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炒「疑美論」後藍營總統候選人一路向下

作者: derrickx (豬頭翔)   2023-04-14 14:49:11
網頁好讀版 https://reurl.cc/V8lvyn
日前立法委員高金素梅和行政院長陳建仁在國會議場,針對「疑美論」交鋒,詳情請看各
大媒體報導,筆者不再累述。不過在這場交鋒的附近幾天,有媒體公布最新的2024年總統
大選支持度民調,顯示藍營不管派誰,支持度都和民進黨的賴清德有相當的差距。
而這距離去年年底選舉民進黨輸到脫褲、國民黨意氣風發似乎只要某些人選出馬,就能在
2024年穩操勝券也不過100日左右。當然很多人會把國民黨2024年總統選舉支持度下降,
歸因於人選的不確定,或是南投立委補選的挫敗。然而事實上是這樣嗎?
勝選是「親中」,敗選是其他原因?
2018年地方選舉民進黨也是輸到一蹋糊塗,國民黨在思考2020年總統大選人選時,甚至決
定因素是「誰能贏柯文哲」,尋求連任總統的蔡英文根本已經不被當成對手。等到2020年
選舉結束,蔡英文以歷史新高的817萬231票,完成連任的時候,被檢討最多的,是國民黨
總統候選人韓國瑜的「落跑市長」行徑(這個檢討讓許多人深信不疑,還打消了不少政治
人物「更上一層樓」的想法),另外也有人認為是初選太激烈造成內傷。
其實2018年國民黨大勝後,勝利英雄韓國瑜在他短暫的高雄市長任期,讓大家印象最深刻
的,應該就是為了兌現「貨出去、發大財」的政見,到香港和中國高官見面的事情吧!而
2018年選後也有不少媒體,宣稱國民黨的大勝代表台灣民眾接受「九二共識」。
然後去年2022年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大勝後,則是持續幾個月的大炒「疑美論」,甚至迫不
及待地分析俄烏戰爭讓台灣人不再相信美國。
有趣的是,在民進黨大規模反擊藍營炒作疑美論後,有藍營人士說民進黨用「抗中保台」
掩飾內政不行遭到選民唾棄,現在又想拿出「抗中保台」云云。換句話說,藍營自己也清
楚得很,民進黨2022會大輸特輸,並不是立場太過親美、也不是「抗中保台」不對,而是
選民覺得他們內政做不好。
藍一有選舉紅利就「補貼中國」
事實上2022年選前,朱立倫就任國民黨主席之後,就馬上動作頻頻強調國民黨親美,連最
「疑美」的趙少康在前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來台時,都要表達支
持之意,不管是真心或是假意,很顯然國民黨不是不知道親中反美在台灣絕對是選票市場
上的票房毒藥。
既然如此,為什麼藍營在大勝後的選擇,不是想辦法在內政上表現出自己和民進黨的差異
,像是新竹市長高虹安去新竹棒球場挖「大祕寶」,或是像桃園市長張善政推出讓各縣市
及中央跟進的代理教師全年聘期、國中小營養午餐免費與肺癌早期篩檢等政策(先前六都
市長滿意度民調,張善政高居第一名寶座,顯然這是拉高支持度的正確做法),而是急著
要「教育」民眾「美國不可信」呢?
2016年民進黨籍的蔡英文,以超過308萬票的差距,擊敗了國民黨對手朱立倫,相信大家
都知道,蔡英文能成為台灣第一位女總統,和馬英九在總統任內鬥爭與自己同黨的國會議
長王金平、三一八學運占領立法院,以及原來提名的總統候選人洪秀柱被換脫不了關係。
其中三一八學運是反對馬英九政府與中國連結過深的服貿條款,洪秀柱則是因為提出一中
共表,立場完全和中國一致(國民黨中央怕連累立委選情)而被換。我們還沒提到選舉前
夕發生的「周子瑜事件」……。
綠左傾大執政,2018全黨火葬場
換句話說,蔡英文能夠當選,最重要的原因是台灣選民反對親中的意識。然而在她當選甚
至還沒就任,最優先執行的政策,卻不是加強國防、活絡經濟、厚植抗中的本錢,而是聚
焦在勞基法、同婚、性別、死刑、反核議題,這些政治光譜上屬於左派、而且在社會上缺
乏共識的議題。
蔡英文政府激進的「左轉」施政,是民進黨2018年選舉慘敗的原因之一,那年同時舉辦的
公民投票,完全否決了民進黨政府這些沾沾自喜的「進步政策」,甚至讓綠營立委洩氣地
指責選民跟不上民進黨的「進步」。
雖說民主國家政黨組成的目標是勝選執政,但支撐黨員同志們朝向這個目標前進,常常有
一個信仰層級的意識型態,國內的藍綠兩大黨都把這個最深層的意識形態放在黨名上面,
