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VOVOX textura 電源線 鍍金VS鍍銠頭

作者: bigheadpro (極凶麒麟)   2018-01-30 10:32:38
會去收這兩條的原因,很單純是因為magico官方曾用vovox當成官方標配,
別的標配像soulution擴大機、berkeley DAC買不起,
買買線材騙騙自己總是做的到的。
先簡單說個結論,在我的聽感來說,僻性低,拉開音場但密度不降太低是特色
細節一一來比較
先說結論:
T2: 鍍金頭,相對來說,略粗,略為昏黃的音色。中下盤彈跳有,但不會過頭。
人聲跟管樂表現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感受。
較為適合爵士或室內五重奏這種小編制,
適合一邊聽音樂一邊做自己事情的燒友。
T3: 鍍銠頭,聲音較為細緻,較為明亮,但相對音場較窄一點。
彈跳更好,且不會缺乏力度。
樂器跟大編制的表現,各部高低音的分離更好,
對於氛圍的營造,沒有T2好,適合習慣正襟危坐,好好接受聲音每個表現的燒友。
下面是聽感的心路歷程。
Textura 最為知名的特色,大概就是顆粒感、Z軸拉開、跟寬鬆感。
T2跟T3都清楚的表現出上述特色,雖表現大有不同,但某些重要的素質幾無差別。
也因此T2以現在二手價來說更顯實惠,
在音場上的渲染跟自然的延伸,小弟覺得T2比T3合我的胃口,
T2的音場較為寬廣而讓人忽略邊界,但Z軸拉開的程度大概只有T3的60-70%
T3則是左右大概小T2 20%,
不過那種古河鍍銠特有的水缸聲,會讓人無法忽略牆壁的存在
三頻上,都算是均衡的,但主要是低頻的量感跟高音的延伸,
T2的音場寬鬆程度較T3又好上一點,原因應該是低頻的量感較多,
所以包覆感也會好一點。
比較起來,高音的延伸就不是那麼漂亮,用老一輩的說法,就是不那麼繚繞。
T3則是寬鬆程度稍差,但音像的犀利度較高,
在不犧牲情感的表現下,T3的高音延伸較為漂亮
連帶形體感跟線條感都會比T2好一點
這點是讓人感到驚豔的,
同階N家線可以輕而易舉的表現出突破天際的中高頻炫亮,
但聲音較沒有情感,而且一不小心,低頻量感就會不足...
T3則是較沒有這些問題。
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差異是,透明度。
不過這個大概就很清楚反映鍍材的不同,
T2聽感上稍髒一點,或許可以稱為溫暖一點
但T3聽感上比較乾淨,細節的呈現跟透明程度都好一點,不過聲音較為冷靜
這邊要特別提醒,是較為,如果跟NBS比,T2還是乾淨很多。
以喜好上來建議
如果喜歡聽小酒館聲,喜歡聲音不知不覺中瀰漫在自己的空間中,
T2比較適合你。
如果熱愛弦樂的暢快淋漓,非得聽到首席小提琴手的脖子僵硬,
T3或許可以考慮
以系統的特色來建議
如果表現太過扁平,或想加強音響性與空間感,T3的效果會優於T2,
但如果系統已經平均,
想要找一條讓聲音在空間相處得更融洽,又擔心會犧牲其它的音響性的話
T2或許是一個實惠的選項。
以我的系統為例,我用mac mini+usb方案當轉盤,所以我用T2插線電,
平衡一下純銀DC線
T3則拿去插我的老CDP,收縮一下肥厚的低頻,效果很好。
這兩天讓我的run線機跑一下...
下次發initio跟textura在訊源表現上的差別
再下次發CM audio M3, audience au24 SE 跟SX同軸的差別
希望過年前可以寫完狗毛擴大機...不過這個就應該會發在隔壁板了...
但狗毛的聲音就那麼一回事,如果有想入手狗毛耳擴的,也可以參考就是了~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