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2張USB 3.0&3.1擴充卡測試

作者: topic (笨蛋)   2016-07-23 15:06:11
因為本身職業經歷有SE/RD EE相關經驗,這邊說一下本人感覺有趣的點
首先,需要先了解USB傳輸速度及DAC輸入的訊號需要多少速度
以下為USB規範理想上可達
USB 2.0 約57.2MB/s
USB 3.0 約596MB/s
USB 3.1 約1.192GB/s
以下為DAC傳輸概算
32Bit/ 384kHz/2 channels = 24M/bps
16Bit/44.1kHz/2 channels = 1.37M/bps
以上還要除以8轉成MB
有沒有發現,這比起來,小到靠北了,就算加上驗證的bit,還是綽綽有餘。
至於傳輸錯誤,如果待過IC design house,知道IC跑長時間Brun-in測試跟測過LA訊號,
相信不會對於這種足夠成熟的點產生疑慮。
那為什麼有人感覺會有差呢?這邊提出以下看法。
(PC)USB Interface→(DAC)USB Interface→(DAC)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P.S 詳細可以更多討論,這邊單就USB來講解,主機傳輸架構、DAC直吃訊號等。
在整個傳輸電路中,USB電腦訊源相同,電源部分的是透過主機板的D/C供電,
因此基本底就看MB設計的好壞跟PSU的品質,這是USB本身供電品質好壞的依據,
當換介面卡時,卡上電源輸出的D/C電路設計與MB不同,因此電源品質部分會影響,
當換成HUB或外接電源等亦然,從許多DAC及OP Datasheet亦能了解電源資訊相關。
目前個人看法是,當獨立用相同線性電供設備,USB晶片皆單接訊號,其實並無差別。
當然,這是單純就設計角度及工作原理來看,如果有其他看法歡迎提出討論。
作者: superfo (5Der)   2016-07-23 15:20:00
因為看不懂所以我給推了
作者: esatangw (Esatan)   2016-07-23 15:24:00
推相關經驗和DAC傳輸數據昨天想查確切數據沒看到 因為看到傳輸速度綽綽有餘所以才會猜想usb協議影響聲音是受到損耗率
作者: s82223 (阿曄)   2016-07-23 15:24:00
所以USB擴充卡會有差主要是供電差別,然後USB HUB假如都用同一種供電方式,那選用不同晶片差別不大?(不知道有沒有理解錯)
作者: evadodoya (口責口責)   2016-07-23 15:25:00
簡單的說在電源這個因素固定下 數據傳輸理論上要沒差才是
作者: esatangw (Esatan)   2016-07-23 15:26:00
不知道topic大聊不了解晶片處理訊號的原理個人是有試著寫過播放軟體的code 所以才有那篇一些猜想
作者: evadodoya (口責口責)   2016-07-23 15:27:00
但……我真希望在供電固定下我即使換了線材我也聽不出來
作者: topic (笨蛋)   2016-07-23 15:28:00
是的,供電造成電性上影響為主要,數據傳輸如果影響這麼大假設數位訊號髒到會影響,那大該穩定性內測都不過了
作者: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聽了..)   2016-07-23 15:58:00
其實我覺得是地線影響比較大XDDD 信號面到不是目前重點了
作者: topic (笨蛋)   2016-07-23 16:05:00
pipi5867同感,電源對於小訊號影響較大
作者: esatangw (Esatan)   2016-07-23 16:10:00
感謝topic大說明 但其實個人還沒研究到DAC晶片去XDD想問的其實是USB晶片 主機板、擴充卡、HUB上面IN/OUTI/O的形式以及晶片對於數據所做的處理想研究但是不知道關鍵字該怎麼查詢
作者: topic (笨蛋)   2016-07-23 16:14:00
想了解建議從USB spec及各廠家USB晶片Datasheet著手不過正常來說要找低速傳送的相關可能難,都拼速度跟穩定了
作者: jakkx (風藍)   2016-07-23 18:53:00
對試了同軸線會對聲音造成影響後對理論都沒有什麼興趣了…反正一、沒有完整且確實的理論,目前說的都是假說和可能性二、如果真的有確切的理論弄懂我也沒辦法應用重現。如果是過於片面的概念反而有可能會讓我忽略現在有可能可以改善的小動作,這不是很可惜嗎?
