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背著孩子去健行-貴子坑、下青礐步道

作者: toiletmei (傲笑年)   2014-05-13 00:48:12
http://blog.xuite.net/toiletmei/blog/212246263
‧時間:2014年03月15日
‧年齡:11個月又12天
‧體重:約11.5公斤
  三月中旬,還是春寒料峭的季節,住在新竹的大學社團好友O看到了天元宮櫻花盛開
的報導,決定前來淡水一遊。前一晚就抵達我們淡水的窩,打算隔天一大早騎車到天元宮
賞櫻。早上六點左右便出發,還順道將淡水的古蹟群一網打盡,中午回到我們家時,說他
到天元宮時已經有遊客了,看來天元宮儼然已成為淡水最負盛名的賞櫻地點,大家為了搶
拍櫻花盛開的模樣,都成了早起的鳥兒。不過也因為期望太高,失望也高,今年的櫻花並
未同時開,盛開時又遇春雨將之打落,落得場面慘兮兮。
  午飯過後我問O是否有意與我們一同前去健行,O爽快的答應了,於是我們約了同是健
行愛好者的K一同前往,不過因為時間不早,我們打算到附近走走就好,就不深入山林裡
了。翻了翻Tony的書,有條健行步道位於北投區,距淡水不遠,且路程及風景令人滿意,
加上久聞「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大名,想一看號稱臺北盆地最古老地層的面貌。
  我們驅車直達貴子坑園區的正門口,將車停好之後便開始今日的健行。健行步道其實
從捷運復興崗站附近就開始了,沿著秀山路一路向上,但是這天天氣炎熱,怕曬的我們決
定偷吃步,將車開到園區正門再開始健行。步道入口有一面地圖,記住大致的方向後便開
始上路。
  一開始就是不斷向上的水泥階梯,步道沿著水磨坑溪而闢,剛開始的階梯比較平緩好
走,那時我還跟O有說有笑,O還問我背著小孩健行會不會很累,我回說累是累,但孩子喜
歡身處自然,看著他的笑靨也就不覺得那麼累了。
  沒想到剛說完嘴就被打搶了,迎面而來的陡上讓我差點喘不過氣來,步道漸漸遠離溪
谷,看著健步如飛的老公和K,我只能跟後面揮揮手示意他們先走,O好心的走在我後面,
不斷用雙手「推」著我,希望讓我輕鬆一些,無奈此時子台開始找奶,我只能認命的低頭
慢行。
  本來想幫我背上一程的老公看見子台在喝奶,便知道他完全幫不上忙了,於是直接捨
棄我,與K開始暢談哲學,看著他們倆情投意合(大誤),我這個正室實在是有苦難言(
無誤)。
  好不容易來到一座中式的木造涼亭,終於可以喘一口氣,小歇一番。健行最痛苦的就
是開剛始的那五分鐘,而這條以陡上為始的步道給了我很差的第一印象,算了算時間也才
走了二十分鐘,但就像是走了二小時般辛苦。
  子台終於喝飽在懷裡呼呼大睡,於是再度起身,約莫十分鐘後又遇另一座涼亭。由於
身子已經熱了,所以這次就不休息了,腳步好不容易變得輕盈,如果停下來豈不是又生惰
意了?
  於是加快腳步,想要追上老公和K,沒多久右手邊出現了一座古樸的土地公廟,小小
的廟上方有遮雨棚,且正門還以鐵欄圍起,不知是否因為神像遭竊過才如此小心翼翼?
