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關於電源處理

作者: Upsha (upsha)   2016-08-18 01:51:48
: 1. 沒屋頂看到的平衡電供是否就是隔離變壓器?
: 2. 隔變與線性電供的功能相同嗎?
: 小弟的理解隔變是清淨電源, 線性是充足飽滿穩定的供電(請糾正)
: 3. 隔變與線性電供對於系統的影響哪個較大? 須優先處理?
: 4. 若兩者功能不同, 會建議兩者共用嗎? (例如: 壁插→隔變→線性電供→器材)
: 5. 器材是否不要插在濾波排插比較好? 爬文說可能會濾掉細節
: 6. 若要上線性電供, 訊源/DAC/耳擴/綜擴 哪個優先上效果較佳?
: 7. 推被動喇叭的綜擴有聽說直接上壁插比較好?
→ jashowgun: 器材是 Auralic Aries Mini→Gustard U12 DDC→ 08/17 20:20
→ jashowgun: Gustard X20U dac→Cayin iha6耳擴→拜耳T1 2nd 08/17 20:22
→ jashowgun: 還有YAMAHA R-N602綜擴→Wharfedale Diamond220喇叭 08/17 20:23
電源相關的雜訊其實分兩種,第一個是共模雜訊。
想像你家真的打了根地棒,然後去量水線和火線對這根地棒的電壓。
有時候分別是 0V/110V, 有時候卻是 5V/115V, 兩者之間的差都是 110V,
但是有個共同的電位在改變,共模電位如果固定不變沒差,要是隨著時間
不規則的變化就叫做共模雜訊。
線材的外層導體無可避免的要接到前後器材的機殼,機殼照法規必須接地
(不是接水線),但是單端線材同時把外層導體當作是中間訊號的參考電位,
如果這個地電位會變來變去,那這部分的變化就會被後端的器材當作是訊號
的一部分。
因此,單端器材比較容易受到共模雜訊的影響。
最簡單的處理是讓前後器材的機殼,真的是完全等電位。如此一來就算插頭
有共模雜訊,這個雜訊在前後器材的機殼上同時出現,也就不會被當作訊號
處理。所以全部器材插到同一個排插上,讓所有器材的地線和機殼用很短的
導線相接,通常就能達到這個效果。
如果不幸的你家的水電師傅水線地線不分,那平常應該沒有走電流的地線上
面就會隨著家裡的電器用品有電流變化。凡導體都有電阻,這個電流變化就
會變成共模電壓雜訊。如果接到了電冰箱這種大電流設備,那這個共模雜訊
能不小。這時候退而求其次,把所有器材的地線都接到接地盒,來達到讓器
材機殼都等電位,而且不太變化的效果。
家裡完全沒有地線的時候,取得地電位有兩個做法。一個是用接地盒,另外
一個是用全平衡隔離變壓器二次側的中央抽頭,這也會是零電位。我個人傾
向使用這種平衡隔變的時候,還是要遵守器材全部在同一個點接地的要求,
也就是說用一個足瓦的大隔變,所有器材都接上去。
如果不幸的在你的器材之中,有任何一位設計師在機殼裡面水線和地線不分,
那用排插或是接地盒都可能無效,我會建議換掉該器材...xD
另外一個解法是換走光纖線,光纖先天就完全沒有共模雜訊。但是光纖模組的
品質大幅度影響 jitter。在共模雜訊和 jitter 之間,則要靠多實驗來取捨。
最後一個解法就是全平衡,從 DAC 到最後的喇吧/耳機都是平衡的,這時候
就算有共模雜訊,理論上也完全不會對你的系統有影響。
第二個電源相關的雜訊是從水火線之間跑過來的電源雜訊。
這個雜訊來源百百種,可能是壓縮機啟動的瞬間電流太大,或是你女朋友在
隔壁吹頭髮。甚至是電腦的電源用便宜貨,讓大量的諧波和交換電源雜訊回
到電源端。這時候電源專線就很有好處,確保你的音響電源的上游,沒有這
些雜訊來源。
就電路設計的角度,任何訊號可以從任何地方進入電路,除了主要設計的輸
入訊號位置,電源也可以是個輸入位置啊!計算從電源來的訊號對輸出訊號
的影響,叫做 Power Supply Rejection ratio (PSRR)。理想上這個數字越
大越好,而且最好是對所有頻率都超大!一般而言,線性電供的 PSRR 會比
較好。要換的話我會建議 DAC 先換,因為 DAC 需要先在內部製造一個穩定
的參考電壓,參考電壓不穩則所有輸出都不穩。
原波的 Gustard X20U dac 其實內部已經是線性電供了,這可以從照片裡面
那兩顆大大的傳統變壓器看出來。我會建議原波,所有接插頭的器才都不要
去擔心線性電供,除非你有任何器材是用像是筆電充電器或是手機充電器那
種方式供電,那些小型的交換式電源,升級線性電供才比較容易有差異。
