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器材變好然後發現是破錄音

作者: n1m5w8tsarp (布丁棉花糖)   2022-03-13 21:28:43
最近有個困擾就是器材愈用愈好,音樂變好聽了是沒錯

可是碰到幾首歌是發現錄音像被炸彈炸到一樣

明明以前聲音還沒有那麼清晰的時候都聽得下去QQ

而且那些歌旋律都是好聽的,只是用現在的器材會聽到很多瑕疵

在這種情況下要選擇放棄那些歌嗎,還是說拔掉前端來聽呢ww
作者: TS01923141 (ASPROS)   2022-03-13 21:30:00
代表電源端也要升級了
作者: djboy (雞尾酒)   2022-03-13 21:33:00
開始找數位的高品質音源吧,人生必經之路
作者: sleep30hours (一天超過30小時的睡)   2022-03-13 21:35:00
另外準備一隻容錯率高的耳機/系統?這樣的系統應該也不會多貴。
作者: wensety2007 (Wensety)   2022-03-13 21:45:00
找一隻很會潤的耳機
作者: shaylin3 (sevende)   2022-03-13 21:53:00
有些歌確實得放棄一些素質才能聽下去...
作者: yunagiklon56   2022-03-13 21:53:00
你在說殘響散Xㄇ...?我的方法是插原道聽
作者: dearflight (hihi)   2022-03-13 21:59:00
其實是錄音問題,幾乎是無解,除非用比較差的器材聽,或者的,接受原來爛的錄音其實非常多。XD
作者: iwpusmle (好累喔幹)   2022-03-13 21:59:00
對的,這就是升級的代價…我為了找到能聽五月天錄音的東西到處找中低階耳機,到現在還是沒找到讓我覺得素質ok,聽五月天不會覺得這啥破爛錄音的耳機。只好再往上升級看能不能解決了…
作者: dearflight (hihi)   2022-03-13 22:00:00
去家訪,結果電腦播放顯示動態,真慘,幾乎都是滿的,音量戰爭還在繼續嗎?
作者: Oswyn (Oswyn)   2022-03-13 22:02:00
找不同版本,單曲、專輯、精選、合輯、不同解析數位檔通常都存在一定的母帶處理差異,有的版本會差很大
作者: evadodoya (口責口責)   2022-03-13 22:03:00
有愛就可以了 其他就是你看系統去調整成好聽
作者: sputnik0083 (sputnik)   2022-03-13 22:04:00
手機+小尾巴配focal clear mg 快速解脫法
作者: jjoes77tw (泫我)   2022-03-13 22:07:00
對爛錄音已經看開的人路過...
作者: chiyoda (博愛的千代田提督)   2022-03-13 22:08:00
具體是甚麼瑕疵?CD流行樂可能是Intersample Peaks或響度戰爭下的動態壓縮
作者: luke417   2022-03-13 22:24:00
找相對好推的耳機直推看看?
作者: meropenem2g (meromeropenem)   2022-03-13 22:29:00
很多時候代表調整還沒到位
作者: ceier1 (ceier1)   2022-03-13 22:31:00
我是硬聽下去
作者: Daedolon (Daedolon)   2022-03-13 22:32:00
還沒到位 八面玲瓏而且性能出眾的系統是可以辦的到的
作者: chiyoda (博愛的千代田提督)   2022-03-13 22:36:00
先注意音量,用FOOBAR的 VU METER可以看播放曲目的音量可以確認該曲目是不是比其他小聲,我有些曲子就是要另外調
作者: zoraruru (ruru)   2022-03-13 22:43:00
昨天用HE1000se和X9000聽殘響散X,發覺根本在虐待自己
作者: dsadsa123321 (dsadsa123321)   2022-03-13 22:44:00
還沒到位+1 如果開始只聽得下特定音樂 代表調整有所偏頗
作者: odanaga (PixiyON)   2022-03-13 23:02:00
升錄音or搞hufi不知道升頻有沒有搞頭
作者: joesex1003 (大きいちんちん)   2022-03-13 23:02:00
找邊緣圓滑的耳機試試
作者: odanaga (PixiyON)   2022-03-13 23:03:00
我恨響度戰爭
作者: TUMUASHUN (土木阿雄)   2022-03-13 23:04:00
沒救 有些專輯錄音真的破 之前板上有討論過
作者: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聽了..)   2022-03-13 23:18:00
要看是哪種爛 動態那種的話比較沒辦法
