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SIMGOT EM2、V-MODA Zn & BGVP DMG

作者: Yazilightar (Yazi)   2019-02-11 20:24:46
照慣例送上圖文好讀版:
http://bit.ly/2BtKupR
好一陣子沒上來和大家分享,
這回一次向大家分享三款手邊的新玩具,
希望對正在挑選平價耳機犒賞自己的人有幫助
也祝大家新的一年有一個更好的開始 d(`・∀・)b
================================我是分隔線================================
https://i.imgur.com/ERFL9LS.jpg
(Credit: Meteor Juan,圖片均自行拍攝 & 後製。)
文章同步發表於小弟的部落格,歡迎大家到小弟的部落格中觀看:
Yazi Lightar 在痞客邦的小天地 http://yazilightar.pixnet.net/blog
首先要感謝SIMGOT、V-MODA 和 BGVP 台灣代理外借這三款耳機給小弟測試,讓小弟有機
會體驗一下目前中價位中不錯的產品;再來同樣要感謝女王大人幫忙修圖,給小弟可以拿
上檯面的照片;最後,要感謝每一問讀者,有你們的支持是小弟撰文的動力。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進入今天的主題:
【北極熊開箱】開工日平價優質選- SIMGOT EM2、V-MODA Zn & BGVP DMG
https://i.imgur.com/LmwIXAg.jpg
https://i.imgur.com/zrY1SUR.jpg
https://i.imgur.com/YiYDZoc.jpg
前言
又一陣子沒有和大家分享手邊的玩具,適逢新年剛結束的開工時期,心情處於低潮的肝苦
人們或是即將開學的學生們,都需要音樂來療癒乾渴的心靈,買一支好耳機來犒賞自己一
年的辛勞自然不可欠缺,加上口袋中年終和紅包還有些許剩餘,應該都難免會有些心癢難
耐,今次小弟來和各位介紹一下近期收到的兩款借測耳機和一款壓箱耳機,由於這三款產
品同樣屬於入耳式耳機,同時目前在台灣售價相近 (V-MODA Zn 稍貴一些),所以剛好就
由這次分享一次評測三款耳機,希望能在您挑選耳機的過程中提供一些選購建議,也祝大
家新的一年有更好的開始。
首先第一款是由出品過廣受讚譽的 EN700 PRO 的 SIMGOT (興戈) 推出的 「洛神」 系
列 EM2,藉由搭載 EN700 PRO 頗受好評的高分子複合鍍鈦振膜動圈單體,再加上一顆
Knowles 生產的 RAF 32873 平衡電樞單體,企圖補足 EM1 到 EM3 之間的空缺,同時
SIMGOT 在成本、售價和聲音之間「出色」的掌握經驗又再次體現,為市場上增加一款值
得選的產品。
第二款是由 DJ 市場崛起的 V-MODA,本次介紹的 V-MODA Zn 也同樣具備濃厚的 DJ 風格
,這款耳機推出已經有一段時間,當初是作為 V-MODA 家最高階的入耳式耳機,外觀上維
持強烈的金屬風格,使用上較罕見的鋅合金外殼,內部搭載單 8mm 動圈單體,配上
DiamondBack™ 耳機線和豐富的配件,讓整個產品價值提升了不少;聲音風格部分也不遑
多讓,渾厚深沉的標誌性重低音自然沒有缺席,在這樣的風格下同時維持著不錯的清晰度
