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嚐試入DIY擴的新手數問,求解答。

作者: clioneurise (Romarin)   2016-07-20 20:50:59
各位大神好,正所謂術業有專攻隔行猶如女追男隔重山。
新手剛入耳機坑想要嚐試接觸diy看看...
殊不知什麼都看不明白一知半解掉車鍊。
只好恭請版上的先知前輩們隔空抓藥懸壺濟世。
以下一些小問題......
1、傳說主動元件對於聲音的渲染程度大於被動元件電容電阻,
所以我要決定一台自製擴的聲底的骨架前,應先重視主動元件的聲底。
而其次透過訊號路徑上的電容電阻來調整囉?
2、在無負回授的機子當中想要頻率響應寬的話,就一定要嚴格要求內阻,
那麼訊號線路上的元件的精度就很重要?
3、承上不過頻寬響應不是拿來看的而是用來聽的,就算曲線多漂亮也不見得聽了喜歡。
倒不如不要那麼在意...是嗎?
4、再度承上,頻寬響應拉寬的同時是否會讓聲音的韻味沖淡? 兩者是能兼得的嗎?
5、目前所認識到能有效修正空間感的手法是將機內地線換為銀線將頻寬拉大。
在空間感舒展的同時卻覺得聲音的高低起伏沒辦法將這個空間給「填滿」。
這是否同時發生了兩個問題:A、細節不夠 B、部分細節被掩蓋了而無法表現出來
目前我所能想到的是訊號線也換為銀線,將訊號頻寬拉大,
若要將空間感比最初原先未修正的狀況下等比例舒展些的話,
就將機內線導體改為銀材質(使導電上升)並且讓地線的線徑稍大些就行了?
此時大家所偏好的解決方案是什麼呢?
6、假設一個系統當中高頻過亮的時候,通常就代表著聲音不均衡,
需要將中低頻補上來。此時的做法應是加大訊號端的電容容值。
若逆向思考來說,將中低頻的細節變多的做法也能將聲音導向均衡?
還是說會變成高中低頻都變成衝車將軍一起躁動呢ˊ_>ˋ?
(還是其實質與量這兩者並非能夠完全劃清的?)
7、承上,當系統高頻過亮時,是否也有一種可能代表著是該頻段「雜訊或失真太多」?
那麼提昇訊號路徑上的小電容的等級與OPA旁的pf級電容換為銀雲母電容,
是否就能夠讓高頻的過濾效果變好,從而讓高頻向頭髮上了髮膜一樣不再尖銳毛躁呢?
8、目前爬文看到決定聲音的首要關鍵是線路其次施作與搭配最後才是燒料。
所以與其堆一堆燒料,不如直接換一個線路大俠重新來過比較實際?
然而......什麼才是相對為好的線路是能用「看」的來「初步篩選」的嗎?
目前只知道有平衡較佳,而無負回授是自己個人的胃口。
大家的想法和口味為何呢?
同時,線路的修改是否只能依憑燒學費與經驗累積才能知道自己的好惡?
還是如同方才所說的,其實還是有一個外在的相對客觀標準存在著?
9、目前看下來偶爾會看到有人強調精度與配對很重要,
那麼同樣一個diy擴當中,有無配對的聽感差距大致上差異為何呢...?
目前我木耳只能聽出耳擴是否有機內水火反向而已,
應該差異和這個差不多等級,不用ab test就聽的出來吧?
無論如何,問題有點多有點雜,希望能夠有好心人士解惑能令我長知識。
先謝謝好心版友們了。m(__ __ )m
作者: evadodoya (口責口責)   2016-07-20 20:56:00
(打哈欠
作者: clioneurise (Romarin)   2016-07-20 20:57:00
戰神別這樣QAQ T90拉G就算惹你還這樣對我 嗚嗚嗚995
作者: ang728 (要耍厨你還嫩的很)   2016-07-20 21:00:00
文好長 需要一點時間消化一下
作者: evadodoya (口責口責)   2016-07-20 21:13:00
你去找樓上就可以了
作者: brianchen119 (chw)   2016-07-20 21:35:00
無負回授我覺得不是個好主意,除非你很閒很有錢買一大堆料回來配對我覺得銀線對頻寬之類的影響沒有線路好壞大...換句話說好線路用爛線聲音不會差到哪裡去;爛線路用銀線還是一樣...詳細問ang就對惹(?
