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日經:比亞迪「白船」打開歐洲大門?

作者: Napoleon313 (法吹拿皇)   2024-03-04 13:39:02
1.轉錄網址︰https://zh.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column/54871
2.轉錄來源︰日經中文網
3.轉錄內容︰
林英樹:在汽車發祥地歐洲,打破「太平夢」的不是黑色汽船(注:日本將江戶末期抵日
的外國船隻稱為「黑船」,特指1853年佩里所率艦隊,迫使日本開放國門),而是運輸純
電動汽車(EV)的巨大白色船隻。
https://zh.cn.nikkei.com/images/2024/02/0219/0219-10-L-reuters.jpg
德國經銷商Sternauto開設的比亞迪專賣店內(1月31日,柏林,reuters)
2月下旬,中國大型EV企業比亞迪訂購的第一艘滾裝船(RORO Ship)抵達荷蘭和德國的港
口。裝載著5千多輛EV、1月中旬從中國南部港口出發的200米長的「比亞迪開拓者1號」(
BYD EXPLORER NO.1)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向北航行。
2023年中國的汽車出口量達到491萬輛,超過了日本(442萬輛),首次躍居世界第一。另
一方面,中國汽車在歐洲市場佔有的份額僅為3%左右。雖然正在慢慢增加,但份額仍不
及豐田或韓國現代汽車1家企業。
原因在於運輸方面存在瓶頸。中國EV大型廠商多為新興企業,不像豐田那樣擁有自己專用
的包租船。這些企業需要委託海運公司確保自己的運輸配額,而中國的汽車運輸船運輸能
力不到全球的3%。
中國EV巨頭競相爭奪有限的運輸配額,結果導致2023年運輸船的日均租金達到11.5萬美元
,創下歷史最高紀錄,暴漲至新冠疫情前2019年的7倍。
於是,比亞迪提出了兩年內確保8艘自家專用滾裝船的計劃,這些船可在不使用起重機的
情況下裝載7千輛EV。「開拓者1號」是其中的先驅。比亞迪的競爭對手上海汽車集團也訂
購了新型船,並於1月離港駛往歐洲。
德國汽車經濟學家Matthias Schmid指出,由於運輸限制,中國汽車的月流入量控制在了5
萬輛以下,他表示「2024年將是中國車劇增、EV勢力版圖大大改變的一年」。
從1853年「黑船」打開日本國門之前,西洋的産品和思想就已滲透進了閉關鎖國的日本。
同樣,歐洲的汽車産業已經越來越帶有中國色彩。
比如,德國大型高檔車企業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該公司的最大股東是中國的北京汽車集
團,第二大股東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的李書福董事長,兩者合計持有其近20%的股份。吉
利還是瑞典高檔車企業富豪的母公司。
「因為有尖端技術和設計能力,所以與吉利進行了合作。無關乎是不是中國企業」,富豪
首席執行官(CEO)駱文襟(Jim Rowan)決定不再經營與吉利成立的瑞典高級EV品牌「極
星(Polestar)」,而交由吉利負責。
不僅僅是汽車本身。德國福斯雖然舉集團之力成立了車載電池公司,但在開發和製造方面
越來越依賴中國大型電池企業國軒高科。要製造EV,很難離開車載電池全球份額佔6成的
中國企業。
中國EV比歐洲大型車企的同型車便宜2~4成,歐盟似乎傾向於限制中國EV的進口。另一方
面,歐盟推進EV普及又需要降低價格。如果過度排除中國EV,區域內的汽車産業恐怕也無
法發展。歐洲在左右為難之下打開大門的時刻已經臨近。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法蘭克福支局長 林英樹
4.附註、心得、想法︰
日本經濟新聞駐點歐洲德國的日本媒體人在吹中國車和中國電池
甚至引用美國黑船打開日本國門的歷史來形容中國電動車入侵歐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