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金牌氣氛的代價?日本自宅療養令開始的「東奧過後」爛攤

作者: nanachi (娜娜奇)   2021-08-06 16:59:34
1.新聞網址︰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5652760
2.新聞來源︰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index
3.完整新聞標題:金牌氣氛的代價?日本自宅療養令開始的「東奧過後」爛攤
4.完整新聞內容︰
2021/08/05 轉角24小時
https://reurl.cc/Q9qdv0
7月27日東京街頭的《讀賣新聞》號外牆,興奮地慶祝前夜日本拿下的桌球混雙金牌與柔
道73公斤男子組金牌——但在同一天,全日本的COVID新增病例卻從4,699例暴增成7,078
例;從24小時後的28日起,日本更創下「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感染紀錄」;一周後的8月4
日,感染數更直接飆了一倍達到1萬4,000餘例。 圖/路透社
【2021. 8. 5 日本】
金牌氣氛的代價?日本自宅療養令開始的「東奧過後」爛攤
「奧運的快樂總會過去,剩下的日子又該怎麼面對呢...?」日本在Delta疫情的擴散下,
感染惡化的規模迅速擴大,過去一週日本全國的確診數字幾乎每天刷新紀錄,近期單日確
診人數也突破1萬人以上,而以東京為主的首都圈,更是全國最為嚴重的高風險地區,光
是東京在5日的單日確診人數,就打破歷史紀錄來到5,042人,照此趨勢下去推估會在奧運
結束的兩週之內,單日確診者將突破1萬人。在醫療量能早已瀕臨崩潰之下,日本政府日
前提出「自宅療養」的政策,讓非重症患者先留在家中療養,好減緩各地醫院病床數不足
的收治壓力。但方案提出後,隨即引發社會輿論一片譁然:這是政府面臨疫情無可奈何之
舉,卻看起來像是讓確診者在家中自生自滅?在當前奧運熱烈歡愉的氣氛中,民間矛盾而
溫差極大的疫情生死關卡,正掀起日本的防疫對策之亂。
東京奧運開幕已超過一個星期,固然日本亮眼的賽事成績頗令民眾振奮,奪牌的氣氛也比
預料來得更為歡愉熱烈——但開賽前擔憂的奧運疫情擴散,卻也是一語成讖——從7月27
日以來全國單日確診的數字就急速攀升,7月29日確診1萬697人,是去年疫情以來首次單
日突破1萬以上,截至8月4日單日確診又是破紀錄的1萬4,207人,之中又以東京都為中心
的首都區最為嚴重,相比去年更慘烈的延燒趨勢,已讓政府和醫療單位焦頭爛額。
隨著確診者住院收治的人數增加,各地早已瀕臨量能崩潰的醫院,嚴重的病床數和人力不
足等問題至今仍未有效緩解,一方面是奧運賽事分散了一部份的醫療資源,另一方面無論
是從自衛隊借調的醫療補充人力、或是從其他疫情較緩和的縣市調派人員,都難以追上每
日刷新的感染人數。
而在東京、大阪等疫情重災區,從去年以來到現在,也還是不時傳出高齡患者因為等不到
病床,最後在家中或照護中心病死的悲劇。為了緩解醫院收治的壓力,日本政府在3日提
出了因應方案——「自宅療養」——醫院改為優先收治重症患者、或是有可能轉為重症者
,其他非重症的感染者原則上以留在自宅中療養為主,但如果自宅療養期間轉為重症的話
,則必須立即送入醫院收治。
https://reurl.cc/rgqxyb
東京奧運將在8月8日閉幕,但8月12日起全日本又將迎來「盂蘭盆節」的返鄉潮連假,8月
24日開始又還有接力開幕的「東京帕奧」。 圖/法新社
https://reurl.cc/MAQvaX
奧運賽事分散了一部份的醫療資源,同時無論是從自衛隊借調的醫療補充人力、或是從其
他疫情較緩和的縣市調派人員,都難以追上每日刷新的感染人數。 圖/法新社
儘管政府的立意是緩解醫院的病床數壓力,讓高風險患者優先得到收治的機會,但這套「
自宅療養」對策在發布時沒有配套措施的細節說明,也不確定具體實施的時程和適用地區
,對照當前嚴峻的疫情、以及早就有人被迫自宅療養卻不幸逝世的新聞,輿論對於官方政
策的直觀感受,就出現了一種「確診的國民,回家自生自滅」的反感。
「說好的安心安全呢?從去年疫情爆發以來都過多久了,政府現在卻只能拿出這種辦法?

