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AKG K812小評

作者: takase (............)   2016-04-19 21:09:36
其實原文已經寫的七七八八了,想想還是簡單一點
條列一些印象好了
1.和以前試聽的K812相比,印象相差最大的在於中高頻的量感與高頻的光澤感
可能當初試聽的K812還沒怎麼進入狀態,聽起來縮縮的
又或者是 系統調整的差異
總之,比印象中的好上一截
2.如果要概括 音質
相比於T1的柔中帶濃 或 HD800的細中帶剛
我特別想用"爽韌"來形容K812的音質
中高頻清爽動人 中低頻扎實有韌性
從 爽這點而論,除了AKG式的光潤甜美外
另一個指標是中頻的衰減,或者 聲音在漸弱/消散時的處理
如果以脂肪來形容
K812就像是清蒸石斑那樣細密爽腴
那對照組T1就像是沙朗牛排那樣......說著說著肚子就餓了
K812的衰減比T1短促一些,但仍然相當的自然/克制
從軔 這一面來談,就是振膜的內阻高,染色少,聲音不容易混濁
聲音相當的通透,這股通透從中低頻一直到低頻中段都維持的相當好
而這也是相對於競爭對手,最明顯的,在音響性上的優勢
隨之而生的是呈現力度變化的能力,"解析力"上的優勢
那不光是聽到多少聲音,多少細節的能力,而是發出來的聲音有沒有成型,
細節有多少陰陽變化的能力
講完好處,要比較務實的談 驅動上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其實也還好,K812在系統搭配上的容錯性可以說比T1好太多了
一種是過推,耳擴施力完全錯方向導致的中高頻響亮不耐聽/低頻上段鼓脹壓迫
這個原文有稍微提過,可以說推成這樣,還不如用手機 或用 平板直推
直推也許頻段兩端會壓縮,也沒有那種活靈活現的動態
不過至少中頻還是有的
另一種比較麻煩,我猜是 K812的振膜 在 中高音 中低音過渡,分音時 出了狀況
或者產生了某種混亂,導致中頻蒙上一層不通透,但往往甜美的奶油味
這種奶油味 會跟 前述 推力貧弱前端 導致的壓縮 相得益彰
其實也還不錯聽啦,但恐怕不太能做參考
3.回到原文,當初留下了兩個問題
一是 K812空間感方面的潛力如何 一是為何會覺得K812更中性(通透),但T1更透明
第一個問題比較好回答
K812在 能唱得跟T1,HD800差不多大聲,甚至更大聲一點的前提下
有著相對忠實的,一定程度呈現深度或縱深關係的能力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設計上追求的關係
家用導向的耳機,或多或少傾向 聚光燈,或者透鏡那樣的呈現方式
而專業用的耳機則更希望能把握全局
第二個問題就蠻麻煩了
最直觀的講,就是T1這耳機的"氣場"或臨場感相當好,反而使得其他層面的要素
不那麼凸顯,導致聽者瞬間被壓倒
──從自我吐槽的觀點來看,可能跟聽者比較容易
被哪種手法蒙騙有關係也不一定 XD
K812在這方面相對上是比較弱的,這其實有點辯證意味也不一定
不過我想最近大家都受夠這類討論了,就先這樣吧.....
作者: Davidm45 (David)   2016-04-19 21:12:00
樓下J大
作者: krrvincent (krr)   2016-04-19 21:35:00
不是 樓下J大
作者: oscar1982law (大胖)   2016-04-19 21:37:00
不是,看到AKG推,樓下J大!
作者: takase (............)   2016-04-19 21:39:00
我覺得啦,合則來,不合則去,如果覺得沒辦法討論那保持沉默就好....是希望能解釋/講清楚原文留下的一些問題,而不是筆戰要戰的話我會去八卦或政黑,而不是耳機版啊 orz
作者: OGoTTe (A君)   2016-04-19 21:46:00
高雄不知道哪裡能聽到
作者: Davidm45 (David)   2016-04-19 21:51:00
舉手發問 中性(通透) 意思是兩者是同義詞?
