作者: deerdriver (騎鹿人)   2016-03-10 12:01:00
現在違規者好像就是要自費吧 忘記在哪看到的
作者: oodin (Roc-A-Fella)   2016-03-10 17:09:00
沒這回事 目前只有去年台中市"研議"颱風天搜救要收費
作者: weldom0830 (........)   2016-03-10 17:49:00
在我看來..推p大的言論,反推a大的辯駁,雪季獨攀聖陵先簽生死狀...出事的話就自己埋骨最愛的聖陵,別浪費國搜救資源...不然就是搜救費用自己捏著全出吞下去能做到這樣的話,大家對於高手要雪季獨攀百岳也別多嘴
作者: jplo (jp)   2016-03-10 20:11:00
我是覺得要開放一人的登山保險,由登山保險支付搜救費現行5人以上才能保登山險,不太實用,很難每次都5人以上
作者: Schmid (On My Way)   2016-03-10 20:57:00
搜救收費->保險支付 現在因為搜救幾乎不收費 登山險很沒用去年意外被石頭砸到右手開放性骨折脫臼 醫療險就很夠用了
作者: jplo (jp)   2016-03-10 21:05:00
我個人覺得日本的方式很棒,獨攀的人很多,登山險很健全,搜救收費(登山險可支付),搜救隊很厲害,摔了一堆人也不封山,由登山者自行評估風險,
作者: pasica (PP)   2016-03-10 21:15:00
日本不封山?j大可以查查日本第一高峰一年開放幾個月攀登?另, 日本的山難搜救分成官方跟民間,官方的由稅金買單,基本上是免費,不過基於地方稅收,分配的預算等原因,官方配置人員不足,以及基於 [在天氣狀況不佳,可能產生危險的時候就撤] 的原則,單靠官方不負使用。民間的成員雖是志工,但是還是有一定的收費標準,舉例來說一天一位志工3萬日圓~10萬日圓。民間的救難直昇機,一個小時50萬日圓。這些費用發生在 [只要委託出動],不論是有救到,沒有救到,都是要支付的。
作者: jplo (jp)   2016-03-10 21:18:00
這張是日本登山口拍的 http://i.imgur.com/aJiRjF8.jpg不到一個月就4死19傷,要是台灣早就永世不得開山了!人家照開
作者: s813141 (阿超)   2016-03-10 21:26:00
富士山 其實冬天也可以爬...
作者: pasica (PP)   2016-03-10 21:34:00
J大 請看上文日本救難制度。第一個問題日本主力救援包含直升機在民間,非官方。使用者付費原則。反觀臺灣,某姑小山失蹤,馬上檢討政府救援不力? 討論了一堆政府該怎樣該怎樣增快救援? 資金?政策?配套? 或許使用者付費早點建立是好事?但,真的是這樣嗎?S大 冬天可以攀 可是需要簽署有關你登山死亡受傷政府不負任何責任的免責聲明。(簽生死狀)你期待台灣政府也這樣做嗎?
作者: octopuso1c (堅持下去)   2016-03-10 23:44:00
長知識了,謝謝樓上幾位的想法和資訊我個人也支持個人採搜救費用按比例合理支付,遇到雪季或特殊因素封山期入山,山難搜救費用採登山者全額負擔身邊有朋友再做保險相關,建議旅平險就很夠用登山險以保險公司的風險計算,獨攀情況,公司也不敢保不過我認為會出現一種情況,爬山人有共識也同意免責聲明的推行,但真正是意外發生時,家屬和社會的壓力又會讓登山者為自己負責的態度複雜化了><颱風天衝浪客的例子也是,真正在浪板上的人準備衝浪的他們也都有自己安全的考量和覺悟,但發生意外時,搜救人員是沒有選擇的,所以我的立場是不牴觸規定,個人也不會支持身邊的朋友封山季上山但我覺得這種事情在台灣要取得多數登山者的認同,共識再來改進或改變制度,畢竟怕麻煩的封山也沒辦法使人信服,但在有更好的點子提出來之前,我並不認為封山是惡法,封山就說是惡法,好像太盲目了之前去過一個小地方,是"信仰"的理由而封山,現在還是處女峰就是了這是我聽過蠻特別的理由,但可以接受
作者: pasica (PP)   2016-03-11 00:18:00
卡瓦格博?
作者: mux3520 (甜兔)   2016-03-11 01:45:00
不眠山?(抖~)
作者: m06 (桂冠湯圓)   2016-03-11 02:34:00
旅平險,不賠山難。另外無論政府啥理由,只是顯得政府無能加鴕鳥。
作者: s813141 (阿超)   2016-03-11 11:40:00
為何不能簽? 看過國外的山岳影展 那才叫玩命 也不見禁止
作者: octopuso1c (堅持下去)   2016-03-11 14:04:00
推樓上,我覺得為自己負責的人都願意簽吧但我覺得p大的意思是,社會輿論加上基於生命,政府不太可能因為簽署了之後,就真的不救你,現階段來看還是不得不救,除非台灣社會這個大環境和家屬都同意這樣的做法,自己為自己負責,不過我想依台灣的民情,要做到這點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回pasica大,是喔,當地以前的居民真的不太喜歡登山客
作者: ak8118 (durial)   2016-03-11 14:41:00
希望有登山險不要限制人數 保費高一點沒關係
作者: xhung (xhung)   2016-03-12 02:01:00
開放保險人數也沒用 違反封山規定入山是不會賠的...
作者: zxc0312 (11)   2016-03-12 06:20:00
正義魔人出現 塊陶啊!!!!有人還在跟他理論 哈哈哈 時間太多
作者: avogau ( 假 裝)   2016-03-14 01:53:00
真的
作者: sujner (紙與蠟筆)   2016-03-14 09:57:00
旅平險問過三家 有2家能保 1家看情況 但也人(就像上面的板友)說不能賠 到底登山能不能保旅平,我一直有疑問...
作者: octopuso1c (堅持下去)   2016-03-14 11:27:00
回樓上,可以賠,因為有領過XDD 但我記得各家有各自規定,要問清楚,記得有限制高度,有些沒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