對於自宅療養對策的反彈聲浪,隨即攻佔日本各大網路社群,諷刺日本政府面對疫情的節
奏「永遠都是慢了好幾步」,如今提出自宅療養的方案,又能解決什麼問題?在主流媒體
的民意調查中,也反映了絕大多數民眾的不安。
如果是獨居者確診,該怎麼進行自宅療養?又或是自宅療養的患者沒遵守防疫規定外出的
話,可能會在社區又形成感染破口;同時住宅社區要是知道鄰居是自宅療養者,多少會造
成鄰里居民的不安——尤其在注重群體關係、又是在敏感的疫情氛圍下,從去年就講過多
次的疫情排擠和「Corona村八分」的社會現象,是不是也會跟著助長惡化?
不僅在野黨對中央猛烈批評、要求菅義偉政府收回政策,基層的反彈聲浪也讓執政的自民
黨、公明黨聯盟壓力倍增,在隔天8月4日的內部會議中,黨內同志也有不少希望撤回自宅
療養案的歧見,擔憂若是民意反感持續惡化下去,恐怕會衝擊今年10月的大選。
https://reurl.cc/9rkE2v
雖然奧運正式開幕後,日本國民對主辦的整體情緒,快速地轉趨樂觀肯定;但現實壓力會
否在閉幕後的累積爆發?也是日本政壇緊繃的焦點。圖為8月1日,至今仍持續在東京街
頭抗議要求「東奧問責」的反奧運派團體。 圖/路透社
https://reurl.cc/lRWVG6
外國選手團來來去去,有的帶原有的被傳染,但後續的善後與戰疫應變對日本來說也只是
開始。圖為7月15日,在成田機場接受主辦單位防疫採檢的美國奧運體操代表團。 圖/路
透社
除了政府說詞的爭議之處,還有內閣與防疫政策單位事前欠缺溝通與共識。首相菅義偉提
出自宅療養對策之後,傻眼的不只是日本社會大眾,連日本政府的疫情諮詢機關——新型
冠狀病毒感染症對策分科會(SNCDC) ——都對外表示事前完全不知情,會長尾身茂對媒
體直言,
「我也是第一次聽到自宅療養,事前都沒有來商量過,我認為厚生勞動省有必要事先來討
論才對。」
尾身茂做為防疫對策的諮詢機關會長,過去對於日本疫情的失控已頗多微詞,4日在面對
國會質詢時,對於東奧開幕以來飆升的疫情,也不諱言「政府的防疫政策欠缺明確的訊息
」,而長期的自肅疲乏早就讓民眾對於疫情失去的戒心,「反覆好幾次的緊急事態宣言,
已經沒有嚇阻的衝擊力了」。
對於自宅療養方案,尾身茂也質疑其中的盲點——就算是在家療養的人並非重症高風險群
,但無論是輕症還是中度症狀,COVID隨時都有可能重症化,「應該設想一套連結醫療單
位、自宅、住宿設施三方面的對策,分散醫療量能的壓力。」
而在醫院的態度方面,根據《時事通信》的報導指出,自宅療養也是無可奈何、不得不然
的方法,當前的病床數和人力確實吃緊,如果能有好的配套措施,自宅療養不是不能採納
;實際上去年以來至今,就已有患者採取自宅療養(只是當中有許多是因為等不到病床的
緣故),重點是自宅療養是否有足夠的藥物和生活資源?有無完善的整備體制來協助?