作者: takase (............)   2016-04-19 21:58:00
一般論而言是這樣,越通透,聲音越乾淨清楚的器材往往會被人認為是"中性"的
作者: MitsuhideA (《雅》みやみや~)   2016-04-19 21:59:00
等在下也入872時再來看看
作者: Davidm45 (David)   2016-04-19 21:59:00
那這跟透明又有什麼不一樣?
作者: takase (............)   2016-04-19 22:00:00
反正知道意思就好,還是以耳機本身為討論重點吧以前好像也有討論過...透明,或者透明感,我覺得是一種綜合性的特質,最直觀的講,就是聲音逼真/直接的程度這就牽扯到最後部份的主觀認定了
作者: Davidm45 (David)   2016-04-19 22:08:00
我建議你少用這種易讓人各自解讀的詞彙不然真有種看跟沒看一樣的感覺XD
作者: takase (............)   2016-04-19 22:10:00
音響評論本來就沒有很強制性的標準啊,而且說清楚了並不是那麼難懂K872就....不知道該怎麼講,也許意外的適合隨身
作者: Davidm45 (David)   2016-04-19 22:15:00
呃...這不是標準問題 是表達能力問題well 你覺得行就好
作者: takase (............)   2016-04-19 22:22:00
如果說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問沒關係,這也是網路討論的價值所在 :p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19 22:33:00
不是沒辦法討論 是跟你生不出有價值的討論 :o
作者: Davidm45 (David)   2016-04-19 22:34:00
好嗆XD 樓下某J不對 上面就是.....
作者: jonothan   2016-04-20 01:02:00
真的餓了拉...推回來
作者: xs0451643 (DodoFu)   2016-04-20 08:20:00
自說自話....
作者: chunyulai (裙)   2016-04-20 09:10:00
所以你喜歡吃魚排還是牛排還是J大喜歡拉板凳吃雞排然後中性 通透 透明 這三個 我真的有看沒有懂.....
作者: howard50009 (zxc50009)   2016-04-20 10:57:00
還是不懂..需要翻譯+1
作者: Davidm45 (David)   2016-04-20 12:40:00
你蠻適合當政治人物的,落落長一個系列文下來我還是看不懂K812是怎麼樣的耳機
作者: takase (............)   2016-04-20 13:03:00
這篇原文我寫得也很吃力,還要想一想直接講就是 K812是我目前聽過 素質最高, 最中性的動圈耳機我還沒仔細聽過T1 2nd和HD800s,這點也要先交代可能一些網友比較喜歡這種簡單粗暴的結論也不一定...
作者: testwindraja (時間不等人 早起最好)   2016-04-20 13:18:00
透明可以參照音響二十要。 不過通透我認為跟透明是同義,混用又要區別的話,下個定義較好?
作者: joshuachina (Joshua)   2016-04-20 13:20:00
用什麼器材推啊?又是DAC1+HA3啊!K812素質最高,可能相較於HD800、T1玩不好推不好,K812素質"比較"高吧
作者: ddik32 (睡覺睡到飽)   2016-04-20 13:25:00
有點難理解的一篇心得 XD
作者: Earendil (Dies irae)   2016-04-20 13:32:00
快要被戰翻了
作者: iWRZ (NE~_~RO)   2016-04-20 13:38:00
老實說 太冗長
作者: joshuachina (Joshua)   2016-04-20 13:40:00
小弟粗鄙之人只能說出一些音場大小、解析高低這一類庸俗的話語,takase大這種是文學素養相當高的文章
作者: Davidm45 (David)   2016-04-20 13:42:00
話說谷津的透明感是從哪邊來的XD
作者: s1s1 (胖鳥)   2016-04-20 13:46:00
其實我覺得T大愛怎麼寫是他的事,難不成耳機板還要規定表達方式,而且聽感方面本來就一堆辭根本就沒有定義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4:33:00
描述聽感的方式當然是個人自由只是要與人溝通的時候就得先定義好詞彙自行定義詞語有好幾種情形啦...一種是改進也有一種叫中二病
作者: s1s1 (胖鳥)   2016-04-20 14:38:00
你先說有哪家國際組織/公司有出過聽感相關詞彙定義文件啊?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4:39:00
你這樣問 代表完全沒看懂我在講什麼..並不是定了一個標準 強迫大家都照用
作者: Davidm45 (David)   2016-04-20 14:41:00
中二病XDDDDD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4:42:00
而是定出來 了解彼此的意思會簡單的多要採用小眾或是我流的說法很ok 不過就要負起代價例如與別人的溝通成本上升 或是被當作語意不清追問
作者: s1s1 (胖鳥)   2016-04-20 14:43:00
你要如何在沒有標準的情況下讓大家都了解"相同"意思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4:44:00
白話一點: 話不講清楚 難道怪人家問嗎?