  接著右方出現一平臺將臺北盆地景色一收眼底,老公和K早就在那裡休息了好一會兒
,於是拿出背包裡的麵包和水果,在此觀景休憩一番。附近剛好有許多蜜源植物,不時可
以見到蝴蝶的蹤跡,一旁還有棵櫻花樹,櫻花已經謝得差不多了,但那風姿綽約的樹型煞
是漂亮,於是我們便在此待了好一會兒,才又伸伸懶腰,再度出發。
  一小段下坡後,我們來到了貴子坑溪的溪谷,此時步道沿著溪谷左岸而行,這一段路
的風景十分優美,沿路綠樹成蔭、蟲鳴鳥語,讓人心情不自覺也跟著快活起來。
  可惜這段路實在太短,過了橋來到溪的右岸,便又是一連串的陡上階梯,我不禁暗自
叫苦,老公看到我面有難色,便出聲問我是否要換他背子台,我見子台仍然熟睡,不想吵
醒他,於是便搖搖頭,告訴他我可以再走一段路。人說為母則強,我真是當了母親才知道
自己的體力真是不錯,不過很多時候,都是咬牙撐過的,健行時亦是,常常告訴自己再撐
一會、再撐一會,結果就走上了大半段路了。
  之字形上坡的盡頭是一座打印臺,這裡也是往上青礐聚落的岔路,將近陡上500公尺
後可接復興三路,這裡在櫻花季也是著名的賞櫻地點,名為「櫻花隧道」,我在懷子台時
曾來過兩次,那時櫻花綻放得狂妄,令我印象深刻。附近的清天宮是向天湖、面天山的登
山口之一,我已登過面天山數次,卻從來未從清天宮上去過,反而是取陡上的興福寮登山
口,每次走都累得半死,卻又為峰頂風景著迷不已。
  我們未取階梯上去,而是沿著水圳走,這條水圳的出現令我聯想到坪頂古圳步道,不
過這條用混凝土砌成的水圳當然是新穎得多,不似坪頂古圳那般古樸有味。這條水圳稱為
「坪頂圳」,位於北投與淡水的交界處,引貴子坑溪的水源,灌溉小坪頂地區的農田。坪
頂圳本是天然石壁水溝,但由於滲漏情形嚴重而影響步道安全,因此所屬的北基農田水利
會決定於2004年進行700公尺的改善工程,於是便成了我們今日所見的模樣了。
  這條水圳路也是下青礐步道的精華段,右手邊是水圳、左手邊則有展望,這裡可以看
見關渡平之美,還可以見到筆直的水圳將關渡平原一分為二的特殊景象,我們一開始還在
研究那條究竟是不是馬路,後來仔細一看發現是水圳,讓大家都嘖嘖稱奇。不過這條將關
渡平原切成兩半的「水圳」其實是整治過後的「貴子坑溪」,看起來很像一條大排水溝,
水源則用來灌溉關渡平原上的農田。這條水溝兩旁還鋪有柏油路當作自行車專用道,看來
臺北市政府真的花了很多「心思」在把一條原本彎彎曲曲的天然河道「整型」成「直線化
」的「大排水溝」……
  最可笑的是,臺北市政府還把原先的河流稱為「舊貴子坑溪」,而把這條新建的水道
稱作「貴子坑溪」,像這種反客為主的命名方式,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啊!根據臺北市政府
工務局的網頁,光是水磨坑溪和舊貴子坑溪的河堤整治工程就花了超過一億的人民公帑,
整治的結果就是搞出一條完全不像溪流的水溝,實在是令人掉下巴!
  接下來有一小段平坦好走的山徑,旁邊是農家田園,還有幾棵櫻花樹仍有幾朵櫻花掛
在上頭。這段路也很輕鬆,而且一路上風景也還不錯,於是我和O聊起了大學時代的糗事
和趣事,回首那段輕狂的年少歲月,真是忘也忘不掉的青春啊!