作者: greg7575 (顧家)   2016-07-20 21:41:00
線路先丟上來幫你看隔空沒辦法抓藥洞洞板就別想了。雜訊多到會想死。
作者: clioneurise (Romarin)   2016-07-20 22:05:00
目前是萊曼擴入門中(動手改機者不是我),之後等夠熟悉後想從頭開始自己做一台晶體機推高阻的。目前還在邊爬文邊尋覓是否有值得試著去做又能退燒的擴。
作者: greg7575 (顧家)   2016-07-20 22:09:00
從頭開始何苦。走前人失敗的路嗎?
作者: clioneurise (Romarin)   2016-07-20 22:11:00
不過萊曼線路好像就......就只能是那樣了? 總覺得聲繳學費的概念?對元件的聲音實在是很好奇啊...
作者: brianchen119 (chw)   2016-07-20 22:15:00
要試元件聲音就像我這篇一樣找輸出級的bjt來換吧#1MketGIq (Headphone)
作者: greg7575 (顧家)   2016-07-20 22:17:00
不要浪費錢。當然你很有錢例外啦。
作者: evadodoya (口責口責)   2016-07-20 22:18:00
他很有錢的喔 別怕
作者: clioneurise (Romarin)   2016-07-20 22:29:00
我窮窮,戰神又在亂說話QQ我只想滿足好奇心後火速退燒
作者: ang728 (要耍厨你還嫩的很)   2016-07-20 23:22:00
Squarewave算是不難做的
作者: vwvwbg (vwang)   2016-07-20 23:40:00
自己做的都很好聽啦 汗水才是最好的調音(誤
作者: ang728 (要耍厨你還嫩的很)   2016-07-21 01:00:00
如果在台北的話,我的機器都還在s版友那,歡迎去聽~當然要先跟他寫信相約就是XD
作者: YB (歪逼)   2016-07-21 01:02:00
Squarewave Klone平衡擴真的很棒,我拿來推HD800 T1 HD700(都改配合 推的可圈可點,單端推DT880pro也活跳跳的 聲音活潑不平淡 整體聲音走向偏理性、少染 這樣
作者: dkfum (DK)   2016-07-21 04:23:00
smd版的dyna系列還沒看到台灣有人做呢
作者: ang728 (要耍厨你還嫩的很)   2016-07-21 04:58:00
因為手上的料都是配thruhole的,洗的板子也是不過沒差多少 晶體換成PZTA06/56而已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6-07-21 07:32:00
1. 不一定 2. 都很重要 3. 好的圖表示性能可能好 但好聲 !=好聽 != 好爽 4. 中低端系統會有這問題 高端系統沒有 5.在你換線之前 你可能得考慮耳擴前面元件的影響不見得小換線是會影響頻寬 但某個元件要是對頻寬與聲音重播度有大影響 出來聲音就是會 不喜歡 or 喜歡6. 加大容質也通常代表聲音精確性(電容反應時間長) 會下降
作者: greg7575 (顧家)   2016-07-21 07:37:00
加油 XDDD使用固態電容即可搞定反應時間的問題。當然有人不喜歡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6-07-21 07:39:00
當然如果你買的是非常貴非常好的電容 聲音可能提升品質7. 濾波只代表聲音訊號可能變少 並不代表聲音變好 8. 線路的確重要 但是燒料的定義不一定是貴的料 而是聲音符合你聽感的料 東補西補 最後可能聽起來不錯 (因為絕大部分人都不是真正的絕對性能派) 9. 配對只在你聽的出來時 或是你的物品等級夠好時 才有顯著效果 除非從頭開始就注意從 線路 回饋 用料 聽感 ... etc 就逐步檢討與實驗 否則聽不聽的出來真的很難講 也絕無平衡大於單端的這種理論但以目前的一般市售耳擴水準 的確平衡表現較好 因為把一些內部雜訊與干擾因素降低
作者: greg7575 (顧家)   2016-07-21 07:55:00
QQ 抱歉斷到可以去淘寶弄一些洗好帶料的版子回來。觀察怎麼設計電源穩壓濾雜訊、類比線路分離、散熱、這些先處理淘寶的東西已經非常成熟。不下呂布有興趣的話可以站內討論哪些比較不雷的店家 XDDD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6-07-21 09:58:00
不會啦 斷了就斷了呀 g 兄客氣了 您的意見很實用哩 :)
作者: TimoBoll (波爾)   2016-07-21 12:59:00
推薦去看一下headcase.org 上面有真。強者(?)KG大大現在都出沒在那邊