作者: Davidm45 (David)   2016-04-20 14:45:00
所以一些模稜兩可的詞彙就少用啊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4:45:00
所以才會有音響二十要這類試圖找出溝通標準的東西阿?
作者: s1s1 (胖鳥)   2016-04-20 14:46:00
那要怎麼定義"模稜兩可",何謂模稜兩可的詞彙?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4:46:00
去查辭典如何? 如果你要使用不同的定義的話請於使用的時候多做說明?
作者: Davidm45 (David)   2016-04-20 14:47:00
前面我的發問就是個例子 透明=>中性=>通透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4:49:00
http://www.audionet.com.tw/doc/view/sn/2687看那段"為什麼要寫「音響二十要」"
作者: takase (............)   2016-04-20 14:51:00
從華語圈跳出來看,會有更全面的理解音響論壇到後來要搞什麼音響五行圖之類的,或多或少還是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4:52:00
我英日文都看阿 所以你想講什麼?
作者: takase (............)   2016-04-20 14:53:00
因為這套標準用到最後 沒有辦法有太多實際意義的鑑別性
作者: Davidm45 (David)   2016-04-20 14:53:00
那你還用?
作者: takase (............)   2016-04-20 14:54:00
我想講的是,不清楚的話再交流就好,沒有必要一定要音響二十要一個一個去列,也沒有多少人這麼寫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4:55:00
我從頭看到尾 沒有人要你列表阿...
作者: takase (............)   2016-04-20 14:55:00
透明 通透 的差別我想上面已經解釋很清楚了
作者: joshuachina (Joshua)   2016-04-20 14:55:00
所以是那一套器材推PS1000那麼弱啊
作者: testwindraja (時間不等人 早起最好)   2016-04-20 14:55:00
嗯,這樣clarity你用清澈或清晰,個人認為更明確。她是因,transparent 是果。這樣清晰但不透明就很好理解。
作者: takase (............)   2016-04-20 14:56:00
關於中性,前面也有討論過了,我不認為有什麼絕對中性這類孤立的概念,而是一個複合性的,要考量器材自身特性/穩定性
作者: s1s1 (胖鳥)   2016-04-20 14:57:00
沒有定義的東西你又要求不能模稜兩可,那麼提出一個具體的做法嗎,不要只會要求別人不要用模稜兩可的字眼
作者: takase (............)   2016-04-20 14:57:00
的概念...當然,就一般意義講,通透就可以算是中性了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4:58:00
我懶得重覆類似的話(完
作者: takase (............)   2016-04-20 14:58:00
再進階一點,把器材自身的穩定性/反應能力也考量進去
作者: s1s1 (胖鳥)   2016-04-20 14:58:00
因為這樣幾乎所有字眼都是模稜兩可,因為根本沒有"定義"
作者: takase (............)   2016-04-20 14:59:00
其實並不那麼難以理解 :p
作者: s1s1 (胖鳥)   2016-04-20 14:59:00
我看了阿,你可以說有部分字眼已經按照二十要去做定義但二十要裡面包含才幾個字眼,平常使用上又有多少字眼不在
作者: Davidm45 (David)   2016-04-20 15:00:00
沒定義? 這些詞彙的定義最早就是音響論壇訂出來的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5:00:00
並不只限於那20個阿 語言是溝通的工具摸索出詞的共識是重要的工作好嗎..我可不想每天早上起來跟掃地阿婆說謝謝的時候被她賞一巴掌說你想對我媽媽怎樣
作者: takase (............)   2016-04-20 15:01:00
認不認同我的觀點是一回事啦,但是希望能有比較建設性的意見一直鬼打牆的話,那我也沒辦法啦,只能說盡力了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5:04:00
我對你的建議都是基本中的基本你老是跳過那些東西想要各自表述器材 那就隨你
作者: s1s1 (胖鳥)   2016-04-20 15:07:00
乾脆板上來辦個詞彙定義投票,每個月表決一個順便討論這樣累積幾年就會有一本辭典出來了我覺得這比要求不要用甚麼模稜兩可字彙有用多了討論過程也可以凝結J大你說的共識
作者: Davidm45 (David)   2016-04-20 15:08:00
樓上你可以去參考看看purplesky911的文章或許你比較能理解什麼叫相對較好懂的聽感文章
作者: s1s1 (胖鳥)   2016-04-20 15:11:00
那是你"覺得"比較好懂啊,你不能用自己感覺去衡量啊= =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5:11:00
恩..我想投票決定這兩位哪位比較好懂,比決定詞語的定義簡單多了?