作者: evadodoya (口責口責)   2016-07-23 19:08:00
我覺得討論是可以,但過度鐵口直斷就免了,畢竟不知道的東西太多了,我是很相信數位是人定的這句
作者: topic (笨蛋)   2016-07-23 19:17:00
以前待做傳輸controller的,同軸不清楚,USB有邏輯分析儀看一樣數位訊號進去DAC其他電源條件不變,結果出來有變化合理懷疑DAC轉換有問題,或是勞動後心靈上的昇華...個人認為電路上需要拉成更完美的地方太多,糾結在USB線...
作者: evadodoya (口責口責)   2016-07-23 19:23:00
跟人借一條比較貴的線來玩看看呀w 沒差最好可省錢w
作者: topic (笨蛋)   2016-07-23 19:23:00
沒外接電源用濫線的話,換好的能有感,其他就砸錢買心安吧路邊線跟L-4E6S配鍍金端子頭含銀錫的我聽不出來,要多貴的?
作者: evadodoya (口責口責)   2016-07-23 19:27:00
買心安不是很好(^^)看你呀 3k 5k 10k的能借到就來聽呀,我手邊沒多的可借你玩比較可惜我dac本身不需要usb過來的電,所以聽的時候基本上把電源5v遮掉 去比較不同的線來原端統一接到同hub,hub接線性完全比較訊號端過來的訊號變化
作者: topic (笨蛋)   2016-07-23 20:04:00
神奇,可能我器材不高端吧,目前無法辨識
作者: evadodoya (口責口責)   2016-07-23 20:11:00
我是覺得還好啦,不要過度追求,能力限度作最有效益的事情就好聽不出來才是最好的
作者: esatangw (Esatan)   2016-07-23 21:10:00
認真地覺得疑惑 認為USB協議沒影響 USB線材也沒影響為什麼會覺得播放軟體有差呢 都是同個檔案在同個磁區啊不要用fb2k jplay jriver hqplayer amarra ...etc照上面的想法應該用windows media player就可以才對同樣的檔案 同樣記憶體的解碼buffer 同樣傳輸到dac的路徑唯獨播放軟體不同 沒踏入耳機或音響坑朋友不會覺得更神奇嗎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7-23 21:16:00
同樣的檔案->O 同樣記憶體的解碼buffer->X
作者: esatangw (Esatan)   2016-07-23 21:25:00
To樓上 只是想問問想法而已XD避免誤導註明一下每次記憶體分配區塊不同 播放軟體解碼的數據也不同所以沒有buffer是相同的上面那樣寫的確不太好 應該改成同樣的記憶體(實物)
作者: jakkx (風藍)   2016-07-23 23:05:00
大多數人不用WMP應該不是因為難聽而是因為很難用…
作者: esatangw (Esatan)   2016-07-24 01:35:00
推 感謝topic大的解說其實只是非常疑惑一件事 撇開wmp這東西好了再不討論輸出架構的前提下 或者是以設定相同為前提Jplay HQplayer等 同樣使用ASIO還是Wasapi看個人所有參數外掛 測試檔案都相同時 就是只有播放軟體做AB板上不少播放軟體的心得文 都有各自的優點 支持者也不少但好像沒人認為「播放軟體都是數據所以沒差」?只是搞不懂今天是真的認為數據就是完全沒差還是認為電子元件和線材對數據不會有影響呢?抱歉問題和毛都很多... 但還是很想問為什麼再次感謝topic大的解說
作者: luwatercolor (水色)   2016-07-24 01:54:00
這篇可以稍微看一下,只是其中一個論點,不代表全部http://ptt.cc/uK4Kh上面打錯,是ppt不是ptt
作者: topic (笨蛋)   2016-07-24 02:03:00
想睡了,你的問題跟編解碼也有關,明天回假如這邊也玩錄音的,應該會了解上連結的一些盲點...
