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
Submit
Submit
選擇語言
正體中文
简体中文
PTT
Headphone
[閒聊] 一次對聲音偏好的解析嘗試
作者:
kujkoch
(空區)
2025-10-25 10:34:49
在下面的文字中,我將會嘗試證明有一項分析方式,使描述聲音成為可能,
由於這項方法的應用,每一隻耳機的聲音都能夠盡量的被文字描繪,
使其能夠透過文字與現實有所聯繫。
然後,我將盡力闡明我個人對於聲音的喜好,
並由此推斷這些聲音特徵與音樂類型的搭配,正是形成我對耳機的偏好的原因。
雖然以上這段是我抄夢的解析的,但這是我本文想嘗試的事,
了解自己的喜好是很重要的,
說老實話,有時候去試聽聽了一堆也不知道那隻好——當然有可能是那些都很爛造成的。
總之如果各位看完也有點想分析自己那就太好了。
對耳機聲音的偏好,由兩個部分來影響,一個是生理差異,一個是個人喜好。
不過呢,我只有一對耳朵,本文也是以超主觀角度嘗試分析我自己喜歡哪種聲音,
所以客觀條件對聲音的影響就簡單帶過。
對於耳機喜好度我歸納出兩個最主要的條件:音量與頻率響應、反應與殘響。
前者描述出每個瞬間的聲音狀態,後者則是描述聲音連接的方式。
雖然說每個瞬間累積起來就是一輩子,但這種積分法對我的聽力是不成立的,
那主要就是我沒辦法聽到那麼小的瞬間dt,所以宏觀的角度還是得顧。
以下正文開始。
音量與頻率響應:
首先音量是選擇耳機的第一要件,這點與頻率平衡有關。
下圖是一張等響曲線圖,圖上曲線所代表的意思是,以1000hz為基準,
各個不同頻率人要「感覺」到一樣「大聲」所需要的「聲壓強度」
(聲波的壓力強度,用機器量的)。
https://i.imgur.com/zCKyEmo.jpg
由圖可見,各頻率「等響」的聲壓強度並不相同,
並且在不同響度的情況下,高低頻與1000hz等響的聲壓強度差距也有所不同,
當音量越大的時候,曲線會顯得更平一些。
也就是說,在音量越大的情況下,達成所為三頻平衡所需的高低頻量感越少。
我以3000hz為基準,這是一個與人聲表現高度相關的頻率,
找一首有人聲的歌,開到平常習慣的音量,聽人聲的結像,
大小跟高度都在正中間的話代表是剛好適合的。
如果一隻耳機的3Khz跟低頻提昇程度很小(當然開放式耳機追求的平直的低頻,
封閉式跟入耳式則需要更多的低頻量感),
那這大概是一隻適合「大聲聽」的耳機,因為當大音量的時候才會達成應有的平衡度。
反之,若是一個兩頭翹的聲音,那這是一隻適合「小聲聽」的耳機。
至於高頻或低頻其中一邊量感明顯更大的耳機,我會尊稱其為器樂向或電影向。
關於3000hz可以觀看板上超精彩文章
「究極女聲 THE 3k SOUND」,
或是破產版的「3k赫茲與聲學共振峰」。
或是看下圖,是古典聲樂中人聲與樂團的頻率分佈圖,
可以簡易了解為何3000hz對人聲而言這麼重要。
https://i.imgur.com/SHjFiXc.jpg
關於頻率響應,我自己並不會去特別聽哪個特定頻率太多或太少,主要是聽平衡跟音色。
而平衡基本上是由音量所決定的,所以剩下的部分就由音色來決定。
當然每個人對於音色的扭曲程度接受度不盡相同,
比方說smoke on the water開頭那段知名riff,
在原錄音中,一開始是從左邊的電吉他開始,而後右邊的電風琴加入,
而有不少的耳機是沒有辦法聽出左右兩邊的聲音區別的,相當離譜,
這顯示出這些耳機的頻率平直度沒那麼好,有些頻率的音量不足或過大。
對我而言,足夠的平衡度與不過度的音色扭曲是
能夠聽到「樂曲結構」——而非「聲響」——細節的關鍵。
聲響的細節對我來說只是附帶的,我並不把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也許不是所有人都這樣認為,但在我的文章當中我可以做任何的設定與描述。
反應與殘響: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這點我想大家都同意。
因此僅從頻響的角度來思考是片面而不週全的。
音樂的樂趣不止於美妙的音色,音樂的樂趣存在於音符的流動之間。
而這正是本節要討論的,聲音的「開始」與「結束」的方式。
開始的方式,我稱之為「反應」,而結束的方式,我稱之為「殘響」。
首先討論「反應」,這是個比較單純的問題。
聲音開始的方式,無非就是在暴力跟溫柔兩個極端之間劃分等級而已。
這項表現與單體的種類有很大的關係,動圈的更有力一些,靜電則更溫柔細膩一些。
偏向哪邊會更好完全視歌曲而定,當然極端的表現有時會很可怕,
像是我之前有聽過一個號角喇叭播中國笛,聲音太過於暴力耳朵直接被刺爛。
至於「殘響」則是個比較複雜的問題,
為了釐清我喜歡怎樣的表現,首先要看看我不喜歡的表現。
比如說水月雨的aria 2和kato,三頻平衡確實很好,但是我並不喜歡,
主要是因為他的聲音殘響太久——或者另一種說法叫太濕,聽起來實在是反應很遲鈍,
在高速、樂器鋪滿的日系風格中根本是惡夢一場。
當上一個音還在回響的時後,後面的聲音早就開始了,全部混在一起非常可怕。
當然,這與所聽音樂風格有關,
如果主力是聽背景空間舒展,基本上都讓路給主角的歌的話,
殘響時間稍久的風格也不失是一種特色,
在調整得當的情況下會產生一種聲音圓潤而舒緩的聽感。