作者: Davidm45 (David)   2016-04-20 15:12:00
呃...好不好懂當然是"我覺得"啊
作者: takase (............)   2016-04-20 15:13:00
我想不是什麼各自表述器材的問題,是放不下身段而已
作者: s1s1 (胖鳥)   2016-04-20 15:13:00
不然也可以投票決定這個啊,投票結果出來以後就按照911當
作者: Davidm45 (David)   2016-04-20 15:13:00
不然你解釋一下這篇在說什麼好了
作者: takase (............)   2016-04-20 15:14:00
詞語定義已經很單純了,但是合不合你的意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5:14:00
照他的當範例幹嘛? 你還是沒搞懂
作者: s1s1 (胖鳥)   2016-04-20 15:15:00
我在提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啊,不然你覺得要怎麼解決嗎?
作者: takase (............)   2016-04-20 15:15:00
唉.....講白點,你要搞針對,也請拿出些有料的東西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5:17:00
有些人覺得自己用的定義不通用的時候會加註
作者: testwindraja (時間不等人 早起最好)   2016-04-20 15:18:00
看過先前的文你就可以知道有幾人純粹是抱著惡意而已,跳過他們或者找板主吧。
作者: Davidm45 (David)   2016-04-20 15:18:00
到底誰放不下身段XD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5:18:00
有些人對自己的特殊見解會語帶保留
作者: takase (............)   2016-04-20 15:18:00
不要想太複雜,就是小朋友邏輯 中性是什麼 透明是什麼通透是什麼, 你怎麼知道是中性 你怎麼知道是透明一直鑽牛角尖務虛就對了,因為沒辦法正面反駁,看著又不愉快無名火起啊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5:20:00
不過有些人就只是產出像中國流行的翻案文一樣的東西你當然有辦法正面反駁阿 方法如下:告訴大家你怎麼能用dac1+ha3當鑑別器材評耳機的先說 我當然知道你花了很多功夫處理,你講過了。為什麼別人的聽感跟你相悖的時候,你質疑的都是別人的驅動有問題
作者: s1s1 (胖鳥)   2016-04-20 15:23:00
J大我們先不理T大的情況,我們來討論一下解決方案嘛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5:23:00
這才叫務實,務虛是你那種飛在太空裡的心得文'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5:24:00
方案喔 老實說我覺得不需要排什麼表決議程阿..因為這東西本來就是演進出來的 有異議就討論 當然要訂也行只是要注意 太過繁複的要求只是在提高發文門檻而已這樣就本末倒置了
作者: s1s1 (胖鳥)   2016-04-20 15:26:00
那你比較懂你可以新開一篇文寫個方案嗎?反正就討論+投票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5:27:00
不是說每個人都做到怎樣怎樣才叫ok 而是希望拿出誠意
作者: s1s1 (胖鳥)   2016-04-20 15:28:00
兩邊都很有誠意啊,各自有理論那就寫方案讓大家公評嘛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5:30:00
方案..你是說怎樣寫心得文的規定嗎? 還是什麼別的
作者: s1s1 (胖鳥)   2016-04-20 15:32:00
像是心得文可以修改一下發文範本放上讓大家已經有共識詞彙像是聽感描述1.解析2.音場之類的,有爭議的作者最後寫,然後加註說明之類的,這樣應該比現在會好一點吧
作者: accoduies (Accoduies)   2016-04-20 15:34:00
分享心得而以何必搞得跟寫protocol一樣....看得下就看 看不下就別看 耳機版資訊接受度應該很高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5:35:00
那沒有達標的人怎麼辦 捨棄他們嗎?
