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2003 (費邊)
2025-07-25 03:36:58政治系學生半夜睡不著來回應一下好了
※ 引述《m82 (辱華被祖光宗耀祖)》之銘言:
: ※ 引述《eddisontw (沙丘)》之銘言:
: : 現行的制度
: : 行政院長是總統指派的
: : 結果立法院是民選的
: : 只要出現立法院朝小野大的情形
: : 就必定會出現一樣的狀況
: : 建議啦
: : 大罷免成功之後
: : 就直接改成內閣制
: : 行政院長由立法院來選就好
: : 總統就當虛位的
: : 立院輸了
: : 總統贏了
: : 總統可以繼續當
: : 國家也可以繼續運轉
: : 這樣不是比較好???
: : 大家支持修憲嗎
: 先說,以台灣的狀況,要內閣制就只能走兩黨制,不能走歐洲那種多黨制
兩黨制/多黨制不是主動挑選的,是由選制決定 aka 杜瓦傑法則 duverger's law
但...由選制決定的這個邏輯有前提是一個政治體之內沒有成熟的政治生態
最明顯的案例是日本
日本的1955體制讓自民黨形成 派閥、企業、官僚 之 鐵三角 vs. 長期在野社會黨
所以當1990s自民因醜聞而在野,希望藉修改選制而改變版圖的眾執政黨們
將選制由原先MMD-SNTV轉換為FPTP-PR混和制
[邏輯是原先MMD下的比例性給自民太多優勢(可以把各派閥實質當作一個小黨),
可這些小黨有自民黨鐵三角的奧援,所以改成FPTP-PR,一選區一席,
試圖跟自民黨1v1直接對決]
理論上應該要成功,但沒有,因為自民想辦法調整了自身政黨運作方式
照樣長期壟斷日本政壇,自93年至今,下台永遠都是因為醜聞...XD
也就是說今天不管選制再如何更動,很高的機率仍會是老K/DPP兩黨
還有還有,
我國的政黨組織都屬剛性政黨,且敵我意識過度強烈,加上政治文化崇尚強行政權
此二者沒有變化以前,推動內閣制,立委只會變成各黨中央的橡皮圖章
遙看英國,雖然也算是剛性政黨,
叛變雖然會受到黨紀處罰,甚至下次不予提名,但對手可不排斥你
有很多案例是被黨紀處罰甚至開除後,就直接加入反對黨
因為席次是跟人不跟黨
另外各黨內有強烈的相互監督文化,明顯例子是保守黨的1922委員會
其組成是由後座議員(無入內閣當大臣的議員)組成
禁止任何大臣加入,目的是讓議員不受同黨的行政部門壓力而有自由意志能發聲
: 多黨制內閣有天生不穩定的特性,聯合內閣碰到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解散重組
這也不對,多黨制穩不穩定是取決於一個政治體內的政治文化,並非天生不穩定
典型案例: 德國
德國政治有個習慣是第一大黨不排斥跟第二大黨合作、共組政府 aka Groko
- 不排斥不代表一定會!!! 但merkel超愛
他們的政治文化之一是解決問題私底下政黨間談好,不太需要拿來攻防
跟我國不太一樣 (此處沒有要評判優劣的意思)
: 要是組不出來,對台灣這種有嚴峻外患的國家來說,隨時有滅國的危險
: (不要拿以色列當例子,他們沒有主要政黨被敵國滲透的問題)
: 所以要修憲,我們的選項只剩下法國的半總統制,總理要國會同意
我國其實第n次修憲後,制度上就是這個,
但自從更後來拿掉行政院長同意權後
再加上 憲增修§2-4的國安大政方針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