若是耳機低音多又殘響過久,例如一堆藍牙耳機,不特別指名,那更是可怕。
不過若是單純的低頻量大對我自己而言其實不是太大的問題,
像是sony mv1的低頻量也很大,但他的低頻收的很乾淨,不會堆積著造成壅塞的聽感。
與之對比的是hd490 pro,在絨毛耳罩下,
低頻的量並不會比mv1更多,實際聆聽卻會覺得低頻拖沓,不太滿意。
另一個便是殘響過短的聲音,比方說sony ier-m7或是stax的x1,
以我的個人觀點來說,音樂中留白的地方是「樂句的延續」,
而殘響過短的聲音則聽起來像是「完全的空白」。
ier-m7,主打是專業的舞台監聽耳機,是一種專注於「當下」的聲音,
樂句毫無延伸感,感覺是一句一句的歌而不是一整首歌,聽起來非常的工作。
而stax x1也是不遑多讓,尤其中頻跟低頻部分,
中頻方面人聲跟電吉他聽起來都很單薄,
低頻就更為嚴重,貝斯的表現非常差,
他本來是用來把各種樂器「黏在一起」的樂器,
混響過少加上厚度也不怎麼樣導致只能聽到撥弦聲,
後續「黏在一起」的部分基本上沒有,
整首歌聽起就各演各的,整體性不好。
當然這種風格也可以說是「分離度很好」,畢竟整首歌本來就沒組裝在一起。
不過這還是有招的,有個東西叫真空管(SRM-500T:「在叫我嗎?嘻嘻)。
雖然不是我喜歡的風格,但通常殘響很短的聲音是由於其巨大的優點所產生的副作用,
那便是——絕佳的反應速度,任何微小的變化都能夠分毫畢現。
在先前有提到過,相較於聲響細節,我更注重音樂的結構與整體性。
這明顯就是因為我的歌單所造成的,
個人主聽jpop、j-rock、硬搖跟金屬,全是又快又吵、音符塞爆的類型,
若是對所有細節的斤斤計較,那小小腦袋瓜可轉不過來。
反過來說,這種風格的耳機非常適合用來聽強調個人技巧與細膩聲響變化的錄音。
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對比,grado小瓜的e版跟x版對比。
grado 是我最喜愛的牌子,我的第一隻比較好的耳機是原版sr60,現在常用的是sr60e。
極為迅速的低頻收放,還有巨幅的中高頻殘響,完全就是搖滾樂神器。
高速而刺激的鼓點,瘋狂的電吉他,飽滿而極具爆發力的人聲,充滿了瓜多的魔法。
在x版中,加強了低頻量感卻使得速度大幅拖慢;
加強了中高頻控制力但狂野不再,
簡直就像是一個專門為拍奧運而設計的相機,
出新一代的時後提升了畫質卻犧牲了對焦能力跟連拍速度一樣。
完全就是提升了無關緊要的地方而失去了原本的核心特長。
從60x到325x,全都處於一種魔法消失的狀態,實在是非常失望。
以音響性的角度來說,e版小瓜很糟,
但以健康的角度來說,漢堡炸雞薯條可樂一樣很糟,那這會使我不吃嗎?
不,那可太爽了。
其他:
剩下部分會跟一些個人身體條件有關,
比如說入耳式耳機的聲音會高度受到個人耳道形狀的影響。
耳罩式的話在高頻部分會因為耳殼形狀而有所不同,
尤其是封閉式耳罩,由於聲音的空間封閉,
在不同耳殼與空間的搭配下容易產生不同的共振頻率,讓每個人聽感有所差異,
會有部份人覺得很高頻很刺,其他人又覺得還好的情況發生。
而開放式耳罩的話,我個人覺得耳殼所造成差異有,但不多,不會造成明顯的不同。
我自己的耳機借給一堆朋友聽,他們的感覺跟我自己的都相差不遠。
最後是音響,理論上來說每個人聽到聲音聲音都會是一樣的,
當然每個人的聽力會稍微有點落差,
但聽音樂音量再怎樣都會比聽力下限大不少,除非是真的聽損了不然差距真的很小。
以上,
文章不短,還有些混亂,非常感謝各位的耐心。
預祝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聲音,玩的開心愉快。
作者:
slowpace
(歐都拉巴巴)
2025-10-25 10:58:00
抱歉有點疑惑 靜電起音響應更快波形更陡吧?那為什麼靜電被分在更溫柔的那邊?動圈overshoot更多所以聽感更暴力嗎?
作者:
chiyoda
(博愛的千代田提督)
2025-10-25 11:04:00
https://zhuanlan.zhihu.com/p/87520012
這篇寫得不錯樂友們感受到的殘響往往不是時域上的,而是來自頻響
作者:
takase
(............)
2025-10-25 11:26:00
https://i.imgur.com/JDWhxlJ.jpeg
繼續閱讀
[心得] HA200 x HE1000se x SC5
allan5320
[交易] 徵-全國-寄送 SR紫保險絲
hdd60311
[閒聊] IE900/HD600/HD800s
s6031417
[交易] 賣-雙北-皆可 technics az80銀色
zinger0921
[請益] 想請問外皮老化的耳機線可以怎麼處理
ForestWu
[討論] 請教玩fps遊戲 turtle beach vs Hd600
s37312992
[交易] 售-雙北-面交 soundcore Aeroclip 黑
nonnon
Re: [情報] 鐵三角ADX7000
ultima1014
[請益] 雙北試聽PX8 S2及HDB 630店家
exe1349
Re: [請益] 3-5k藍芽降噪耳機推薦
hooks0925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