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CDC的疫調指引是不是該修了?

作者: archer67 (羊入虎口了)   2021-07-10 16:38:22
台北市的疫調被批評的很厲害,
但是查一下CDC的指引
https://www.cdc.gov.tw/File/Get/UDJMvqjUHvRXq8TOg4r9fQ
其中影響匡列對象的「接觸定義」:
「在無適當防護下,曾於24小時內累計大於15分鐘面對面之接觸者」
是不是要修正了?否則根本匡列不了多少人。
是不是應該依南部超級匡超級篩的經驗去修正,才有辦法殲滅疫情...?
為什麼中央遲遲不修正呢?
作者: kuninaka   2021-07-10 16:39:00
設局柯文哲
作者: CavendishJr (花學姐最高)   2021-07-10 16:39:00
那是密切接觸者的定義,實際框列不會只框這些人
作者: ensuey (*^-^*)   2021-07-10 16:39:00
指引只是最低標 地方想要多框都嘛可以那不然高雄怎麼整棟框的不是有人講得自己多厲害 自己的方法最棒最快嗎 XD結果現在在那扯指引 XD XD XD
作者: Szss (Not yet)   2021-07-10 16:42:00
不是有人覺得自己很行
作者: WTF55665566 (來亂的)   2021-07-10 16:43:00
https://reurl.cc/R0Ryyx同樣一套準則 怎麼其他縣市就沒這問題?就你北市府疫調最鬆散 匡列最不確實這不是標準的睡不好怪床歪嗎?
作者: ensuey (*^-^*)   2021-07-10 16:43:00
https://reurl.cc/0jkZ9K就這位4%的神啊 ~柯文哲:我們自己處理、我的方法最快
作者: kuninaka   2021-07-10 16:44:00
我的方法最快,快到遵守CDC指引
作者: ensuey (*^-^*)   2021-07-10 16:44:00
結果現在在那甩鍋指引 XD
作者: moeliliacg (moeliliacg)   2021-07-10 16:44:00
那其他縣市怎麼就能框的更多?不就是你爛嗎?
作者: Pietro (☞金肅πετροσ)   2021-07-10 16:44:00
以北市的框列結果來看,根本連這個低標都沒有達成啊
作者: rexqwer (阮朋)   2021-07-10 16:48:00
以北市的框列情況來看 講低標都很勉強了
作者: roj349 (roj)   2021-07-10 16:48:00
備註:須匡列之接觸者仍應視實際疫調情形作適當調整。地方有裁量權,你可以框整棟也可以框0人,只要你講的出道理,然後結果是好的就行了然後現在就是台北最爛,然後還靠北最多
作者: zeratulleo (this moment)   2021-07-10 16:52:00
其他人都是以靠90分滿分為目標,就你柯師傅不但不努力照指引考個及格,還覺得自己考40分好棒棒,信眾還怪罪是指引只訂60分低標訂太低
作者: ensuey (*^-^*)   2021-07-10 16:53:00
要修要有科學證據阿
作者: a1chemy (QQ)   2021-07-10 16:54:00
台北根本連低標都沒達到吧,誰在家會戴口罩?