https://reurl.cc/pgNd7l
「請問自宅療養期間私自亂跑不防疫的人,該怎麼預防?」圖為橫濱地鐵車廂內,不戴好
口罩睡覺的乘客。 圖/路透社
https://reurl.cc/NrMjzn
依靠國民自律的「自肅」一直是日本防疫的骨幹,但在1年半與東京奧運過後,「防疫疲
乏」的社會鬆弛感卻已經難以收攏。圖為新宿車站裡,東京都政府以上野動物園的熊貓,
呼籲市民盡可能在夏季待在家中避免出門接觸。 圖/路透社
以疫情最嚴重的東京為例,目前已知的自宅療養患者,從今年7月15日的2,000多人,增加
到8月4日統計的1萬4,783人,然而飛快的增長速度已讓東京都應接不暇,原本提供給在自
宅醫療患者的24小時電話諮詢,近期已有電話滿線打爆的窘況。
而加重民眾不安感的,是《FNN》電視新聞報導,東京自宅療養者的死亡人數也隨之增加
,8月還不到一週的時間,就傳出有8名自宅醫療者死亡的消息,死者從30歲到50歲以上都
有。倘若未來感染者持續增加,自宅醫療人數勢必也會直線攀升。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
才在5日的記者會上憂心地指出,按照目前東京的感染趨勢,兩個星期後東京就可能會突
破單日確診超過1萬人的紀錄。但到底該如何因應中央說的自宅醫療、東京都的醫院又該
採取怎樣的收治判斷基準,目前依然是爭議未解的難題。
面對輿論排山倒海的壓力,首相菅義偉在記者會上重申,不會撤回自宅療養的方案,同時
也強調這個對策「並非全國一律採用,僅先以感染擴大的東京都為主」。然而被重砲猛批
的厚勞省,回應卻也是不清不楚,厚勞相田村憲久一方面說判斷是否需要自宅醫療,標準
由醫療現場的醫師來決定,一方面也坦承因應自宅療養所需的藥物其實並不充分,又說「
中度症狀的話原則上要住院」,矛盾模糊的政策解釋,也被《東京新聞》批評準備不足,
「把責任全都踢給地方政府。」
田村憲久在5日上午,還針對「政府事前沒有先跟SNCDC商量」回應,但也輕描淡寫地說:
「沒有事前商量,會好好反省。」從菅義偉到田村憲久,一連串發言仍重複著相同的老問
題:政府的防疫資訊和態度不明確,所謂的「原則上自宅療養」到底是否要強制?醫療單
位又該如何拿捏處理?患者有哪些支援協助?通通莫衷一是。
https://reurl.cc/Q9qd1q
原宿街頭販賣的怪T款式——「疫苗已接種」、「陰性」、以及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去
年的名言「太密集啦!」——也反映了日本的社會情緒。 圖/路透社
因為深切明白醫院的負荷不堪,日本醫師會則沒有直接反對自宅療養的措施。但認為自宅
療養同樣也會面臨醫護人力欠缺的問題(例如家庭醫師、看護師等),醫師會會長中川俊
男指出,或可從「自宅」這個範圍再向外擴大,延伸到其他住宿設施,變成地區型的「宿
泊療養」或許醫療效率更高,也能夠降低留在自宅反而重症死亡的機率。
「如果自宅療養是不得不面對的趨勢,那民眾又該準備哪些東西?」《NHK》的報導指出
,已陸續有各地方政府著手準備製氧機(日本稱為「酸素濃縮裝置」),委託民間公司加
速生產,患者只要有醫師處方即可購入在家使用。而東京都方面,《NHK》在5日掌握的數
據,目前已確保有500台製氧機可供調配,後續仍會追加訂購,但同一天東京的確診人數
又破紀錄來到5,000人,醫療前線的資源恐怕緩不濟急。
距離東京奧運的結束已進入倒數階段,綜觀日本的電視和報紙等主流媒體版面,卻也看到