作者: vincent323 (vincent)   2016-07-24 03:38:00
能完整的電氣隔離+reclock,就不該有數位信號傳輸差異玩音響的,對數位類比、電學有一定程度的人並不多很多東西一但說穿,那些花大錢消業障的人情何以堪?
作者: jakkx (風藍)   2016-07-24 09:49:00
以現在來說,說並不多也太小看現在人的學識程度和一般知識多容易取得的程度。說穿你就做一套可以完整避免的設備,如至少在它廠還沒跟上(都做的到嘛,只要賺到產品極前期沒人競爭)就可以賺到退休,其它廠趕上時就可以休廠了,不是很好嗎?還可以順便幫音響界前進好幾大步,既然很容易做到,設備上應該也不用太花錢吧?
作者: death06 (死亡的活著 快樂的痛著)   2016-07-24 10:49:00
我只能說 只有01 也不只有01
作者: evadodoya (口責口責)   2016-07-24 11:03:00
像樓上就是06 他沒在聽01的
作者: death06 (死亡的活著 快樂的痛著)   2016-07-24 11:18:00
我後來漸漸能聽到01 02 03 04 05 06 我覺得是耳朵進化了
作者: evadodoya (口責口責)   2016-07-24 11:31:00
16進位交給你了
作者: esatangw (Esatan)   2016-07-24 12:05:00
感謝上面被釣出來的各位大大 認真討論才是進步的方法大家都認為電源有差 數據沒差 也就是說當軟體解碼出來以後 中間不管路徑怎樣 應該都對數據沒有影響 這樣嗎?對0101數據會有影響都是電源 jitter ...這些東西照這個想法來看 如果用獨立供電 USB只傳訊號(貼5V之類應該也要聽不出聲音差異?to jakkx大 音響界真的進步太慢了... 同樣都是電子元件
作者: death06 (死亡的活著 快樂的痛著)   2016-07-24 12:11:00
所以理論上把5V拔掉 撥放器用啥都沒差 電腦好壞也沒差
作者: esatangw (Esatan)   2016-07-24 12:12:00
科技界進步持續突破 音響界近來有新意的東西太少
作者: death06 (死亡的活著 快樂的痛著)   2016-07-24 12:12:00
如果是這樣我就洗洗睡比較快XDDDD因為善用 / 有很多資料了 真的比起柯基界進步太慢
作者: esatangw (Esatan)   2016-07-24 12:20:00
死六大 是想要了解 認為數據沒差的理論依據或實驗結果個人認為玩音響要探討電路 電子 材料 力學 資訊...etc一定還有沒想到的 如果單只看一方面是顧不到全盤
作者: jakkx (風藍)   2016-07-24 12:23:00
這幾年新東西有所突破的很多吧,像D類擴大、USB DAC、紙喇叭、藍芽解碼技術…。沒解或有人認為其實有解但大家都暗砍的就那些東西…。而這些東西不管在那個領域或多或少都有…。不否認和聲音相關的這類東西是多了點…
作者: evadodoya (口責口責)   2016-07-24 15:51:00
你覺得訊號不是用電傳的嗎w用飛鴿?還是靠震動w 還是心靈w
作者: death06 (死亡的活著 快樂的痛著)   2016-07-24 17:31:00
簡單比喻一下讀01這件事情好了你媽叫你起床 和 三上亞悠叫你起床 雖然結果都是起床但是奇摩子就是不依樣!
