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政黨競爭和打仗的策略都是一樣的

作者: Dean00 (兩件)   2024-05-14 22:25:38
台灣的藍白兩黨 國民黨所用的策略是「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
想要利用民眾來盡快取得執政權
而民眾黨所用的策略是學習共產黨在中國起家的的作法
依附在國民黨的身上 來獲取資源進而壯大自己
民眾黨的方法是在走捷徑 想要速成 缺點是根基不會穩固 很容易倒台
兩黨是在相互利用 各取所需
新的政黨想要取得執政 民進黨所走的路才是對的
它們是從街頭開始宣揚自己的理念
選舉從村里長、當時的鄉鎮市長、代表、縣市議會、縣市首長
用了十幾年的時間才取得執政權 這一路走來也累積了自己的基本盤
選民都知道民進黨的政治理念是什麼
就算是當在野黨時 也不放棄自己理想
比如反核 未來可能會改變先不說 至才在這之前都一直堅持著
以台灣為主體 面對中共壓迫 也要堅持自由民主的體制
這種理念不會為了要取得執政而有所動搖
時代力量和一些小黨也可以走民進黨所走的路
事實也證明那是可行的 只是要花時間去經營
累積政黨的基本盤是邁向執政的重要因素
而基本盤的形成 是政黨理念
長期的堅持才會獲得選民的認同
而民眾黨為了速成 看不出自己的政治理念是什麼
柯P當台北市長時 常說的一句話是 專業的事交給專家處理
而到了立法院 原本電價的漲價是由電價審議委員會決定的
這就是專業的事交給專家處理
而民眾黨和國民黨卻要把它收回 讓立法院來決定
自家的立委打臉自家的黨主席
而要聲援香港的法案也被喊停 說是口惠而不實
真的要支持香港 連口頭聲援都禁止 那是真的在支持香港嗎?
如果可以口頭聲援同時又立法支持香港人來台 那不是更好
如果民眾是為了要取得國民黨禮讓新北市長的選舉
進而放棄自己原本堅持的理念 這樣不會得到選民的認同
如同要蓋一棟房子 根基都還打好 水泥還沒乾 就想要在上面蓋房子
就算讓你蓋起來 大風一來 小小地震房子就垮了 因為沒有基本盤在支撐
當初民進黨禮讓柯P選台北市長 是真的在禮讓
當時的柯P就是一個政治素人 沒有什麼資源
民進黨也沒有從柯P那裡得到什麼好處
而這次國民黨如果真的禮讓民眾黨
那就是利益交換 換取民眾黨在立法院對國民黨的支持
立法院是一個褔國利民的單位
大選時 白色的說 我們不要看藍綠惡鬥 所以來選我白色的
而一到立法院 是藍白聯合一起鬥綠的 還不是一樣在鬥
有多少人是因為不想看藍綠鬥這句話才選白色的
選舉時說的話說 選後就不算了
在立法院 就算藍白一起把綠的法案到檔掉 只通過藍白的法案
選舉時難不成要以通過多少法案為訴求 來爭取選民的支持
那綠的就把檔掉的法案一條一條的列出來 看看藍白一起檔下多少法案
如何在立法院封殺民進黨的言論
如果以這個為訴求 想想大家會選誰
把戰場帶到立法院 非人民之褔
每個政黨的政治理念一定和其它政黨有不一樣的地方
如果和其它政黨的理念相同 那就直接加入它們就好了呀
這個不同點才能表現出政黨的差異化 也才不會被其它黨同化
每次選舉其實也就是在強調這些 才能找到自己的基本盤
國民黨就是被共產黨給同化了 失去原有的政治理念和主張
國共兩黨的政治主張就是要兩岸統一 就算多數的台灣人民不支持 也不放棄
從反共到親共 整個180度向後轉 基本盤慢慢失去也是理所當然的
只是它是百年政黨 根基渾厚 時間要比較久一些
同樣到中國大陸 美國兩大黨也都是在反共 它們也派官員去中國
他們是去中國是在表達美國的立場 去跟中共抗議它們的做法不對
而國民黨到中國 是去看中共對台灣要做什麼
國民黨替中共完成它們在台灣要做的事
未來民進黨可能也會跟中共接觸 但其目地和國民黨決不會是一樣的
同樣跟中國交流 目地完全不同
立法院就是一個社會的縮影,會有不同意見的聲音出來
現在是藍白聯合是多數 掌控立法院 他們是如何對待不同意見的人
如果有不同意見要表達 現在連討論的機會都沒有
那如果讓他們掌握更大的權力時 會不會也這樣對待台灣人民
這是讓人擔憂的
當初的香港就是先禁止不同意見的集會遊行
再慢慢的讓香港人失去言論自由 用民主破壞民主
共產黨就是不讓不同意見的人集中力量讓聲量變大
讓人民變成一盤散沙 無法集中力量去反對它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