和低失真度,對於喜愛重低音耳機的買家來說不失為一件樂事。
最後一款則是由最近剛發跡的 BGVP 所推出的 DMG 入耳式耳機,BGVP 似乎是以相對高的
性價比來打入市場,耳機內部單體的配置數量在同價位產品中都相對較多,同時大量使用
平衡電樞單體,當然單體的數量並不是聲音的保證,不過廠商願意下更多成本來達到理想
中的聲音也是件好事,而 DMG 這款耳機自然也是不遑多讓,搭載4平衡電樞+2動圈(?),
其中動圈單體使用石墨烯+鍍鈦球頂振膜,加上 DMG 提供多樣的聲音風格選項,使用者能
夠就自己的喜愛做些微調整,如此高規格配置又價格實惠的產品一直是我們所樂見,底下
就讓小弟來和大家分享這三款耳機的使用心得。
產品設計和特色
▼ 首先我們先來看 SIMGOT EM2,EM2 維持和 EM1 相同的包裝風格,圖面上稍有變化
,右下角特別標出使用的是平衡電樞製造大廠 Knowles 的單體,平衡電樞的品質有一定
程度保障,然後同樣獲得日本音頻協會的 Hi-Res 認證。
https://i.imgur.com/zNy9ctX.jpg
▼ 打開上蓋可以發現耳機擺放在預設好的凹槽內,和最入門的 EM1 不同,EM2 的收
納包是和 EN700 PRO 一樣的皮質收納包,比 EM1 的布質收納袋在質感上相對來得好上很
多。
https://i.imgur.com/mTxBLIq.jpg
▼ 配件部分內附兩種類型、三種 Size 的耳套,兩種耳套類型能夠帶來不一樣的聲音
風格;耳機導線部分維持 SIMGOT 一貫的精美耳機線,內部材質也由 EM1 的四股 6N 無
氧銅線升級成四股鍍銀線混編線材,這些小地方在在顯示出和 EM1 的差距。
https://i.imgur.com/5Wr8yER.jpg
▼ 接下來我們來看 EM2 的本體,EM2 雖然使用透明塑膠外殼,但塑料的透明度相當
高,加上銀色背板和同心圓紋路金屬飾片,EM2 整體顯現出相當優異的質感,讓人忘卻塑
料比例偏高的問題。
https://i.imgur.com/FbflRO7.jpg
▼ 導聲管部分應該是維持鍍鎳黃銅金屬材質,能夠最大程度保證聲音的穩定度,出口
使用金屬綠網防止異物掉入,透明的機殼也讓人能夠一窺裡面的配置,整體做工相當精緻

https://i.imgur.com/nhkwg4P.jpg
▼ 耳機導線端子部分使用獨家的改良型 0.78mm 雙針可換式接口,改善早期 EN700
PRO 系列重複插拔接口容易鬆脫的問題;整體來說 EM2 在配件部分相較 EM1 有所升級,
在做工上維持甚至更好於 EM1,對比之下就能發現 SIMGOT 對產品線區隔把持得相當穩健

https://i.imgur.com/7z5H7Cu.jpg
▼ 接下來我們來看下一款 V-MODA Zn 耳機,外包裝部分保有 V-MODA 家一貫的六角
形風格,黑色搭配橘色的顯眼配色也相當好認,包裝上還附了一個仿皮的把手。
https://i.imgur.com/Hoyjljy.jpg
▼ 內包裝產品放置部分 V-MODA 明顯得更有經驗,小抽屜式的開闔方式也更加順手,
雖然包裝往往只有第一次拆開時會用到,但良好的包裝設計的確能帶來不錯產品體驗;本
次送測的是帶 3 按鍵支援 iDevice 的版本,但在 Apple 都拋棄 3.5mm 的年代來說有些
尷尬,不過意外的是不少專業隨身播放器反倒有支援 (e.g. FiiO M9)。
https://i.imgur.com/O9zCY7D.jpg