作者: afv (魁羽)   2021-07-10 16:54:00
我想台北市的疫調匡列隔離直接給CDC接管好了
作者: annieko   2021-07-10 16:55:00
地方最熟悉個案風險程度,當然是先訂低標,地方調查更危險再去上調啊。
作者: afv (魁羽)   2021-07-10 16:55:00
如果需要CDC指引定的非常詳細,不如CDC自己下來做比較快就跟課本不會把整個現實世界放進來,學生無法舉一反三,那就只好老師下場了
作者: ensuey (*^-^*)   2021-07-10 16:57:00
https://reurl.cc/3ayekRWhat counts as close contact?You were within 6 feet of someone who has COVID-19for a total of 15 minutes or more
作者: afv (魁羽)   2021-07-10 16:59:00
現在各地甚至王必勝的疫調也匡的很大不是嗎
作者: ensuey (*^-^*)   2021-07-10 17:01:00
你以為這個定義只有台灣在用喔 Zzz
作者: JINGSHAN (在星輝小鎮的日子￾ ￾ I
匡很大的大部分都跟群聚有關
作者: ensuey (*^-^*)   2021-07-10 17:02:00
美國CDC也是用這個定義
作者: JINGSHAN (在星輝小鎮的日子￾ ￾ I
所以台北市到底有沒有符合這個定義啊zzz美國很慘不能完全這樣推論喔,跟社會文化也有關係啊
作者: afv (魁羽)   2021-07-10 17:04:00
基礎想法?但是實作上只有台北市匡的特別少,如果實作還要CDC講,那CDC直接接手疫調不就好了
作者: ensuey (*^-^*)   2021-07-10 17:05:00
https://reurl.cc/YOm0Q4Being within 1 metre of a COVID-19 case for >15 minuteWHO也是這個定義你再凹嘛 ~
作者: afv (魁羽)   2021-07-10 17:06:00
一樣的指引,全台只有台北市匡特別少應該不是指引的問題
作者: ensuey (*^-^*)   2021-07-10 17:10:00
那你地方政府覺得需要自己多框阿 XDhttps://reurl.cc/gWNapVA person having had face-to-face contact with a COVID-19 case within 2 metres and > 15 minutes歐盟CDC也是這個定義又打臉你了呢 ~
作者: annieko   2021-07-10 17:11:00
匡列對象還是要有所區隔,通風不良的老舊公寓大樓和一層一戶豪華大樓,後者有需要整棟隔離嗎?
作者: ensuey (*^-^*)   2021-07-10 17:12:00
你要捧中國就直說嘛 拐彎抹腳扯一堆 ~
作者: annieko   2021-07-10 17:12:00
不同層多人確診和只有同一層有人確診,後者需要用到最嚴嗎?
作者: afv (魁羽)   2021-07-10 17:14:00
改指引逼台北市擴大匡列,那CDC直接接手不是夠好
作者: ensuey (*^-^*)   2021-07-10 17:15:00
對阿 那就放權給人接手嘛 ~什麼都要寫得鉅細靡遺才會做事 那要你幹嘛台北市自己就不用公衛專業的人主導阿各國都用這個定義 表示是有共識的啦你要修改定義 請拿出科學數據阿至於要不要多框 地方衛生局本來就有權 不要當巨嬰好嗎中國那種是因為沒有框到你啦 你才在那站著說話不腰疼哪一個民主國家會這樣搞 ?獨裁腦 XD露餡了啦
作者: zick0704 (戰神無雙?)   2021-07-10 17:23:00
這牽涉到業務給責任兩個不同層面,中央有義務依據實際疫情狀況修正指引讓地方政府有共同的標準來遵循;地方有責任依據實際疫情狀況在徵詢中央或後調整防疫策略;這兩者是有因果關係的。在靠北台北為何不學高雄之前,不質疑中央為何不依實務調整指引;這是不恰當的。不過雙標其實沒啥,有問題一定是柯文哲的錯。
作者: ensuey (*^-^*)   2021-07-10 17:25:00
https://reurl.cc/Q9NZQZ澳洲是吧had face-to-face contact for any amount of timeshared a closed space for at least 1 hour看來還更鬆勒 XD又被打臉了你 ~
作者: zick0704 (戰神無雙?)   2021-07-10 17:27:00
嗯?前陣子高雄才展演過奏樂中央的指引框到最高點讓大家都高潮了,照樓上的邏輯這行為是獨裁國家?
作者: ensuey (*^-^*)   2021-07-10 17:28:00
那是你在腦補阿 XD高雄有用健康碼嗎 XD高雄為什麼會框 下面那篇有寫了啦
作者: loki94y (阿甘)   2021-07-10 17:39:00
看起來是不用修 至少現在台灣確診例是下降的中央規定的應該要鬆 讓各縣市依照自己區域的嚴重程度訂防疫規則 我是覺得可以啦
作者: janky (原來...)   2021-07-10 18:58:00
同樣的指引有人做得好 就跟同樣勞基法 有公司福利更好就是優劣差異而已 做不好就看看別人怎麼做 不要放話就沒人會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