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投書】校園霸凌修法:司法化的調查背

作者: vikk33 (陳V)   2023-09-07 13:21:45
※ 來源為FB/推特,則文章標題須為來源名稱。(ex:人名、粉絲團名…etc ) ※
1.轉錄網址︰
※ 請附上有效原文連結或短網址 ※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14014
2.轉錄來源︰
※ 推特/FB 須為 FB人物名稱、FB粉絲團名稱 ※
※ 轉錄社論請附上完整標題 ※
獨立評論@天下
【投書】校園霸凌修法:司法化的調查背後,教育與輔導是否被遺忘了?
3.轉錄內容︰
※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刪減 ※
剛上小一不到一個月的小明,就因為一群人玩鬼抓人時不小心害同學受傷,而面臨霸凌調
查。前一晚,他緊張到做惡夢。調查當天走進平常不會進去的辦公室,面對三個不認識的
調查委員,在這個像偵訊室的地方,一邊發抖一邊回答他無法理解的提問。調查完後,爸
媽對著他耳提面命交代:「以後千萬不要再跟那個受傷的同學一起玩!」
在台灣,根據教育部110學年度的統計,高中職以下「生對生」的校園霸凌通報案件共有
1,317件。雖然每年破千件看似很多、而且還逐年增加,但平均每10萬註冊學生中,僅有
55.71人通報,顯然實際上存在一定的黑數。進一步比較也會發現,國小佔的比例最高,
高達43%,歷年上升幅度也最大。這與一般民眾認知常見於國高中生的霸凌樣貌差距甚大

這些案件被通報後,按照現行《校園霸凌防制準則》規定,學校要在24小時內進行校安通
報,3日內要召開由校長主持的因應小組會議,判定要不要受理、成立,或是要另外啟動
調查。學校光是應付這些準則規定的程序就耗費大量人力、經費。加上過程中缺乏輔導支
持,最後往往依舊無法解決霸凌問題,反而導致申請調查學生被標籤,嚴重撕裂學生關係
,學校淪為爭是非的法院,甚至造成學生二度創傷。
「愈處理愈受傷」的機制
兒盟曾經接過學生前來求助,他告訴我們:在他提出啟動霸凌調查後,班上的氛圍、老師
對他的態度立刻改變,同學都覺得他好像沒事找事做,老師也開始已讀不回他的訊息,他
很怕被同學上網爆料、被肉搜,更擔心被報復、被打,調查後沒有一天睡得好,開始做惡
夢、頻尿,只要手機響就會嚇醒。這個過程中並沒有人幫助他。而且後來學校還是判定霸
凌不成立,這件事就不了了之。
這學生的故事不是特例。同樣根據教育部110學年度的資料,在這些通報案例中,實際上
被判定是霸凌的比例不到2成(18.1%),因此引發許多家長與學生的不滿。而調查過程中
輔導資源不足、學生關係更撕裂,也為人所詬病。
教育部為了改善現行處理機制的問題,於今年8月17日預告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
此次修正重點包含:「一次性」嚴重身心暴力準用霸凌調查程序與輔導、網路霸凌案件同
樣需調查與輔導、調查機制更明確化、情節輕微或事實單純由學校自行調解與調查等。
新版更複雜的調查程序令人望之卻步
但進一步檢視教育部預告的草案,會發現調查條文所占篇幅仍然很重,相對之下輔導篇幅
的比例卻從21%降至14%(7條減少至6條),且修正後的內容僅增加「輔導」二字,依舊模
糊抽象,未見任何細節說明。至於跟調查程序有關的條文高達21條、佔了將近一半,鉅細
靡遺地從通報受理、調查組成到報告內容及懲處,規範得相當明確、清楚。
此外,部版明確化調查處理機制,也帶來許多執行上的困境。首先準則適用對象為「具有
學籍者」,所以從剛上國小7歲的小朋友,到99歲在職專班的學生皆可適用。修正後的調
查程序更為複雜、僵化,顯然不利低齡學童或較為弱勢的家長檢舉,也徒增學校執行的難
度。其次,部版加入調解、調查專業化的要求,卻未見中央允諾一定會提供經費,無疑是
讓學校負擔雪上加霜。
司法化的霸凌處理策略:現在韓國,明日台灣?
韓劇《黑暗榮耀》在前段時間創下超高收視率,也引發社會大眾對校園霸凌的關注。事實
上,韓國處理校園霸凌也是朝司法化、重懲處前進,最近更新增規定,要求在霸凌者的校
園生活紀錄簿裡註記霸凌行為。規定一出,很多學校立刻陷入與家長間沒完沒了的長期訴
訟。
每位韓國高中生都擁有一本綜合生活紀錄簿,裡面除了記錄出缺勤、學業成績外,也包含
老師對他們的評價、受獎紀錄等,影響學生升學甚鉅。許多家長擔憂留下霸凌紀錄影響升
學,於是不停訴訟,希望霸凌不成立。本應為教育場所的學校,卻花費大量心力應付這些
訴訟,韓國的前車之鑑值得台灣引以為戒。
我們建議,從預防霸凌的角度,台灣可參考日本《防止校園霸凌對策推進法》,讓學校定
期檢視拒學與自殺、自殺學生的同儕相處狀況,主動發覺潛在個案。此外,接獲檢舉後,
即針對當事人立即啟動主動關懷機制,留意當事學生的心理與班上互動,適時給予協助與
陪伴;而霸凌成立制定的輔導計畫,除了當事人、行為人輔導外,還必須加上班級輔導,
且輔導計畫不只導師、輔導室,其他授課科任老師都應一併了解狀況,提供必要協助(例
如協助分組作業)等。
此次修法偏重懲處、調查,沒有意識到霸凌案件中的孩子不管是行為人、受害人都生活在
校園中,不應僅以霸凌成不成立來看待,沒有回應實務現場的狀況,是我們覺得相當可惜
的地方。期待在教育部新法正式上路前,能看見更多學校、家長、學生的期待與心聲,重
新以「孩子是否能平靜地度過校園生活」為修法宗旨,讓校園真正成為孩子安全、家長安
心的環境。
4.附註、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備註 ※
沒有用的
還有教師對學生的霸淩更是死角
司法嚴辦與警察政風進駐學校監督及時處置是唯一成功解
※ 「Live」、「新聞」、「轉錄」、「舊聞」及 轉錄他方內容之文章
每日發文數總上限為3篇,自刪與板主刪除,同樣計入額度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