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邀請俄軍入關維穩之後:哈薩克「借刀宮

作者: vikk33 (陳V)   2022-01-11 08:44:20
1.轉錄網址︰
※ 網址超過一行 請縮網址 ※
https://reurl.cc/Qj9mj2
2.轉錄來源︰
※ FB公眾人物、FB粉絲團名稱、其他來源 ※
udn
3.轉錄內容︰
※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
文/孫超群(The Glocal研究員)
2022 年開首一星期,鮮有成為國際焦點的中亞國家哈薩克爆發了「黑天鵝事件」,迅速
引起全球關注——由哈薩克民眾抗議液化石油氣價格飆升,演變為總統引外國軍隊入關鎮
壓「恐怖分子」及奪權戲碼。
積壓多時的民怨,無預警地一觸即發。然而,與示威爆發同樣讓人震驚的,是哈薩克總統
托卡耶夫(Kassym-Jomart Tokayev)借今次示威,將垂簾聽政的首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
(Nursultan Nazarbayev)家族一鍋翹起,變相奪權。更讓人疑惑的是,為何托卡耶夫在
這場全國局布性失控的示威爆發僅幾天,就向俄羅斯主導的集安組織(CSTO)借兵平亂,
而後者更一摒過往保守作風,果斷通過緊急決議,派兵到哈薩克鎮壓「恐怖分子」?
以上戲劇性發展,難免令人產生陰謀論的想法——托卡耶夫借普丁之手踢走「太上皇」,
不借一切保住政權。誠然,姑勿論托卡耶夫背後動機為何,對哈薩克整體國家利益來說,
以上賭博的代價實在很大,前朝建立的遺產付諸東流,對哈薩克日後發展留下禍根,給予
俄羅斯擴大中亞影響力的契機。
托卡耶夫的「黑暗兵法」—— 借兵另有目的?
哈薩克示威始於國家西部油氣產業重鎮曼吉斯套州扎瑙津(Zhanaozen)及阿克套(Aktau
)等城市,其後燃燒至南部最大城市阿拉木圖(Almaty)及希姆肯特(Shymkent)等地,
然而國家北部及首都努爾蘇丹(Nur-Sultan)等主要權力核心地帶並未被波及。
哈薩克的示威規模與白俄羅斯相比,仍有一段距離,這不禁讓人思考,究竟是安全部隊太
弱抑或是示威者過於強勢,才要對外借兵。的確,地區軍警似乎缺乏戰意,例如阿克套軍
警就和示威者打成一片,而阿拉木圖亦有政府建築物甚至是機場曾被佔領。但以這種示威
規模來說,不少分析質疑,若當局有心鎮壓的話未必需要走到向外力借兵此步。
另外有一個合理的說法,就是這場示威混雜了托卡耶夫與納扎爾巴耶夫家族之間的權鬥,
甚至混雜了幫派鬥爭。
1月5日,總統為了平息示威軟硬兼施,除了頒布為期兩星期的局部性緊急狀態,更先後撤
換及清算納扎爾巴耶夫家族及其親信勢力,解散總理馬明(Askar Mamin)內閣、接替納
扎爾巴耶夫擔當國家安全會議主席一職(但根據國家法律,納扎爾巴耶夫應該終身擔任此
職)以及解除國家安全委員會(KNB)主席馬西莫夫(Karim Massimov)的職務(其後遭
以《叛國罪》被捕〉。
雖然政府較早前拘捕遭解除職務的 KNB 第一副主席、納扎爾巴耶夫侄兒阿比什(Samat
Abish),但其後卻撤回消息,依時間線來看,估計納扎爾巴耶夫家族以馬西莫夫用作為
「交換人質」。到完筆之際,納扎爾巴耶夫本人多次傳出下落未明,後來其新聞秘書指他
仍在首都,但是否自由就不得而知。
以上發展,似乎由民眾示威演變成權鬥及黑幫騷亂。流亡奧地利的哈薩克 KNB 前主席穆
塞耶夫(Alnur Mussayev)接受俄媒訪問時指出,親納扎爾巴耶夫的 KNB 一直不是保障
國家安全,而是保障其家族的安全,其親信掌管的 KNB 亦經常與犯罪組織接觸,甚至在
南部地區擁有一支「私人軍隊」。
現任總統托卡耶夫本身是職業外交官出身,納扎爾巴耶夫或許看準了他易於控制、沒有強
大派系支持這點,才讓他擔任總統。《金融時報》相關報導也有描述,托卡耶夫控制不
了 KNB,後者只會服從納扎爾巴耶夫幫派。
對托卡耶夫來說,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威脅。在示威之東風起時,他欲借這場示威清理門戶