作者: luwatercolor (水色)   2016-07-24 17:45:00
我喜歡我妹妹叫我起床ZZZ
作者: purplesky911   2016-07-24 17:49:00
樓下都自己帥醒
作者: evadodoya (口責口責)   2016-07-24 18:19:00
謝謝
作者: topic (笨蛋)   2016-07-24 23:57:00
說真的太多東西並非玄學,而是沒有相應的知識去理解
作者: evadodoya (口責口責)   2016-07-25 00:01:00
知識還不足壓
作者: topic (笨蛋)   2016-07-25 00:02:00
誠如vincent323所提,這部分技術太成熟了,了解的就了解其實很多高端材料規格都夠細,真的能去看看
作者: vincent323 (vincent)   2016-07-25 00:54:00
全隔離+reclock的產品一直都有呀,但買單的人不多難道是還原度越高的聲音越不好聽,所以沒人買單?某線王之前也出過光耦合+reclock的東西,視而不見還是搞不清楚為什麼要隔離+reclock,或是聽不出差異聲音還原度高,經常被某族群腦補成聲音好聽,這未免也太詭異了,還原度高只是讓後續條音色有一個基準
作者: topic (笨蛋)   2016-07-25 01:03:00
同意,有錄音聽直錄的某些並不討喜,大家反而更喜歡調整的
作者: vincent323 (vincent)   2016-07-25 01:06:00
其實這也是台灣討論區的奇怪現象,成品一直都有但是只要是不知名、或是沒大神加持,或是產品本身沒特別強調,就被鄉民自動忽略,或是認為根本沒這種東西。Siltech的SAGA就是全隔離+reclock的實作產品之一XMOS這個文組都耳熟能詳的東西,也是做了一定程度的電氣隔離+reclock,怎麼會有人認為我說的是新東西...Chord的DAVE也是電氣隔離+reclock,這麼多成熟產品怎麼有人還希望我去做功能性一樣的東西,還想大賣...直接下結論好了,高還原度的聲音不一定討喜音響、耳機出來的聲音通常比現場live還要悅耳,結案。
作者: jakkx (風藍)   2016-07-25 01:31:00
沒有人說好不好聽,我只說能不能做出你所謂做到完美環境後做到一些像"數位線在這種環境確實沒差"之類的東西不用誤解還打那麼長一串前面在講有差沒差怎麼今天就變成好不好聽了還是我應該把你一開始的三句話翻譯成會變比較好聽啊?至於樓主補充的東西我想有在玩對理論有點興趣的我想應該都知道個大概。也是因為這樣我才會說片面概念那句話DAVE沒聽過我不敢說 XMOS我還聽過幾台,線的影響還是跑不了文章再重新看一遍,可以知道電源對數位的部分有影響,至少它是測的出來的。那請問有它的理論基礎嗎?
作者: topic (笨蛋)   2016-07-25 02:13:00
沒有差...你把0-100(十進位方便解說)轉成數位輸入,DAC吃到數據1=電壓0.01V輸出轉類比,訊號線換更好更差都是一樣數據給DAC轉,輸入0->0.0V立即100->1V電壓能馬上爬升上去跟不能爬升到定點跟數位線沒關聯! 就是數據clk穩定度與buffer導致hz延遲可能造成影響,但同上面版友說的可以有更佳方式避免來解決。DAC datasheet能看效能但要看實際周邊電路配合,但如果換好線輸入一樣數據的輸出電壓DAC就對等不起來,那代表壞了!
作者: jakkx (風藍)   2016-07-25 02:15:00
,在USB線貴與便宜線材電源端,我用低阻測量儀量測有差別這是您補充的啊
作者: topic (笨蛋)   2016-07-25 02:16:00
當然有,一堆op規格內都會提及了,dac微訊號的更是如此。這是指當時用USB線材當供電部分,去找好線裡面也會有頻譜圖了
作者: jakkx (風藍)   2016-07-25 02:19:00
簡單說,是可能性的問題,確切的理論還無法確實抓出來沒錯
作者: topic (笨蛋)   2016-07-25 02:19:00
真要說太多小細節... 上面很粗略了
作者: topic (笨蛋)   2016-07-25 02:21:00
如果你肯看spec就理解,連usb怎麼跑命令跟資料結構不清楚才會這樣說...