▼ Zn 在配件部分也算豐富,內附不同尺寸的 8 對 BLISS 3.0 矽膠耳塞、1 對
ActiveFlex™ 運動專用耳掛,可以讓買家選擇繞耳式或是正戴,便攜皮包採用磁吸開啟
方式,使用上相當便利,不過小弟使用一年後便攜皮包已有脫皮現象。
https://i.imgur.com/I4y4Ewk.jpg
▼ 接下來我們來看 Zn 的耳機本體,Zn 使用鋅合金壓鑄成型的機身,機身體整做工
精良,可以感受出不同於一般單純塑料材質的精緻質感,耳機背後有獨家設計的 V-PORT
氣流設計,有助於改善腔體內部壓力平衡,能夠在 8mm 的振膜尺寸下提供澎湃的低音。
https://i.imgur.com/HPdSsaC.jpg
▼ 耳機出聲口部位也是使用金屬濾網覆蓋,做工同樣處於高水準,雖然官方宣傳說
Zn 使用上義大利限量特製的濾音元件,但並未說明實際對聲音的影響,雖說限量,但實
際上現在網路還購買得到;耳機和導線連接部分使用很粗勇的保護,耐用度上有一定程度
的提升;耳機左右耳標識位於耳機下側。
https://i.imgur.com/VuuyzBv.jpg
▼ Zn 使用 Kevlar 特強防彈材料的 DiamondBack™ 耳機線,線材相對粗、有彈性,
長時間使用下 (使用兩年) 也的確有出色的耐用度,導線上的分線處使用很華麗的裝飾,
耳機插頭部分使用小弟很愛的 45 度加長型設計,在插拔的過程中更顯順手;也許是當初
定價和產品階層就設定比較高的緣故,Zn 的目前價格在市場產品中,做工和配件部分都
處於較高的層級,可以正戴在使用上也比較輕鬆寫意,是目前相當值得關注的中階產品。
https://i.imgur.com/MkO68WQ.jpg
▼ 接下來我們來看今次最後的參賽者 BGVP DMG,包裝盒以簡單的外包裝皮搭配產品
意象圖片,直接將產品的特色列在外包裝上,本次測試的是有麥克風的版本。
https://i.imgur.com/vAU5rfU.jpg
▼ DMG 提供多種矽膠耳套和一對海綿耳套供買家選用,同時也附上耳掛和線夾針對需
要更高配戴穩定度買家,除了這些標準配件之外,DMG 還提供三對調音管讓買家可以些微
調整聲音風格。
https://i.imgur.com/nh5quvY.jpg
▼ 下圖是 DMG 耳機本體的照片,可以發現耳機外殼製作得非常精緻,表面有類似烤
漆處理的質感,手觸感相當光滑圓潤,大致上和原廠意象圖沒有太大差距,耳機內側形狀
採用仿客製化耳機的造型,不過似乎對配戴穩定度幫助不大,雖然整體造型設計並不是非
常特別,但做工部分確實值得讚賞。
https://i.imgur.com/7MAiK8t.jpg
▼ DMG 耳機導線採用可卸除式設計,接頭用上常見的 MMCX 端子,但是由於 DMG 的
MMCX 端子是可輕易 360 度旋轉的設計,這對 MMCX 的耐用度有著高度的考驗,同時由於
耳機線極易選轉,在配戴穩定度方面也受到影響。
https://i.imgur.com/mZL97aL.jpg
▼ 下圖是 DMG 的三對調音管和卸下調音管的 DMG 耳機特寫,可以發現 DMG 並沒有
採用內部導音管設計,而是將聲音直接投射入前端的腔室,圖中耳機腔室內可見的孔應該
是平衡電樞的出聲口,動圈的聲音應該是藉由周邊空隙反射傳遞出來,剛好達到一部分的
低通濾波的功能;調音管部分銀色 為高音管、藍色為均衡管、金色為低音管,由外表很
難看出其調音的原理,不過推測應該還是使用調音棉之類的阻尼改變音色;另外調音管使