作者: mtskyoko (千草)   2016-08-18 02:50:00
<(_ _)>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6-08-18 03:58:00
板主請 m 文吧 XD雖然這些對於念電機電子相關科系的可能算科普常識 但是針對音響專門寫的 我在這板上還沒看過幾篇 :p
作者: awuwa (awuwa)   2016-08-18 07:52:00
Upsha兄對電源雜訊及接地的原理瞭解透徹,能現身說法,是眾人之福。在此有個貪心的請求,但應該也是眾版友想了解的:以您對電源處理這麼深入的見解,不曉得在實作上如何應用?可以的話,想更深入瞭解您從專線,壁插,排插,隔變…到實際每個器材電源及接地的處理方法及效果!這篇大作不能不推,100推!
作者: joshuachina (Joshua)   2016-08-18 08:21:00
專業好文!
作者: lowenli (用力生活)   2016-08-18 08:30:00
專業
作者: yamatai (迴避性人格障礙症)   2016-08-18 08:38:00
光纖模組應該幾乎所有toslink都很爛吧 強的都是用比較好的接頭的 像是以前流行的ST光纖跟EMM OptiLink
作者: ddik32 (睡覺睡到飽)   2016-08-18 09:49:00
專業好文一定要推
作者: purplesky911   2016-08-18 09:59:00
專業!!
作者: luwatercolor (水色)   2016-08-18 10:02:00
專業
作者: awuwa (awuwa)   2016-08-18 10:17:00
光纖隔離共模雜訊原理是對的,但實作上好產品卻鳳毛麟角。各位熟知的康寧光纖USB,的確隔離地雜訊,但是光電轉換時,卻還要吃品質很差的電腦5V電源,Jitter大到難以忍受的地步。說也好玩,此時大家卻把失真的訊號當細節而狂推…
作者: lll156k1529 (吃雞腿)   2016-08-18 10:41:00
學習了,學習了
作者: evadodoya (口責口責)   2016-08-18 10:46:00
學習了學習了(沒錢繼續用康康,除非有錢買100k usb線再說
作者: leonhung97 (llleo)   2016-08-18 10:51:00
推 深入淺出! m吧!
作者: jashowgun (paul)   2016-08-18 11:47:00
非常感謝前輩的分享, 對於我們初入門真是福音
作者: yeahbo (MSA-0011[Bst]PLAN303E)   2016-08-18 12:16:00
推蝦哥~
作者: Upsha (upsha)   2016-08-18 12:27:00
其實我是很理論派的,實作經驗並不多。分享這些資訊,希望讓大家在自己的系統上實驗的時候,多些方向和入手的思路。很多概念我是在看過 Bill Whitlock 的文章之後才比較清楚的拿 "Bill Whitlock Grounding" 餵狗能找到不少資訊。
作者: yamatai (迴避性人格障礙症)   2016-08-18 12:50:00
文章是用CM6631A來做測試,意思是說他覺得這模組很好?基本上toslink就是光纖裡面最cost down的便宜貨
作者: jakkx (風藍)   2016-08-18 12:54:00
只能跪…
作者: unsyou (雲蹤)   2016-08-18 12:56:00
專業推
作者: vincent323 (vincent)   2016-08-18 16:35:00
專業好文,重點是條理分明又易懂,非科班也能聽明白理工出身的經常把文章搞成只有相同背景才聽得懂...用CM6631A應該是時空背景加上含運不到50鎂的關係
作者: kenApp (這不真實呀)   2016-08-18 19:41:00
專業好文!
作者: hellscythe (口嫌體正直)   2016-08-19 08:09:00
乾~電子學~差動~CMRR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8-20 00:04:00
作者: Fooltodie (Fooltodie)   2016-08-23 00:56: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