作者: jakkx (風藍)   2016-07-25 02:21:00
論在那邊,也不是聽出來,是因為測出有異的關係吧?啊,原來如此。我是用同軸的想法再說的,另外雖然不是做本行但學生時代也是唸資訊的,不至於這種東西都看不懂啦
作者: vincent323 (vincent)   2016-07-25 02:46:00
DAVE官方不就有放話說前端對DAVE無影響? XMOS的電隔離應該是沒有做,他只有reclock,把jitter弄掉我是不清楚j大多久前念的資訊相關科系,但就我10多年去各大國立相關院所開研討會的經驗,菸酒生對實作了解趨近於一張白紙,會跑模擬器就不錯了...實作上,一直抖動的1也是1,電位不夠高的雜訊也被當0用充滿毛邊的0跟1來說可能更容易理解。這些雜訊,會不會影響DA轉換後出來的類比信號? 肯定會但先做好隔離+reclock後,讓0跟1的訊號重整成趨近方波就是DDC在做的事,XMOS、INT204都是在做類似的東西但是電氣隔離除了光耦合之外,都有共地雜訊的疑慮
作者: esatangw (Esatan)   2016-07-25 10:16:00
照01和erji上的DAVE心得來看 線材等級還是聽得出來但是DAVE讓這個差異達到很小的程度 設計非常好其實還蠻想看看DAVE的拆機圖的(羞 HUGO和2QUTE都很簡潔
作者: yys310 (有水當思無水之苦)   2016-07-25 10:48:00
google上找得到圖
作者: vincent323 (vincent)   2016-07-25 11:55:00
DAVE設計者認為無影響,但用家說聽得出來,挺微妙的這也是相當知名的案例,極少數高階DAC設計者上論壇跟用戶討論設計理念還有幫用戶解惑要相信DAVE作者還是用戶的說詞? 作者業障重聽不出來?其實挺希望DAVE作者弄個盲測來看看,畢竟雙方各執一詞而旁觀者根本不知道要相信網路大大還是機器製造設計者挺網路大大,那作者難道是亂槍打鳥做出這種高階機器?挺機器設計製造者,難道網路大大沒事會唬爛我們庶民?
作者: evadodoya (口責口責)   2016-07-25 12:36:00
還好吧 覺得有差就換到喜歡的,沒差的就那樣子就好,也不需要爭得你所我活吧你死我活才對,這世上還有其他等著去體驗的東西(吧
作者: yys310 (有水當思無水之苦)   2016-07-25 13:13:00
作者以死......這概念用在3C產品感覺上還是有點怪怪的
作者: jakkx (風藍)   2016-07-25 14:01:00
我認同不穩定的波型會影響聲音(我所知的極限也最多到這)也認同減少甘擾可以減少數位輸入的依賴,就看狀況可以完美到什麼程度。
作者: topic (笨蛋)   2016-07-25 15:20:00
同意以上,所以數據串列進去如果有轉並列或重建,可以減少前端輸出輸入最終信號品質給DAC的品質差異但實際幾百MB傳輸都能跑穩,不確定低速傳輸是否劣質到如此
作者: vincent323 (vincent)   2016-07-26 11:40:00
DDC這邊維持一致性後,DAC這部分才有更大研究討論空間而且現今技術,早就可以數位訊號電氣隔離+波形重整把近乎完美的數位信號丟給DAC,那問題會縮減到只有DAC本身還有之後的類比電路,這邏輯其實一點都不難理
作者: topic (笨蛋)   2016-07-26 20:25:00
其實就同vincent323說的,懂電路的就了解,說死容易有人回然後又被戰入玄學世界觀,說法保留點讓自身心寧安靜
作者: evadodoya (口責口責)   2016-07-26 22:35:00
(  ̄ c ̄)y▂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