。他革除納扎爾巴耶夫親信的舉動,觸怒了其家族,令整場示威混雜了由 KNB 及犯罪組
織發起的武裝衝突。在示威爆發時,KNB 收到不參與鎮壓阿拉木圖示威的命令,以對抗托
卡耶夫。KNB 亦動員犯罪組織暗中搞局,號召「流氓」在南部傳統政權根據地的阿拉木圖
和希姆肯特生事,這可解釋為何這些城市的戰況異常激烈,發生不少搶劫,「示威者」也
有精良裝備。
若以上事情脈絡成立,托卡耶夫借兵似乎是迫不得已的一步,這可從借兵的時機觀察。在
解除納扎爾巴耶夫國家安全會議主席職務當日,他就主動向普丁領導的集安組織發出借兵
求助,更迅速地獲通過 —— 為免夜長夢多,托卡耶夫巧妙地借外力的肯定,「止暴制亂
」之餘,亦鞏固自身管治國家的正當性。只要有外國軍隊以維穩理由進駐哈薩克,他就不
用擔心有任何潛在「反宮廷政變」威脅自己。更重要是,集安組織秘書長扎斯(
Stanislav Zas)稱維和部隊在哈薩克停留時間,將取決於局勢和該國領導人的決定,這
讓托卡耶夫方面掌壓局勢作出調整。
《費爾干納新聞》(Fergana News)總編輯基斯洛夫(Danil Kislov)亦推測,目前在哈
薩克由俄羅斯主導的集安組織進行的「反恐行動」,似乎超出了「鎮壓示威」,看來是鎮
壓托卡耶夫無法駕馭、由納扎爾巴耶夫親信發起的幫派攻擊——這就可以解釋,托卡耶夫
為何願意冒險「引清兵入關」。
俄羅斯為何覬覦哈薩克?
但托卡耶夫本人不可能不知道此「黑暗兵法」的後果。這次哈薩克中門大開,向普丁投懷
送抱,對俄羅斯而言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克里姆林宮於當地時間 1 月 6 日正式宣布,應托卡耶夫的求助,並鑑於外部干涉等因素
對哈薩克的國安和主權構成威脅,集安組織向其派遣集安組織維和部隊,打擊「接受外國
嚴格訓練的恐怖分子」。雖然維和部隊組成上包括所有成員國軍隊,例如俄羅斯、白俄羅
斯、亞美尼亞、吉爾吉斯、塔吉克,但俄羅斯派遣多達 3,000 名士兵,比其他成員國士
兵的總和多出兩倍,因此集安組織根本就是由俄軍主導。
過去半年,當大家的目光注視在白俄羅斯或是烏克蘭頓巴斯地區的衝突時,根本沒想到俄
羅斯首先出兵的地方會是中亞;大家更可能沒想到的是,集安組織在成立 30 年以來首次
動用第4條條款,出兵助成員國「止暴制亂」。過往吉爾吉斯在 2010 年示威及種族衝突
,或是 2020 年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納卡戰爭,成員國均向集安組織提出援助請求,但
都沒有獲得像哈薩克這次的優厚待遇。
可見,哈薩克在俄羅斯心目中的重要位置。蘇聯解體後,不少前蘇聯國家難離俄羅斯的政
經影響力,哈薩克雖然與俄羅斯關係密切,惟國力相對其他國家強盛,外交上相對自主獨
立。然而,哈薩克總統卻這是借示威及奪權,主動引清兵入關,讓俄羅斯出師有名、有機
可乘,迫使這一強大的前蘇聯國家臣服。
其實,哈薩克爆發示威,就算沒被邀請,也有不少理由讓俄羅斯出兵。2014年克里米亞危
機爆發時,克里姆林宮曾揚言會保護俄裔及俄語人口地區,此番言論引起納扎爾巴耶夫的
警惕,因為哈薩克北部某些省份,擁有超過四成俄裔人口,同時普丁亦會擔心示威之火燃
燒到俄羅斯境內。此外,俄羅斯亦租用哈薩克土地作戰略用途,如普里奧焦爾斯克(
Priozersk)反彈道飛彈靶場及拜科努爾(Baikonur)太空發射站。俄羅斯和哈薩克的經
貿往來也絕不比中國少,所以前者在後者擁有龐大的利益。
善用歐亞衝突作外交投機,一向是俄羅斯的外交政策。要了解俄羅斯背後的戰略思維,必
先要了解影響其外交政策的「新歐亞主義」(Neo-Eurasianism)意識形態——俄羅斯作
為歐亞主義者(Eurasianist)領袖,背起團結歐亞國家的責任,建立多極體系(
Multipolar system)的國際秩序,抗衡以西方為主的大西洋主義者。
與各大國保持良好關係(如沙烏地阿拉伯、以色列、土耳其)、介入戰爭作調停角色(敘
利亞戰爭)、捍衛周邊地區不受外力入侵(拒讓烏克蘭入北約),以及恢復蘇聯昔日的勢
力範圍,這些具體操作例子比比皆是。今次出兵哈薩克,顯然是最後者,而集安組織則是
工具之一。
引狼入室:加劇民族撕裂及摧毀多邊外交?