作者: accoduies (Accoduies)   2016-04-20 15:35:00
GG的文章文體雖然怪了點 大家還不是看得很開心
作者: s1s1 (胖鳥)   2016-04-20 15:35:00
就討論一下解決方案,我不懂所以先隨便提個意見,不要太在意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5:36:00
不能這樣把人水桶掉阿 如果是勸導的話那就跟沒訂差不多老實說我也不確定怎麼辦 你看takase不是發的很高興嗎XD我能確定的只有: 維持好的溝通方法 就有機會越辯越明然後公開言論受公評也是很正常的 我發文下面有疑問的我盡量解釋 但這也頂多是自我要求 強制太苛刻了
作者: Davidm45 (David)   2016-04-20 15:39:00
愛發的繼續發 要噓的繼續噓 PTT不就這樣(攤手
作者: MitsuhideA (《雅》みやみや~)   2016-04-20 15:42:00
當年余光中在清大講 我的天空多麼地希臘台下的反應應該就是這樣
作者: Davidm45 (David)   2016-04-20 15:45:00
原來是余光中 真是失敬XD
作者: s1s1 (胖鳥)   2016-04-20 15:49:00
沒有副稿方案又一直戰,戰完又沒有結論,這樣有甚麼意義
作者: testwindraja (時間不等人 早起最好)   2016-04-20 15:51:00
離題跟破壞。
作者: wingmouse (風華亂舞)   2016-04-20 15:52:00
新手亂入一下 通透跟透明到底有何不同?!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5:55:00
離題跟破壞(笑) 這種文沒說是妨礙溝通很客氣了
作者: wingmouse (風華亂舞)   2016-04-20 15:55:00
透明 = 音染少 = 中性 = 通透 不是這樣嗎?!比較認同J大 模稜兩可的形容得不到任何結論啊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5:56:00
我的方案是塑造出一種良性討論的風氣阿 但是不能強制要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是抱著善意而來的他們可能會力有未逮 其他熟悉的人可以幫一把例如幫他們想一個類似 大家又看得懂的說明
作者: testwindraja (時間不等人 早起最好)   2016-04-20 15:59:00
他上面說的通透是clarity, 翻成清晰你應該較好懂
作者: s1s1 (胖鳥)   2016-04-20 16:01:00
所以W大我們應該要來投票表決一下名詞定義,以形成共識
作者: testwindraja (時間不等人 早起最好)   2016-04-20 16:02:00
聽感上的透明人人都不太一樣,但總之是個多因素影響下的綜效。
作者: s1s1 (胖鳥)   2016-04-20 16:02:00
良性討論最後還是要有結論,不然光討論到最後各有理論這跟沒有討論不就一樣,然後下次又再討論一次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6:05:00
收精華或m起來是比較簡單的做法吧 訂成辭典感覺量不夠不過..討論經常是沒有結果的吧?你覺得訴求多數決合理嗎 我覺得不太對..
作者: s1s1 (胖鳥)   2016-04-20 16:07:00
可以列一張名詞表之類的放置底吧,而且討論本來就應該要有結果,共識這種東西不是本來就多數決,沒有多數決如何稱共識不然每次討論->各有理論->再討論,這樣的鬼打牆有何意義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6-04-20 18:14:00
我要想想看 因為直覺覺得用多數決有點問題..
作者: lead0722 (get chance)   2016-04-20 18:35:00
爭議有點多 t大不妨列一下前端情況比較好討論?
