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拜耳動力 T1_2nd&AmironHome 平衡線分享

作者: B898789879   2018-05-21 00:48:21
其實,本來是被黑色的T1二代外型燒到,但沒有好的管道可以購買
結果....上週,友人都覺得標準銀色好看,
就手滑T1_2nd了...拿到後就立刻改了平衡線~
上周在選擇平衡頭的時候也有發文請教版上大大
選擇及製作過程其實有些小插曲就是了......
最後,在小李大的現場選擇了Viablue的3pinXLR頭
真心覺得Viablue的接頭直感挺好的,配色也好看~
https://imgur.com/a/wCCR9ZP
完成圖!!
https://imgur.com/a/E7UyrwP
(有點亂拍就...不要介意了@@")
在改線前其實我也對平衡單端的問題保持著疑惑~
但平衡線的聽感及搭配版上及網路真的蠻少心得
也因此想說有機會分享一下~
(我沒聽過更高級的頭+線,也無法比較評論更好的....)
但我認為在這兩千元以內的改動,真的是非常值得的!!!
在正文前,分享兩位選手合照~
https://imgur.com/a/ziT4sFQ
上機!!!
https://imgur.com/a/gzLJ65I
系統:
鐵殼Hub+USB電訊分離
DDC:U12 (I2S)
DAC:X22 平衡輸出
耳擴:H20
排插:IG8300+270P自製鋁合金排插
今天心得部分,我想分兩個部分~
一個是單端改平衡的心得
另一個,因為這兩支耳機板上的出現率也蠻高的
想說順便分享比較聽感~
以下正文!!!
一、6.3單端改平衡表現分享
1. AmironHome
重點: 縱橫向音場拉開許多,空間感、立體度、分離度較佳!!
音色差異:
三頻音色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
細節感提升,中低頻共鳴感、回音、殘響等更加明顯~
音響性算是整體的提升,但阿米龍本身就有耐聽、綿密舒適優秀的聽感~
改用平衡後有更好的臨場、寬鬆感,依然是非常耐聽好處理,好推耐聽的耳機!
2. T1 二代
重點: 橢圓音場更明顯開闊,各種樂器、人聲分離度瞬間拉開,層次、立體感提升!
音色差異:
低頻Q度有優化,高音色澤更耐聽,中頻比較沒特別變化感受....
簡單來說,改平衡線也跟阿米龍改變的方向差不多
細節感提升、整體共鳴感、殘響、細節等音響性都有突出
我認為影響更大的是,大幅提升了T1 2nd的空間度、立體度、定位感
基本上都爽度可說是當下立判.....
小結論~
有平衡輸出的各位,應該都可以嘗試看看!!
沒有平衡輸出的各位,少一個東西可以玩挺可惜的!!
以上心得,綜合我本人還有兩個(一般人)的盲測提供感想!!
二、T1 2nd & AmironHome 微心得
剛好藉由這個機會我想說也分享一下我對這兩支的聽感!
畢竟這兩支,在板上推薦的比例非常高,我個人真的也非常推薦就是了!
難得兩支同時可以聽,也想分享有興趣的人一些心得跟方向
其實,這兩支都算是三頻均衡表現出色的耳機!
只是表現的方式不相同,走向我認為也完全不同
那....廢話有點多,我想說我已"聽感的方向"來陳述這樣的感覺好了~
阿米龍什麼東西都給你還不錯丟給你~
中頻量、Q度、深度都給你不錯
中頻音色也給你不錯
高頻延伸殘響也有
音場、解析也都有
但可能素質上都是有差T1距離(而且天花板也比較低)~
但是耐聽 中音厚度 滑順銜接感很好音色的耳機!!
(簡單來說不用做什麼功課就可以有很不錯效果?)但是就比較平面不解析
最重要的是!!!!聽一陣子有個綿密感的毒性,真的會讓人很沉醉~
超級毒....
再來 T1 2nd 的部分
簡單來說,素質全面都是贏過阿米龍完全沒問題!
所以,有預算的狀況這兩支在選,基本直上吧!!
我認為T1 2nd部分,更具有優勢的大概是這三個"特色"
定位感、空間感、解析、拳拳到肉的動態
可以說在一聽就可以高下立判!!
另外,在樂器上(鋼琴、小提琴、管風琴)音色表現也是突出許多
人聲的可能大家都認為阿米龍很好! 但...T1 2nd 也挺好聽的!!
(阿米龍好可憐..節節敗退)
這個就是依照個人喜好了我想~
但是的確 T1 2nd 比較理性些,但這是可以調整的!
不過,以好搞、價格、無腦性、直推,這方面阿米龍可以說全盤獲勝....
簡單結論~
T1 2nd 真的很好聽!! 有錢沒問題~
直推無腦爽用阿米龍,上系統也可以有提升!!!
感謝各位觀看~
作者: kodokawa0515 (NightAkame)   2018-05-21 06:47:00
推心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