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恢復蓋國宅政策,可行嗎

作者: OpenGoodHate (什麼東西什麼東西)   2023-06-23 20:40:35
※ 引述《iamsosmart (朗月誦讀山海林)》之銘言:
: 本篇無反串內容,請安心服用
: 私以為
: 要年輕人的票
: 簡單來說就是要做到以下幾點
: 1.房價便宜
: 2.勞檢確實
: 3.懲罰既得利益者或該懲罰的族群
: (炒房團/詐騙團/酒駕)
: 其他點這裡不說,只論第一點
: 房價便宜
: 簡單來說就是年輕人買得起的房價
走新加坡模式的話就可以讓人接受
八年前有人一上台就說要走這模式
要蓋至少5%以上房屋供應量的公宅
結果過了四年變成財政紀律
要改包租代管
八年五萬戶變成兩萬戶開工
八年過去了現在剩下一堆人在洗
全台灣只有他蓋公宅
嗯…蓋公宅好像是他僅剩的政績了耶
: 在自由市場之下,
: 不可能強硬要求新房房價得低於多少多少
: 那麼
: 蓋國宅就該出來了。
: 蓋國宅有幾個好處
: 1.表達政府重視年輕人對於房價的要求
: 2.滿足蔡英文沒達成的公宅承諾
: 而政府蓋國宅是為了年輕人
: 同時保持市場的健康
: 所以國宅必須滿足一些要求
: 1.國宅的最大要求是價格必須在年輕人可接受之內
: 2.承第一點,所以台北市內不用想了,就是新北,其他五都應該都還有地點/土地
: 3.承第二點,所以基本上蓋國宅的位置會是較為偏遠的市區,可以選捷運的末端/捷運化台
: 鐵的較遠站點,再不行就是公車配套
基本上台北有三個特區
林口,淡水,三峽
這三個新市鎮原本就是要含就業機會的新區
結果到最近幾年軌道運輸才到位
然後出特區的路…嗯
另外就是馬英九當台北市長+總統的期間
高度集中發展台北市
造成連阿北都說沒救的內湖交通
(原本內湖是要發展汽車輕工業的
現在變成高密度豪宅+商業區+科學園區)
以內科為例
旁邊的國宅跟裡面保留的住宅區都被炒成豪宅
內科裡的豪宅一坪開價80萬以上
結果變成住內科的人大多不在內科上班
然後園區上班族被迫吞下貴屎人的便當
還有被一個抓頭的阿北嘴交通沒救了
幹他媽的我也想住公司旁邊呀
北七才想天天塞車上班
: 4.以三房兩廳/兩房一廳/套房為主,雙北應該是兩房了,其他四都可以三房,最主要也是因
: 為價格
: 5.政府必須強勢主導,購屋後除繼承原因外,設定幾年內不可轉移、屋主想出租則由政府來
: 當中介
基本上兩個大方向
只租不賣,或是買斷後政府包租代管
: 簡單來說
: 國宅就是為了年輕人而建,
: 所以要價格導向,較遠的地方並不做大坪數
其實要切分開來
市中心或是科學園區裡的房子
就小坪數的單身宿舍
只租不賣
讓初階年輕的肝住公司旁邊燒肝
這部份就也可以請園區內的公司抖內費用
這樣變成聯合宿舍
另外就是台北市的豪宅要蓋的話要捐一點豪宅稅
當平準住房基金拿去蓋公宅用
其他區的重劃區就是建商要捐地或捐容績當公宅用
蛋黃區要蓋豪宅或頂級百貨公司
也要捐郊區的看是容積或是土地或是2:1的比例
要對標蓋公宅捐給政府經營
: 並且防止炒作/套利
: 一定有人會說,偏遠的話誰要買
: 私本來也這樣想
: 但自從看到林口世大運宅搶的要死,就改變心態了
這個要學香港
要蓋新市鎮的話地鐵要先行
台北另一個問題是捷運沒有分列車等級
所以站站樂的情況下
20分鐘能到的距離要開一小時
反而更慢誰要搭
另外一點就是早年木柵線火燒車的陰影
讓膠輪系統在台灣變成票房毒藥
鋼輪系統的缺點就是燥音太大
爬坡度不能太高,轉彎半徑過大
然後就變成捷運沿線很吵抗議
車速就變成更慢
車速不快就變成上班時間大家都開車騎車
接著就…塞到爆
: 很多人也說那個地點差
: 雖然這個政策很麻煩很搞剛
: 可是可以盡量在各族群內取一個最能接受的選擇
: 以下開放討論
: 謝謝
以上大概是這樣吧吧吧
柯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