基於哈薩克境內不少俄裔人口,加上在蘇聯時期俄裔以外來者身份管治的歷史因素,納扎
爾巴耶夫一直很小心處理國內民族問題,又同時著手全方位推動哈薩克民族主義及身份認
同。即使他專政了接近 30 年,人權紀錄惡劣,但在塑造國族主義上功不可沒。最大政績
工程之一,就是推動哈薩克文由西里爾字母轉換拉丁字母,循序漸進在 2023 至 2031 年
期間完成。
另一邊廂,令他最引以為傲的政策,應該是立國而來一直奉行的「多邊外交」(
Multi-Vector Diplomacy)。前年通過的《2020-2030 年哈薩克外交政策概念》法令中,
定立「多邊、務實、主動」的外交政策是六大外交原則之一。哈薩克與俄羅斯、中國、美
國及歐盟建立平衡的良好關係,積極參與大國推動的區域組織,推行開放的經濟政策,透
過引入多元化外資達到多邊外交的目標。
面對俄羅斯,哈薩克在經貿合作的基礎上向中國靠攏,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致力
抗衡莫斯科在中亞區域的影響力,形成勢力均衡、互相制衡的權力結構。同時,縱使哈薩
克加入不少俄羅斯主導的區域組織,例如歐亞盟(EAEU)、集安組織及獨聯體(CIS)等
等,當遇到有爭議的國際事件時,它不會與俄羅斯步伐一致,盡量保持距離。哈薩克十分
抗拒俄羅斯利用歐亞盟推動政治統一,例如前者在去年 6月,曾表態反對把經濟性質的歐
亞盟政治化,不會與俄反制西方國家制裁。這些行為體現出哈薩克的外交自主,絕不是俄
羅斯的附庸。
然而,經過這次托卡耶夫推翻「太上皇」及引狼入室後,為俄羅斯干預哈薩克政治提供良
好機會,而此舉勢必破懷前朝多年以來建立的國內民族平衡,更打破區域大國互相制衡的
權力結構,加劇哈薩克民族撕裂,摧毀多邊外交。
35年前,哈薩克民眾就是因為反俄而導致1986年的「阿拉木圖事件」悲劇——當時蘇聯中
央辭退了哈裔第一書記,另外空降俄裔書記,進而導致民眾憤怒示威、政府出動鎮壓而死
傷無數——如今托卡耶夫毫無底線地親近俄羅斯,怎會不播下民族撕裂的種子?就算托卡
耶夫成功鎮壓今次動亂,讓一切返回正軌,其遺臭萬年的事跡,必然影響他日後的管治合
法性。
更甚者,如巴納德學院政治學教授、中亞權威 Alexander Cooley 所言,即使現階段俄羅
斯不太可能要求托卡耶夫立即處處讓步,但無疑已在哈薩克獲得強大的政治影響力,讓哈
薩克此前避免向美俄任何一方傾斜的努力付諸東流,隨時失去外交自主。世上沒有免費午
餐,受益於俄羅斯之力穩定政權,普丁必定期望獲得好處。俄羅斯國內右翼已開始虛張聲
勢,哈薩克在兩國關係中處於下風,將來在爭議議題的談判上會否更親俄,值得我們觀察
,例如歐亞盟一體化、正式承認克里米亞、叫停廢除使用西里爾字母等等。
黑暗兵法,後患無窮
普丁在出兵哈薩克一事上,顯得無懈可擊,可謂是最大贏家。中國方面,托卡耶夫直接尋
求俄羅斯主導的集安組織,而不是中國主導的上合組織(SCO)協助。上合組織標榜自己
協助成員國打擊「三股勢力」,而托卡耶夫定性「示威者」(或犯罪集團)為「恐怖分子
」,但上合組織卻在這段時間保持沉默,或多或少奠定俄羅斯才是真正的領導人的事實,
相反中國的角色十分被動。正面來說,中國不用付出就獲得莫斯科在中亞的安全保證,中
俄在中亞軍事及安全兩大範疇完美分工;但負面來說,中亞是中國的戰略能源供應重地,