作者: j33669 (這個下午有點無聊)   2022-03-13 23:25:00
錄音破真的沒救,源頭就是大便了
作者: kyoujin (京塵)   2022-03-13 23:25:00
用藍芽AAC編碼拯救 信我
作者: ultimatevic (龜龜龜)   2022-03-13 23:32:00
系統沒弄好的機會較高
作者: eu0519jw (E:U)   2022-03-14 01:11:00
應該沒機會吧,Mastering成果已經搞砸的話,改善若不是很有限就是越用越糟...
作者: paul1951 (paul)   2022-03-14 02:25:00
錄音破就拿低階一點的器材聽比較不痛苦
作者: sam352306 (我們會再相見)   2022-03-14 02:36:00
你講的錄音到底是什麼
作者: lee28119 (德莫尼克)   2022-03-14 04:24:00
我自己感覺是需要無損音源跟升級解碼 或是全打掉回去用藍芽 呵呵
作者: s30zx2000 (龍葵)   2022-03-14 05:58:00
準備一手海尼根!馬上驚為天人!
作者: cocoi (俗哩吧(男))   2022-03-14 07:40:00
其實高品質音源如果聽有些年紀的歌也是後製而已。真正有好的錄製技術之後的音源才是高品質。所以付月費買高品質的要想一下自己都聽哪些年份的歌以此類推24/96差不多頂了。MQA啥的,以目前歌的比例算商人技倆而已
作者: kodokawa0515 (NightAkame)   2022-03-14 09:31:00
所以我都聽first take 版
作者: dzwei (Cout<< *p << \n ;)   2022-03-14 09:37:00
這也是我遲遲不把ADX5000換成009s的原因QQ
作者: steffenlee (steffen)   2022-03-14 12:50:00
母帶本身就是爛錄音 再HIRES還是爛 爛錄音就不聽了
作者: hydeless (海德)   2022-03-14 13:37:00
有沒有想過就不要聽那些爛錄音的東西了呢?應該說是爛錄音爛混音爛後製爛藝術表現是一體的
作者: odanaga (PixiyON)   2022-03-14 14:01:00
音場頻寬headroom夠大其實動態被壓能硬吃但同樣情況 好錄音會表現得好更多
作者: evadodoya (口責口責)   2022-03-14 14:48:00
有愛比較重要
作者: dearflight (hihi)   2022-03-14 14:57:00
動態壓縮的音樂,在升級你的音響後,不好聽的會更明顯。偏偏流行音樂還有 ACG 還是壓縮的蠻嚴重的,花錢買CD 或檔案,比不上 YouTube 的現場錄音,真慘,唉。音量戰爭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印象中 first take 也是壓縮過了,找時間再確定一下
作者: Oswyn (Oswyn)   2022-03-14 15:22:00
有壓、程度差異,就像古典樂也是會壓縮但處理上會保留動態像現場、廣播、實況也是有即時壓、適度壓縮讚讚,有問題都是壓過頭了管機的溫暖感也是因為壓縮產生的
作者: TheWhack (我是德華)   2022-03-14 15:45:00
apple music上的殘響散x(hi-res),一樣覺得原本gain好高the first take版整體音量的壓力就沒那麼大
作者: cocoi (俗哩吧(男))   2022-03-15 02:03:00
看了大家的討論我跑去爬了一下文,有人分享現在的錄音手法好像也會有不一樣的聽感。他舉的例是演奏會樂隊前方收音,跟每個樂器前都有一個麥收音,出來的效果都不同。感覺一開始錄製的方式,就決定它的走向了。
作者: exquisite96   2022-03-15 02:18:00
照妖鏡。正常發揮^-^
作者: oocooc (你說你~想楊桃~)   2022-03-15 10:24:00
這個現象在東方project蠻常見,因為一堆都是同人社團,錄製的設備沒有像唱片公司那麼好..第一次拿好耳機聽到,還以為耳機壞掉ww
作者: zorro1111 (小z)   2022-03-15 20:18:00
早知道 還是原道...
作者: cocoi (俗哩吧(男))   2022-03-16 09:47:00
我在想這樣的錄製方式(多麥),會不會就是聽起來樂器分離度高的聽感, 每個樂器的位置都很明顯。但一個麥在前方收音,比較像我們在聽現場聽演奏會,全部的聲音都在一起,但還是可以清楚聽到每個樂器的發聲。我原本都以為是耳機調音造成的
作者: verdandy (無聊人)   2022-03-16 21:00:00
錄音除了錄製方式,後製混音也很重要,混不好也很悲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