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入門耳機升級線 搭配DK-3001聽感分享

作者: dante777 (dante)   2018-03-11 23:46:16
入手Dunu DK-3001約略一個月,
最近去聽了幾條算是入門級的升級線,
(其實價格也不便宜,不過相較版上大大們分享的算平價了XD)
之前在一些論壇、貼吧查過一些資料,
很多人推薦升級線的價位不要超過耳機的一半,
以這隻耳機的價位,
預算約略抓7K。
DK-3001的特性版上也有滿多討論的了,
為了方便帶出升級線的調音,
約略歸納成三點:
1.音場不錯但有點空
2.低頻量多
3.中高頻聽感偏冷 (這點我愛)
我自己覺得這是圈鐵特性下容易會發生的問題?
相對較解析的中高頻和包圍感足夠的低頻得到的聽感,
手上有官方的平衡升級線(7n單晶銅/單晶銀 混編 + 4.4mm),
至於4.4mm插頭是一個不知道什麼雜牌的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低頻有成功收斂,
但是相對於原線音場變得更空蕩了,
所以想找的升級線對應耳機特性的調音方向為:
1.擁有較厚聲底 能讓聲音不要那麼空
2.低頻能稍微提升力道並減低量感
3.中高頻要維持清亮,不能被低頻蓋過
主要聽OC Studio和漢聲兩家台灣牌,
輔以兩條店員推薦的(名字忘了抱歉QQ),
銅線 OC 奧菲斯MK5.5
這款聽了4wire和8wire,
OC的銅線是採用萬隆的7n冷凍單晶銅,
聽起來很有趣,
不是很像想像中的銅線,
低頻和Zen相比較集中,
同時中高頻也有銅線賦予的情感:厚暖聲底,
我認為解決了1,2兩點,
可惜在中高頻的延伸上聽起來有點怪怪的,
很奇怪的是8wire相對4wire的提升相對不明顯,
大概就只有聲音稍微變厚而已。
銅線 漢聲 Zen
漢聲的升級線是版上很多人推薦的,
採用的線基廠牌不明(推測是自己母公司的?),
是使用單晶銅里茲結構,
聲底非常的暖,
低頻包圍感十足,
可惜4wire版的中高頻會變的比較暗,
甚至有點被低頻蓋過,
8wire相對4wire是有相當大程度提升的,
甚至我覺得8wire所給予的音場和聲音厚度,
能夠解決4wire被低頻搶戲的問題,
中高頻的厚度足夠到能跟低頻分庭抗禮,
基本上這條要選就選8wire了XD
相比於OC的銅線,
以DK-3001搭配來說,
大概就像T8IE v.s. Xelento的調音差別,
如果要我選會選Xelento( OC的銅線)。
銅線 某香港牌
這家我沒細問材質,
是小眾老闆推薦的,
價錢比起OC和漢聲是相對便宜的,
老闆說8wire做起來也才快4000,
不過現場只有4wire的,
當時聽起來覺得是介於OC奧菲斯跟銀線之間,
速度感很夠,
中高頻也是厚底但是延伸感不錯,
聲音比起上面兩條還要纖細一些,
除了覺得音場有點被壓縮的怪異感以外,
其實挺不錯的。
銅線 某日本牌
這間是My IEM店員推薦的,
價錢比前面幾條貴,
很不幸的這條我在銀線後面聽的Orz
銀線大幅提升中高頻細膩度的印象還在腦中徘徊,
比較無法好好跟前面幾條銅線比較,
大概就是很中規中矩的聲色,
介於OC 奧菲斯4wire 和漢聲Zen 4wire之間吧,
不過因為外圍有用類似鐵氟龍的材質包住,
配戴感和聽診器效應遠高於其他線,
這點很在意的人可以注意一下這種做法的升級線。
銀線 OC宙斯 4wire
OC家基本上都是使用萬隆的線基,
這款是使用7n冷凍單晶銀,
這條我聽了兩次,
一次接在銅線後面聽,
當時給我一種清新的感覺,
雖然人聲變更凝聚較無情感,
不過在歌曲的一些high note部分,
或者聽小提琴聲音的時候,
真的是會有很暢快的感覺XD
在低頻的部分,
受惠於3001本來就充滿低頻,
收斂過後的質量其實還挺不錯的,
速度感十足,
後來聽第二次,
比較細細的去比較一些歌曲細節,
會發覺整個聽感比原本官方升級線更空,
如果背景樂偏少的歌曲,
聽起來會少了點飽足感,
有種少了點什麼的感覺。
其實很像聽聽看8wire能否加厚聲音,
不過台北似乎是無法Orz
銅銀混編 OC Monarch
這款是將OC兩款:奧菲斯跟宙斯的線基混編而成,
因為取了兩種線基,
所以基本款就是8wire,
會聽這款是因為聽完上面的純銅或純銀線,
總覺得想提升的地方都無法兼顧,
好的銅線能做到1,2兩點,
好的銀線能做到2,3兩點,
混編也許能做到1,2,3兩點?
