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hfreud (旅行,是後天的混血)
2025-07-31 12:47:38老弟
你會覺得「怪怪的」,其實很可能是因為你是從「國民整體利益」這個角度在看事情。
但如果你願意試著切換到「特定政黨的利益視角」,你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這時候,很多政策、輿論、媒體的走向,可能就會顯得「很有道理」、很一致,甚至讓人覺得溫暖團結。
我舉一個議題我們來試著練習看看:
「比起無條件信任,保留懷疑的外交態度對台灣更有利。」
當你以「國民利益」的角度思考,你可能會關心:
是否讓台灣有更大的外交空間?
是否分散風險?
是否提高談判籌碼?
但當你換成「政黨利益」的角度,你可能更關心:
這個說法會不會削弱我們政黨的論述?
是否會被對手拿來做政治攻擊?
我們的支持者會怎麼想?
你會發現,這兩種思考邏輯所追求的終點其實不完全一樣。
一種是「複雜、需要平衡多方利益與風險」;
一種是「快速、清晰、情緒認同強」。
所以你會發現,當你堅持從國民整體利益思考時,可能真的比較困難,也比較不被主流迎合。
但你仍然可以問問自己:
「我希望自己成為哪一種思考方式的人?」
https://i.imgur.com/mBRbyvf.jpeg
※ 引述《koumabyss (傑勒比)》之銘言:
: 7/26投票結束了,我投下反對我這區的立委罷免。
: 我投票時的理由是"這是去年的民主成果,應該讓他們有四年機會。"
: 雖然我去年不是投她。
: 但無論在726前走在路上跟辛苦罷團成員聊天
: 還是在726後電視新聞鋪天蓋地的報導
: 我都找不到跟我想法相近的論述。
: 我反對普發1萬。稅交上去國家就是要用。普發回來只是齊頭式平等,是共產。
: 我反對罷團所說不罷掉就要被中共統治。民主沒有這麼弱,我們應該抬頭挺胸。
: 我反對"罷免是我國賦予人民的權利"所以要使用。民主政治發展到代議制就是
: 需要這些有任期的議員替人民完成繁雜的政治任務。任何事情都進展到直接民主
: 那就只是回到希臘城邦最後的結局。無視2000年的進步沿革
: 我們憲政設計的罷免制度是一種保險,不是讓有心人士利用成為爭權奪利的工具。
: 例如我們在家只要每次開關電燈,都要燒掉一條保險絲,這是正確的電路嗎?
: 你可以說保險絲就是來被燒掉的,但那明明是在緊急時刻的緊急機制,
: 卻被某些人當成"權利"來大肆使用,這點我真的無法接受。
: 我反對KMT之前的以罷至罷,他們第一階段都過不了我覺得剛好而已。
: 但是為什麼媒體上多數的解讀都是"KMT發動不了罷免所以輸了"
: 他們蒐集不到這麼多連署書不就只是單純說明"人民不想要進行罷免"嗎??
: 我在選前選後的PTT或新聞媒體上都找不到跟我想法相近的文章,
: 我想知道我這種想法真的是少數,還是只是這些人沒有講話而已。
: 我好希望是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