用很細的螺紋安裝,多次拆裝下可能有磨損的疑慮。
https://i.imgur.com/A67ea21.jpg
內部構造探討
如果有在觀察耳機市場的玩家,應該會注意到近兩、三年圈鐵耳機快速平民化,內部配置
的單體數量也越來越多,不似幾年前多單元平衡電樞耳機天價的情況,其中原因之一就是
由於對岸廠商開始提供大量模仿 Knowles 型號的平衡電樞單體,使得平價市場平衡電樞
耳機的價格直直落,雖然說我們非常樂見耳機價格下降,但對岸廠商仿造 Knowles 和
Sonion 所生產的平衡電樞單體,在表現上還是有些落後,在助聽器和通訊器材中是完全
沒有問題,但畢竟隔行如隔山,在高階耳機器材應用方面還是有其短版;這也使得多數廠
商開始標榜自己是使用正廠 Knowles 家單體,今天介紹的 SIMGOT EM2 自然也不例外,
還很怕人不知道所以直接標在外盒上。
▼ SIMGOT EM2 內部配置圖。
https://i.imgur.com/S6tmh8f.jpg
Credit:SIMGOT。
SIMGOT EM2 內部使用上一顆從 EN700 PRO 就廣受好評的高分子鍍鈦振膜動圈單元,搭配
上一顆由 Knowles 生產的 RAF-32873 平衡電樞單體,由於 EM2 定位在平價級區間,自
然是無法使用上如同 TWFK-30017 這類貴鬆鬆的型號,但這顆 RAF-32873 也有其特殊之
處,首先這顆平衡電樞單體尾部是有開減壓孔 (部分 Knowles 單元同樣擁有減壓孔),並
且用一個調音貼布調整阻尼,這樣的調整能夠帶來更近似於動圈單體的寬鬆感,對於動圈
和平衡電樞單元的聲音協調性上有一定程度幫助;另外,EM2比較特別的是並未搭載分頻
器,由於 RAF-32873 是一顆全音域單體,所以 EM2 採用的是和早年 Sony 平衡電樞耳機
類似的物理分頻加上通過導管、濾網等聲學原理調音手法,這樣的調音手法雖然也不是沒
有看過,但相當考驗設計功力,一個弄不好就會如同 Sony 當年那樣倒頭栽 (當然 Sony
當年還有平衡電樞製造經驗不足的問題)。
再來是 RAF-32873 的焊接端點位於單體的側面,從上面 SIMGOT EM2 的官方圖可以看到
,位於動圈單體左側那個銀白色的長方形物體就是平衡電樞單體,在這樣的空間下側面焊
接點能有效降低組裝難度;最後,就是 RAF-32873 價格上相對來得便宜不少,相較於
TWFK-30017 一顆 1000~1600 新台幣的價格,RAF-32873 大概只需 1/3 的價格,對於降
低成本進而增加售價上的競爭力有很大幫助。
▼ V-MODA Zn 的 V-PORT 氣流學設計示意圖。
https://i.imgur.com/51Jbpjd.png
Credit:V-MODA。
比較可惜的是 V-MODA 並沒有放出有關 Zn 內部配置的相關資訊,所以並沒有多少資訊能
夠討論,目前手邊的資料只知道 V-MODA Zn 內部配置一顆 8mm 動圈發聲單元,就以一個
主要面向重低音愛好者的耳機,這樣小尺寸的單元選擇似乎有點意外,不過也許是 Zn 搭
載了 V-MODA 獨家研發的 V-PORT 氣流學設計,Zn 確實能在小單元下實現厚實的低音,
同時由於單元尺寸不至於過大,使得 Zn 也有著不錯的配帶舒適度。
▼ BGVP DMG內部配置圖。
https://i.imgur.com/JDHF7Ll.jpg
Credit:BGVP。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 BGVP DMG內部配置,在平價產品中 DMG 的配置可以稱得上是豪華,