抱著期待又怕失敗的心情去試聽,
結果聽完就噴了7K了
(其實不只,我搭了古河的碳纖頭Orz)
這條線相對於官方升級線,
算是素質全面提升的感覺,
一樣是銅銀混編,
但是8wire提升的厚度和空間感相當明顯,
低頻也是走集中並減量的類型,
OC純銅就已經是低頻相對量少的銅線了,
混了銀線感覺更有速度感,
中高頻變得很有韻味,
維持足夠的清亮感,
也加深了厚度,
當然跟8wire純銅線相比,
人聲的情感上還是稍嫌遜色,
但還是在我喜歡的範圍,
最後就是也成功解決了音場稍微空蕩的感覺,
聽一些接近清唱的歌曲更有特色了。
等之後線來可能會再仔細聽並分享照片給大家XD
接著是一些無聊的雜談(賺P幣),
在找線的時候查了不少資料,
對於線基的基本認識也明白了不少,
當然也看過不少淘寶的線材,
挺有意思的是有一家tomy audio,
他自己有開一個叫做耳機線吧,
裡面充斥著洗經驗的文章先不說,
tomy分享本人的歷程挺有趣的,
本來是燒友,並且買過不少淘寶線,
後來覺醒成DIY者,
版上不少大大應該也是這樣XD
在各大貼吧分享文章後闖出知名度接單開店,
最後就成了tomy audio,
他曾經買過不少成品線來做,
最後還是都找萬隆代工線基,
因為覺得音質有保障,
其實像萬隆、吉銓這種較知名的金屬OEM場品質都很穩定,
OEM就是指由客人指定規格,代工生產,
如果升級線廠商有特別去打樣做調音測試,
以升級線舉例就是一樣24awg單晶銅線,但15芯跟7芯聽起來會不一樣
搭配不同材質的插頭還有焊錫也會影響調音,要做實驗
最後的完成品聲音應該都會不錯,
只是這些研發成本就會攤在價位上,
除非只是單純把隨便一款線基做編織而已...
這邊要分享以前碩班聽過台灣某IC場在徵才演講時,
一位技術副總講過的話:
用好的顆粒做出好的記憶體有什麼難的?
我們的目標是用最爛的顆粒,做出能用的記憶體,才能賺錢。
當時聽到心中其實發誓以後不買那家的東西XD
不過事後想想也是有道理的,
成本偷掉的料,
其實反映在工程師的時間成本上,
當然壓榨勞工不給對應的薪資又是另外一個問題。
我覺得耳機跟升級線也是同樣道理,
目前中國有不少相對廉價的勞力,
撇除掉黑心廠商(拿垃圾不調音賣高價),
他們是有本錢拿人力去調音來壓價的,
所以產品CP值能高自然不在話下,
但是追根究底耳機是種個人取向的興趣玩具,
不像很多商品可以去看規格來比較,
就算你買到高級線材+神之調音+超貴插針,
調音跟你的喜好相反也是大創等級,
淘寶上有幾家我都滿有興趣的,
但是試聽上有困難最後只好作罷。
跟上次的文章一樣XD
希望要找耳機或升級線的各位還是能現場試聽,
這篇文章也許能提供個方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