反差極大的氛圍,一面是奧運選手奪金的舉國歡騰,同一面又是奧運以來全國確診數字每
日刷新、彷彿也像運動賽事破紀錄一般的直線攀升,在Twitter的日本社群討論裡,瀰漫
著一股矛盾的氛圍。
特別是在日本拿下女子壘球金牌後,投手後藤希友回到故鄉愛知縣,接受名古屋市長的表
揚,結果市長河村隆之突如其來脫下口罩、一口咬住金牌的畫面,立刻又讓輿論炎上,還
有其他選手不假辭色批評:
「現在這種疫情時刻,這些官員到底有沒有搞清楚狀況?」
當奧運賽事結束之後,緊接著還有8月13日開始的盂蘭盆節返鄉潮、以及8月24日的帕運賽
事,屆時疫情的熱度恐怕也在預期內會持續延燒,在新聞焦點鎖定之下,將又是日本今年
面臨疫情的生死難關。
https://reurl.cc/eE28vj
名古屋市長河村隆之一口咬住金牌,一旁的選手後藤希友也只能尷尬笑笑。後來包括柔道
金牌高藤直壽等奧運選手,都出面譴責市長的行為不當,除了沒做好防疫準則之外,更是
對選手的侮辱。而後河村隆之也公開道歉,但自我辯解是「咬金牌是愛的表現」,此言又
再度被炎上的輿論倒打一把。 圖/富士電視台
5.附註、心得、想法︰日本民間看起來已經是對疫情放推了,有專家估計兩周後東京單日
確診數恐一日破萬人,日本人自肅的民族性終究還是破功,自民黨十月國會大選恐怖喔。
作者: berryc (so)   2021-08-06 17:01:00
放推是對的啊, 早晚要面對的. 還可以提高讓疫苗施打意願台灣這種防疫政策, 距離回歸正常生活遙遙無期
作者: chrischow107 (拜拜,我的朋友:))   2021-08-06 17:03:00
看看如果這波疫情能不能改善日本政治冷感的狀況了
作者: feldene (無.)   2021-08-06 17:03:00
日本也是疫苗不足要搶的情況,主要是政策沒強制力吧
作者: dai26 (dai)   2021-08-06 17:04:00
台灣也是,呵呵
作者: samkiller200 (vontavious)   2021-08-06 17:05:00
台灣不也一樣 政府媒體用奧運轉移注意力 奧運結束後疫苗不夠的現實又回來了 可悲啊
作者: ysb727 (軒)   2021-08-06 17:05:00
把兩國的確診比一比,再來說一樣啦
作者: CavendishJr (花學姐最高)   2021-08-06 17:08:00
台灣的問題是有群白癡在幻想
作者: dai26 (dai)   2021-08-06 17:10:00
下禮拜一就要面對現實了,呵呵
作者: nanachi (娜娜奇)   2021-08-06 17:11:00
不過以台灣角度來說,自民黨繼續執政比較好
作者: RuleAllWorld (生命剩下365年)   2021-08-06 17:15:00
沒關係,馬上就擴散全世界,目前這小事,沒事兒
作者: lbowlbow (沉睡的小貓)   2021-08-06 17:21:00
無視中國的大爆炸的聯合報
作者: LF2Jeff (LF2-豆腐)   2021-08-06 17:24:00
倫敦人口密度有沒有比東京高?一萬對英國應該是小數字
作者: awei6225 (三○六八)   2021-08-06 17:26:00
今天特別勤勞,不知道獎金多少
作者: zeffy (煉獄的馬卡龍)   2021-08-06 22:21:00
幸好快辦完了 變成人命換金牌也是國際奧委會逼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