作者: takase (............)   2016-04-20 18:50:00
我的系統概况和走向前面那篇hd800小感有提到沒什麼大變化,詳細回家再回
作者: isley196 (衝動是魔鬼)   2016-04-20 21:46:00
這個組合私心覺得對T1跟HD800比較不利HA-3我也玩過半年 聲音其實蠻搶戲的加上supra的線 聲音應該會被柔焦的更嚴重
作者: takase (............)   2016-04-20 22:00:00
HA3增益最大的理由是在這裡系統不穩的情況下,慢慢從周邊抓起大概HA3線路底子不錯,才可以這麼玩
作者: isley196 (衝動是魔鬼)   2016-04-20 22:02:00
它的增益只是調推力 但控制力還是不太行
作者: takase (............)   2016-04-20 22:03:00
腳柱,墊材,以及前端的配合,接地也有幫助不過極低頻的控制力還是弱項沒錯
作者: isley196 (衝動是魔鬼)   2016-04-20 22:07:00
你說的這些都是微調整 以HA-3來說只能說改變 但未必是改善 t大有試過別的器材嗎?
作者: takase (............)   2016-04-20 22:11:00
有試聽,也有土匪過朋友的器材
作者: linjaha (小K(囧君))   2016-04-20 22:11:00
原來現在寫心得還要先學會#DEFINE喔
作者: isley196 (衝動是魔鬼)   2016-04-20 22:23:00
線不是被動元件嗎 吃電平是什麼意思?
作者: takase (............)   2016-04-20 22:25:00
這樣講吧,DAC1輸出電平越高,越能壓制住傳輸線的癖性初代T1搭的Sommer Cable其實也有差不多的特性
作者: isley196 (衝動是魔鬼)   2016-04-20 22:28:00
可以理解你意思 但我覺得這樣有點本末倒置
作者: takase (............)   2016-04-20 22:29:00
這其實不算本末倒置啦,毋寧說線材變成一門學問的時候
作者: isley196 (衝動是魔鬼)   2016-04-20 22:29:00
你等於把它的前級開到最大 在用後面去衰減它的聲音
作者: takase (............)   2016-04-20 22:31:00
如果你的前級是指DAC1,那麼可以想想前級最重要的目的是什麼,就是把訊號衰減到"後級"可以銜接/匹配的強度啊當然 耳機這東西 很刁,與其用前後級的概念去看不如說是前級 和 前前級吧.....像唱頭放大一樣
作者: isley196 (衝動是魔鬼)   2016-04-20 22:32:00
但你要知道...那是音響系統 耳機系統的前級就是你的耳擴
作者: takase (............)   2016-04-20 22:34:00
耳機和喇叭也不一樣,搞不好跟唱頭還比較接近吧 XD不過這個好像扯得有點遠,回到系統身上高電平/高擺幅不就是耳擴平衡輸出這麼流行的理由?想想也真諷刺...
作者: isley196 (衝動是魔鬼)   2016-04-20 22:43:00
突然想到我玩我朋友DAC2的經驗 這台不是在純DA輸出時音量旋鈕本來就會往輸出最大跑嗎?拿來測試線材差異蠻清楚的啊@@
作者: takase (............)   2016-04-20 22:44:00
耶?不懂你的意思,DAC1調XLR輸出電平 是要拆機調PIN這樣音量和輸出電平不是一回事吧?
作者: isley196 (衝動是魔鬼)   2016-04-20 22:46:00
看來我誤會了 我純粹以為是音量的輸出調整
作者: takase (............)   2016-04-20 22:46:00
前面板的那個音量...我基本上把它當裝飾,XLR輸出也不會過
作者: isley196 (衝動是魔鬼)   2016-04-20 22:53:00
不過就算是內參數的調整 線的特性還是很明顯...吧雖然也很有可能HA-3那邊已經濃到都沒感覺的XD
作者: takase (............)   2016-04-20 22:54:00
大偏流開太久就這樣,這是零件天線的樣子這也是我遲遲不下手低阻耳機的理由...^限
作者: mark80219 (Mark)   2016-04-21 01:06:00
覺得一直針對戰很反感...覺得有意義就看沒意義就跳過
作者: qv5pn7 (藁人形)   2016-04-21 01:11:00
推一下形容系統方面的心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