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小笠原欣幸:台灣民意如何界定兩岸關係?

作者: NewYAWARA (朝霞之前奏)   2024-04-30 20:04:19
1.轉錄網址︰
https://tinyurl.com/5athcv8w
2.轉錄來源︰
小笠原欣幸教授FB
台灣民意如何界定兩岸關係?
3.轉錄內容︰
4月上旬馬英九前總統訪中,下旬則為國民黨立委團訪中,國、共合作關係可謂
備受矚目。令人好奇的是,台灣民意對此的反應如何。恰巧美麗島4月的國政民
調,公布了台灣民眾對台灣與中國關係看法的數據。
問題:「請問,目前社會上大家對台灣和中國大陸的關係有不同看法,您比較認
同以下哪一項主張?」
選項1:「海峽兩岸是兩個不同國家(是國與國的關係)」
選項2:「海峽兩岸屬於一個中國(兩岸同屬一中)」
選項3:「海峽兩岸屬於同一個國家(兩岸同屬一國)」
結果顯示,選1的占76.1%,選2的9.7%,選3的5.5%,未明確回答8.8%。
選項1代表「台灣認同」立場(小笠原的定義為→「台灣就是台灣,認知上有別
於中國,支持維持中華民國現狀」)。這與李登輝1999年提出的「兩國論」一致
,蔡英文總統也表達過同樣的看法(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選項2體現「一個中國」立場,屬於中國的主張。中國所謂的「九二共識」就是
「體現一個中國原則」,屬於選項2。
國民黨立場雖然也是選項2,但該調查設計者可能是為了涵蓋各種「一個中國」
的解讀,才另外設置「同屬一國」的選項3。支持國民黨立場者應選2或3。為了
掌握大方向,選項2、3應合併計算為宜。
調查顯示,選項1占76.1%,選項2、3合計15.2%。在海峽兩岸是否同屬一個國家
的問題上,壓倒性多數的台灣民意視之為不同國家。「國與國關係」的看法並非
一夕之間驟增,而是這20年的趨勢。近期雖有馬英九、國民黨立委訪中,但並未
影響此一趨勢。
若按政黨認同傾向區分,就更有意思。偏民進黨認同者中,95.2%贊成選項1,選
項2、3合計僅2.8%。偏國民黨認同者中,選項1占50.7%,選項2、3合計42.2%,
兩者十分接近。偏民眾黨認同者則以83.7%贊成選項1,選項2、3合計9.9%。
由此可見,偏民進黨與偏國民黨認同者在兩岸關係看法上有極大歧異,但偏國民
黨認同者中也有50%抱持「兩國論」觀點。偏民眾黨認同者在此題的回答雖然更
接近偏民進黨認同者,但若換個問法,或許就會與偏國民黨認同者的回答更為接
近。
若按年齡區分,年輕世代認為「兩岸屬於不同國家」的比例極高。20-29歲中,
贊同「海峽兩岸是兩個不同國家」占93.7%。隨著年齡增長,此比例逐步下滑,
60-69歲贊同者為64.7%,70歲以上為63.7%。年輕世代的台灣認同感更為普遍。
雖然常聽到「天然獨」的說法,倒不如說是「天然台」更為貼切。
面對此調查結果,中國的評論家會不會(如往常一樣)說「這項調查有所偏頗」
、「無法反映實際情況」、「不可能如此」呢?然而,美麗島民調本月的政黨支
持度顯示,民進黨26.8%,國民黨19.0%,民眾黨12.3%。雖說民進黨支持度居首
,但兩大在野黨合計達31.3%,比民進黨更高。換句話說,此數據也顯示了中國
國台辦所謂「民進黨不代表台灣主流民意」之說,與1月大選民進黨喪失領先優
勢的情形相符,可說是確實反映了台灣當前的民意。
在分析1月的選舉結果時,筆者曾分析「民進黨雖然流失選票,但台灣認同結構
並未改變」(詳見小笠原《2024台灣總統大選分析》),本次的美麗島民調數據
,可謂佐證了此一論點。對國民黨而言,此民調再次顯示,在如今的台灣即使強
調「一個中國」、「九二共識」,恐怕也難以提升選票。
單就這點來看,國民黨似乎難以在下屆總統大選中勝出,但問題並沒那麼簡單。
鑑於民眾對民進黨的不滿,以及對其長期執政的警惕頗深,不代表民進黨就能靠
此結構在下屆大選中勝選。
國民黨若與中國聯手,雖然可能迫使賴清德政府執政陷入困境,但這樣的選戰策
略能否致勝,還屬於未知數。國民黨若要在選戰中勝出,比起著眼兩岸,不如在
內政面上追打民進黨政府的缺失。
中國能否理解這一點,又或者即便理解,會選擇採取何種態度,將是極為重要的
變數。民眾黨的動向也十分關鍵。總統大選雖尚有4年,但各方的博弈卻早已展開。
4.附註、心得、想法︰
小笠原欣幸教授以美麗島4月國政民調為基底,
分析現在台灣認同的民意仍然是壓倒性多數,
這項結構,即使國民黨與中國聯手也難以逆轉。
只是民進黨也無法單靠那樣的結構,就確保勝選,
關鍵還是在內政面上的成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