七軸高精密度鋁合金 CNC 腔體、兩圈四鐵六單元、雙複合式平衡電樞單體、石墨烯+鍍鈦
球頂同軸複合雙動圈、四路分頻系統搭配可更換調音管,聽起來似乎非常的美好?但總有
幾個點讓我們有些疑惑;首先文宣中提到做為負責中高頻的 10006 複合單元和負責極高
頻的 31736複合單元,Knowles 的目錄中無 10006 這型號,雖然說大量下訂就能跟
Knowles 訂製專用單體,不過 Knowles 的單體都會有系列英文前點綴字描述型號,而
31736 在 Knowles 的目錄中則有 SWFK-31736 這型號,不過單價上 SWFK-31736 單顆約
為 1100~1700 新台幣,考量到 DMG 的售價和官方宣傳文件上也並未提出使用 Knowles
單體 (雖然原廠”非官方”說法是 Knowles 單體),小弟個人推測 DMG 可能部分或全部
使用深圳倍聲聲學 (bellsing) 或蘇州億歐得 (1audio) 出品的單體,這邊再一次強調單
體的出品廠商並不是決定耳機聲音好壞的絕對要素,這邊只是單純就內部配置做探討。
▼ 網路上網友拆解BGVP DMG的內部配置畫面。
https://i.imgur.com/VvUfmLM.jpg
Credit:TechManZ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Nkm4pD2uFk)。
另外就是 DMG 的石墨烯+鍍鈦球頂同軸複合雙動圈,不排除廠商跟我們對同軸雙動圈的認
知有很大出入,但由網友 TechManZ 拆解 DMG 的影片和 BGVP 提供的結構圖看來,這似
乎只是一個單磁系統、單線圈、雙材質複合振膜的動圈單體 (石墨烯的烯還用錯),可能
只是為了宣傳上吸睛所以這樣寫,但對於沒那麼深入研究的一般消費者來說,這樣的宣傳
似乎會造成一些誤導, 另外 BGVP 的廣告部門似乎和工程部門溝通不良,繪製出來的配
置圖、文宣內容都和實際有很大出入,並且部分網站資訊也相當混亂;撇開動圈數量和文
宣不符的問題,即便 BGVP DMG 是一圈四鐵五單元四路分頻,這樣的配置還是相當豪華,
搭配上製作精美的鋁合金 CNC 腔體和可替換調音管,在3000元附近價位下還是非常難得
一見,不太清楚為何 BGVP 還需要在廣告文宣上動手腳?
測試環境和使用情況
本次送測的 SIMGOT EM2 和 V-MODA Zn 應該為全新品,而 BGVP DMG 由於在網路上看到
相同 S/N 號的文章,所以似乎是專為評測使用的樣機,由於考量到三款耳機均配有動圈
單體,所以我們將測試樣機進行超過 100 小時的 Burn-In,煲機後 SIMGOT EM2 在聲音
表現趨向更為滑順,Zn 則顯得稍微開闊一些,而 DMG 則沒有出現明顯區別,這裡再次聲
明,多數情況煲機並不會帶來天翻地覆的聲音改變,只會分產生微小的聲音變化,更多情
況是使用者的耳朵適應耳機的聲音;本次評測平台主要以 FiiO M9 為主,iPhone 4、
Lotoo PAW GOLD 作為輔助訊源,對比的耳機以 Vsonic GR07 Classic 為主,Noble
Audio Kaiser Encore和 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 為輔助,如想了解
比對耳機的評價,歡迎翻閱小弟的舊文章。
