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為什麼近6成奧運選手為錢煩惱?

作者: Sinreigensou (神靈幻想)   2021-08-02 22:41:51
1.轉錄網址︰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7557
2.轉錄來源︰
天下
3.轉錄內容︰
為什麼近6成奧運選手為錢煩惱?
網球明星大坂直美靠代言年收入5500萬美元,菲律賓金牌舉重好手也獲得國家獎金與兩棟房
子,奧運運動員的光彩時刻總讓人誤會這是一項豐厚酬賞的競賽,然而根據調查,近6成奧
運選手為生計煩惱,「靠打零工生活,靠媽媽養,我的運動不會給我帶來財富,」他們說。
本週,當菲律賓舉重運動員狄亞茲(Hidilyn Diaz)在東京奧運為菲律賓摘下第一面金牌時
,她也為自己贏得了國家金牌獎金20萬美元、企業贊助金60萬美元、兩棟房子與終身免費機
票。
在金牌殊榮的國家獎金項目,菲律賓前面還有新加坡(金牌選手獲國家獎金73萬美元)、哈
薩克(25萬美元)、馬來西亞(23萬美元)、義大利(21萬美元)。
其他國家還祭出不同程度的獎勵,像是美國的健康保險、頂級醫療設施、高等教育補助,或
是德國的終身啤酒無限暢飲、南韓的免當兵政策等等。這些關於奪牌好手的光榮時刻與獎勵
攻佔媒體版面,讓人很難想像奧運選手裡,過半比例其實為生計所困。
根據國際體育倡議組織Global Athlete 2016年的一項針對500名頂尖選手(奧運與其他國際
菁英賽事)的調查,58%的運動員認為自己的財務狀況不穩定。
更多人表示,他們沒有從國際奧委會與其他國際賽事裡獲得「適當的經濟補貼」。
在奧運會這項歷史悠久的賽事裡,所有參與的主辦單位、工作人員,都賺得比場上的主角—
—來自各國的運動員們,還要多。因為運動員們無法從奧委會獲得任何一毛錢。
奧運運動員如何賺錢?奪牌者還是靠代言
那麼,奧運選手收入從何來?
首先,人們熱衷議論的國家獎金,其實算進稅、教練費用、訓練成本後,即使是高額獎金的
國家也往往剛好打平而已。
運動員真正賺錢的命脈在於商業代言與企業贊助。
例如日本網球明星大坂直美在12個月內從代言中賺取了5500萬美元,又獲得500萬美元的企
業直接贊助,被評為有史以來收入最高的女運動員。
少數投資頭腦的運動員,則利用贊助進行投資,賺取更高的收益。像是兩屆奧運金牌得主杜
蘭特(Kevin Durant),以風險投資公司成功打造了自己的商業帝國。
然而,奧運賽事期間贊助的眉角繁多。
根據奧委會於1991年制定的「第40條規則」,運動員不得在未經奧委會許可下使用相關符號
,例如五環Logo,進行商業代言活動。這項規則是為了保持奧運的獨立性,不受過多廣告干
擾。但奧委會的官方贊助商與合作夥伴則不在此列,不過,這些收益運動員也拿不到分毫。
而在賽事結束後,獲得豐厚的企業代言與贊助酬賞的運動員也可說是鳳毛麟角,並非常態。
不出名的選手?和你我一樣在辦公室上班
沒能奪牌或是較不出名的運動員,則從各國的國家體育協會、參加國內與國際賽來獲得津貼
與獎金。此外,某些選手也從事辦公室工作來獲得固定工資。
根據例如獲得體操銅牌的納杜爾(Alex Naddour)在美國亞利桑納州擔任房地產經紀人、自
行車選手阿博特(Mara Abbott)則兼任瑜伽教練、手槍選手的米列夫(Emil Milev)在學
校擔任體育老師、游泳選手科羅列娃(Mariya Koroleva)在迪克體育用品兼差當店員。
據外媒報導,他們從時薪9美元到年薪2萬多美元都有,這在美國社會是偏低的收入。
更令人驚訝的是,也有頂尖運動員生活在貧窮線附近。
例如美國女子國家划船隊的資深選手卡莫爾(Megan Kalmoe),在北京奧運獲得第五名,但
她時常需要擔心,「我的銀行帳戶裡還有錢嗎?我是否用完所有信用卡額度?這個月房租怎
麼繳?」她告訴美國體育媒體《ESPN》,「我該拿我的人生怎麼辦?」
為什麼身為獲獎好手,還為生計掙扎?一般人看不見的是體育賽事背後的高昂訓練成本,以
及國家津貼透過各式委員會層層分配下來,到每位運動員手上只剩碎屑的事實。
美國奧委會2009-2012總額為7.95億美元,只有10%分配給運動員,但這8100萬美元要給39個
國家奧運管理機構,划船委員會拿到了40萬美元,分配給40名運動員後,每位運動員平均每
月拿到833美元。
如果投入的運動成本更高昂,則更不是平民玩得起的遊戲。擊劍比賽,每支劍的年保養費超
過2萬美元。對馬術有興趣?馬廄、馬匹、馴馬師的費用顯示著,為什麼只有英國王室與億
萬富英的孩子在這項運動中競爭。
「我的運動不會給我帶來財富」
根據Global Athlete的調查,有57%的奧運與其他頂尖賽事的選手表示國際奧委會應該支付
運動員參賽費用。另外,根據選手們的回應,幾乎很少人因為登上國際賽而致富,反之,多
數人都很貧窮。
他們進一步說明了理由:
「沒有資金就無法進行培訓,一邊工作一邊培訓也很不容易,幾堂課沒到,就會被告知沒獲
選,」
「沒穩定的工作,靠打零工生活,靠媽媽養,我的運動不會給我帶來財富,」
「我的薪水取決於每2至4年參加一次國際賽事的表現,如果我某一刻表現不佳,就無法養活
自己,」
人們看得見運動員在場上耀眼的一刻,也看見明星選手乘著代言風潮致富的案例,但沒能站
上領獎台的才是大眾,才是這場殘酷競賽的現實。
4.附註、心得、想法︰
看起來跟政黑一堆吹奧運選手賺很大不一樣
就算是可以登板奧運甚至得獎的選手
過半都還是生活困頓不知道下一餐在哪
作者: yun0112 (Yun)   2021-08-02 22:46:00
漫畫家聲優好像也都類似,
作者: kuninaka   2021-08-02 23:07:00
靠自己啊企業也會培養職業運動員只有你才想躺著政府發錢給你花
作者: liam1984 (雞巴人13)   2021-08-02 23:15:00
神靈你真的有夠鄉愿又左膠的 什麼都要政府出 政府什麼政策都要讓你爽 怪不得政黑反指標耶
作者: kuninaka   2021-08-02 23:18:00
政府應該是提供環境和健全的法規例如體育法和國訓中心
作者: faiya (Dis)   2021-08-02 23:46:00
你有沒有看清楚阿,文章就寫到主要收入是商業代言和企業贊助啦,為什麼企業會大力贊助?就是因為社會整體崇尚運動,把運動員當明星,企業給他們代言或贊助有利頭阿
作者: leopika (李奧納多皮卡皮丘)   2021-08-03 00:24:00
體育和演藝事業一樣,沒知名度就沒產值啊,難道政府也要養演藝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