作者: ang728 (要耍厨你還嫩的很)   2016-07-21 13:28:00
電容的部分..加大容值後會建議多搭配一些不同大小的MLCC做Bypassing至於電容影響聲音的程度 還是有的 不管是作為儲能或是coupling 都會有不少影響
作者: MitsuhideA (《雅》みやみや~)   2016-07-21 15:15:00
Beta22 比較推
作者: greg7575 (顧家)   2016-07-21 15:32:00
鋁高分子電容就可惜在25V以上都天價。聲音瞬態很棒去mouser 買。含運很超值也很爽鋁高分子的表現在高頻很棒。低頻也不拖
作者: ang728 (要耍厨你還嫩的很)   2016-07-21 15:39:00
其實我還蠻想試試RAIL上面電容是擺放LOWESR電解+Polyer+MLCC 這樣的組合 哈不過POLYER耐壓都比較小QQ
作者: greg7575 (顧家)   2016-07-21 15:44:00
polymer有到百伏的。但是容值超小nichicon 有出panasonic ncc, hybrid polymer 是偽物。高溫也會爆漿以上討論的 mouser 都有在賣。不過超貴的啊 XDDDDdac 穩進來頂多12V ,高分子的很夠用了。至於電源進來的初級穩壓是沒必要用高分子的。
作者: YB (歪逼)   2016-07-21 16:04:00
我現在才發現我打錯字 我的HD800 700 T1都是改4-pin平衡的
作者: ang728 (要耍厨你還嫩的很)   2016-07-21 16:49:00
我是想要用在AMP上面,所以希望大概有個35V/680uf上下的可以並聯就好了XD DAC用真的好選很多很多
作者: TimoBoll (波爾)   2016-07-21 20:12:00
只能用電解電容路過QQ
作者: greg7575 (顧家)   2016-07-21 20:53:00
我說了呀。hybrid 裡面也是填液體。沒有比較好抱歉我剛才沒說XD配對電容器請準備三十萬的設備再來談配對LCR meter
作者: ang728 (要耍厨你還嫩的很)   2016-07-21 21:21:00
30萬應該有點太過啦XD GW就有不錯的LCR METERPower rail 其實很常並聯 用來降低不同頻段的ESR
作者: IamBuki (唉就是無聊)   2016-07-21 22:36:00
重點是born表 講這都太早 除非你預算沒啥限制東買一個西買一個 運費都比料錢多op類的可以參考各大廠datasheet 都有示範電路跟注意事項選料要注意的大方向 VR 變壓器 隔直電容(有用到的話)穩壓用大容質電容 有些工業等級就很不錯用
作者: ang728 (要耍厨你還嫩的很)   2016-07-21 22:52:00
更正一下 是BOM XD
作者: mats0816 (超神田壽司)   2016-07-21 22:58:00
Power線路也滿吃layout placement的
作者: ang728 (要耍厨你還嫩的很)   2016-07-22 16:35:00
話說回來 簡單好裝的擴還有RJM AUDIO的Sappire而且RJM有文章簡述他的設計想法 可以看一下
作者: IamBuki (唉就是無聊)   2016-07-22 19:51:00
只能說難度依 好看的殼>>>>接地>電路>選料
作者: ang728 (要耍厨你還嫩的很)   2016-07-22 23:32:00
不能同意樓上更多了 CASEWORK 最難
作者: jetzake (加菲貓)   2016-07-23 05:10:00
新手來說 與其講究材料不如好好磨練組裝手工什麼都還沒做過就在跟人家討論哪些材料好不是很奇怪嗎?曾經見過的案例是 換了一堆電阻電容還不如把端子確實固定一個插座掛在機殼上晃啊晃 誰相信你線都進去會確實連接簡單便宜的東西也無所謂 總之先做些成品出來遇到哪些問題 想往什麼方向改善都可以慢慢講所謂燒料 一樣一樣慢慢來 比較容易摸清楚它們各自的特性別人的敘述不會等於你自己的感受另外 你的問題1到4通常要邊做邊修正 這裡不好回答5我的經驗是 線粗到一個程度會妨礙施工 反而不容易做得好反而捨棄粗線 直接用銅箔膠帶之類的比較方便6和7 這不一定 不過通常可以在訊號路徑上做點改善解決例如把零件腳留長一點 絞繞以後再點焊錫之類的方法或者改變焊接溫度 換焊錫 改用屏蔽好一點的線等等8的觀念算是正確 但是合不合味口還是要試過才知道做過些東西 覺得他哪裡不對 再來討論比較有得談9的話...難說 配對問題也牽扯到線路本身就算有什麼雜訊 如果線路可以幫你吃掉 那自然是聽不出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