配戴感方面,SIMGOT EM2 和 BGVP DMG 都屬於繞耳式配戴,EM2 經過 EN700 系列的歷練
,EM 系列在配戴感方面有更好的感受,而 BGVP DMG 則由於較重的金屬機身和容易旋轉
的 MMCX 耳機線,雖然同為繞耳式,但在配戴方面並不出色;V-MODA Zn 則使用一般消費
者比較熟悉的正戴,選擇合適的耳塞後 Zn 能夠提供非常良好的配戴感,搭配上
ActiveFlex™ 運動專用耳掛後也能使用繞耳式配戴增加穩定度,整體來說 Zn 的配戴舒
適度遠好於 DMG,略好於 EM2;隔音性方面三者都水準以上,但離真正稱上隔音良好有一
段差距。
訊源適應性部分,三款耳機均能夠一般智慧型手機下順利驅動,EM2 和 Zn 在普通訊源下
的表現較為穩定,同時對錄音水準較差的音樂有較高寬容度,而 DMG 則稍微對中高頻控
制力有些許要求,在錄製不佳的音樂搭配控制力較差的播放器下,DMG 中高頻失控的問題
會顯得明顯,但並未到值得為這問題而選購更高階播放器的情況,因為更高階的播放有時
反倒會揭露 DMG 中高頻質地粗糙的問題。
另外必須額外提到的是,V-MODA Zn 和 BGVP DMG 具備麥克風線控,Zn 似乎有單鍵和三
鍵兩種版本,而 DMG 送測的是單鍵版本,在控制上 Zn 較大的按鍵帶來舒適的操作感,
另外在麥克風收音部分 Zn 也遠好於 DMG 和多數市面上的耳機,如果有特別需要通話功
能的買家,Zn 會是比較好的選擇,但記得必須搭配線夾,因為過於粗壯的耳機線加上非
繞耳配戴,讓 Zn 有三者中最明顯的麥克風效應。
主觀聲音評論
SIMGOT EM2
EM2 承襲系列一貫的乾淨聲底,在低頻區段拿捏得相對清淡一些,在部分區要強烈震撼感
的電影原聲帶中稍嫌氣氛不足,但在流行樂和其他清新小品中則顯得相對細膩,雖然低頻
下潛並不深,但在密度方面則相對地充足;EM2 中頻同樣保持著平淡細膩的風格,雖然在
動態方面的表現較為拘謹,也稍微影響到虛擬音場的縱深,好在橫向音場相對開闊,不至
於產生悶塞的感受。
此外,上面提到 EM2 使用動圈搭配聲音風格較類似動圈的 RAF-32873 平衡電樞單體,且
不使用電子分頻而採用單純物理分頻的配置,多數人都清楚圈鐵耳機往往有嚴重的銜接問
題,即便在 AKG K3003 上也能感受到那緊繃的中高頻和渾厚中低頻不合的問題,但 EM2
在這樣的配置下聲音銜接卻意外的相當出色,最少在這個價位下比其他耳機都來得好上很
多,中高頻過渡得相當滑順、和諧,圈鐵兩者在速度感和聲音密度上都相對匹配,較不容
易產生嚴重的失裂感,也使得結像相對凝聚和緊實,在流行歌中有著清晰的口型,有點貼
著面唱歌的特殊感受。
EM2 的高頻部分則要視選擇的耳套決定,均衡塞的高頻略顯黯淡一些,雖然不太能夠一聽
即吸引人注目,在解析力和高頻延伸上都略顯普通,但相對均衡和柔潤的聲音表現,在長
時間聆聽下能夠帶來較舒適的感受,同時略為衰減的高頻也能夠稍微拉開縱深音場,相較
下通透塞雖有著較佳的速度感和通透度,在樂器清晰度和細節表現都來得較佳,但聲音會
顯得更加平面化,同時也易揭露高頻延伸能力有限的缺點。
對於評測過 EM1 和稍微體驗過 EM3 的我們來說,真的會對 SIMGOT 的產品區隔能力非常
驚訝,不單單只是在產品做工、包裝和配件,EM2 連在聲音表現上也非常精準地座落在
EM1 和 EM3 之間,或許是我們期待的過多,總覺得少了一點在平價產品中發現破格耳機
的驚喜,但不得不說 EM2 在該價位下確實是一支值得推薦的好耳機。