擁有連接兩地的石油及天然條管道,俄羅斯在中亞的政治影響力過大,長遠或損害中國的
議價能力。
此外,歐美世界對俄羅斯出兵哈薩克一事的反應不算激烈,外交言詞中,比較強調各方保
持克制,以非暴力方法解決衝突等流於公文式的回應。當然,不排除歐美情報機關認為這
場示威的性質極具爭議,才採觀望態度,但其實哈薩克地理位置相對較遠,歐美國家未必
會如對烏克蘭或白俄羅斯般重視今次事件,或會容忍俄羅斯。而歐美國家的企業長年投資
哈薩克油氣產業,著名的有荷蘭殼牌及美國雪佛龍。利益作崇,示威對投資當地的歐美油
企來就弊多於利,它們支持哈薩克政府撥亂反正才不意外。諷刺的是,哈薩克示威者也有
抗議油氣產業剝削工人、腐敗嚴重,在哈薩克民眾眼中,歐美油企都是幫兇。
哈薩克示威是2022年開年對國際政治投下的震憾彈。過往中亞地區並不常被媒體報道,但
俄羅斯竟然先對哈薩克用兵,而非近年鬧得熱騰騰的烏克蘭,令國際社會跌破眼鏡。對普
丁來說,托卡耶夫應記一功;但對哈薩克愛國者來說,他或會成為千古罪人。托卡耶夫也
許走投無路,但無可否認他已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破壞民族團結及多邊外交,後患無
窮。
4.附註、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備註 ※
想像一下
如果韓導或者之類的人奪取台灣政權
社會重回社運抗爭
那牠會不會招來武警解放軍
重演此一悲劇?
※ 「Live」、「新聞」、「轉錄」此類文章每日發文數總上限為3篇,
自刪與板主刪除,同樣計入額度 ※
作者: nightwing (內觀自心)   2022-01-11 08:45:00
引清兵入關
作者: lovegensokyo (神戀幻想鄉)   2022-01-11 08:46:00
毛子有夠噁心,還真跑去別國幫獨裁者製造哈薩克版天安門事件
作者: lin860311 (whywhy)   2022-01-11 08:48:00
不就某黨賣台舔共進行式嗎 只是還沒執政而已反正其支持者也一堆人巴不得現在就被統一當賤畜
作者: ohoohoo   2022-01-11 08:50:00
百分百會
作者: Y1309   2022-01-11 08:51:00
柯韓粉表示羨慕
作者: tsgd   2022-01-11 08:52:00
自家人內鬨 然後推給美國www如果沒有台灣海峽 有人高機率會開門叫人來清場
作者: g9122xj (g9122xj)   2022-01-11 09:03:00
感覺機率很高
作者: HRyan (Ryan)   2022-01-11 09:25:00
俄軍是說幹就幹,不戰戰狼(狗?)吠聲大但不敢出院子
作者: dawnny (dawn)   2022-01-11 10:04:00
一些人在推崇毛澤東阻擋了黃俄計畫....
作者: dlfly (dlfly)   2022-01-11 10:50:00
普丁最大贏家
作者: s8018572 (好想睡覺)   2022-01-11 11:28:00
俄羅斯這舉動看起來就是幫後一個獨裁者幹掉前一個獨裁者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