  沒多久又有一座涼亭,這裡也有不錯的展望,但時間不早,我們就不休息了,何況剛
剛的路都很好走,一點也不覺得累。
  接下來就是最痛苦的之下型下坡階梯了。我心想好在沒有從這邊走上來,不然一定喘
到上氣不接下氣;爬山有道是「上坡容易下坡難」,下樓梯很傷膝蓋,而且我還背著子台
走,還好走到一半子台轉醒,二話不說馬上叫老公背,老公也很有義氣的接手,但沒有負
重的我走完這段連續下坡,到了平地腳還是抖個不停,回想剛剛路上還與一位老婆婆擦身
而過,心中暗暗佩服老婆婆的體力。
  階梯的盡頭是幾處民宅,立有一塊刻有「貴子坑親山步道,貴子坑側門登山口」字樣
的基石,此時再度遇見被整治的貴子坑溪,這裡是貴子坑溪中游的部分,只見施行跌水工
程的貴子坑溪河床已完全被水泥固化,一階一階的河階美其名是為了減緩水流流速,但這
樣一來河川裡的魚蝦再也無法逆流而上,這條河川的生命看來已經奄奄一息,水面遍布綠
色的浮萍,水質混濁甚至還發出些許臭味,實在很難想像這裡是一條河川的中游部分,如
果有機會去到下游看看,一定很心痛吧!
  過了一條小橋,從貴子坑教學園區的側門進入後,就可以看見昔日被挖得不成山形的
貴子坑山區了,剛剛的健行步道就是從眼前的山後方繞過,現在從正面一瞧,還有許多地
方是沒有植被的,岩石就這樣裸露在外,一下雨很容易引發土石流。
  貴子坑一帶的山區因土壤含有高純度的高嶺土和石英砂,因此自清代以降便成為瓷土
業者挖礦採土的對象,被開腸剖肚的山林造就「北投燒」和「大屯燒」的盛名,當時北投
可是數一數二的陶瓷重鎮。而後陶瓷業者利用機器大量開採,且利用溪水掏洗瓷土,造成
地表嚴重破壞、溪水渾濁不堪,於是當地居民將這塊凌亂不已的地區稱為「鬼子坑」。貴
子坑的水土保持功能盡失,每逢豪雨來襲就引發土石流,下游地區的民眾苦不堪言,於是
政府下令禁止開採,臺灣工礦公司也因此關閉,至於被挖得滿目瘡痍的採土區坡面則施以
穩定工程,並覆上植被綠化,而兩條溪流也陸續進行整治工程。
  只是這樣的河川整治工程在今日看來簡直是加速河川的死亡,至於原本的採土區則闢
為土水保持教學園區,園區裡的許多解說牌莫不對於政府的河川整治工程「歌功頌德」一
番,如果是不明就裡的人,還會以為在政府的作為下,這兩條河川終於恢復生機。
  抱著有些無奈的心情,來到園區裡的沿著石壁而建的木棧步道,這裡呈現的是五指山
的古老地層,就在我們觸手可及之地,這些白色的砂岩就是昔日陶瓷業者眼中的白金,然
而人類無止盡的挖掘終釀成大禍,被破壞的山貌和生態不知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回復以往的
樣貌?
  離開木棧步道前,O幫我們全家拍了張合照,背景是關渡平原,子台正盈盈笑著,老
公看著園區裡四處奔跑的大孩子們,牽起我的手、喃喃自語似的對我說真不曉得子台像他
們這般大時會是如何?我笑說回說,應該是活力十足的吧!有一對熱愛健行的爸媽,應該
會自然而然的愛上大自然吧!
  有次我們趁著媽媽上來臺北幫我們照顧小孩時跑去看齊柏林的《看見臺灣》,看完我
們兩個都哭了,很多場景讓我們的心都好痛好痛。這幾年老公在學校教授環境哲學,常常
告訴學生環境與人類的密不可分,也因此我們更是不敢輕忽自己的行為,無論是垃圾減量
、資源回收、環保清潔劑的使用都做得十分徹底,就是希望能帶動身邊的親友一同守護地
球。
  當鬼子坑因名字不雅而改名為貴子坑,它的命運並沒有因此貴重了起來。人類的所做
所為不會因為一個名字的改變而讓環境起死回生,臺灣是座寶島,最近卻被稱作鬼島,那
麼那麼,這些居住其中的魑魅魍魉,何時才能得道升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