V-MODA Zn
部分玩家喜愛享受擁有出色重低音能力的耳機,如果您是這類型的玩家,V-MODA Zn 就是
這樣一款值得每一分金錢的產品,雖然內部配置規格上比不上其他兩款耳機,但單動圈所
擁有的相位和諧感就不是其他兩款能企及,且得益於優異的腔體內部氣流管理,Zn 雖然
使用較小的 8mm 動圈單體,但在低頻的表現絕對不遑多讓,Zn 在低頻區段 – 尤其極低
頻區段 – 提供了非常充沛的量感,並且在衝擊力度部分拿捏相當得當,層層襲來的渾厚
音浪絕對能讓重低音愛好者滿意,尤其在需要澎湃低音的電影配樂中更是如此,低音雖多
但解析力和速度感也還在水準之上,同時難得可貴的,這樣大量的低音都被拘束在低音區
段,並不會掩蓋均衡平直的中頻區段,中頻樂器和人聲結像厚實飽滿,立體感上相當具說
服力,中高頻區段則略顯黯淡一些,擦弦樂器的表現較不出色,但也完全免除惱人的齒音
問題,直至高頻處又一拔升,鈸等低次泛音觸及高頻區段的樂器顯得較為清晰,搭配上溫
和的中高頻,整體聲音顯得溫潤微暗卻又不失細節的表現手法。
在虛擬音場的表現方面 Zn 顯得略為擁擠,且由於超大量低音的緣故,鼓和低音吉他等樂
器位置非常靠前,整體表現起來猶如重低音喇叭直接對聆聽者轟來的情況,這也使得部分
樂器在空間位置上有很大誤差,並不適合講究樂器定位的玩家,但對於喜愛低音的玩家來
說,嗯…誰幫忙把那個低音喇叭拉靠前一些。
整體來說 Zn 除了非常大量的低音之外,其他頻率範圍都相對的均衡平直,並不會讓人感
受到明顯過量或匱乏之處,同時由於高素質的單元體質,Zn 也能夠承受較高程度的 EQ
調整而不產生明顯失真,對於聲音調整有信心的玩家也能自由不受限的發揮。
BGVP DMG
DMG 有一個稍微兩頭翹但還是相當均衡的聲音表現,DMG 在低頻區段有些微的增強,下潛
度在該價位中相當出色,同時兼顧衝擊力度和清晰度,但明顯不是設計給低音愛好者的那
種類型,低音量感掌握得當且在進入中頻前迅速回復至適當量感,但在低、中頻銜接上稍
微有點突兀,使得中低頻區段上部略顯單薄,這樣的情況一路延伸到中頻,整個中頻的形
體感都瘦上一圈,但也讓中頻聽起來乾淨且迅捷,直白的中頻在細節表現也相對出色,讓
樂器和人聲聽起均衡且定位準確。
從中高頻處 DMG 音壓稍有抬升,撥、擦弦樂器顯得格外凌厲,但也使得聲音有時候略顯
銳利,好在多數情況都還在忍受範圍內;DMG 的高頻區段同樣保持和中高頻類似的響度,
並有著出眾的延伸能力,這樣的延伸能力幾乎能和價格高上許多的產品相比,且解析能力
上也非常出色,能將音樂中的微細節都剖析出來,並且提供出色的空氣感和開闊的虛擬音
場,但或許是在阻尼處理上未達理想程度,中高頻和高頻質地上略顯粗糙,特別是在
DMG 這種高頻有所增加且中頻退縮的耳機上聽起來更為明顯,嘗試過利用內附的調音管進
行修正,但即便金色 (低音) 調音管改善的程度也不明顯,而使用銀色 (高音) 調音管高
頻幾乎沒有太多變化,反倒中低頻上部又在單薄一點,這樣的情況使得 DMG在長時間聆聽
後容易感到疲倦。
撇除廣告文宣的疑慮,BGVP DMG 事實上擁有一個非常出色的聲音表現,清晰乾淨的聲音
下帶有一絲暖意,不論在細節、速度感和聲調平衡度上都有水準之上的表現,雖然中高頻
和高頻區段稍微有一絲遺憾,但對於手頭預算有限,卻想要體驗高規格配置圈鐵耳機聲音
的玩家來說,DMG 不失為一個適當的選擇。
寫在最後
在耳機孔逐漸從智慧型手消失的年代,平價有線耳機的市場也越來越緊縮,除非對音質或
是對低聲音延遲有高度需求的消費者,無線藍牙耳機在使用便利度上大致上完全超越有線
