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藍白都可以接受的民調辦法

作者: SincereBob (誠實老包)   2023-10-17 23:54:09
現在問題的癥結就是藍認為白的民調只是虛胖,用手機調查尤其會凸顯這點。
白的則認為開放式初選有利於組織盤較強的藍營動員,還有綠色選民灌票問題。
老包提出一個可能可以緩解雙方疑慮的解方,就是借鏡美國民調長年的一種作法:
「針對投票意願比較強的族群作民調,採全市話」。
美國的選制是符合資格的選民在投票前先到當地選務機關登記自己是哪黨選民。
你必須是公民、年滿18歲,可以選自己是共和或民主黨。
只有做完選民登記,你才有投票資格,而不是像台灣一樣是成年公民就自動有投票權。
有的美國民調機構在做調查時,會先問「你支持誰?」,這時的支持度是不精準的。
理由就是如同上面說的,可能摻雜了尚未辦理選民登記甚至還沒有公民權的人。
所以民調機構會接著問「你辦理選民登記了嗎?」、「你是哪黨支持者?」,
然後再問一次「你支持誰?」,這樣就可以算出真的可以投票的族群的支持分布。
有的民調機構則加問「你會去投票嗎?」,分成一定會、可能會、不太會、一定不會。
只算入已辦理選民登記的前兩者,這時才是最接近真實投票狀況的民調結果。
譬如最近做的拜登vs川普民調,呈現出拜登在第一階段些微領先,最後階段被川普反超。
因為拜登的新移民票(尚未選民登記)和年輕票(投票意願低)比較多,川普則是較多鐵票。
這份調查也顯示出登記為共和黨的選民高度集中支持川普。
美國的例子應用到台灣,當然我國沒有選民登記的制度,但可以加入投票意願的調查。
這樣調查的結果就會更貼近實際投票的狀況。如果藍擔心白的空氣票不可靠,
可以要求在民調中加入投票意願的選項,只統計「可能投票」以上的結果。
白營則還有時間宣導自己的選民在民調進行時間接到電話,要回答「可能會」。
這種作法對雙方來說都比較公平。
至於民調的方法,應該採取全市話。台灣的市話還有千萬台左右,家戶普及度高。
而且民調進行的方式不是誰第一個接聽就誰回答,而是電腦隨機分配。
譬如這一通要20-29歲、女性,如果這一家沒有這樣的人,就掛掉重打。
而手機調查,礙於成本考量,現在是發送簡訊,由受調查者自主回覆。
考量中老年人的手機使用習慣、不少年輕人人手幾支手機,調查誤差會太高。
只要整合全市話+投票意願調查,就可以得出比較公平且接近實際投票狀況的結果。
我認為也不需要進行「排綠」程序,因為先問「排綠」的問題都可能造成引導選民。
絕大多數的選民也沒有無聊到跟你玩反串。也不需要考慮「你最不可能投誰」,
我知道這個問題的目的是預測棄保的走向,但這在藍白誰當正的比較上沒有意義。
我認為問題也應該儘量簡單粗暴,就是「你會去投票嗎?」、「侯柯個別對決賴」。
記得之前有份民調,沒統計投票意願之下,柯單挑賴的勝率高過侯單挑賴。
但這已經是幾個月前,而且沒有統計投票意願,現在對侯不見得不利。
現在藍的打法,很像2019年蔡對賴的打法,就是拖時間、落人圍堵,選有利民調方式。
等到藍有把握可以贏得民調,就會同意和柯辯論、比民調,但不會辯到三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