中國國民黨的中國表示這是一個中國民族主義政黨,民主進步黨的進步,則表示這是一個
左傾政黨。簡化地說國民黨的中國和民進黨的進步,對於黨內深信政治要有「理念」、「
信仰」的人來說,就是「對的」、就是「終極目標」,甚至就是從政目的。
所以國民黨為了親中、民進黨為了左傾,都曾經付出在選戰中輸到「全黨火葬場」的代價
。事實上深層意識形態造成的洗腦,往往會讓這些人把失敗解讀為自己對崇高目標「堅定
不移」、「不計代價」,而產生一種自high。
認為自己有任務必須完成的人容易「踩過界」
而這種自我解釋又造成另一種有趣現象,就是堅持不願相信對方是願意為崇高理念犧牲的
「好人」,然後死命地要去找出對方這樣做的「背後利益」,例如深綠會認為藍營愛中國
是因為收了中共的好處,深藍會認為綠營追求社會公平是為了「奪權」。當然如果你讀過
筆者前幾周文章,就會知道研究報告顯示,這種深信人生有什麼遠大目標的人,其實更容
易被有心人洗腦利用,做出一些傷天害理之事,根本不該拿這種事情來抬高自己、貶低他
人。
不管如何,在民主制度的國家,政治工作應該是一種公眾服務(Public service),簡單
說民主制度的原理,就是因為在承認每個人是獨立個體,擁有決定和自己有關事務的絕對
決策權,但人類是群體動物,難免會有些事務無法分割,因此分割出部分權力成立公部門
處理這些事務,公部門的權力是來自於大眾分割自己權力的結合,因此目的也應該僅止於
處理這些無法分割的公眾事務。
然而認為自己對大眾有任務必須完成的人,卻容易「踩過界」,認為在「遠大的目標」之
前個人的權力意願一點都不重要,這樣的人如果從政,很容易忘記自己執行的公權力來自
民眾的賦予,甚至因為「理念信仰」,認為自己可以也應該凌駕於民眾之上,越權使用民
眾賦予的公權力去做那些自己認為應該去做的事情。(例如民進黨的「公平正義」或國民
黨的「復興中華」)
鼓吹「疑美論」對中華兒女是一種本能
國民黨內有許多強烈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身分的人物,這些人在黨國洗腦教育下,一直認為
「大陸」被共產黨「竊取」是因為馬歇爾(George Marshall)的調停,原因是美國害怕
中國在英明的蔣介石國民黨領導下,成長茁壯,奪走世界首強的地位(對於成長於聯考制
度的人來說,這實在是非常容易讓人信服的說詞),這種陰謀論至今仍為許多人所信仰,
總認為美國無所不用其極地要阻擋中國「大國崛起、天朝再臨」的偉大民族任務,鼓吹「
疑美論」對這些人而言,並不是政治操弄,而是一種本能。
同樣的從「造反」開始的民進黨,在對抗黨國的年代,很難不向左派靠攏,畢竟20世紀以
來所有「造反」的思想指導和各種施作辦法,幾乎都來自左派,把這些左派理論當成真理
信仰的民進黨人,即使成為正常民主國家的合法政黨,並且以憲法賦予的參政權參與選舉
甚至取得執政權,對於過去信仰的左派思想仍是念念不忘,一有機會就希望能實踐左派「
公平正義」的烏托邦。
這些人過去相信「這些都是人民要的、都是黨國阻攔」,甚至只反抗這些價值的都「沒有
覺醒」,直到2018年的公民投票,選民以選票清楚地告訴這些人「我們沒有認同這些,不
要打著我們的名號說這是我們要的」狠狠地將民進黨教訓了一頓,加上隨後民進黨必須緊
抓「抗中保台」這面大旗,對於削弱社會國家競爭力的種種左傾政策,很難不得不暫緩或
是放棄,而黨外的左派又多數是「絕對主義」者,難以接受這種妥協,讓民進黨和左派逐
漸漸行漸遠。
國民黨被「中國亡靈」控制
倒是國民黨的中國民族主義者,至今仍掌握主流言論管道(甚至幾次選舉挫敗,都不願真
心檢討是選民討厭國民黨的親中路線),比起整個台灣社會中國身分認同者的比率,國民
黨中的族群認同權力比率出現完全失真的情況,近兩任黨主席江啟臣、朱立倫雖然在選舉
壓力下試圖逆轉(朱立倫其實在2016年為了對抗急統派,已經祭出「換柱」這樣極端的手
段),但江啟臣是在剛剛放出風聲測風向之時,就被叮得滿頭包,朱立倫選前還像能控制
,選後馬上壓不住。
意識形態太過強烈的政黨在民主國家都是小黨(極左的共產黨並不是透過民主程序取得政
權),國民黨懷抱這種多數台灣選民難以接受的強烈民族意識型態,會不會讓自己逐漸小
黨化?恐怕得看國民黨上下是否有決心擺脫這些意識形態,誠心地走向台灣大眾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