耳機,也許有人會問那這樣平價有線耳機還有選擇的價值嗎?小弟個人認為現階段還是有
其存在的意義,尤其是音質方面,有線耳機目前有著無線耳機無法相比的聲音表現,聲音
延遲也是藍牙耳機的硬傷,同時由於目前還有大量還保有耳機插孔的電子產品,就裝置間
適用廣泛性來說,3.5mm 的有線耳機還是有其無法比擬的優勢。
本次介紹的三款耳機都各有其獨具的特點,SIMGOT EM2 具備該價位區間中價格和功能性
上最平衡的表現,整體做工和聲音表現都拿捏得恰當好處;V-MODA Zn 則是擁有精美的做
工和豐富的配件,搭配上強勁的低音和溫暖卻不含糊的中高音,是重低音愛好者相當值得
挑選的產品;而 BGVP DMG 則提供這價位下難得的高級配置,加上可調整音色選項,如果
您不介意廣告文宣有詐欺的嫌疑,DMG 事實上也不失為值得嘗試的產品;但如同前面所述
,在一個無線耳機井噴的年代,目前平價有線耳機都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不過如果
您是和小弟一樣對音質有著較高要求,或是對聲音延遲有嚴苛的需求,這三款產品都相當
值得加入您的購物車中。
反之,如果您是一般輕度的使用者,同時對於耳機只想聽個響,對音質和聲音延遲都沒有
特別要求,小弟個人是推薦您花點時間研究一下藍牙無線耳機,在日常使用中能帶來不一
樣的體驗。
技術規格
SIMGOT EM2:
◆驅動單元:10mm超高磁路複合動圈單元&樓式平衡電樞單元RAF-32873
◆振膜:高分子複合鈦振膜
◆回應頻率:15Hz-40kHz
◆靈敏度:01dB(at 1000Hz)
◆額定阻抗:15Ω
◆失真度:<1% 101dB(20μpa)
◆聲道差:<1.5dB(at 1000Hz)
◆額定功率:10mW
◆導線:四股鍍銀混編線
V-MODA Zn:
◆聲道平衡:左右差異小於2dB
◆驅動單元:8mm全頻動圈
◆頻率反應:2Hz-25kHz
◆感應度:105dB
◆電阻:16 Ohm
◆線材:DiamondBack耳機線 (SpeakEasy3按鍵 適用APPLE系列)
◆重量:20.8g
BGVP DMG:
◆顏色分類: DMG亮黑帶麥 DMG深藍帶麥 DMG紅色帶麥
◆阻抗: 18Ω
◆頻響範圍: 15-45000Hz
◆耳機類型: 有線
◆有無麥克風: 帶麥耳機
◆靈敏度: 110dB/mW
◆插頭直徑: 3.5mm
◆耳機插頭類型: 直插型耳機
◆線長度: 1.2M
相關文章
【北極熊開箱】世界初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 - oBravo ERIB-2A
http://yazilightar.pixnet.net/blog/post/226193513
【北極熊開箱】你值得更好的 - SONY MDR-XB70AP
http://yazilightar.pixnet.net/blog/post/219183969
【心得】超容易!一次搞懂耳機類別
http://yazilightar.pixnet.net/blog/post/197981514
【心得】如何 Burn In/Run In 耳機?讓新耳機進入最佳狀態
http://yazilightar.pixnet.net/blog/post/19688001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